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如霜,山间小径一片清明。江先生手持灯笼,右侧徐碧云小心搀扶。夜风呼啸,树影婆娑,寒意愈发浓重。徐碧云紧紧身上披风,为先生担忧:如此寒意,先生可是受得住?
她偷眼瞧去,只见江先生神色如常,虽步伐缓慢,却神情坚定。
来到寺门前,守卫将两人拦下。江先生轻声道明来意,那守卫恭敬行礼,随即放行。徐碧云松了口气,却又听守卫说道:“今夜无人进出,江先生尽可安心。”
徐碧云心下一紧,无人进出,怕是有人捷足先登。
踏入寺院,四周寂静无声。徐碧云环顾四周,只见殿宇巍峨,在夜色中更显庄严肃穆。
来到藏经阁前,守卫不在,或许是因为净心寺一众僧人已被关押,守卫松懈许多。她小心翼翼推开门扉。幽暗之中,月色之中隐隐可见墙上挂有烛台,她点亮数支蜡烛,待烛光驱散黑暗,才搀扶江先生进入。
偌大的藏经阁逐渐呈现在眼前,徐碧云呼吸一滞,在此处找书仿如海底捞针。藏经阁乃是两层建筑,层层书架直抵天花,佛经书籍琳琅满目,在此藏一本书,真可谓大隐隐于市。
更何况,他们知之甚少,所得信息不过一句“书在藏经阁”,至于书名为何,何人所作,所写何事何物,他们一概不知。
徐碧云皱眉摇头,面露难色,实在不知从何下手。
她站于先生身侧,与先生细细描绘眼前场景,轻声抱怨不知从何开始。
江先生侧耳倾听,听罢倒是面色如常,安慰道,“别急,除了藏经阁,一灯大师最后所言还透露了一点关键信息。”
“是什么?”徐碧云眼睛一亮,兴奋道。
“影阁,他为影阁办事。”
徐碧云不解,开玩笑道:“我去影阁搬个救兵过来找书?”
“自然不是,”江先生失笑,而后正经道,“如果是影阁,你认为他们会如何藏匿此书?”
如果是影阁……徐碧云思忖着,如果是影阁,一定大费周章打造密室,设置机关,掩人耳目,但秘密的真正藏身之地必近在眼前,因为灯下黑,灯下黑影才最不起眼,最适合藏污纳垢。
她沉思片刻,缓缓道出:“灯下黑,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
书房内,烛火摇曳,黑影投在墙上,如同一尊威严神像。
三皇子端坐书案前,眉头紧锁,脸上阴云密布。管家立于一旁,脸色恭敬,低垂着头,不敢直视主子眼睛。几名影阁成员跪伏在地,战战兢兢。
“向西村试毒之事,进展如何?”三皇子冷冷开口,如若冰霜。
管家躬身回答:“回禀殿下,村民中毒后只出现癔症,神志不清,高烧不退。”管家顿顿,又偷瞥三皇子脸色,“恐怕难以达到控制心智之效。”
三皇子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开口道:“既如此,向西村便不可留,记得斩草除根,杜绝后患。”
管家小声应诺。
三皇子又想起什么,问道:“向西村之毒,何以波及官家贵女?这事本不该闹大。”
管家小心翼翼应答:“当日嘉和公主也在净心寺,恐怕是公主与几位小姐不对付,女儿家心思,从中生事。”
三皇子冷笑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还是赶紧送去和亲,以免坏我大计。”
话锋一转,三皇子又问道:“《药王谷秘籍》,可知是谁偷走?”
管家开始细细梳理:“自从徐绣娘夜探摘星楼偷出秘籍至今,只有影阁成员来过此处,均是与计划有关。”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徐碧云也曾来过。”
严逸风闻言,连忙辩解:“殿下明鉴,碧云不可能潜入影阁偷走秘籍。”
三皇子眼中闪过一丝疑虑,若有所思地看了严逸风一眼。随即吩咐道:“让江宅探子打探消息,明日来报。”又下令道:“务必要把药王秘籍找回来。”
书房内气氛愈发凝重,烛火无风自动,仿佛也感受到盛盛怒意。窗外一阵冷风吹过,树影婆娑,发出沙沙响声,如同无数暗中耳目,窃窃私语。
三皇子站起身来,踱步至窗前。月光洒在脸上,勾勒出侧影棱角分明。他凝视远方,眼中闪烁着野心和算计的光芒。
“此事关乎大计,容不得半点闪失。”三皇子沉声道,“若是让人察觉到蛛丝马迹,后果将不堪设想。”
管家和影阁成员听闻此言,不禁心头一凛。
“尤其是,江先生。”三皇子一字一字吐出,怒意更甚。
“是,殿下。”众人齐声应道,声音中满满敬畏。
三皇子转过身来,目光如刀,扫视房中每一个人。“记住,”他缓缓说道,“无论是何代价,定要找回秘籍。否则……”言虽未竟,威胁尽显。
夜色渐深,管家和影阁成员匆匆退出,各自领命而去。三皇子独自立于窗前,目光深邃,仿佛在谋划着下一场图谋。
***
灯影绰绰,江先生似在沉思。徐碧云屏息凝神,恭候先生指点,不敢有丝毫怠慢。
江先生缓缓开口:“既是灯下黑,这里的灯可有特别之处?”
