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饶思云的来意,那可真是小孩没娘,说来话长了。
两个月前,饶思云应长阙门主之邀,前往长阙切磋刀法,彼时饶思云尚在南赵金城追剿流寇,而长阙山门在北齐北部,距极北雪原不到百里。
长阙立门数百年,在江湖上是响当当的刀法大派,被长阙邀请,意味着饶思云此人被认为是“连阙十七刀”值得一战的对手,至少在北齐武林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饶思云自然不想放过这个机会。
然二者距离实在太远,饶是饶思云快马加鞭,等赶到长阙时也已过了十余日。
长阙门主苏镝是江湖前辈,比饶思云多练了几十年刀,当然不可能亲自出手,于是同饶思云切磋的任务便理所当然地落到了其女苏湘头上。
苏湘自小由父亲亲自教导,练了十几年刀,若论刀法基础、家学渊源,比饶思云高出了不知多少层,她又以闻名天下的“连阙十七刀”作招,端是江湖上最典范的名门正派;而饶思云却是野路子出身,几年前横空出世,这几年行踪不定,其刀招、身法、心法皆无人知晓——见识过的大都见了阎王,因此占了出其不意的便宜,二人又年纪相仿,对招前,谁都不知道鹿死谁手,长阙的弟子们甚至都做好了长久观战的准备。
然而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这场切磋只持续了不到三十招,长阙的长老们一盏茶还没喝完,饶思云的刀就已经架在了苏湘肩上。
切磋开始时,饶思云率先拔刀,狭直的唐刀出鞘时发出“锵”的一声轻响,那一瞬间,苏湘恍然觉得,站在她面前的其实并不是一个高挑纤细的少女,而是一柄出鞘无回、锋锐无匹的神兵。
然而饶思云只是摆了个起手式,示意她先出招。
若说一开始,苏湘还存了三分轻视:一个半路出家的少年,既无师长又无传承,使其出名的也不过是些山匪之流,最多只能说明她擅长打群架,单打独斗,又兼直面成名已久的连阙十七刀,能有几分赢面?
但现在,面对危险的直觉使她不得不谨慎,苏湘双手向后,拔出伴随她近十年的双星刀。
苏湘天生是双利手,对习武之人来说,这显然是个不可多得的天赋,为了不浪费这个天赋,她自小就练双手刀,她机敏且刻苦,几年后便能左右分使两套刀法,相辅相成,威力更盛,当得长阙年轻一代第一人的称号。
苏湘丝毫没推辞,左手向前右手紧随其后,连阙十七刀毫无保留地使出,饶思云不为所动,她刀背向前,斜撞开在前的左手刀,又在瞬息间调转方向,劈向尚未成招的右手刀,顺势一拧,刀尖直刺向苏湘左肩,苏湘一击不中,足尖轻点,左手回防右手变招,心道:好快的刀。
她心下惊骇,面上却不显,连阙十七刀仍如流水般延绵向前,而饶思云的刀却更快。
双刀相交,衣袂翻转之间,饶思云迅疾的刀光像是一片冰冷的骤雨,又像一道湍急的河流,骤雨瓢泼而来,汇入山川,河流中好似涌出了斑驳的红,那银亮的刀锋中似乎也泛着浅淡的血腥味。
与他们这些在门派庇护下成长的少年不同,苏湘不合时宜地想,这个人同这把刀……是杀过人的。
这道淋漓的冷雨逼得她喘不过气来,苏湘不得已双手回防。
她不是庸手,至此,苏湘明白,她已失了先机。
但雨还在下。
饶思云的刀太快了,她好似没有变招的间隙,快到对手似乎只经历了电光火石的一瞬,第一式的去势还未尽,她已出了第三招。而在苏湘直面的这二十多招中,没有虚实相交,没有声东击西,刀刀尽是险之又险,毫无保留的杀招——既没给对方留余地,又没给自己留退路。
直到饶思云最后一刀斩出,苏湘只觉得那把细长横刀的森冷刀意将她整个裹住,她头皮发麻,全身的汗毛都炸了起来,有那麽一瞬间,她真的以为,自己会成为断水刀下的又一道亡魂。
饶思云对她一笑,收刀回鞘。
“好刀法。”苏湘收回双星,叹道,“今日是我学艺不精,丢了连阙十七刀的脸面。”
饶思云摇头,道:“非也。”
刀是九短之首,练刀的门槛也比其他许多兵器低不少,因此,武林中人为求自保,急于求成下,练刀的最多。
但连阙十七刀不是。
她认真地看着苏湘:“连阙十七刀之所以闻名天下,是因为其沉稳、浑然、厚重。它不是速成的刀法,学的越久,内力越强,使起来才越得心应手,其势才能真正如山倾海啸,无人可当。”
“或许十年后,我会再也赢不了你,成为你的手下败将呢?”
“饶少侠看得通透。”看台上,苏镝抚须微笑,“但今日,阿湘占了兵器之利,仍不能胜,也的确是她学艺不精。”
长阙以刀闻名,门内藏有不少名刀,譬如长阙的镇派之宝“镇武刀”,而苏湘所使的双星刀,虽算不得削铁如泥的神兵,但也算一件难得的利器。
“若是你二人今日兵器对调,想必二十招之内就能分出胜负。”
饶思云双眉微皱,有些不赞同。
“苏门主,以晚辈拙见,刀意为刀客之本,刀招为刀意载体,而手中刀毕竟是外物,除非对手用的是一件能轻易削断我手中兵器的神兵,否则决定双方胜负、长短的,依旧是使刀的人,而非刀本身。”
于饶思云而言,刀只是刀,刀客赋予刀什么,刀就是什么。
“苏门主可能不知道,晚辈杀死第一个人时,用的是小厨房的菜刀。”饶思云垂下眉眼,像是陷入回忆中,“自那以后,我独自一人闯荡江湖,同铁匠学了锻造之法,砍刀、蝴蝶刀、鸳鸯刀、大环刀等等都试过、用过,然无论手中刀换了几把,它仍旧名‘断水’。”
“‘断水’负我刀意,有此意在,即使刃卷刀折,我仍能横刀断水,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