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取

    去向学校食堂的路蜿蜒曲折,两侧树木林立,到食堂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入口超市,估计是每个学校食堂的标配,各类生活用品,零食文具,杂质书刊,琳琅满目,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进去之后就是食堂,不像现在的多层食堂,那时只有单层,饭按一毛钱一两,菜的类型不多,基本素菜3-4毛,荤菜1元左右,但是食堂里面却另辟了一间小炒间,这里面就是给学生们打牙祭的地方,只要到了周末,总会有学生就会三五成群的把平常节约下来的钱集中在一起,在这个小食堂点上几个菜,加上几瓶饮料,就开始胡吃海侃了,对于我这个穷小子来说,我觉得太不值了,我一般喜欢把省下的钱去录像看场录像或者去唱个露天K,又或者去焊冰场溜个冰,总而言之,吃喝方面我不大有兴趣,玩到是比较乐意,后续有介绍。开学的食堂中午很早就开始供应了饭菜了,等我们进去的时候早已有人排队打饭了,于是两人目光一对,走,赶快排队干饭去,外出学习的生涯就从这顿干饭开始起来!

    间隔了几个月又开始继续敲字了,有时觉得这样其实在自述,但是我自己觉得也确是如此,不想堆砌一些华丽的词汇在里面,但回头一看,水平有限哪 ,只能慢慢进行叙述。既然到校了,那就得学校专业的知识,所谓的机电就是机械工艺与电器自动化,这里面包括了基本的机械制图,机械工艺,电器原理等基础的课程,我自己偏爱机械制图多些,因为它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及立体感官的学科,诸如一个水杯,正面看踏就是一个圆柱型,侧面看它也是一个圆柱,单从上面看它却是一个圆圈,因此机械制图它的基本线条都是由点线,面来构成,再由三个唯度去添加所需的零配件,最后形成自己想要的画面,每个图纸它可以从各个视觉去体验,如可以以2D的方式呈现,也可以用3D的方式呈现,一般来说,加工零件一般2D图纸就可以完成,但整体效果一般会由3D呈现出来,这样更容易理解,诸如设备的整体装配图等,90年代的时候电脑那时还没有那么先进,学校的电脑房只配备了老式的486电脑,不像现在的那么先进,而且我们都要等到电脑课才会去看一下,摸一下 ,一个学期下来,基本就是那么几次,因此真正的制图课都是以手工为主 ,也因为学校的这种授课模式,让我的手工绘图在以后的就业道路多了一把刷子,现在回想起来,也是不由的感叹以前老师的敬业,每个课程都是用粉笔一彼一画的去交,不想现在的电教模式,只要准备好教案,后续用粉笔授课的时间就慢慢点少了,当然也不是说不好,只能说是时代的进步!

    机械类历来男生较多,女生较少,我们班五十多个人只有几个女生,班主任对我们班的第一堂课就是讲,活少给女生干,毕竟就那么几个,搬搬抬抬的事男生主动点,顺带帮助女生做一点,让他们感到被关爱和被照顾的感觉。虽然那时我都还小,基本都是14岁左右,(因为都是初中考进来的,所以年龄都不大),当时不能确切的体会老师讲的什么意思,但是就是知道我们男生多干活就得了。每个学校的第一周基本都是军训,当时有的同学壮胆说问什么要军训,军训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刚来就要军训好累啊!此时班主任老师突然义正言辞的说:就是因为你们这种态度,所以更要军训,军训的意义就是:1.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培养集体主义精神.2.通过军训,培养了学生们吃苦耐劳、坚强奋斗的毅力与恒心,还能养成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3.军训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培养其组织纪律性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作风等.4.军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国防理念,这也是军训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汗啊,鸦雀无声,静静的乖乖的等老师分发装备,待次日整装进行为时一周的训练,具体经过应都不用详解,自己脑补就行了。。。。。。

