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卿卿如兔 > 第三章 牵红线

第三章 牵红线

    第三章牵红线

    没有不透风的墙。

    尽管康书旆的婚事还未定下一笔,但康及成已有合适人选的事情,通过方冉与方诗诗闲话家常,入了后者心里。

    “说到底还是你父亲顾念旧情,她一个下贱伶人之女怎有资格与富贵人家婚配!”说起此事,方冉一肚子气,在方诗诗面前就没有藏着掖着:“当年,要不是你父亲态度强硬,你哥哥死活趴着那贱蹄子的哭闹声惊动了你祖父祖母,我是不会收留她的!”

    方冉想起当年那天,日上中天,康书旆和康时燊跟着一名中年妇女过来投奔,在国公府前闹了一场,惊动了老太爷和老太君,国公府丢不起这个脸面,尽管不情不愿还是收留了两姐弟。又因为此前得神医看诊,确认方冉自身问题不能再受孕,无计可施的她认下康时燊为儿子 ,寻了个吉日去官府走一趟立嗣流程,改了姓氏,这事就这么定了。

    至于康书旆,身份就尴尬许多,方冉不喜欢她便没有认亲下来,而康及成,则顾念她是自己血脉从而留下来养着。

    如果说方冉不喜欢康书旆纯粹因为她是自己情敌的女儿,那方诗诗不喜欢她,除了从小到大受方冉的观念影响外,更多是处于自身的嫉妒心理。

    两人日益长大,思想就有了改变。看着越发出落的清丽脱俗的康书旆,方诗诗就越厌恶,因为她清楚自己除了亲人的爱护之外,什么都比不过她,嫉妒的心思越发膨胀,她便想摧毁对方。

    可是,康书旆怎么能在她的磋磨下活的越来越坦然了呢?她就应该低声下气,痛哭求饶!

    思绪拉远,方诗诗便走神了,自然听不到方冉的话:“....待你及笄之后,母亲必须找一门比她好上百倍的亲事,该有的嫁妆一件不少....”

    方冉听不到方诗诗的回应,她睇向方诗诗,见她呆着便推了推她的手臂:“你怎么了?是累着了吗?”

    方诗诗回过神,勾起嘴角,娇声说:“没有,我就是好奇父亲看中的是个怎样的男子,印象中,喜欢礼乐的男子都是温和有礼的。”

    她不喜欢温和有礼类型的男子,可有什么关系呢,就算是她不喜欢的,也不该让康书旆得到。

    方冉一听,轻轻抬起指尖点了点方诗诗的额头:“你羞不羞呀~女孩子家要矜持,青天白日想什么男子!”

    “母亲说的是。”方诗诗点头乖巧答道。

    康及成难得地对康书旆的婚事上心,不过三天便将那合适对象,太常寺丞章枢的生平事迹调查清楚。他将画像带回国公府,递给方冉看:“这就是章枢,身长约七尺五寸,家中长辈只有一老母亲,上头有一兄长,下有一妹妹。兄长大嫂皆从商,因他的音感过人,从而被太常寺卿提拔。”

    方冉此前听闻此人在朝职位不过一寺丞,心里就没看起他,区区从六品,还不能入国公府眼。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配没有后台的孤女有过之而无不及,外人看来更是高攀了。可若这孤女换成了国公府里的不得宠姑娘,身份上勉强相配。

    原本耿耿于怀的方冉在看到画像的一刻,心里那种看不得康书旆好过的扭曲心理莫名地就消失了许多,良久才答了一句:“看着还不错。”

    画像里的人,样子长得普通,就像街上的贩夫走卒,路过也不会多看一眼的过目即忘样貌。方冉突然想起自家女儿方诗诗说的那句:“印象中,喜欢礼乐的男子都是温和有礼的。”简直大相捷径。

    康及成见方冉没有拒绝的意思,他放下画轴:“那夫人没意见,我便跟太常寺卿提一嘴,让他出面一回。”

    方冉无趣般点头,康书旆的婚事有了第一笔。

    男婚女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要说康书旆到了及笄之年,为何没人上门提亲是有内情的。当年国公府门前认亲一事在京城闹的声音不小,皇亲贵胄之间消息互通,也算是茶余饭后的闲聊话题。

    但当年康书旆入府之时年龄尚幼,这些年来没怎么出府,就算少有的出府也会带上面纱,避开人群,自然没什么人见过她的真容。国公府里主子们日常与其他贵亲交际走访更不会带上她,久而久之京城人便将“国公府里有位投奔入府的二娘子”忘记得一干二净。

    方冉和方诗诗不会特意为康书旆寻婚事,康及成也就没吱声,若非这次老太君提起,康书旆的婚事大概率还要等上一年,最起码待方诗诗婚事被提起,论长幼有序,她的婚事才会有人顺便提及。

