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砸在铁丝网上发出"哐当"一声巨响。赵明——后来被大家叫做赵二的那个男孩——站在福利院空荡荡的球场中央,汗水顺着下巴滴在水泥地上,瞬间被烈日蒸发。
"喂,你还要打多久?"
一个声音从场边传来。赵明转头,看到一个穿黑色T恤的男生靠在铁丝网上,手里转着一串钥匙。阳光给他轮廓镀上一层金边,却照不进他深邃的眼睛。
"关你什么事?"赵明捡起篮球,指关节上还留着昨天打架的结痂。
男生走进球场,影子斜斜地拖在身后。"陈应,"他简短地自我介绍,"住你对门。"
赵明这才想起来,上周福利院新来了个寄养少年,据说是父母双亡的远房亲戚家孩子。院里都在传他古怪,拒绝所有领养机会,坚持要"等到十八岁"。
"我不需要朋友。"赵明运了两下球,突然起跳投篮。球在篮筐上转了一圈,最终掉到界外。
陈应捡起球,站在三分线外随手一抛。球划出完美弧线,空心入网。"我也没说要交朋友,"他接住弹回来的球,"但一个人练不出挡拆。"
就这样,赵明有了第一个不问他"为什么被退养"、不劝他"表现好点"的球友。陈应话很少,但每个传球都恰到好处;从不说教,但总能在赵明快要失控时适时喊停。
"你球打得这么好,"某个黄昏,赵明躺在地上喘气,"为什么不去校队?"
陈应望着远处下沉的太阳:"有些比赛不在球场上。"
一个月后,当赵明再次面临被退养危机时,是陈应默默出现在院长办公室,递上一份共同生活申请。"我们处得来,"他说,语气平静得像在讨论天气,"而且快满十八了,不会麻烦院里太久。"
院长看了看两个同样倔强的少年,最终叹了口气:"试试吧。"
搬进双人宿舍那天,陈应从包里拿出一个相框放在床头。照片里是个笑容灿烂的女孩,看起来和他们差不多大。
"你女朋友?"赵明忍不住问。
陈应摇摇头,手指轻轻擦过相框:"一个迷路的人。"
那天晚上,赵明半夜醒来,看见陈应坐在窗边,就着月光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表情是他从未见过的柔软。月光也照亮了墙上新贴的星图,那些复杂的星座连线像是一张等待拼凑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