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后,周一,英语课
英语课是所有国际学生的必修课,这门课的教纲不按照AS或者A2考试范围,这门课就是专门设计给国际学生,内容大致就是英国文化与历史、以及论文写作的技巧,定位应该是帮助国际学生融入英国社会、同时培养大学生所必备的论文写作能力。
英语课教室是一间宽敞的长方形房间,四门墙壁是亮眼的红色,右边墙壁有三扇巨大的窗户,阳光透过窗户显著提高室内的明亮度,左边墙壁有浅棕色的木制书柜,其中收纳诸多文学名著:《哈姆雷特》、《傲慢与偏见》、《苏格拉底的申辩》……
教室前方装有两面白板,前方右边是教师的座位,桌上摆放一台电脑与一些马克笔。
教室布局是经典的排列,一排有六张课桌,每两张课桌合并一起,因此,课桌间留出两条过道,教室总共有三排,合计十八张课桌,所有学生都面朝前方,学生不面对其他同学。
这种布局无疑是基于教师中心,这种布局鼓励独立作业、不鼓励互动讨论,当然,这种布局常见于日本的学校,我十分熟悉这种布局,我也很适应这种布局。
我反而不适应那种分组的布局,即数个学生围绕课桌坐在一起的布局,那种布局自然而然地促进交流与讨论;不幸的是,我发现独立作业通常是效率最高的方式,多数时候,我并不需要交流与讨论来完成手头的作业与习题,我需要帮助的时候,我需要的是来自教师的一对一指导,区别于学生间的交流与讨论。
我知道有学生享受交流与讨论,我反正绝对不属于那一类学生。
如果我想要满足自身社交需求,那么,我会去食堂或咖啡馆找人聊天;如果我想要掌握某些知识技能,那么,我会动手记笔记与做习题。
总之,学生间的交流与讨论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我眼中,完全是不可思议、无法理解的事物。
此时还未上课,下村与我坐在第一排中间的位置,我们刚好被分配到同一节英语课,这实在是惊喜,因为每节英语课只有十几名学生,认识的同学分配到同一节英语课,这有点看运气。
除却人数限制,另一方面,一些学生选修的其他课程或许刚好排在这个时间,这些学生就必须去上其他时间的另一节英语课。
选课制就是这点不好,每节课都要换一间教室,每节课都要换一批同学,区别于日本高中的固定班级与教室,一天到晚都是同一批学生、同一间教室。
更进一步,主要是因为小班授课的人数限制,两个学生哪怕选修同一门科目,比如数学,这两个学生也不容易分配到同一节数学课;当然,一个学生选修的其他课程也要纳入考虑,考虑其他课程的上课时间。
这些听上去相当复杂,操作上其实十分简单,感谢学校的选课系统,这个信息管理系统只需要输入学生选修的科目,这个系统就能自动输出学生的课表,全自动分配,简单且省事。
我听说大学的选课系统可以手动选择上课时间,比如一个学生选修一门课程,这门课程通常有好几个不同时间的辅导课,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某个时间的辅导课。
当然,这所学校似乎不允许学生自选上课时间,毕竟是高中,高中与大学可能是不同的选课制度。
总之,上周五在食堂,下村与我展示各自的课表,我们非常惊讶地发现:下村与我恰巧被分配到同一节英语课、同一节数学课。
不过,好运到此为止,下村没有选修物理与进阶数学,他的科目组合是:数学、经济学与商业研究。
我当时还笑着打趣道:“你还是别修经济学,经济学就是巫毒科学,这个学科充满诡辩与欺诈,经济学家的水晶球中永远是雾气弥漫,经济学家的预测,其准确性还不如伦敦的公交时刻表,顺便一提,伦敦的公交永远不会准时到站。”
下村当时随口答复道:“无所谓,我也不打算主修经济学,我考虑去大学读工商管理,A-level经济学应该算是比较合适的选项。”
闻言,我不由追问道:“你打算申请哪所学校?”
“伦敦政经学院,嘛,不过,我完全不是读书的那块料,我可能最终会去隔壁的伦敦都市大学,那里的入学要求极低,可以作为保底选项。”
心中暗自记下这两所大学,打算作为参考,说实话,我其实无所谓,我只要求伦敦地区的大学,我基本不考虑更远的大学,背后的理由嘛…果然,我还是想要离父母近一点。
此时,下村与我小声交流这几天的经历,下村趁着周末去过一趟伦敦,他兴致颇高地分享着自己的见闻,并且附带伦敦与东京的对比。
我安静地倾听下村的诉说,不时点头附和一两句,下村一直讲到教师开始上课,他这才意犹未尽地停下讲话。
英语课的教师名叫妮可,她的面相看上去像是南欧人,比如说意大利人,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一头棕色的卷发,说话时中气十足,听上去好似经受过专业训练的演员,上台表演歌剧都能不用吊麦的那种。
不出所料,妮可老师的自我介绍中,她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她的专业是戏剧与表演,本科毕业之后,她去伦敦国王学院读一年教育学,最终,她应聘成为这所学校的英语教师。
当中田正义听见自我介绍中的某个词,他的耳边又响起一道清脆悦耳的嗓音。
表演(performance)……
“大家为什么都不来看我表演,我分明长得这么好看。”
“...大概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忙的事情。”
“那么,中田教授为什么愿意在这看我表演?”
