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清风纪 > 渝皇祈雨赢民心

渝皇祈雨赢民心

    吴涯风回到上阳城,勤勤恳恳上了两个月的朝,把一切事情都处理完毕,准备亲自去梁国探一探。然而出行之前,渝国各地官员频频上书请皇上祈雨。

    难道各地干旱至此吗?吴涯风知道去年没下几场雪,春上又没下雨,但没想到干旱会如此严重。

    他带人出了上阳城,在近郊走了一圈,发现地里的秧苗果然干枯发黄,快□□死了。各地都是如此,今年大部分百姓的生活将无以为继。

    吴涯风回到宫中,责问工部官员,为何不早日打井,与民分水。工部尚书是吴涯风一手提拔起来的新秀杜子玉,他跪下回禀道:“工部早已派人在各地打井、引河水灌溉,但是百姓饮水尚且不足,难有余水浇地。况且兴修水利的拨款,已然用完,杯水难解车薪。请皇上明察。”

    户部掌管钱财,确实给工部拨了款,但并不多,所幸杜子玉并未拱火户部,户部尚书蓝之文也跪下回禀道:“此次大旱,范围极广,非人力可以弥补,各地奏请皇上祈雨,臣也附议。”

    多个大臣也跪下来,喊道:“请皇上祈雨,解救苍生。”

    吴涯风不是不愿祈雨,只是他觉得祈雨并不管用,如此大旱,是天灾,虽人力不及,也当努力弥补。各地官员不思引水灌溉,竟全寄希望于祈雨,这不是不作为吗?

    他虽然生气,但也不能此时发作,毕竟这事关渝国各地百姓,朝中大臣也全部支持,也许他们百无办法,才会依赖神明,祈求苍天。

    吴涯风借口此事需要时间准备,便下令退朝了。

    几日之后,陆刃琪送来一封密信,说是吴自新通过秘密渠道送来的。吴涯风猜到是洛晓天,因为这个秘密渠道,只用于洛晓天和吴自新的联系。

    吴涯风打开,只有六个字:泽水入渝,劳泽。

    吴涯风沉吟片刻,瞬间明白了洛晓天的计谋,这是一个劳泽利渝的阳谋,关键就在如何使泽皇同意。

    吴涯风命人给胡清落送了一封信,他需要楚国的配合。而渝国内里,也需要做出一些行动,配合计谋的实施。

    三日之后,吴涯风率领百官浩浩荡荡徒步走到城外的祭坛祈雨。百官一共走了三个时辰,黎明出发,正午才到,个个汗流浃背,汗如雨下。

    吴涯风宣布为解救万民,上自皇上、下至臣民,当诚心诚意、祈祷降雨。

    百官和围观的百姓跪下呼号“皇上圣明!”随后,吴涯风命百官站在祭坛上,诚心祈雨,他自己更是身先士卒,站在祭坛最高处,一动不动,诚信祈祷。

    很多人已经站不住了,百姓有的悄悄离开了,百官却不敢乱动,拼命坚持,因为皇上一下不动,因为是他们要求祈雨的。

    百官在祭坛站到天黑,皇上不发话,众人谁也不敢离开。

    至半夜,不少人晕倒了,吴涯风命人扶着他们站立,硬扛到天亮太阳升起。

    吴涯风立于祭坛之上,一日一夜未动、滴水未进。

    众人、尤其是皇上的祈祷,不可谓不心诚,然而太阳灿灿的照着大地,丝毫没有下雨的意思。

    原来祈雨并不管用。

    烈日当空,很多人已经晒得脱水昏倒了,吴涯风不为所动,还要继续祈雨,有大臣跪下奏道:“皇上诚心已至,下不下雨,全凭天意,皇上当爱惜龙体,早下祭坛。”

    其余官员也跪下来,请皇上停止祈雨。

    倒有少数不跪的官员,他们还心存幻想,期望以此打动苍天,降雨救世,然而这天气,连一丝风都没有,哪会下雨?

