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连已经很久没有下过雪了,准确地来说,应该是陆佳已经很久没有见过槐连的雪了。今年是她大学毕业后回到槐连工作的第一年,也是六七年以来,她第一次在槐连待了这么久。
其实说实话,她也没有想过自己有朝一日又回到槐连了。
小时候陆佳一直觉得槐连是一个小城市,长大了,她要离开这个小地方,去很多她向往的热闹的大城市,比如说南京、北京、上海……
但是在多个地方旅游或者是完成学业过后,她发现,她不属于那些热闹忙碌的大城市。相反,槐连这个她曾经不大看得上的小地方,却给她她一种很安心的感觉。
也有可能是因为她是一个恋旧的人,她在槐连待得时间最久,槐连承载了她的太多的回忆。
所以在硕士毕业后,她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地回到槐连,成为自己母校——新塘高中的一名物理老师。
距离今年的春节还剩下不到二十天,新塘中学的校园里也已经逐渐有了新年的氛围。特别是元旦假期过后,新塘的每间教室门上基本都贴上了春联。
今年是陆佳工作的第一年,她教高一。
虽然她在大学期间她也一直有在做家教,但站在三尺讲台教书的实战经验还是不足的,第一个学期对于她来说还是有挑战的。
她目前带两个班,高一七班和八班,同时她还兼任八班的班主任。
也不知道是缘分还是校领导有意安排,陆佳在新塘读书的时候,分班前和分班后,一直都是八班的。
临近春节和寒假也就意味着期末的到来。
高一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对于这群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既是对一个学期学习情况的总结,同时考试的成绩还将作为学生选科分班的依据。
明天是高一期末考试的最后一天,尽管学生们都有些迎接寒假的兴奋感,但仍然比较安分地在教室里认真复习备考。
每次大考前安排老师进班辅导是新塘的习惯。
明天的任务比较艰巨,总共要考四门,分别是物理、历史、地理和生物。新塘的晚自习总共有两节,第一节由地理和生物老师辅导,第二节则安排给了历史和物理。
轮到第二节晚自习了,陆佳是先在十班看的班,时不时会有学生拿物理题到讲台请教她。一开始还是一两个,问着问着,人就变多了,将她围得水泄不通,以至于她忘记了去八班看班的时间。
还是有学生提醒她教历史的顾老师已经在班级门口等了,她才意识到忘记关注时间了,已经占用了历史三分钟的时间了。
顾老师是一个将近四十岁的中年女人,长相虽然不算特别出挑。但身上却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像是读过很多书,理解明白了很多东西,温柔而又包容。
她是陆佳高一高二时候的历史老师,后来分班时候陆佳选了理科。尽管顾老师还教了她一段时间,不过在小高考后就几乎没再见过顾老师了。
没有想到的是,再次见面的时候,竟和顾老师搭班成了同事。
“先到这里吧,”陆佳起身,略微抱歉地朝顾老师所在的方向点了点头,然后示意身边围着的学生们:“都把物理资料收起来吧,准备复习历史了。”
讲台上的学生闻言陆陆续续回到了座位上。
顾老师见陆佳起身,才带着她那一本厚厚的教案走进了教室。
“顾老师。”尽管已经工作将近半年了,陆佳在自己老师面前仍然是一副学生的模样。
顾老师微微地笑了笑,小声回应:“快去八班吧,别让八班孩子们久等了。”
“嗯,好。”陆佳点头,拿起讲台上的卷子和手机,离开了七班的教室。
从七班到八班不过十几步的距离。
新塘的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偏,风很大,呼啸着,吹得校园里的树枝树干都瑟瑟发抖,因此教室里亮着的灯就显得分外的温馨。
没有老师看班的八班,虽然有一些躁动,但是在陆佳进入班级的那一刻又恢复了平静。相比七班,八班的学生来问问题的比较少,班里一直都比较安静。
不过这种安静也没有一直持续下去。
教室里不知道哪个角落传来了一句很小声的“下雪了”。
那个同学可能就是单纯自言自语地感叹,也可能是和前后左右的同学小声地分享。但他这句话的威力却是无穷的。