“我?我就是一个退休人士,我没有什么要做的事,我也只剩下空闲时间。”
“咦!这样啊,我还以为终于有人能欣赏我的表演,唔,感觉好失望。”
“…有总好过没有,你知足吧。”
“开玩笑的,我很高兴,毕竟,于我而言,最无法接受的莫过于没人来看我表演,无人欣赏的表演实在是太过寂寞。”
“……”
“说起来,爷爷也曾讲过类似的话,什么退休人士无事可做之类的话,嘛,他有时会过来看我表演,并顺带给予我一些指点,我很感激他,但是…”
“……”
“…你为什么不提问?我生平第一次有这种,唔,表演到一半卡住的感觉,拜托你稍微配合一点。”
“你还在表演吗?你的戏可真多。”
“我只是打个比方,你不要光是点头,你多给我一点言语回应,没有回应真的很不好受,拜托啦!”
“…呼,好吧,但是什么?”
“但是,我更想要一个观众,那种坐在下面安静地看我表演,表演结束后给予我掌声与赞誉,虚假的也可以,我也会很开心。”
“…(鼓掌声)满意了吗?”
“嘻嘻,我好开心哦!我呀,我要是听不到掌声,我都不知道怎么行谢幕礼。”
“行吧,你开心就好,表演既然已经谢幕,我就先回房间休息。”
“教授,你想要夸一下我也是可以的,比如,我刚才这段表演怎么样?”
“你们有什么疑问?”妮可老师站在教室前方说道,她似乎结束自我介绍的环节,就像绝大多数教师,习惯性地使用这话作为结语。
闻言,中田正义条件反射般迅速举手。
“Yes?”妮可老师看向中田正义道。
中田正义动作缓慢地起身,妮可老师抬手下压,示意坐下。
我略显尴尬地又坐回原位,一不小心就忘记身处英国,英国并不流行学生在课堂上起立。
沉默片刻,我语速缓慢地讲出开场白:“那个,出于本人对表演艺术的好奇与欣赏,我有一个疑问。”
闻言,妮可老师明显来了兴致,神态变得更加认真与专注,她下意识前进一步,靠近我的座位。
“你期望有人来看你表演吗?”
妮可老师果断地点头道:“当然,所有演员应该都想要得到欢呼与掌声,这些赞扬是表演事业中最令人期待的部分。
“那么,如果没人来看表演呢?”
闻言,对方脸上浮现明显的错愕,似乎没有预料到这个提问,不过,她还是反应迅速地答复道:“如果是我,我可能会感觉有些寂寞,不过,绝大多数演员都是在寂寞中磨练演技,直到上台的那一刻。”
讲到这里,妮可老师转头冲着所有学生道:“教师也是这样,所以,如果没有学生来听课,老师也会感觉很寂寞,上课都会感觉提不起劲,因此,大家请保持出勤。”
话音落下,四周响起善意的笑声,不知是谁起头,周遭同学接二连三地高喊:“Hear! Hear!”
这一瞬间,我还以为自己身处英国国会,国会议员时常用这个短语表达强烈赞同,因为国会不允许鼓掌,这个短语也可以视作鼓掌的替代。
面对四周的欢呼雀跃,妮可老师双手轻提裙摆、略微下蹲、上身前倾,姿态优雅地作出一个谢幕礼,这个动作的含义大概就是致敬或者感谢捧场。
见此,周围的学生似乎也有些上头,或者说入戏,他们开始兴奋地鼓掌,隐约可以听见几声叫喊,其中一道喊声来自旁边的下村。
我一如往常地保持旁观姿态,冷静地转头观察周围,不太理解其他人脸上的热情、以及四周此时的活泼气氛。
片刻,妮可老师似乎终于想起正事,她拿起一些纸张分发给每个学生,吩咐学生阅读纸张上的文章,这篇文章名为《英国的起源》,其中包含三个小标题:伊比利亚人与凯尔特人、罗马帝国、盎格鲁-撒克逊人。
稍微扫视一番全文,登时,心中感觉颇为苦恼,太多没见过的生词。
于是,我动作娴熟地开始翻阅手机上的剑桥英和辞典,一边查阅辞典,一边写下标注。
期间,身旁的下村似乎不感兴趣这篇文章,他放下笔后小声朝我询问道:“中田,你很喜欢看表演吗?”
