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栽的第一批花椒树,要三年才能挂果,要干的活不多。98年大儿子上初一,小的上六年级,管好吃住就行,我就想着在附近找个工作打零工。
得知我们村不远的西边邻村新开了一个砖窑厂,我就寻思着那里或许有用工需求。这些年围着田地、猪牛、孩子、家庭的我,同外界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加上农村都讲关系,我冒然去问人家肯定是不行的。我就拖附近的亲戚,打听窑厂包工头是哪里人。亲戚告诉我说是甘河村人,我就想着干河村也有我们家亲戚,还是丈夫本家一个姐姐,也是我孩子的姑姑。一个星期之后是清明节,姐姐来上坟,赶着午饭的时间我找到姐姐,问起包工头的事情。也是巧了,姐姐不但认识这个人,还是同村,姐姐和姐夫就在这个砖厂拉砖胚,姐夫和包工头关系还挺好。不过姐姐说我家离窑厂比较远,有四五里路,中间还有一大段陡坡,骑自行车很费劲,更何况砖厂的活很辛苦,怕我的身板扛不住。我回答:不怕累,只要能挣到钱就行!姐姐听了我的回答之后,认为我有决心,也知道我一向吃苦耐劳惯了,就答应回去帮我问一问。
包工头是甘河村人,窑厂里面自己的本村人自然会比较多,加上甘河村也是大村子,一个窑厂也就需要五六十号工人,这样想来机会是渺茫的。不过既然已经委托姐姐去问,就当碰运气吧!
等到第四天,姐姐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和姐夫开着自家拉砖的三摩车就到我家,给我带来了好消息——那个包工头同意了。窑厂还缺个干杂活的,每天工作八小时,一天6块钱,一个月干满勤,能赚180块钱,也算一笔不错的收入,那时丈夫一个月也就四五百块钱,我欣然答应了。
到了砖厂才知道红色的砖头是怎么做出来的,要分几道工序呢!
第一道:用推土机把生土(红色的土)推到传送带,经过传送带把土输送到搅拌箱。
第二道:按照比例加水搅拌到规定的时间。
第三道:塑型和切割,泥砖就做好了。
第四道:把泥砖转移到三摩车上,由三摩车运输到砖胚场。
第五道:由司机和帮手把泥砖整齐的摆到提前清理好的土台之上。
第六道:把晾晒干的砖胚,再装车,运送到窑炉,按照要求的间距和方向摆好。
第七道:烧砖,装满窑炉之后,封上门洞,进行烧制。
第八道:把烧制好的砖块,用三摩车运输到成品场,等着售卖。
泥砖要经过一周左右反复晾晒,才能把里面多余水分蒸发掉,保留需要的水分,等待进窑炉烘烤成砖。晾晒不足,水分含量高,烧出的砖有裂纹,晾晒过头,泥砖太干,容易开裂,造成报废率高。
我干的杂活就是围绕砖胚场,早上揭开砖胚上的草帘,依靠太阳温度晒干湿砖胚,到了下午五点,又要盖上,防止晚上下雨,雨水会泡坏砖胚。这活儿蛮轻松,上午大概一个小时,下午一个小时就能完成。
第二项工作是清理运送土砖胚的巷道,三摩车拉砖胚是计件活,大家都急着赶数量,跑的快,又是土路,颠簸起来,就会把一些砖胚颠下车。运送砖胚的车子多,一来二去的,巷道里就变得凌乱,不及时清理,会造成车子没法运输。清理巷道会费点力气,不过以我常年劳作锻炼的体力,是没问题的。
第三项工作就没那么轻松了,是堆土胚,把晾晒好的砖胚集中存起来,为冬天做准备,天气冷会结冰,不能制泥砖。干这活儿要用砖卡子,一次夹五块砖,每块有5斤重,一卡子就是25斤重。从拉砖的三摩车上卸砖,转移到胚架上,要不停地弯腰往返操作。一天下来要卸三四十车,虽然我们五个女人分段配合完成,中间有休息的空挡,也累的够呛。砖卡子必须抓紧,否则刚提到身边会滑落,容易砸着自己的腿脚。还得单手来完成,保证效率要跟得上运输速度,还好我手上有老茧。不过一天下来,右手臂会酸痛酸痛的,干过一个月才逐步适应。
五个人,两个年龄大的有五十岁,两个年龄小一点儿的40来岁,我算最年轻的。每次卸砖胚,两个年龄大的在两边低处位置,能稍微轻松一些,中间高处由我们三个年轻人完成。她们四人来的早,也是本村人,我不能计较分工,人家怎么说我怎么干就是了。
收草帘和盖草帘每天都要干,一般雨后的两三天主要清理巷道,其他时间就卸砖胚码垛。因为不计较分工问题,我和几位同事关系挺好,一来二去和运送砖胚的司机也都熟络了,大家也会利用休息的空挡聊聊家常,偶尔和司机开个玩笑,虽然是不轻松的工作,也干得有声有色。
没干砖窑厂工作之前我不知道制砖的过程。我在的窑厂是新窑,窑炉开的门洞宽,装窑可以用三摩车,出窑温度太高只能通过人工拉特制架子车作业,那就很费力气了。丈夫所在窑厂是老式的,装窑和出窑全凭人工。丈夫装窑干了上十年,出窑干了三四年,我才意识到丈干的活也是万分辛苦的,在内心里,对丈夫的理解更深了。
通过这件事让我认识到,只要肯想办法,还是有很多机会的。只有勇敢走出第一步,才可能有第二步、第三步,任何路都是人这样子走出来的。关键在于放得下面子,不要怕麻烦,有勇气去尝试才行。
窑厂的杂工我干了一年半,这是我的唯一一次零工,离开,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我们后面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