第 106 章

    康熙一共收到了五份奏折。

    沈姝一份,四阿哥一份,张廷玉一份,曹寅三人联名的两份。

    其中,四阿哥与张廷玉的奏折都仅仅只是对商议过程及结果的简述,两个各自奏疏的内容基本一致。康熙看了就知道,这应该就是实情奏报。

    当然了,这两份奏折根本就不重要,需要仔细批阅的是沈姝和曹寅他们的奏折。

    康熙先看了沈姝的奏折,因为原本她是无需再单独上折子的,所以好奇她想说什么。

    看完之后他颇为欣慰,还以为她留着这一成利是装进自己的荷包,没想到竟然是要拿这个当赏赐来收拢人心。

    不仅如此,甚至还要额外在贩售时让利一部分给曹寅他们以示激励。看来为了收拢他们,她没少琢磨。

    “这可真是学会了些做事的方式!”

    康熙笑呵呵的称赞了一句,其实他并不反对儿子们去收拢人心。毕竟他们领了差事,如果不跟下面的人打好交道,差事也做不好。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用人,所以用人之道是最为重要的。但他坚决希望杜绝的是,儿子们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偷偷摸摸的收买人心,觊觎帝位!

    如沈姝这般的做法才是他想要看到的,有什么心思要告诉他,不要藏着掖着。所以康熙不仅不反对沈姝的做法,而且还很赞同,直接朱批了一个“准”字。

    至于在折子中,沈姝趁机找借口提议将负责此事的新设部门取名为外贸局,他不在乎这种细枝末节的小事。反正都归内务府管,就当是专门给她另设一个女官的职位罢了。她想要的,只要不过分,他都会同意。

    接着,康熙开始看曹寅他们的奏折。

    他们的这两份奏折,其中一份是沈姝看过的,就是关于生意的事情。这份奏折厚厚的一本,很是详尽,康熙仔细的看了小半个时辰。

    织造府的亏空是怎么造成的,他心里有数,所以想尽力的弥补上。

    正是因此,才会着曹寅他们协助沈姝。这样若是沈姝的提议能赚钱,就算是曹寅他们也有功。

    曹寅是忠心、贴心,但他的赚钱能力是真的不行。康熙心里明白,即便是抛开接驾的原因,织造府的经营情况也并不好。

    相比之下,沈姝的赚钱能力就要强多了,因为她实打实的依靠自身的能力赚到了那么多钱!

    这份折子,在康熙看来,还算是可行。

    他并不在乎沈姝那些用人和采购上的小手段,既然是许了她掌事,当然会容允她在一定程度上有自主权。

    这些不值一提的小事,都可以按照她的意思来,而他只要结果。批示过这份折子之后,康熙最后看的是刺探邻国情报的折子。

    大清的周边并不太平,西有噶尔丹虎视眈眈,北有沙俄贼心不死。虽然东瀛的浪人消停了,但南边的番邦也不能大意。

    作为一个有着比较丰富打仗经验的帝王,康熙自然知道情报的重要性。不过这种机密要事,他并不想沈姝或者任何一个儿子知道,这些都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希望能借由商贾更多的探查邻国的地形等相关情报,以备不时之需。

    批示过之后,沈姝和曹寅他们的这三份奏折被八百里加急送至江宁。

    收到批复后,沈姝便让顺子负责去以大清外贸局的名义发布招标以及招工公告,曹寅予以配合。

    织造府是江南商界大名鼎鼎的存在,尤其是江宁织造。江南的丝绸商们,哪个不想搭上江宁织造?

    只是江宁织造府门口告示牌上张贴的公告,让人摸不着头脑。

    大清外贸局是什么,与织造府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看看这上面都是什么内容?

    竟然是招募人来报价建作坊以及供应木雕物件等……

    丝绸商们表示,看不懂,太奇怪!

    而且与他们无关。

    再一看旁边的招工公告,更是面色古怪,这是招工呢还是布施呢?

    “招募女工,十三岁至四十岁皆可。工坊提供午饭,工钱保底每月一千文,上不封顶,多劳多得。每人每年中秋节额外发放一百文及大米一斗,春节额外发放两百文及大米两斗。

    凡所报名,皆需经培训考核。培训期为十五日,培训期间凡所报名之人,皆发放一百文补助。考核之后,择优予以招用。自即日起,报名期为三日。”

    一千文一个月的工钱绝对不算低,因为在大户人家当丫鬟,能拿到这个月例的,只有大丫鬟,小丫鬟也就几百文。

    当然了,丫鬟们有隐形福利,比如包吃包住还发四季衣物。

    但对于普通女子来说,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为奴为婢,也不是所有卖身为奴的都能进入大户人家当丫鬟。

    织造府的织女,手头熟练的话,每个月能拿到三四两银子,可那种手艺活也不是谁都能做!

