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住的民宿里不提供晚餐,所以要解决晚上这顿伙食就得去外边街上,双廊的街道不算大,但也不缺美食,我们出门不远便看见一家卖小吃的店铺,初来这里也不知啥好吃,啥不好吃,只指着新奇的胡乱点了几样,等这些小吃慢慢下肚,不知不觉的肚子也感觉差不多了。
晚饭后,我和小梅继续沿着双廊的街道向前慢步,感受着街道的古色古香,我们再说的就是一些轻松的话题了,就这样边走边聊,等到街道走尽,我们掉头返回的时候,夜空中已布满漫天的繁星。
再次来到房间,我们又坐回到外边的露台上,今夜星光灿烂,而这露台便是仰望星空的绝佳之地。凝望着如此璀璨的星空,小梅不禁有些激动,她感叹道:“像这么多星星还是小时候才看到过,记得那时候我总爱依偎在奶奶的怀中,和她一起去数天上的星星,可不觉一转眼就过去了这么年了!”
小梅的情绪自然也会影响到我,突然间,我觉着这一刻真好!难道不是吗?在这美妙的星光下,白日里喧嚣的尘世仿佛瞬间消失,在眼前的只有这露台上的方寸之地,而在这方寸之内只有我和小梅,一方倾诉,一方倾听……。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做喜欢的事,这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
“亚东,你在想什么?”见我不说话,小梅就问我。
“没有,我只是觉得和你在一起的感觉真好,真希望就这样一直坐在这里,直到我们两鬓斑白。”我说道
小梅轻轻将头靠在了我的肩上,我则将小梅的手握在了掌心,望着前方星光点点的海面,一时我们都没了话说。
夜,静得很!又过了一会儿,小梅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她问:“咦,亚东还记得到当年我们一起混迹的百度的‘民科吧’吗?”
百度的民科吧!!!
说起百度“民科吧”,我一下就乐了,那可是我们大学时期最大的乐趣所在!想着我便答道:“怎么不记得?想当年,那里可是我们‘反民科联盟’和那些民科大神唇枪舌剑,口诛笔伐的角斗场!”
“反民科联盟,你还记得这事啊!”小梅笑道。
“记得!我还记得那时你不仅是我们‘反民科联盟’的盟主,背地里还是民科吧的大吧主呢!我估摸着,那些民科大神们做梦也没想到,他们的大吧主竟然也是一位反民科志士。”我说道。
我说到这儿,小梅早在一旁“呵呵”的笑了起来……。
时间回到五年前,那还是在大三的时候,学校里的课程也不算紧张,闲暇之时,都流行玩手机来打发时间。也不知道是谁,说百度贴吧里的“民科吧”很有“意思”,于是我们大家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进到吧里看了看,结果这一看,里面果真很有“意思”。
在民科吧里,你可以看到各式千奇百怪的所谓的理论或效应,它们反牛顿,也反爱因斯坦,横竖凡是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在民科吧几乎被反了个遍。假如你是初次来到这里,你可能还会惊喜自己无意中找到了一个知识的宝藏,到处是新的知识,新的思想,以至于你可能还会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然而当你静下心来,想要认真琢磨这些所谓的知识的时候,你这才发现,这些所谓的知识根本就不靠谱!它们要么在逻辑上经不起推敲,全凭主观臆想;要么就是本来一个很肤浅的、或者是已经被认知了的东西,被他们换了个马甲,就成了他自已的一个研究成果;更有甚者,什么易经八卦、太极五行这些乱七入糟的东西,都给你一股脑的端上桌来。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这帮同学只是想,我们本身就是学地球物理专业的,做为一个正统物理学的传承人,多少有些义务发出点声音,向大众宣扬正统的物理学,同时也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能让民科大神们迷途知返,别在错误和愚昧中继续浪费时间。所以,我们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就开始在贴吧里跟贴,开始的时候基本上说的就是一些劝导之类的话,诸如“你不能这么武断的下结论,因为没有任何的试验或者是观测结果…………”;又或者是“你的这个研究成果,前人已经弄出来了,叫什么什么……”。
然而,时间长了,我们发觉这样行不通,因为就这些民科大神有个共通的特点——固执且自负。你跟他说东,他跟你说西;你对他说需要证据,他说你思想僵化;你跟他说这个理论前人已经提出过,他便恼羞成怒,说你是一个“科奴”“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之类的话。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当时就觉得问题有些严重了,你想呀!如果随便一个不学无术的人都可以登高一呼,颠倒黑白!那我们现在还用得着在学校里埋头苦读?对,不能让这群神棍在这里肆无忌惮的胡说八道,要让他们闭嘴,或者至少要让他们知道他们这样做有人反对。于是,有人提议成立一个组织,专门用来和这些民科大神们做斗争。结果大家一拍即合,随即“反民科联盟”便成立了,成员最开始有四五个,最多的时候有十一、二个,我和小梅都是里面的成员,由于小梅是我们大家公认的学霸,于是一致推举小梅当“反民科联盟”的盟主。
