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民生面馆 > 民生面馆2

民生面馆2

    二伯、二伯娘、大女儿君姐和他们的小儿子小毛在共同经营着这个面馆。小学时和我同年级的三女儿琴姐以及他的老公华哥只是来成都玩的,过两天就会回广东;他们的二女儿琼姐一家没在这里,我不太清楚其具体情况,只听说她生了两个很可爱的小女孩,看了她们的照片,我也是喜欢得很。君姐的爱人是附近的一名美团外卖骑手,因之没能见到面。

    五个人来成都找钱,四个人经营面馆生意。可后面却听到他们在本月底便会把门市转让出去,因为生意不太理想。从去年三月开张以来,两家人没赚到什么钱,只能另想他法,目前也没想好接下来的路。

    我以为事情就像他们说得这么简单,然而“家庭”的因素却是这场失败的主因。由此我便开始思考起“民生”这两个字来,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如何来解释它。

    晚上他们请客做东,请我们一家到街斜对面的一家兔子店吃鸡兔火锅。君姐的老公没来,解释说正是饭点,比较忙。

    对男人来说,邻里老乡见面,请客吃饭是一定要喝酒的。我也喝了大半瓶。

    饭席间是话题滋生的一处宝地,用“七嘴八舌”来形容是最好不过的了。只要有倾听者,无论是谁都能说上话。有时和这个,有时和那个;此时是找对象的经验之谈,彼时又是老家的人和事。

    第二天没下雨,我们约着去逛九龙买衣服。

    我来成都一年多,从没听说过九龙,更没去过,遂十分惊讶地得知它在天府广场。

    九龙里面人特别多,十分嘈杂。当逛完一圈出来后,我已经感到很是疲累,便坐在外面的梯坎上等他们。

    回到民生面馆吃完晚饭后,母亲和二伯娘在外面聊天,父亲和二伯两个男人蹲在里屋厨房里聊天,彼此说些什么话也听不见。我坐在外面,只能看到父亲在说话时的模样。

    两个家庭妇女的聊天内容我全都听了下来。记得尤其清楚的是二伯娘说起了年轻时的苦楚,说自己的公公不讲道理打了她。我从小便接触过那个脾气暴躁的老头子,他用响篙打他孙子孙女时的阵仗能传到河对面去,几个孩子的心里都万分地恼恨他。

    对我来说,他是个和蔼可亲的邻家老爷爷,偶尔还能坐在一起听他聊聊上个世纪的趣事儿。但对他的三个孙女和一个孙子来说,他便是童年的噩梦,以至于在几年前他死后,竟然无人为他掉泪哭喊。我不知道他对他们的打骂是否给四个孩子在心里留下了阴影,就我观察来看,似乎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看过不少的西方小说,大致觉得西方家庭里的家暴和酗酒有关,但他们祖父的家暴和“做错事”扯不断。而中国旧式家庭里的某种“家规”规定,孩子是不能和长辈顶嘴的,小孩不及时地“认错”,便会遭到毒打,哪怕错不在可怜的孩子。

    所幸中国的传统家庭观念正在发生变化,然而所幸之外我们却不知道究竟还有多少“旧式家规”存在于家庭之中,尤其是妇女们的地位。

    我租的房子离面馆只有两公里,所以打算步行回家。晚上八点多,我们仨离开他们回家,同行来相送的还有二伯娘。她是有意来送我们的。

    我们四人走得很慢。二伯娘又和父母主动聊起了关于面馆转让的事情,我听出话里话外全是一个女人家的无奈、辛酸和委屈。在昏暗不清的街道上,她穿着那件看起来脏兮兮的围裙,时不时地停下来和他们俩说话。

    她把长头发剪短到刚好像一顶黑色的头盔戴着头上。我拙劣的技巧无法描述出她的外表,双眼只看到她表情里的沧桑,耳朵听出她语气里的各种混杂在一起的感情。

    她生了四个孩子,头三胎都是女儿,最后婆婆说是自己求了菩萨后才生出个儿子的,让这位伟大的母亲出门在外要善待自己的孙子。你知道她是怎么说出“我像头母猪一样生了一窝崽”这句话的吗?

新书推荐: 折辱清冷权臣后 花开初霁[陆小凤传奇同人] 玉兔精只想吃掉教士先生[傲慢与偏见+西游] 【全职高手】策划给我加强鬼剑士 【刀剑乱舞】鬼神 对御幸君一见钟情 HP预言又止_西里斯乙女 高人气的秘诀:清冷万人迷 末世种田文 观器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