    往时读中专跟读高中差不多,晚上照常有晚自习,因此周末就是学生们的狂欢日,虽没有现在的各种电竞游戏,手机游戏,却有着朴实的露天旱冰场,露天KTV,露天舞厅,等各种露天场所,一般我们会几个同学结伴一起去学校内部旱冰场,地面是水泥,上部应该是特意磨光了 ,摔一跤贼疼那种,但是越摔越有劲,几乎刚开始每个周末都要去“历劫”一次,那时候请客,一般状况下都是请同学滑旱冰,买过票后,脱鞋、套袋、脚用力蹬进溜冰鞋,一气呵成,身子下弯,稍一用力立马进入溜冰场,溜冰场的生意非常火,也非常受欢迎,过去的溜冰鞋不像现在都是单排轮滑鞋,那时候都是双排轮滑鞋,四个小轱辘。最开始进去,都是踉踉跄跄扶着场边的栏杆,望着场中心来回自如的人群,自行体会刚刚摔倒屁股的痛感。看着场内会滑的男同学牵着不知道会不会的女同学,那脸上神气活现的嘚瑟表情,倒滑、单脚滑、转圈、玩长龙或者双腿劈叉大旋转,都能赢得一片尖叫声和崇拜的目光,真想立马就会,也去牵一位滑滑试试,体验一下青春冲动的感觉,但场内更多的是不会溜冰的新手,肯定要摔跤,慢慢多来几次,你就会成为场子里的“老江湖”了。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娱乐多元化的节奏,另曾经风光一时的旱冰场生意只能落幕了,现在想滑要么去市内的冰场去滑,要么去北方地区直接体验,只是不再是四驱滑轮,而是冰刀了。还记得我提起的开学认识的仁兄吗?魏川!只要去旱冰场,我俩都会相约同去,我有时会叫上我的老乡,他却很少叫,因为他那地方考进来的很少,只有高年级的几个男生,女生却很多,同学年的也就他一个男生,我这地方正好相反,男生多女生少,但是只要我去,他都会一起(因为投机,我俩在入学第二天就搬到一个宿舍),我呢,是想早日学会,好在老乡面前嘚瑟嘚瑟,他的回答是你去我就去,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如此这般形影不离就成我俩的代名词。

    “石头,石头”,一声声烟嗓叫唤着我,(因为叫石磊,石头的石,三个石头的磊,可能石头多,从小到大,别人都叫我石头,到了学校也是这么叫,听着倍感亲切,所以也懒得纠正),周末午休我都还没睡醒,眼睛还一直耷拉着,“干嘛,刚睡着给你这么一叫,魂都叫没了”,

    “魂没了没关系,人能起来就行,听说旱冰场又改造了,顶棚改了彩灯,场中间还安装了弹簧圆板,而且还有滑坡道,应该挺刺激的,我俩去体验体验怎么样?”,

    “真滴吗,小子,可别骗我”我答了一下,原来学校的旱冰场就是光秃秃的水泥磨光底板,上面用铁皮搭建的窝棚,下部吊着几盏大灯,如此单调,也是大有学生光顾,现在如此这般捣鼓,那不得更多人,估计是滑都滑不开,最多就观摩观摩,所以我想着去了也滑不了,倒不如隔几天避过这个风头再去,可能会更好一点,况且人多易出汗,回来又得洗澡洗衣服,实在不太愿意干这洗衣的活了,就说到:今天人多不想去,过几天去可能会好玩一点,人也少,不用人挤人!

    “磨磨唧唧的,今天必须陪小爷去,我老乡说内场好比蹦迪一样,好玩的紧”话没说完,我的铺盖已经被掀开了,这下只着裤叉子,暴露在他的眼皮底下,他再用上他的“绝命手”,到处饶痒痒,我这人呢,天生怕痒,没辙了,也只能快速穿衣跟他一起奔赴旱冰场了。

    我们的住宿距离学校旱冰场还有点路程,要经过一大片池塘及小径才会抵达,秋季的风,柔和,清爽,没有夏季那般酷热,也没有冬季的冷冽,每次经过池塘边,我就不由自主的放慢脚步,眼睛一闭,轻呼吸,有泥土味的气息,又带点腥味,突然觉得一下到了家里,摸鱼,挖黄鳝泥鳅的日子,好回味!

    “你干嘛,还没睡醒?不看路,是想去池塘洗澡吗?”

    片刻的思绪就这样被打破了,“你小子嚷什么,这么熟的路,闭着眼都能走,还需睁眼?”我说到,

    “哼,你牛B,快点快点,我得去看看到底是个啥样,马上就六点,灯光也开了”魏川边走边说还动手拉我,

    “瞧你那急样”我一踉跄,还得跟着他走快了一点,心想我也是服了,不就是加了点东西,有啥大惊小怪的,差不多离目的地还有点距离,就听到了溜冰场震耳欲聋的的士高声音,彩灯一闪一闪的光芒四射,掺杂这人声,这场景换到现在应该属于嘈杂,喧嚣,但在当时就属于流行,热闹。

    “带劲吧,新安装的就是不一样”,我就说还行吧,他给了我一个白眼,等真到了目的地,其实确实有点震惊,中间挂了球形彩灯,类似现在的星空顶,由于天色的缘故,射出的灯光的确似星空倒挂在地面上,加上四周彩灯的辅助,更是相得益彰的琳琅满目,如我所想,溜冰池里面人头拥挤,已经不能用溜来形容,只能用走来体现。