联盟成立后,我们就制定出了“承包到户”的策略,每一个民科大神都会归属到一位联盟成员头上,然后只要这位民科大神一开贴,这位联盟成员就会跟上和他展开辨论,所需要的知识则是自行在网上和学校的图书馆里查找。当然,这种辩论往往火药味十足,有时还会相互对骂,另外其它的联盟成员有时间也可以参与助攻,这样就可以在贴吧里形成以多打少的形势,为了增强这种效果,我们一人也会开通了几个小号,在对抗激烈的时候,所有的小号会同时开火,在实践中,这种方法取得的效果非常好,至少可以让我们在气势上占不少上风。
由于小梅是“反民科联盟”中唯一的女生,而且性格上也属于很温婉的那种类型,虽然挂一个“盟主”的名头,但出于对她的保护,大家都同意不让她参与到和民科大神的辩论中来,而是只是做一些后勤保障的事,比如说收集信息,寻找某方面的专业知识,还有就是在贴吧里发一些宣扬正统物理学的贴子,教给大家一些正确的物理知识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等等。
然而后来的事,却让大家都很吃惊,我们谁也没想到一直被我们当成“保护对象”的小梅,竟然在我们大家都不知情的情况下,申请成功了“民科吧”的大吧主!这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了。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因为,在和民科大神的辩论中,难免会出现对骂的情况,但是这种骂人的行为,如果被投诉就会被禁止发言,时间从几天到十几天不等,这权力就在三位吧主(一位大吧主,两位小吧主,大吧主的权力大于小吧主)的手里。一开始,这三位吧主,都是民科大神担任,我们因此吃了不少的亏,只要一对骂,往往都是我们被禁言,而民科大神没事。直到小梅担任大吧主以后,整个贴吧环境开始对我们有利起来,我们慢慢开始大胆了一些,言辞也比以前更加犀利了,为此也没有少招来小梅的抱怨,但抱怨归抱怨,小梅对我们或多或少的偏袒还是显而易见的。
记得当时,划归我负责的民科大神有两位,都是在贴吧里比较活跃的角色。其中一位是民科吧的“吧宠”,人送外号“雷神”,七十几岁的人了,不在家里好好颐养天年,却天天在民科吧里“搞研究”,因为他的成名之作是发现了宇宙中的第五种基本作用力——运动力,所以在民科吧中大家又尊称其为“运动力之父”。
大家都知道,凡是敢叫“某某之父”的,那一定都是牛逼的不得了的人物,比如说“红军之父——朱德”他可是在关键时刻拯救了红军;“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那是当代的神农氏,让亿万老百姓能吃得饱饭!而这老雷头之所以敢叫“运动力之父”,那是因为在他的描述中,“运动力”是一种能主宰万物运动的源动力,那么什么是运动力呢?
雷神是这样描述的:宇宙万物,为什么会不停的运动?我们抛出去一个小球,脱手后,小球为什么仍然会远离我们远去,而不是停下来?这是因为这里面有一种力在起着作用,这种力就是“运动力”。所有运动的物体都具有这种力,如果该物体停止了运动,那么该物体的运动力也随之消失了,运动力的方向与该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
最后,在我们大家的一致要求下,“雷神”还推出了“运动力”的数学表达式,甚至他还搞出一个运动力的量纲——(雷)
L————运动力(雷)
M————质量(千克)
V————速度(米)
现在知道了吧,这“运动力”是不是看上去有点眼熟,貌似“惯性”和“动量”的混合体,但老雷头不这样想,他认为这是他搞出的一个新发现,任凭你怎么说,他就不回头。
怎么来对付老雷头呢?
一开始,我还要和他展开辨论,我想用正统的物理知识说服他,结果很快我发现我错了,错得离谱,我和老雷头根本就说不到一个频道上来,后来我就干脆不和他辨论了。不过好在,这老雷头也有自己的优点,从来不在贴吧上骂脏话,不象有的民科,一旦在辨论中被问得理屈词穷,就恼羞成怒,掀桌子骂娘,这老雷头,不管你怎么问得他无言以对,他都不会在发贴中带一个脏字,最多就是重复他标志性的那句话——你的水平太低!
于是,我开始尝试对老雷头使用捧杀的策略,只要老雷头一发贴,我就在后面跟贴,说一些诸如“雷老师,厉害!!!”“雷老湿是对的!!!”“无条件支持雷老虱”等话语,而且还有很多其它的反民科人士也一起跟着起哄,那场景就象是天龙八部里面,丁春秋一出场,他的弟子们齐声高喊道:“星宿老仙,法力无边!”一样,极具喜感。不过让人又好气、又好笑的是,那老雷头有时候也分辨不出哪些是真、哪些是假,还一个劲的发贴道;“谢谢大家的支持!!!”。有时让我不禁一阵苦笑,心想,这都叫什么事啊!!!
