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收敛锋芒,身上神光消失,她特意戴上王夫人送的手镯,到邢夫人、王夫人处一一还礼。
给两位夫人的是《花想容》最近新推出的一套价值千金还原青春的玉容霜。给迎春姐妹和宝钗的是一套能保持一天妆容不变的彩妆套盒。
她走到王夫人住处的走廊里,却听到里面传来了王夫人的怒骂声:“你个娼妇,整天就知道勾引老爷,也不好好管教管教你这个逆畜!看他把宝玉的脸烫得,要是以后留下了疤,看我怎么收拾你们!还不快滚出去,看到你们就恶心!”
黛玉忙退到一边,却看到赵姨娘一边抹泪一边拉着贾环走出屋子。
黛玉进去见过王夫人:“舅妈为什么事生气啊?快不要生气了,玉儿给您带来了‘花想容’最新出的玉容霜,保管您抹了年轻十岁。”
王夫人见黛玉戴着她送的手镯,心里一喜,笑道:“还是玉儿想得周到,上次抹了你送的美白膏,我这皮肤白嫩了不少。”
王夫人屋里有几个来请安的姨娘,她们见了玉容霜,个个羡慕得不得了。
周姨娘道:“据说这玉容霜抹了几天,皮肤光滑的就像十八岁少女一般。”
“你知道个啥,这还不是最重要的,主要是抹了玉容霜皱纹就会变淡,一个多月皱纹就没了。像我快四十岁的人了,要是能让这些皱纹没了,出多少钱我也愿意。”
“可惜,怕你是有钱也买不到,那‘花想容’一个月只卖一百盒,一天就卖三盒,听说每天排队排到街口了。”
王夫人听了,开心地收下了玉容霜。
黛玉出了王夫人处,看到转角处三间小厢房,知道是赵姨娘的住处,心想是时候去看看这个被曹雪芹写得一无是处的可怜人了。
在现世,黛玉在读红楼梦时就觉得,曹雪芹肯定对姨娘之类的有偏见,红楼梦中那么多姨娘,他要么不写,要么就写得都是上不得台面的人物,到了红楼,她也留心过这些姨娘,发现她们完全不是曹雪芹笔下写得那么不堪,大都是些家里的丫头被男主欺负,还有些就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不得不做了姨娘的可怜人罢了。
黛玉走进赵姨娘的屋子,三间屋子虽不奢华,却收拾得极是齐整。外间设着一张榆木方桌,桌面擦得锃亮,映着窗格子透进来的日头,竟能照见人影。桌上摆着个青瓷茶壶,壶嘴半点茶垢也无,四个同色茶盏倒扣在托盘里,边沿雪白。墙角立着个半旧的多宝格,每层都拿细布抹得干净,上头零星搁着几样小物件——一个缠丝铜香盒,两三个粗瓷摆件,皆拭得纤尘不染。
里间卧房里,那床蓝布帐子浆洗得挺括,被褥虽非绫罗,却叠得四四方方如刀切豆腐。窗下梳妆台上一面铜镜磨得精光,旁边木梳齿缝里不见半根落发。
三间屋统共只两扇小窗,窗纸却新糊得匀净,窗棂缝隙都用棉布条细细塞过。这般光景,倒比那些堆金砌玉的屋子更见得用心——横竖金银器物蒙了尘反倒刺目,倒是这素净处处的干净,才真真要费些水磨工夫。
赵姨娘正搂着贾环在抹泪,看见黛玉进来,面露差异之色,忙站起身迎接:“林姑娘,今儿你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小鹊快给林姑娘倒茶。”
黛玉忙道:“姨娘不必客气,我来感谢姨娘给我的生辰礼物,这是给姨娘的回礼,姨娘请收下吧。”
赵姨娘看到黛玉给的是一套美白膏,忙道:“这礼物太贵重了,我不过自己绣了一个小玩意,怎可收你这么贵重的回礼。”
“姨娘手绣的东西才是真的贵重,这个不算什么,你快收了吧。”
赵姨娘听了,心里感动,忙谢了黛玉收了美容膏。
黛玉坐下,边和赵姨娘说话边打量起了赵姨娘。
这赵姨娘生得纤巧秀丽,肌肤莹润,杏眼含愁,虽不施浓黛,却自有一段风流态度。她着银红撒花对襟袄,配着松花绫裙,衣料虽不及王夫人华贵,却也精致体面。头上簪一两支点翠钗子,耳坠明珠,行动时袅袅婷婷,只是眉眼间总带着几分怯意,像是生怕行差踏错,反倒掩去了原本的明艳。
黛玉在心中暗叹:这本该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因为丫鬟出身,被老爷看中做了姨娘,却始终被人瞧不起,连容颜都失去了该有的颜色,可怜可叹啊!
黛玉问道:“今日环儿做了什么事惹舅妈生气?本来黛玉不该问,只是见其他孩子都去私塾读书,为何姨娘不送环儿去读书呢?”
听黛玉这么问,赵姨娘又红了眼眶:“姑娘快不要提这个事了,我也不知求了老爷多少次了,老爷只说你去问王夫人,我也问了,夫人总是说环儿还小,不让去,我也实在没法子了。”
赵姨娘叹了一口气又道:“环儿是很想读书的。今日就是昨天晚上宝二爷读书累了,趴在书上睡着了,环儿就想看宝玉的书,拿了蜡烛凑近了看,谁知看出了神,不知蜡烛油滴下来烫了宝玉的脸。今天我带着环儿去道歉,就被赶出来了。”
这时贾环哭着道:“娘,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真的想读书啊!”赵姨娘吓得忙捂住了贾环的嘴:“不能叫娘,叫姨娘。”
黛玉听了又在心中叹息一声:明明是亲生的,因为是姨娘,连声娘亲都不能叫。
黛玉仔细看看贾环,眉清目秀,根本不是曹工笔下所写得那样猥琐,想来儒雅的贾政和秀美的赵姨娘怎么可能生出那么难看的孩子呢?只是曹工的偏见而已。
黛玉忽然有了一个想法,她问贾环:“环儿,你真的想读书?”贾环道:“真的想!”
“读书是很苦的,你能吃得了苦?”
“我能吃苦!”
“读书要离开你姨娘,你舍得吗?”贾环顿了一下看了一眼赵姨娘,毅然道:“我舍得!”
黛玉看着赵姨娘道:“姨娘可信得过黛玉?”
赵姨娘自黛玉来贾府后,对她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她看到黛玉对丫鬟、小厮、婆子说话都是温温和和的,对她们这些做姨娘的也从没有一丝看不起,从不无辜打骂下人,她从心底敬佩黛玉。便道:“姑娘说的什么话,姑娘的为人这些年我都看在眼里,我从来没见过一个可以对我们这些下等人和颜悦色的小姐,姑娘有话尽管说,我信得过你。”
“好,我就说了,我在外面有个园子,有两个好朋友住在里面,他们都是有学问的,我想让环儿跟着他们读书,姨娘你看可好?”
赵姨娘一听哪有不依的,她忙要跪下给黛玉扣头道谢,黛玉扶住了她:“姨娘不必多礼,将来环儿有出息了,你再谢不迟。”
黛玉又道:“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环儿要离开这个家出去住,姨娘你看找个什么理由和他们说好呢?”
赵姨娘道:“反正他们从没把我们娘儿俩放在心上,我随便找个理由就是了。”
第二天,赵姨娘找了一个理由,帮贾环整理好东西,嘱咐贾环要用功读书,贾环就跟着青墨到了《锦麟侯第》,从此就在那里跟着两个老师读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