“…不,我甚至都不怎么看电影与剧集,我怎么会喜欢看表演?那些舞台上的戏剧与歌剧等,这类节目甚至还不如电影来得生动有趣。”转头看向下村道。
“真的假的?你刚才提问时那副严肃的模样,我还以为你非常热衷欣赏表演。”下村一脸诧异地惊呼道。
闻言,沉默片刻,小声说道:“除非是被人拉去看表演,否则,我是绝不会踏入歌剧院;相比传统的戏剧、舞蹈与音乐等表演艺术,我更喜欢现代的视觉艺术,比如画作与电影。”
“是吗?我还挺喜欢音乐,我不时会去剧院欣赏乐队演奏,现场观演的体验完全不同于隔着画布与银幕…不过,我也很喜欢电影,我最喜欢的电影是1966年版《白色巨塔》。”
…啧,没看出来,你居然喜欢这种现实向作品,我记得那一部电影的结局是悲剧:财前教授胜诉后带领一群医生威风八面地查房,里见助教授辞职后独自一人萧索地走出白色巨塔。
那部电影好像是基于同名长篇小说,原作的结局就是悲剧,结局公布之后,作者好像收到很多来自读者的“吼叫信”,迫于社会压力,作者又继续写第二部,结果,作者山崎丰子女士实在头铁,第二部的结局依然还是悲剧……
“话说,中田,你最喜欢哪部电影?”下村继续追问道。
“…我没有特别喜欢的电影,我一年都不会看超过五部电影,不过,我倒是有个非常喜欢的女演员,她在电影《乔治四世》中扮演配角,一位来自法国的伯爵夫人,我喜欢她的长相:璀璨夺目的金发、白皙如雪的肌肤、一双好似会说话的湖绿色眼睛。”
“哇!听上去好厉害的样子,这位演员叫什么名字?”下村语调兴奋地叫道。
“凯瑟琳,姓氏不记得,她好像只有这一部作品,我没搜索到她的其他作品,她可能已经退出演艺圈…好可惜,她可真是十足的美人,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我感觉心跳都漏一拍,连续好几天,脑海中不时浮现她的盛世美颜。”
甚至,我的理想型基本上就是参照这位演员,仅限长相,我可一点也不喜欢伯爵夫人表现出的傲慢与自我。
当然,我也不可能知晓演员本身的真实性格,于是,我按照自己的喜好幻想出一个美丽又热情的高挑女郎。
下村低头摆弄手机,不久,他一脸失望地叹道:“互联网上完全没有照片,哪怕是你说的那部电影,电影剧照也找不到这个角色。”
“嘛,伯爵夫人毕竟只是一名戏份不多的配角,整部电影之中,这个角色只出场过三次,我的笔记本电脑中留有截图,我下次展示给你看。”
“好吧,啊,说起来,中田你是否已经查完生词?”下村指着我面前写满标注的纸张说道。
点头,我干脆直接交给下村已经写满标注的纸张,下村开始迅速地抄录单词的日语标注,抄录的动作十分娴熟,他以前估计经常抄别人的作业……
期间,约莫是因为提及喜欢的演员,我忍不住安利道:“你可以去观赏一遍那部电影,电影名叫《乔治四世》,伯爵夫人出场于25分钟、42分钟与55分钟的片段。”
“哇!你连出场的时段都记得一清二楚,你还真是痴迷这位演员,这位凯瑟琳女士真有那么漂亮吗?”
闻言,忽然感觉有些不好意思,不太想要承认颜控属性。
于是,我试图转移话题道:“凯瑟琳女士的表演可谓十分精彩,她生动地演出一名贵族女性该有的姿态,完美融入白金汉宫中举办的宫廷舞会,具体内容就不说,你去看过就知道。”
“嗯,嗯,有空一定。”下村一边飞速地抄写、一边态度敷衍地回复。
见此,我也不再继续开口,不打扰下村抄作业,嗯,抄作业实在不好听,借鉴,对,借鉴。
此时,我略感无聊地四下观望,妮可老师在电脑前不知道做什么,鼠标不时点击一两下,周围的同学还在埋头阅读手头文章。
忽然,回忆起刚才听到的对话,随即,心中十分冷漠地评论道:
有没有一种可能,你的演技实在不怎么样,因此,自然而然,没人看你表演。
演员可不光看脸,况且,你一个男性,你就算长得再好看,你也不可能赶得上凯瑟琳,凯瑟琳这种级别的大美人,最终亦是默默无闻地消失于演艺圈,可见,演艺圈的水还是很深…
不过,基于常识,大多数观众应该还是希望见到精彩的演出,换句话说,演员能够展现出打动人心的演技。
所以,表演时候只有一个观众,这个观众还是退休老人,你当真是十足的扑街演员,你还想要有更多人来看你表演?你还是洗洗睡吧,梦里什么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