    最终,所有人强烈奏请停止祈雨,吴涯风这才走下神坛,他故意晃悠悠的倒下,侍卫抬轿将其送回宫中。

    一时间,渝皇诚心祈雨、力竭昏倒的消息传遍天下,百姓感动,官员折服。

    而这场戏,实为泽皇卫无虞准备。

    祈雨之后五日,仍未下雨,渝皇准备派使团赴楚国,商量引水济渝之事。

    卫无虞早早截获了这个消息,他迅速派出使团出使渝国,商讨引泽国之水、周济渝国之事。

    他认为引水济渝是个大工程,能让泽国从中大赚一笔。他认为这样可以拿捏控制渝国,先让他们依赖泽国之水,再以此争取更多的筹码、利益。他决定无论如何要促成此事。

    渝国使团到达楚国的当日,泽国使团也到了渝国,两方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楚国皓京,渝国使团彬彬有礼时,楚国官员咄咄逼人;渝国使团气急败坏时,楚国使团张牙舞爪。楚国使团的团长是岳悠长,胡清落暗中下令不许谈成。

    岳悠长也乐得这个差事,就当是锻炼口才了,他把自己在不降书院教的几个学生楚不悲、楚不殇、楚不郁都拉进了使团,让他们随意发挥。

    相比之下,渝国上阳城这边就文明和谐了许多,因为他们都想促成此事。

    泽国使团说:“我泽国水源丰富,水质优异,若引水救渝,是大利渝国的好事!”

    渝国使团说:“那是自然,不过楚国的水源也不错,还更近一些。”

    “远近不是问题,重要的是诚意,况且渝国大部都需要水,路途越远,不是流经地区越多吗?”

    “使者说的甚是,不过我渝国连年歉收,国库不足,难以负担工程费用。”

    “工程费用我们的底线是对半分摊,这是不能退让的。”

    “对半分摊也有道理,不过我们一半也拿不出来。”

    “此事我不能做主,得禀报吾皇之后决定。”

    “既然使者这般诚挚,我方的底线不妨也透露给你,吾皇最多只能支付三分费用,且得分三年付清。”

    “凡事好商量,我这就命人禀告吾皇。”

    渝泽交谈十分愉快,等待的时间里,渝国更是不遗余力的招待泽国使团,热情无比,尽显待客之道。

    几天之后,泽皇命人送来了消息,同意渝国的条件,渠道设计完毕之后,即刻动工。

    吴涯风计谋已成,十分高兴,不过这确实算得利国利民的好事,不能草草应付。他命六部举荐水利人才,务必将此水道修得尽善尽美。

    吏部有一官员洪源即将暮年,他举荐自己的孙子洪英,说他从小沉迷于挖泥建渠,于读书上并无成就,而各国江河湖泊都熟记于心,常在纸上画河描湖。从前并不知这些有何用处,如今皇上命众臣举荐,他就让孙子试试。

    吴涯风很是高兴,对洪源说:“你举贤不避亲,若是你孙儿可用,你算大功一件!”

    第二日一早,洪英就被爷爷领到了吴涯风跟前。洪英虽然只有十八九岁,但看上去木讷少言,不甚聪明。

    “洪英,若要引泽水入渝,灌溉耕地,你可有想法?”

    洪英闻言,一下子抬起头,说:“这是件好事,泽国水多而地少,渝国水少而地多,引泽济渝,可调整供需,平衡水源。然而引水之事,当顺势而为,不可全赖人力违逆地理。比如泽国最大的河流澜子江,上游地势高水势大,下游水势更大但地势低,无法从下游引水,我们只能从上游挖水道,让它自动下流。再者如与我国相邻的敏水,水势均衡,但总量少,我们可以先将泽国其它河流引入敏水,再引敏水到我国……”

    吴涯风听完,抚掌笑道:“真乃奇才也!朕命洪源为引水总负责,洪英为引水总设计,即日起赴泽国调研,与泽人一同设计出最优的水道!”

    洪源和洪英两人跪拜领旨。

    吴涯风又说:“你二人所行之事利国利民,务必尽心,若此事功成,你二人当为首功,受万民敬仰!”

    “臣不敢贪功,臣定当尽心竭力,万死不辞!”

    引水一事圆满解决,但投入使用还得几年之后。当前渝国大旱一事,还需尽快解决。

    除了拨银救济、开放粮仓,似乎再没别的办法了。然而吴涯风正要宣布救灾的前一晚,渝国大部分地区下起了大雨,雨水冲刷着大地,滋润着百姓的心,很多人跑到天地里跪谢苍天,也跪谢皇上虔诚为民祈雨。

    吴涯风很是高兴,名利双收的事情,难得落在他的头上,这于他未来大计,有利无害。

新书推荐: 寻找格陵兰岛 和阴郁校草三番四duang后 烟花下奔逃 风吹野花 伏诛 这奋斗的人生 葬乱臣 女主她被做局了[无限] 病态师弟今夜又来了 宗主深谙训狗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