相比于“雷神”这种老一辈民科来说,我负责的另一位民科大神——“东辉教授”则属于“少壮派民科”了。据说这家伙原本是倒腾古玩的,听他自己的意思,好象还干得不错,身价已达到了九位数。本来吧,干古玩这行也不坏,可是坏就坏在,这厮在倒腾古玩的过程中(准确的说是在修补古陶瓷的过程中,或者干脆说在补破碗的过程中),悟出了一个在宇宙间广泛存在的和黑洞现象有关的效应!!!
当时的情况我还记忆犹新……。
那是在我们反民科联盟成立后不久的一天,一条贴子横空出世,它就象是一颗超新星爆炸一样,点燃了整个民科吧,让民科吧的热度“嗖”一下提升了至少一个数量级。贴主叫“东辉教授”,是一个新面孔,以前从来没有在民科吧出现过,进来以后,二话不说,直接上了一篇论文,名字叫“论黑洞生成机制——非对称弧折效应。”
非对称弧折效应!!!
我一看这标题,立即就被其镇住了,我估摸着这篇论文,十有八九和“宇观对称性破缺”有关。
在我的印象中,牛顿力学和相对论才是民科们的主要研究方向,在民科吧里,大部份贴子都是离不开这两大领域的。至于为什么民科们会选择这两个领域做为研究对象,我估摸着不外乎有这么两点:第一,从客观上看,这两个领域都是最为基础的,非常直观,不象有些研究离开了设备和实验就不能完成。比如说重力,这在人们生活中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扛一袋大米——勉强,扛两袋大米——就显得力不从心了,这些都是真真切切能感觉到的。再比如说,爱因斯坦的“电梯思想实验”,是人都可以“实验”一下。第二,从主观上看,民科大神们更愿意直面像牛顿和爱因斯坦这样的物理学大咖,在民科看来,任意搞掉其中一个,就立马可以扬名立万,这就好比武侠小说中,谁都想找武功天下第一的人比试,因为只要干掉了天下第一,立马老子就是新的天下第一!
然而这次看来,民科们还是忍不住要对杨振宁下手了!
于是我下午逃了两节课,独自一人在寝室里认真研读起这篇名字叫“论黑洞生成机制——非对称弧折效应”的论文来。结果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我逐字逐句的看了一下午,硬生生的没有看懂这篇论文的内容。
晚饭的时候,我紧急招集联盟成员在学校食堂碰头,说明了情况后,就把论文的链接转发给了他们。
饭后,我们四位联盟成员都聚在学校图书馆里挠头皱眉的研读着这篇名叫“论黑洞生成机制——非对称弧折效应”的论文,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居然没有谁说一句话,最后还是小梅忍不住说出话来:“他好象说的是‘一个平面的扇形可以变换成一个立体的圆锥’这一事实吧,按理说这不算什么问题呀!。”
小梅这一说,就是一张薄薄的纸被轻轻的捅破,随即大家便开始争相讨论起来。
“是啊!就这样一个事,居然他还好意思说,是由于他长期从事补碗这项工作,才得以从中悟出这个道理!不然的话,听他那意思,这个效应还要等一千年才能被人发现。更可气的是,后边还和黑洞扯上了关系,他觉得黑洞看起来有点像他的碗,于是他得出结论,这地上的碗和天上的黑洞形成的机制是一样的。这逻辑也太牛了吧。”小组成员秦俭道。
“这货真是一个智障!不好好补他的碗,跑这里来丢人显眼,估计他还真以为自已搞出了一个什么宝呢?”另一位小组成员小波愤愤的说道。
看见大家都这么说,我心里释然了,我还一直担心怕错杀一个新理论呢!
有了其它联盟成员的背书,我心里便有底多了,于是我们便在吧里跟贴,带有讽刺意味的对“东辉教授”说:“你这么好的论文,发在这里实在太可惜了,何不找一家国外的知名期刊发表啊!”
其它的反民科人士,自然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于是也在跟着起哄的怂恿道:“是啊!是啊!这么好的论文,发表在这里真是可惜了!”
然而后来发生的事,才让我认识到了什么叫,“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这厮也太敢干了,他真的先请人将他的论文重新整理了一番,又请人翻译成了英文,反正一路钱开道,最终将论文投向了一家国际著名期刊。当然,这事最后的结果肯定被人家拒搞了,但这厮却大大咧咧的在贴吧里说,是期刊方面的审稿机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实际上,不管是“雷神”还是“东辉教授”,他们都只是民科吧里众多民科的一个缩影,在民科吧,还有很多这样具有“奇思妙想”的民科大神。其实,抛开科学的严肃性不谈,仅仅就娱乐性而言,在你无聊的时候去民科吧论道论道,却能让平淡的生活平添很多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