以那个同学为中心,窗外下雪了的这个消息迅速扩散到了全班。
其他班级的情形应该也类似与此。
不到半分钟,整栋教学楼沸腾了起来。
下雪了。
陆佳看向教室外,借着教室外微弱的路灯,她能够隐隐约约看到飘下的雪。
她的本科是在北方读的。作为很少能见到雪的南方人,第一次看到北方下起鹅毛大雪的时候,她几乎是惊叫了起来,激动地和自己的朋友分享,在厚厚的雪地上写下了一个又一个名字。
后来,在北方读书的时间长了,见过雪的次数多了,雪对她来说,好像意义也就不再特殊了。
可是对于槐连的人来说,雪却是一种很新奇的东西,运气好一年可能见到个三两次,运气不好几年才能见到一次。
更何况是每天重复着枯燥生活的高中生,雪对于他们是有意义的,能够给他们枯燥无味的生活带来新鲜感。
陆佳也是从他们这个年纪过来的,能理解他们的心情。
她没有立刻制止这群躁动的学生们,她给了这群孩子们五分钟的时间去看雪。又或者说是给了自己五分钟的时间回到了学生时代。
她曾经在槐连见到的最大的一场雪好像也是在高一的时候,尽管那场雪并不能和北方的雪媲美。
她记得当时是一节物理课,课上到一半,教室外突然下起了雪,大片大片的雪花像是在一声号令下齐刷刷地落下,不给人留任何反应的时间。
没过多久,地面上就积了很小一层雪。
她们当时的物理老师叫作章吉,见自己的课讲得差不多了,又看着一群脖子恨不得伸到窗外学生,好笑道:“我看这课你们也是听不进去了。还剩五分钟,我也就不讲题了,大家保持安静好吧,也可以提前出去找好位置看雪!”
…………
她并不想做一个扫兴的人,但她目前的身份确是一个老师。
见其他班级渐渐安静下来了,陆佳也管理起了纪律:“继续复习吧,明天还有四场试呢。”
可能因为和这群学生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都是新塘的学生。他们有关于学校的共同的话题,学生对她也很是喜欢和亲近。
尽管大家没在她的话音落下就投入学习,但是也都在几分钟内逐渐回到了备考状态。
看雪的人就只剩陆佳了,她拿起手机给孩子们拍了好几张照片打算发到高中家长群里,汇报晚自习的情况。
自从上了大学之后,她列表里的群一下子变多了不少,有班级群,院学生会,校学生会,以及各种各样活动的群。工作了之后又有了教师大群,年级群,物理组群等等。
尽管她把这些重要的群都设置了置顶,但是她翻来翻去还是没有找到八班的家长群。于是就用搜索功能来找家长群。
“八班。”陆佳边打字边无意识地说着要打字的内容,终于才搜到了八班的家长群。
与此同时,还有她作为学生所在的八班群。
其实,在刚毕业的时候,大家还是有联系的,班级群还是很活跃的。
但是时间一场,七八年过去了。那些同学都有了自己新的生活,有的继续完成学业,有的开始工作,有的成了家有了孩子。
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需要忙碌。渐渐的,群里活跃的人就变少了很多。
现在除了逢年过节群发祝福,很少会有人在群里发信息了。
陆佳也逐渐明白了当时流行,她却不懂的那句刘过的词——“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陆佳把孩子们的照片发到了家长群,和家长们互动了两句就退出了聊天的界面。
她又看外面的雪景,一时间有些冲动,拍了几张下雪的照片发到了自己的朋友圈。
九点多,刚好是大多数人忙完手头的工作和家里琐事过后难得的休息时间。
陆佳的这几张照片勾起了不少列表中同学的青春记忆。
有人在她朋友圈评论“小陆这辈子就没离开过学校啊。”
也有朋友开玩笑道“重生之我又参加了一次高考”
他们班的班长余翔高同样想起了他们高一时的那场雪,他说:“我们高一的时候,是不是也下了场雪啊?”
“我记得当时你和徐泽云,你们两个不是人的东西,可劲抠地上的雪做雪球往我身上砸。”
徐泽云......
陆佳本来还是笑着回复评论的,但几乎是在看到那个名字的一瞬间,滑动屏幕的手不由自主地抖了起来。
徐泽云这个名字好像已经很久没有人再在她面前提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