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府和府两家今天意外的安静,左淞相约和万杨来府上的后院小品一杯茶水,左府不愧是当今贪污大官吏之一,后院的设计比皇家林园差不了什么。府里上上下下的仆人已经超过一个尚书令所拥有的仆人数量,府内飘散着茶水的清香味,可这些味道是多少百姓的汗水换来的。
左淞坐在主位,而和万杨坐他对立面。
“宋问展前几天出来了,你怕不怕他回来报复你呀?”左淞先发制人。
“我如今身居兵部尚书,还怕他个国公!不是,上位为什么不管啊?”和万杨一脸无所谓的样子。
左淞一笑。“上位他管不动,他个国公弄你个尚书也绰绰有余,和大人不要太自以为是,趁机会还是想想除掉他,毕竟他选错了路是你这个高人指点的。”
其实宋问展并没有此想法,他认识是自己选错了路,而和万杨只是帮介绍,只是左淞想除掉宋问展罢了。
宋问展一出来局势又变了,左淞认为他出来也是颗阻碍他的毒瘤,也必须除。
“现在锦衣卫那边本就脱不开身来,这又要除掉他,这阵子消停不住啊!”和万杨嫌弃道。
“和大人如果你年纪大了累了,就辞官返乡,官场之上不留闲人。”左淞语气立刻就变了。
和万杨哎呀了一声,不耐烦道:“左大人那你说我该如何,不可能坐等他来收拾我呀,你帮我想想办法。”
左淞得意一笑。
“现在锦衣卫势力太大了,历代锦衣卫都听从于上位,可偏偏选择了公主,锦衣卫那边暂时不要出事为好。”
“是。”
这时苏州回来的左寒之突然来到了后院,看见他们便行了礼。
“寒之,见过和大人。”
和万杨看见左淞这个长子左寒之一表人才,欣慰道:“寒之这孩子一看果真聪明才智,不像我那不争气的贵儿,哈哈哈。”
哼!拿他那傻子儿子跟我的长子比,他倒会比。左淞心里很气。
左淞点了点头,问道:“之儿在苏州学习的如何?”
“清幽之地别有一番韵味,温习的好地方,父亲为儿考虑的周到,感激不尽。”左寒之一本正经地说道,内心却恨之不及。
“那就好,你回去吧,我和和大人再聊一会。”
左寒之没有说话,行了礼离开了。
“办法我是会帮你想的,”左淞拿起一旁的官帽戴好站起身来,“早朝快开始了,你拿这件事可以问一问,若是有人提起就不要言说了。”
他俩同坐一辆马车,到了皇宫宫前下了马车,两个紫色官服的老头慢悠悠的走进宫内去,可到了大殿门口便分开了。
早朝在即,文武百官一齐走进去。
“众卿,今日有何要上奏的?朕近些时日有些繁忙,有什么要上奏的就抓紧吧。”隆庆帝一脸沧桑样。
“皇上,最近战事吃紧,望军粮和军饷及时下发,免得战士们心侓不齐呐……”
“好,各部门都听见了吗抓紧办,粮仓内的粮食肯定是够的。”
实则南北粮仓都被大户人家卖空,能调的也粮食少之又少,文武百官哪个又是傻子这都看不明白,可隆庆帝没有办法只好装傻充愣。
朝堂之上又寂静了几秒。
“皇上,滇胡的诏狱中,有位前朝的罪人宋问展宋国公前几天被人劫了狱,死了好几名狱兵,闹得滇胡人人心惶惶,不知皇上知不知道?”这时齐员兼站了出来问道。
众文武百官瞬间议论纷纷,这等严重的事情若宰相或尚书令再不提,也许隆庆帝会把这件事当做没发生。
“……这件事朕是知道的,不过……朕认为宋问展放出来无大碍,当年朕打入京城时他也没有奋力反抗,他也是个聪明人应该不会犯糊涂的,要不就先这样吧……”隆庆帝很苦恼。
齐员兼见隆庆帝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决定作罢,毕竟他这个宰相只是辅佐他的,听不听取决于是他这个皇帝。好言相劝已尽。
齐玥站在那一声不吭,好似这件事情与她毫无半点关系,不过确实是如此。
不过这些闲杂事齐玥她一点不放在心思上,一个无实权无兵权的空有国公能有什么新鲜的,就算投靠又如何。
左淞坏笑了下,站了出来对齐玥发难道:“不知……长公主旁听政事有些天数了,未见长公主站出来讨论,臣不知长公主对这件事如何看待?”
齐玥不慌不忙地往前走了走,隆庆帝和大臣们都动了,齐玥则笑道:“我认为皇上说得很有道理也是我心中的看待,既然皇上龙言已出,就没有收回成命,不是吗?”
“是是是,长公主说得是。”隆庆帝应和她。
隆庆帝自身就是个怕死的鬼,他生怕齐玥会暗中找他的麻烦。
左淞见没有得逞也就作罢,反而被气笑了,是因为齐玥虽身为长公主,但左淞是朝中老官员了,她连一点面子都不给。
“对了,朕还有一事要问,锦衣卫的佥事冷渊承怎么办个案总是上报?”隆庆帝很是纳闷地问,“锦衣卫的指挥使傅安在吗?”
傅安立刻就站了出来回答:“臣傅安,在。”
“你知道怎么回事吗?”
“冷渊承为人就是如此,与我办案之时也总是上报情况,不过这也是优点,不漏缺一点的细节是锦衣卫办案的基本。”傅安解释道。
隆庆帝又开始装傻“哦”了一声。
隆庆帝又不傻,他知道是为了拖延办案效率,查来查去肯定又被定为悬案,可锦衣卫的作风不能这么草略,而侧面原因是齐玥要抓住这机会策划以后的路线。
“皇上既然这样说了,老臣不妨问一问皇上,前几日犬子李麟舟凯旋京城,而这次又让周世子去,恐怕有点冲突。”李恭突然说道。
平常很少管这些闲事,大概是林蕴让的,看在这件事上能不能有挽留之地。
隆庆帝变回嘴脸,他肯定不会再丢失周砚这块肥肉的。
“李将,这提议是上官大都督当年定下来的,如果冲突倒无妨,主要是朕无法向黎民百姓交代这件事情,也是不能改变的。”隆庆帝表现无奈。
傅安听到此番话,眉头更加紧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