    康及成身为资政大夫虽不日朝,但除了旬假外每天都要上岗,走访部门这事只能在午饭用餐时间或者下岗时候做。下岗时间不好拿捏,因此他选择午时串门。

    太常寺下好几个院,康及成看中的女婿人选章枢此刻就待在太乐署院里。彼时,章枢早已被太常寺卿用借口留下,只待他的到来。

    康及成手里拿着一画卷,进入太乐署院落后便由门童带至明堂,一老一后生正坐在偏厅叠席上对弈。太常寺卿见他走近,一脸笑容,年迈七十的老脸肤纹紧皱:“康大夫来了。”

    后生立刻有礼下塌,朝康及成作揖。他扭头便想退下,却不料太常寺卿开口留他:“阿枢稍等。”

    一声“阿枢”,康及成便知道两人关系匪浅,他不着痕迹打量着眼前后生,章枢书生模样,五官端正,气质斯文,一点都不似画像上那般普通,看着甚是温和。

    康及成没有半点吃惊模样,反倒脸上有了些许笑意:“陆太常,想必这位就是章寺丞了。”

    陆太常摸了一把白胡子,对着章枢介绍道:“阿枢,这位是资政大夫,康大夫。他跟我是老朋友了。”

    章枢起初有点疑惑,但一听陆太常对康及成的介绍,心里顿时明了,脸上的笑容加深,他作揖行礼:“小生章枢拜见康大夫。”

    两位长辈在为小辈牵红线一事上早已交谈许多,陆太常这段日子跟章枢旁击侧敲不少,在确定对方尚未谈及婚嫁,也没有心上人后才跟康及成决定促成这桩姻缘。

    章枢原本无意娶妻,但从陆太常口中得知,康及成有意为自己女儿觅婿后,就有了点心思。

    康及成背后是谁,朝堂官位稍小的基本都知道,不少清高的人看不起,但想着往上爬的人则羡慕不已。章枢听过不少康及成的传言,但他在“看不起”和“羡慕”之间,选择了“接受”----“接受”长辈之间为自己牵红线。

    康及成点点头,没有转弯抹角:“想必寺丞从陆太常口中听说过,知道我这次来意。”

    面对他的直白,章枢有点不知所措,他抬眼看向陆太常,见对方笑咪咪的,只能点点头:“是为了小生和...令嫒的事。”

    康及成在陆太常对面坐下,将手中的画卷递给章枢:“此乃小女....”他顿了一下补充道:“宁国公府二娘子画像,如你孰意,则我可安排你们二人见面。”

    虽然这是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但为人父母,谁不想自己子女婚姻幸福。他是听说章枢风评不错,家底清白,但如果两人对不上眼,便不能强硬拉郎配。可是,哪怕康书旆对章枢有一丝好感,康及成便会促成这段姻缘。

    这是唯一 一个现时能让康书旆离开宁国公府的机会。

    章枢耳朵红了,压抑着脸上过分的笑意:“那就有劳康大夫了。”他没有当着两位前辈打开画像,而是待晚上回家后再看。

    两位长辈看着章枢离开,康及成没有急着走,反倒跟陆太常闲聊,期间陆太常让门童安排餐食进来,两人就当作聚旧。

    然而,餐食还没来,太乐署倒是来了稀客。

    门童匆匆报告:“太常大人,誉王爷到!”

    两人一听,不由对视。

    陆太常十分疑惑:“摄政王怎么这个时候找来?”话音刚下,口中的誉王爷便由另一门童带至明堂。

    康及成和陆太常纷纷站起往前走了几步,对着刚迈步进来的誉王爷作起拱手礼,齐声道:“臣等拜见誉王殿下。”

    被称为“誉王殿下”的赵嶷,穿着一身紫色底金丝线竹叶襕袍,头戴翼善冠,身姿挺拔,脚步稳沉无声。他走至叠席,转身同时撩起襕袍后摆坐下,浑厚带着磁性的声音在室内响起:“免礼。”

    康及成和陆太常听罢站直身子,转过方向,纷纷抬头直视来人。

    对于两人来说,无论见过赵嶷多少次,都会被他那张冷俊无铸的脸惊艳---浓密的剑眉下是一双深邃的眼眸,墨黑如深潭,神秘而危险;高挺的鼻梁以及厚薄适中的唇形,镶嵌在光滑无痕的脸上,又彰显着高贵与优雅。

    世人皆喜爱用“君子世无双,陌上人如玉”形容生的俊俏的公子哥,但在京城并非所有俊俏的公子哥都配得上此话。

    现时为止,以才貌闻名于京城的有“四姝双璧”,当今摄政王赵嶷便是双璧中的一位,另一位则是探花出身,现为翰林学士的朱赞言。无独有偶,“双壁”束发之前,曾同拜现今太子太师,方之棣门下。

新书推荐: 魅魔可以拒绝成为咒术师吗?! 死也不会爱上你 天赋是第四天灾 任务失败后缠上阴湿反派 无情道师尊攻略我 杀死那个龙傲天 追着别人问遗言会被打死吗 关于重生后得知这个世界是假的这件事 离婚第三年 重生后和死对头贴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