徐碧云环顾四周,只见藏经阁墙上每隔数尺便置一烛台,书架后数方桌案放有油灯。然中央这桌案上油灯,造型更为古朴,灯座刻字隐约可见。
她兴奋上前,指腹拂过刻字,努力辨认,“先生,桌上灯座,刻有‘明灯照幽暗’五字。”
“明灯照幽暗……”江先生喃喃自语,“那便照上一照。”
徐碧云点点头,以烛台烛火点亮灯座,并无异动,未见奇象。
江先生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徐碧云环顾四周,灵机一动,“先生,不若熄其他烛光,独留灯座呢?”
江先生点头,“可以一试。”
徐碧云吹熄方才点上的蜡烛,藏经阁中逐渐昏暗,只余灯座周围一片光影。
她定睛细看,只见灯影婆娑,竟化作一朵莲花,映于壁上。她惊讶道:“先生,原来灯影竟如莲花!”
“莲指何方?”江先生追问。
徐碧云循影而望,见数本古籍静卧书架。她小心取下,其中一本乃《莲华经》,翻阅之间,一纸条跃然而出。
“先生,纸上写:‘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徐碧云疑惑,佛家名言,何须特地抄于纸上?
江先生沉吟片刻:“可将纸置于灯前?”
徐碧云依言而行,灯光透过纸张,忽见字迹显现:“光明藏于暗处,真相隐于假象。”
“真相隐于假象,果然是影阁手法。”江先生微微一笑,“返观灯座,可有异处?”
徐碧云再次细细检查,指尖触及一处微凸。轻按之下,“咔嗒”一声,灯座旋转,现出暗格,藏书一册。
徐碧云喜不自胜,小心取出藏书,返回江先生身侧,徐碧云翻开书页,霎时醒悟:此乃《药王谷秘籍》,传说乃药王谷历代谷主倾尽心血之作,失传已久,不见行踪,难怪一灯大师设下重重机关保护此书。
就连江先生也感叹,“灯下黑影,配以佛家语,既防了影阁探子,又防了偷书之贼,一灯大师好手法!”
徐碧云点头,若无江先生此等过人才智,于藏书海海的藏经阁中,必定难以得手。欣喜之余,徐碧云又生疑虑,轻声问道:“先生,得秘籍而无药引,如何炮制解药?”
江先生点头,“是以我们还须寻毒药。”
徐碧云不解,而后灵光一闪,“向西村。”
晨曦微露,残星犹在,徐碧云怀抱秘籍,小心翼翼搀扶着江先生,缓步离开藏经阁。晨风轻拂,山间草木清新醒神,如甘露沁入心脾,驱散她彻夜未眠的倦意。远处山峦渐渐显露轮廓,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卷。
离开净心寺,守门士兵恭敬相送,低声道:“二位若是去向西村,又想早去早回,可从后门取道山中小径,直通向西村。”
江先生点头致谢,与徐碧云说:“我们走捷径吧,快一些。”
踏上山间小路,碎石遍布,露重湿滑,并不好走,是以人迹罕至。徐碧云愈发小心,生怕一个倦怠,江先生会受伤。
渐行渐远,山路愈发幽深。四周树木葱郁,枝叶交错,遮天蔽日。清晨薄雾尚未散尽,缭绕在林间,如轻纱般笼罩着这片山林。四下无人,偶有鸟鸣啁啾,风景虽好,却因过于安静,莫名透着一股诡异。
行至山路将尽处,徐碧云驻足回望。只见向西村全貌尽收眼底,袅袅炊烟自屋舍升起,与远处山峦轮廓交相辉映,恍若一幅泼墨山水。一眼望去,晨光中的村落静谧安宁,与世无争;岂不知,无妄之灾正侵扰这片净土。
正当徐碧云沉浸在这幽静画境之中时,忽闻树枝践踏之声,打破宁静。她心头一紧,警觉回首,目光如电扫过四周。只见树影婆娑中,一个熟悉的身影渐渐显现。竟是严逸风立于树荫之下,目光灼灼地注视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