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入春多雨,春雨连绵带来料峭寒风,吹低了枝头绿芽。

    青州之地,山峦叠嶂。

    西山深处有一长生道观年久失修,瓦砾碎石散落在地,已是破败不堪。

    因是初春,山中新绿未全,荒草萋萋,其间虫鸣之声不绝于耳。

    雨珠在枯黄的草叶上滚动,山间的雾气如轻纱般笼罩在山峦之上。

    远处有几棵老槐树孤零零地立在道观前,枝叶稀疏,显得格外凄凉。

    忽闻一阵匆匆脚步由远及近,在这荒凉山道间回响。

    他的身影在雨幕和雾气中若隐若现,而后入了那座长生观里……

    观内荒芜且幽暗,周遭蛛网如织,唯余一尊神像巍然矗立。

    神像的面容虽已模糊不清,但那双似睁似闭的眼眸,由黑曜石雕琢而成,即便在昏暗中也闪烁着微光,不知可还再能洞察世间的善恶轮回。

    那空无一物的供桌,积灰深厚,中央还残留着一截未燃尽的残香。

    彼时,唯闻风穿破壁之声,与阴藏道人微弱而断断续续的喘息相互交织。

    他躺卧于冰冷潮湿的地面上,身旁唯有一把破旧的拂尘相伴。

    阴藏手中紧握着拂尘,眼眸间竟有血水汩汩而出,顺着脸颊滑落,滴落在尘灰里,显是油尽灯枯之兆。

    当年长生观主,何其风光,如今残身破屋,只有满天阴云。

    倏然间,门外步履匆匆伴随着雨滴敲打在屋檐上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

    阴藏拼尽残力也起不了身,只得哑声问道:“阳尘是你回来了吗?”

    阳尘终于踏入观中,他的衣衫沾满了泥泞,于是先轻轻掸了掸道袍,而后才取出一小巧书卷,书卷上挂着两枚断裂的玉佩,隐隐闪着幽光。

    此书乃是百年前一道行高深的妖道创立的借命契约。两枚断玉是为鬼玉,鬼玉勾魂摄魄,将孩童阳寿拘来为自己所用。

    阴藏得到此书,还是在六十三年前的一个夜里。

    那时他刚入长生观,观中虔诚的信徒络绎不绝。

    山里的春色也撩人,清风明月之下,他许的愿便是:既入长生,怎能不长生。

    执念太深,于是借命书找到了他……

    *

    阳尘恭谨地将借命书递到阴藏的怀中,言辞恳切:“师父受苦了,弟子回来迟了,望师父恕罪。”

    如今的阴藏说不出话,只能虚弱地摆手。

    而后阳尘遂解去捆卷的红线,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枚鬼玉,当即划破了阴藏的掌心。

    那鲜血涌出,与鬼玉相接,阴藏紧握着鬼玉,浑身止不住的颤抖。

    刹那间,山风呼啸。

    长生观内阴风怒号,破旧的布帘纷飞,四周尘埃浮动。

    那天色也愈发青灰,狂风裹挟着雨丝,溅湿了两人衣襟。

    只见鬼玉中溢出淡淡青烟,丝丝缕缕渗入了阴藏掌心伤口里。

    孩童稚嫩凄厉的哭喊声一阵接着一阵回荡在道观之中,令人心悸。

    此时,阴藏的白发转黑,面容渐复青春。

    只一瞬,他便全然恢复往昔风采,欣然起身。

    阳尘忙不迭地恭维道:“恭喜师父重获新生,这借命书真乃天赐神物,威力无穷。师父飞升成仙之日,指日可待!”

    阴藏抚弄着新发,心中喜悦难掩。

    然而,他却忽地瞟了眼身后那尊被尘埃覆盖的神像,面色一凛仍是眼里笑未散,却厉声道:“神前岂可妄言!”

    阳尘闻言,也连忙佯装自责,退至一旁去。

    阴藏则转而望向观外,雨势依旧如注,连绵不绝。

    青州的这场雨已经连下了三日……

    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下一对童男童女,可曾寻得?”

    阳尘抬眼,忙上前一步,“师父放心,弟子已觅得合适人选,只待春分那日,前往灵台观即可。”

    阴藏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

    随即,他大步流星地走出道观,任凭雨点洒落,却丝毫未沾其衣。

    这山中新绽之梨花,被这连绵春雨所摧残,他夺人阳寿几十载,良心也早零落成泥。

新书推荐: 炮灰她拐走了剑道第一 错拿反派亡妻剧本后 穿越时空的思念 公子扶我上青云 替嫁给颠公之后 有关家里长出苏格兰的现状调查分析 咒回:只想活着的我成了团宠 [侠岚]我不是反派 为了救人你选择送走自己 砚边画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