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

    农历六月初五,花林镇圩日。

    花林镇的圩日遵循农历的“2、5、8”周期,即每月农历的初二、初五、初八、十二、十五、十八、廿二、廿五、廿八等日期。

    天还没亮透,李临夏就跟着阿公在鸡棚捉鸡。老母鸡扑棱着翅膀,鸡毛混着晨露沾满裤腿。阿婆用稻草把鸡脚捆成麻花状,动作快得像在打中国结。

    "这两只阉鸡最肥。"阿婆往竹笼里垫了把新鲜艾草,"花林镇的饭店老板识货,能卖好价钱。你在圩上卖不完,就送去饭店试一试。"

    竹扁担压在自行车后座,李临夏险些栽进露水打湿的田埂。阿公抢过自行车把,后颈晒成古铜色的皮肤绷出青筋:“我来载捻子,你骑另一部单车去。”

    阿公把一大部分的捻子装进蛇皮袋,绑在后座,剩下的捻子则装在扁担另一头的竹箩筐里,篮底垫着的芭蕉叶还凝着夜露。

    “走咯!”阿公率先踩下脚踏,车轮咕噜噜碾过泥土路,朝镇上的方向驶去。

    李临夏紧跟其后,双脚用力蹬着自行车,迎着晨曦微光,忍不住哼起歌来。路上,偶尔有几声鸡鸣犬吠打破宁静,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花草的清新气息。

    七八点的圩日已经热闹非凡,各种摊位琳琅满目,人声鼎沸。卖老鼠药的汉子敲着铜锣,算命先生黄幡上的八卦图被晨风扯得猎猎作响。李临夏挤过补锅匠呛人的炭火堆,在禽畜区寻了块树荫,阿公找了个空位,将捻子和阉鸡摆好。

    "好靓的走地鸡!"穿的确良衬衫的妇人蹲下来戳鸡冠,"多少钱一斤?"

    "四块五。"李临夏学旁边摊主扯开嗓门,"阿姐你看这鸡爪多粗壮,喂的全是谷糠。"她掀开竹笼,阉鸡金黄的爪子果然沾着新鲜泥巴。

    妇人撇撇嘴:"贵了吧?人家那边才四块。"说着指了指不远处另一个摊位。

    李临夏笑着解释:"阿姐,这鸡不一样,你看这毛色,油光水滑的,保证肉嫩鲜美。"她熟练地抓起一只鸡,手法娴熟地掂量重量,"不信你摸摸看,这肌肉多结实。"

    妇人半信半疑地伸手摸了摸,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四块二一斤的价格成交。

    李临夏麻利地称重、收钱,将鸡装进塑料袋,还不忘嘱咐妇人:"回去炖汤记得加几片姜,去腥提鲜哦。"

    日头爬过骑楼顶时,带来的鸡已经卖完,竹篮里的捻子已经空了七成,李临夏数着沾满鸡粪味的钞票,心里盘算着赚了多少钱。

    突然,一阵急促的锣鼓声夹杂着叫卖声由远及近,原来是卖糖画的王大爷来了。孩子们围着他,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李临夏也不由得想起自己小时候,总是缠着阿公买糖画解馋的情景。

    "阿妹,这捻子怎么卖?"穿中山装的老伯指着竹篮,"我孙子最爱泡捻子酒。"

    李临夏眼睛一亮:"五块一斤,泡酒要选紫得发黑的。"她麻利地拣出几颗饱满的,"您闻闻这果香,比水果店的杨梅强多了。"

    老伯捏起颗捻子对着阳光端详,深紫色的浆果表皮凝着层白霜:"后生妹会做生意哦。"他掏钱时露出腕上的上海表,"全要了。"

    李临夏心中一喜,动作更快地称量起来,嘴里不忘推销:"老伯,您真是识货之人,这捻子不仅泡酒好,直接吃也甜得很,您拿回去给孙子尝尝,他肯定喜欢。"老伯笑着点头,接过装满捻子的塑料袋,满意地离去。

    日头偏西时,李临夏蹲在骑楼阴凉处数钱。卖鸡的六十八块,捻子卖了六十五,加上这些天卖稻杆的钱,她很快就可以攒够学费的。她摸出铁皮铅笔盒里的银镯子,冰凉的触感让掌心发烫——这辈子不可能再动阿婆的嫁妆。

    李临夏轻轻摩挲着银镯子,心中五味杂陈。这镯子,是曾外婆留给阿婆的唯一念想,承载着阿婆无尽的爱与思念。

    此时,一阵凉风吹过,骑楼下的商贩们也开始收拾摊位,准备结束一天的圩日。

    李临夏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将剩下的几颗捻子随手塞进嘴里,那清甜的滋味瞬间在舌尖绽放,仿佛连带着心中的疲惫也一并消散。

    "临夏!"阿公扛着空竹篮寻来,汗湿的背心贴在后背,"趁圩场没散,带你去买几件衣服。很快开学了,得添置些衣物才行。"

    李临夏摇摇头,将手中的钱攥得更紧了些:“阿公,真的不用了,我衣服还够穿。开学了要穿校服的,没必要做新衣服。而且这些钱,我想攒下来做学费。”

    她是真心觉得没什么必要买新衣服,阿公每天起早贪黑地种田,闲暇时还得辛苦做些木工,赚取一些微薄的收入。这些钱,每一分都来之不易,她怎么能轻易挥霍呢?

    阿公闻言,眉头微微一皱,但随即又舒展开来,他理解地点点头:“临夏啊,你是个好孩子,知道为家里着想。但阿公知道,女孩子嘛,总该有几件漂亮衣服。这样吧,我们先去看看,要是有合适的,就买下来。要是真没有你喜欢的,咱们再回家,怎么样?”

    “阿公,我是真的不需要买新衣服。”李临夏还是摇头,她不用看也知道2001年花林镇的那些衣服,要么款式老旧,颜色黯淡,要么价格高昂,超出了他们家的承受范围。

    阿公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心疼:“你这孩子,总是这么懂事。学费的事,阿公自有办法。你还小呢,钱的事,轮不到你这孩子来。阿公答应你去卖稻杆,卖捻子,卖鸡鸭,是因为你这孩子有志气,想靠自己的努力赚学费。可阿公也有阿公的坚持,我不能让我的乖孙女受苦。走,跟阿公去挑几件好看的衣服,算是阿公给你的奖励。”

    说着,阿公不由分说地拉起李临夏的手,朝着圩场上仅剩的几家服装店走去。李临夏心里却是暖洋洋的,她知道,阿公疼她,总是想把最好的给她。这份爱,比任何物质都来得珍贵。

    但她停下了脚步,抬头,按住了阿公的手,很是坚定地说道:“阿公,我知道您肯定会想办法凑学费。但我也想为自己的学费出一份力。好不容易赚了一点钱,我真舍不得花了。真的拿去买衣服了,我肯定会心疼得睡不着。咱们赶紧回家吧,阿婆还在家等着呢,太晚回去的话,她一定也很担心我们。”

    阿公看着李临夏,心中满是欣慰与感动,他轻轻拍了拍李临夏的肩膀:“好孩子,真是难为你了。行吧,那咱们就回家。”

    两人推着自行车,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新书推荐: 【代号鸢辽广】梅雨季 功德无量,恋爱勿扰 [drb催眠麦克风]花语为你 【cp乙骨】纯恨能做吗? 从监狱到王座 漂流歌 如何拿到一把钥匙 戏影迷局:凶手演技大爆发 今天也有在末世薅羊毛 指挥官特有信息素[a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