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冰箱里放草莓果酱的时候她自己都觉得好笑:李艾啊李艾,你在瞎忙活些什么呢,明知道很可能只是一期一会,却还亲手做了草莓果酱等待一个不知是否会再见的人。
说到底他们已经长大了,也各自有了自己的人生。她找到了她感兴趣的事业,而B呢——虽然不清楚B现在在做什么,但想必也在他认为正确的道路上行走着。
虽说一同长大又是彼此最好的朋友,但这四年、四十八个月、一千四百六十天、一亿二千六百一十四万四千秒,已经证明了他们不需要对方也能活的很好。
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里她并不时常想到他,正因为地球辽阔,她概率学也学得很好,打一开始她便没对重逢抱太大希望。可人心就是如此奇妙:重逢前她不常挂念,最大的企盼也不过各自安好,重逢后却不知怎的不满足起来。理智告诉她不该奢求太多,此番能久别重逢已是上天赐福了,可再怎么催眠自己、告诫自己“一期一会也已经足够美好”都不影响她的心里空落落的,似乎哪里缺了一角。
这时候她又痛恨她的性格软弱了,不仅瞻前顾后,还总是耻于面对自己的欲望。
不像B,李艾在心里默默地想,她永远也学不会像B那样自我,永远也做不到像B那样充满棱角。
*
时针已经过了零点,李艾还在书房,倒不是她习惯晚睡,只不过一个半小时前匡提科刚发来邮件,还有一些资料传真到她手上。
如今的她已经算FBI的顾问了,不过没有挂名——在FBI第一次找上门的时候她就很直白地说了,她可以为他们破案,但不意味着会为他们工作。
当然了,委托费是必不可少的,李艾表示她不接受白嫖。总而言之,请在下委托前就准备好相应的报酬。
除此之外她还提了两个条件,一是她不愿意见生人,二是她只肯做安乐椅侦探的工作。大抵是真的很缺人才吧,这两个条件FBI都同意了,为此他们选择了用邮件和她沟通。
每当出现他们破不了的要案就会用邮件发来委托——当然频率不高。FBI的探员们虽然有真本事的不多,但还不至于没用到每件案子都指望一个连民间侦探都算不上的推理作家——被她接下后再用传真机发来资料。
这样做的好处是她不用去现场了,虽然是照侦探培养长大的,但她真的很讨厌鲜血和尸体;坏处却是她所做的一切推理都建立在他人提供的资料上。
凭良心讲,FBI探员们的刑侦水平还是过硬的,可过硬不意味着他们在收集资料时毫无疏漏。虽说有疏漏不代表着不能推理啦,但为了避免冤假错案她觉得还是谨慎一点为好,于是每次拿到卷宗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查找有可能的疏漏。
当然还有卷宗中描述模糊的部分啦,她都会一起列个表发给FBI,麻烦是麻烦了点可为了推理的准确性都不算什么。
正当她快整理完的时候却看见桌角的警报器亮了——屋子里进人了!李艾悚然一惊,下意识的第一反应便是拉开右手边的抽屉,取出那儿放着的一把装满子弹的瓦/尔特手枪。
握住手枪的那一瞬间她的心才稍稍安定下来,想起了她亲手装上的监控。用电脑调出监控很容易,不速之客也没有隐藏自己,正因如此她才在愕然之后转为哑然失笑:红外摄像头下的那个身影太熟悉了,不正是B吗?
李艾把枪放回原位,走出了书房,在厨房抓住了B。
被抓了个现行的B没有一丝不好意思的模样,自顾自地在吃她冰箱里的草莓果酱,直到把瓶壁刮得干干净净才意犹未尽地舔了舔手指。
“B,你还记得私闯民宅要判几年吗?”她瞟了一眼空空如也的果酱瓶,“或者换成入室盗窃也行。”
“我知道艾琳不会报警的。”他很理直气壮,“果酱也不是艾琳给我准备的吗?很好吃哦,我就吃了一瓶。”
“这么晚了你过来只是为了吃一瓶草莓果酱?”
“是哦,晚上没有吃饭。”他有问必答。
“那冰箱里还有我今晚吃剩的炖菜,我给你热热吧。”
就她热菜的那会儿工夫B溜进了书房,等她热完菜找他的时候他已经在看她随手搁在桌子上的卷宗。
“你感兴趣吗?”她随口问道。
“不。”他的声音听上去很郁闷,“艾琳还在做侦探的工作。”
“难道福尔摩斯才能做侦探的工作吗?”她有些好笑。
“那艾琳为什么要离开呢?”他问。
她一下子呆住了,其实她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还要做侦探。明明那么讨厌鲜血,那么讨厌案件背后盘旋着的阴谋和死亡……思来想去只有一个答案。
或许是因为惯性吧……她终究没有说出口,只是笑道:“侦探只是兼职啦。我在写小说,解谜只是偶尔的消遣。”
“我都没去现场。”她装出很无所谓的腔调,“只要坐在安乐椅上自有人会为我东奔西跑。”
“对了,B,炖菜已经热好了。”她想转移话题脱口才发觉太生硬。下一秒她突然福至心灵,“我用一顿晚饭换你跑一趟怎么样?FBI也太不靠谱了,资料缺漏了好多,我可没办法在这种情况下破案啊。”
“你就不一样了。”她笑起来,“B,我最相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