    “要不要下去试试”魏川问道,“不用吧,站在这上面看看吧,太多人,也溜不开,让他们给小爷表演吧”说完我自行哈哈一阵笑,魏川呢,他说:你不去,我就下去溜达一下,石头爷你就慢慢在上面欣赏吧。说完人马上屁颠屁颠的去了旱冰场,话说回来,这个旱冰场就建在学校的操场看台旁边,我现在站的的位置刚好就是看台的最高台阶,俯视着下面的溜冰场,有种居高临下,俯撼群池,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刚来学校时,第一次见到这种明艳的灯光,劲爆的音乐,心里思虑着城市与乡村的区别,倘若此时在老家,估计入秋的季节很早就会熄灯睡觉了,最多的娱乐就是看看家里的黑白电视机播放的节目,但休息时是会很宁静,即便有时会有青蛙的咕咕叫,蟋蟀的唧唧叫,那也是“蛙蟀和鸣”,来自我家乡特有的催眠曲,而现在看着溜冰内的男女同学,男孩们青春活力,女孩们笑靥如花,享受着彩灯下的溜冰的乐趣,新建特有弯曲滑道的刺激。“想啥呢,石头,待会等我一起回去宿舍啊”,魏川那小子一阵咋呼,附身一看,这小子还牵了她一个老乡在滑,难怪今天倍有精神,其实就是为了她老乡而来啊,不能说那时有什么特别的情愫,只能说老乡在一起,同语言,同学校,同地方,沟通就更能在同频率中交流,而我也只能目测他俩手拉手,滑过来再溜回去,思想着也应该找一下我那边的女性老乡同学玩一下,毕竟据我从老乡口中得知,这个学校还真有不少我们县城考过来的女同学,到时也让他也羡慕羡慕,如此这般一直闹到宿舍熄灯前才赶回去。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是我父亲灌输给我的理念,也是目标,因此当时填报志愿都是填写的类似和机电有关的专业学校,诸如XX机电学校,XX工业学校等等,最后还是来到这省城的这所工业学校。第一学期就这样学学玩玩,楞呼呼的就到期末,对于期末我还是有所期待,开学的时候老师特别讲了,学校会针对期末的成绩发放奖学金,共有三等,前5名一等是150元,前10名二等100元,前15名三等50元,后面排序的没有,对于我来说,一等的150元是我的目标,也是一比巨款,90年代我在学校的一顿饭钱就是6毛到1元,如果拿了一等,也许在有钱人眼中,这不值一提,在我也就等于我赚了一个月的饭钱。那剩下的钱干啥,各位看官可以脑补一下,可以各种玩,吃,打牙祭,说实话,我父亲每月给300元,包括伙食费,其他杂费,他的想法是花钱虽不用大手大脚,但也不用太拘束,该花的还是得花,学习虽要用功,但该休息,该玩还是要得合理安排,但即便如此,每月除了开销,留下的也所剩无几了。由上我就开始了我人生当中想去赚的“第一桶金”。记得那时第一学期有四门主专业课,《机械制图》,《机械工艺》,《机械基础》,《电工基础》,奖学金就以这四门专业总成绩发放,制图这门课是我最喜欢的课程,前期也讲了,它的所有内容都如同绘画,只是不像绘画那么柔和,以及抽象,会更立体及逻辑性更强,要通过各个面域去绘制及体现隐藏其中的部位,而工艺及基础这几门就如同上语文课,该背的背,该记的记,诸如此就得合理安排时间,排好规划,向着我的奖学金奋进!

    父亲常说“一天之计在于晨”,对于背记,我通常会在早晨起来背,毕竟所有源于古话的谚语我都会深信不疑,毕竟它们都是进过先辈不断实践揣摩出来的,“石头,石头,又这么早起来,你是掉进钱眼里了”魏川听到我起床,就嚷嚷起来,“要不你给我150,我天天陪你睡到自然醒”“你咋不上天呢?”“上天是不可能的,下地还是可以的,来吧,跟我下地去,前方可有银两等着你”我俩就这怼了一阵,他还是跟着我一起,我有次问了他为什么,他回答说:被你吵醒了,睡不着,怕你拿了奖学金显摆,另外主要还是闲着也是闲着!“得了吧,你是想拿了钱找你的女同学去玩吧”,就这样,那段时间每天的早晨都会拿着书本去记背,“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想要不去教室,又要找个好地方,那只能趁早赶早,才能霸占一席之地,“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我们背书方式也是大不一样,他喜欢边看边读出来,在叽叽哇哇背一下,我喜欢边看心里边记,然后心里默背一下,当然不管哪个角落,或者哪个地方,以及哪个教室,为了“夺金”,都大有人在!

新书推荐: [霹雳]在霹雳种田的日子 「JOJO」和反派恋爱难度是五星级 《顶流心跳协奏曲》 失忆后在赛博朋克玩命学习 青梅折案录 冬日回响 她是乖乖女 祈祷的赞礼~为获知识不择手段! 男友重返17岁 蝉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