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章

    “太小了,还是读书好。”阿公弹灭手中的草烟,颇有点黄婆卖瓜自卖自夸的自信,“我们家临夏有潜力,聪明,是读书的好料子。将来是要考大学的。”

    村里人都说读书无用,不如早早去打工赚钱,但阿公却从不这样想。他总是逢人就夸临夏聪明,将来必成大器。在阿公眼里,临夏就像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只需稍加打磨,便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每当听到阿公这样说,临夏的心里总是暖暖的,仿佛所有的努力和坚持都有了意义。

    就算是如今30岁的老灵魂了,临夏也依然能感受到那份来自阿公的鼓励和信任。她深知,在这个闭塞的村落里,能够真正理解并支持她追求知识梦想的,除了远在他乡的父母,便只有阿公阿婆。

    她学习的自信,就是在阿公的夸赞中逐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阿婆虽然经常在干家务活和农活方面处处责备嘲讽打压她,可一旦涉及读书的事,她的态度绝对会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夸起她来,甚至比阿公还要积极。

    就算在田地间忙活,阿婆亦会放下手中的锄头,满脸笑意地告诉村里的每一个人,临夏是如何的勤奋好学,成绩是如何的优秀。在她的口中,临夏仿佛已经成了村里的骄傲,是那些早早辍学打工的孩子们无法比拟的。阿婆的这种态度,虽然有时候让临夏感到有些尴尬,但更多的是给了她无限的动力和勇气去学习。

    "吃瓜吃瓜!"阿婆端着一盘西瓜出来,把最大块的西瓜递给张叔婆,又分了一块给阿强叔公。

    阿公继续开口,神情满是骄傲,"我们阿妹小升初考了年级第一,全镇第九。我和她阿爸商量了,让她继续读书,读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孩子多学点知识总是好的。”

    尽管家里经济条件有限,农活繁重,但从她上学前班起,阿公阿婆说最多的话便是“临夏,只要你想学,家里砸锅卖铁也一定供你读书。”

    知识改变命运,这是他们朴素却坚定的信念。

    阿公的话音未落,就被一阵突如其来的争执声打断。原来是村里的老李头,他一直以来都反对女孩子读书,认为女孩子迟早要嫁人,读那么多书也是浪费。

    他大声说道:“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早点嫁人,帮家里减轻负担呢!”

    阿公阿婆听了,顿时脸色一沉,阿公更是严厉地反驳道:“老李头,你这话可就说错了!读书怎么能没用呢?只要她想读,就是读大学读博士,我们也支持!”

    老李头咂了咂嘴,不以为然,妹仔里还想考大学?但他聪明地没再反驳,伸手到果盘拿起一块西瓜吃起来。

    阿福叔公也是没眼力劲,突然打了一下腿上的蚊子,又伸手到果盘里拿起一块西瓜,“我侄女读到高中,然后呢,让她嫁人还敢离家出走!真是读书把人读傻了!到了年纪不想着嫁人,还想考大学呢!妹仔还想有什么出息!自命清高!”

    阿公闻言,更是眉头紧锁,手中的卷烟轻轻地摁灭,他声音沉稳而有力:“话可不能这么说,阿福。时代不同了,读书识字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你侄女这孩子有志气,你们应当鼓励才是。”

    “鼓励?鼓励她读书读到家里揭不开锅?还是鼓励她读了书就不嫁人,让家里人丢脸?”阿福叔公撇了撇嘴,一脸的不屑,“阿临妹啊,你也长大了,得为你阿公阿婆分担了,妹仔里读太多书,只会养得心高气傲.......”

    偏见,性别歧视,赤裸裸地对女孩子的轻视,品头论足,李临夏沉默地听着。果然啊,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不尽他们的陈旧观念。

    但她早已不是12岁的她了,30岁的她,内心已足够坚韧,对这些闲言碎语,她早已学会置之度外。

    每个人的选择不同,道路也不同,她无需向任何人解释或证明什么。

    阿公却不服气,他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阿福,你这想法可就太老套了。读书识字,是为了让她有更多的选择,你侄女有追求,有想法,这是好事啊。就像我们家阿临妹成绩好,考上了花林中学,我们应该尊重她的选择,而不是一味地嘲讽打压。妹仔并不比男仔差!”

    阿福叔公拿起一块西瓜,大口啃着,不甘心地开口反驳,“时代再怎么变化,妹仔里读书又能怎样?我们家阿东,虽说小学都没毕业,现在还不是在城里开起了店,赚得盆满钵满?妹仔读书再多,还不是嫁出去?临夏也是,就算读到大学,那还不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我还是觉得......”

    阿公突然坐直了身子,月光把他眼角的细纹雕得愈发深刻:"阿福!你家阿威去年偷电线进少管所,倒是很有出息?"

    空气凝固了三秒。

    谁也没想到向来和善的老大哥会突然发这么大的火。

    阿福叔公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噎了一下,似乎想反驳,却又找不到合适的话。他家二儿子阿威确实不争气,但那毕竟是自家孩子。

    他强辩道:“那只是个意外,阿威本质不坏。再说,临夏读书又能怎样?妹仔里,最终不还是嫁人了...”语气虽硬,却难掩心虚。

    张叔婆的瓜子僵在唇边,阿强叔公的西瓜籽"噗"地吐到地上。都偷东西了,本质还不坏吗?

    阿婆慌忙打圆场:“今晚他喝多了老酒......”

    村里人都知道阿公喝完酒会闹腾。

    阿公的声音带着几分酒后的豪气:"读书识字,不是为了赚大钱,是为了让人的心有更广阔的天地。你侄女能读高中,能读大学,那是她的造化,是她的福气。不像有些人,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一辈子窝在这穷山沟里,连县城都没去过几回。”

    阿福叔公憋红了脸,终于找到了反驳的词句,他梗着脖子道:"出去见了世面又如何?还不是要回来嫁人?女人嘛,终归是要相夫教子的。"

    阿公冷笑一声:"相夫教子?那是你们的老观念。现在的世界,男女平等,谁规定女人就不能有自己的事业?临夏要是想读书,我就支持她读到最高学历,到时候,看谁还敢小瞧她!"

    李临夏见气氛越发紧张,连忙站起身,一边收拾桌上的瓜皮果壳,一边劝道:"阿公,叔公,都少说两句吧,别为了这点小事伤了和气。"

    阿福叔公哼了一声,却也没再多言。张叔婆和阿强叔公也交换了个眼色,默默坐回了原位。

新书推荐: [历史]花妖医经 侯门贵女沉冤路 月老下凡后认错夫君了 荆棘囚笼 阎王补偿我:全家偷听心声后赢麻了 荆棘玫瑰吻过我 【HP】無名之血:彼方無名,此生猶記 (HP) 沉沦禁区 首富从地摊开始 关于我开挂就变盲人该如何拯救世界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