    保底一千文,还上不封顶,再加上管一顿午饭,过节还发钱发米。就连报名不雇佣都能拿到一百文,天下间还有这么好的东家?

    若不是这道告示是以江宁织造府的名义所发,任谁看了都觉得不可信。

    可大家都知道江宁织造有钱,没钱的话能修这么气派的大院子吗?

    所以这事,肯定是真的。

    甭管那些商贾们怎么想,反正得到消息的江宁百姓们跃跃欲试。

    主要是这个年龄要求太宽泛了,不仅是小姑娘,还有大娘们都想赚钱,以至于报名者众多。之所以将年龄限制在十三至四十,是因为这个时代的人均寿命并不高,而且女子早婚。

    十三岁在后世算童工,可在这里,十三岁结婚的都不少。

    而四十岁,在这里都是祖母辈的。

    沈姝已经尽最大限度的给予更多人机会,有心获得工作机会的人需要竞争上岗。

    其实考核的内容很简单,她会提供免费的老师,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培训。

    通过培训,上岗的员工必须要认识并会写自己的名字,同时也要会数一百以内的数,并且认识数字。

    因为沈姝的人事管理制度需要员工必须拥有这种技能,无论是签到等管理制度,还是绩效考核,都需要。

    否则,不识字不知数之人,即便是眼睁睁的看着,也不知道管理人员给她记的件数对不对。而连自己做了多少件产品都不知道的人,怎么能知道自己的绩效工资是多少?

    对于一般人来说,十五天,学会这些,沈姝觉得只要用心,真的不难。

    冲着那一百文的补助,报名之人数不胜数。三天的报名时间,来了有三四千人,就这还是因为消息传播速度太慢。离得远的没有得到消息,离得近的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曹寅他们觉得沈姝是在瞎折腾,完全没有必要。但依然给予了配合,包括提供培训场地及聘请私塾先生。

    没办法,皇上给他们的批复是要全力配合公主。全力这二字,份量很重。

    厂房设备都建好后,胭脂水粉的投产沈姝不用操心,直接从苏州厂里调过来技术员负责即可。无论是甘油的制取还是肥皂的制作等,相对来说工艺没有那么复杂。

    但青蒿素的提取比较麻烦,必须得她自己来。

    曹寅已经派人去四处收割野生黄花蒿,现在正值农历五六月份,还未到黄花蒿的花期。花期之前收割,青蒿素含量相对比较高。

    至于来年栽种黄花蒿之事,也归曹寅他们负责,他们就是负责配合工作的。像这种杂事,沈姝只需要动动嘴即可,根本无需亲力亲为。

    她甚至都体会到了当决策者的快乐,这些事情只需要发号施令,所有活自然有人来做,而且还无人质疑挑刺,可谓是相当的顺心。

    不得不说,康熙这个大领导还不错,至少肯放权,给予了她比较大的自主权。曹寅他们如此配合,沈姝相信康熙应该是没有给他们下达牵制自己的命令。

    当然,最终若是不出成果,现在有多快乐,估计最终就有多凄凉。

    因为,要承担决策失误的领导责任啊!

    不过,沈姝觉得自己应该不至于失误。

    六月初,顺子已经挑选出二百名合格的员工。虽然绝大部分报名之人都未被录取,但落选之人毫无怨言,有人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

    她们中,有部分人意识到,即便是女儿家,多少识几个字,会数数挺有用的。

    与此同时,沈姝已经开始着手提取青蒿素。第一批,二十斤的量,做起来也得大半个月时间。

    二十斤,按之前的定价来算,价值黄金三万多两。曹寅他们觉得,能在年内分批全部卖出去,已经很不错了!

    需要多少货,这个曹寅他们决定,沈姝配合。相比青蒿素,胭脂水粉这些东西的价钱就低多了。

    第一批只要了共计一万件货,全卖出去也就五六万两银子。因为这东西,不可能卖出天价来,所以定价是参考国内售价。

    如果后续打开市场,也是靠走量。

    说实话,沈姝对这些奢侈品在国外的销售前景心里也没底。她压根就不知道国外现在都是什么情况,也没有任何可参照对比的情况。

    现在,也只能抱有期望,拭目以待。

    眼下是要先把货都备好,在沈姝提取青蒿素时,收到了噶礼的拜贴。

新书推荐: 我在阎王殿当差那些年 被读心后,大佬们争着要宠我 寒木春华 喃妍的话 真与伪 Vrai et Faux 嗜谎成性 孤权 梦卿渡 金丝探案手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