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

    11

    关羽对秦笙温和一笑:“你好点了吗?”

    秦笙急忙点头。

    见秦笙神志清醒,并无大碍,关羽继续说:“若你能走动,可否随我进帐中一叙?”

    秦笙还处在震惊的状态中,茫然看着周围,但已然能知后续凶多吉少。他才起身,却身形不稳踉踉跄跄,关羽随即伸手握住秦笙的胳膊,将他扶住,眼神充满关切的看向他。

    秦笙心中不知是何滋味,他缓了一会,才向关羽表示自己没有问题,便跟他进入帐中。

    关羽坐在中军帐里,屏退众人,独留一个贴身军官和秦笙。背后的青龙偃月刀闪着无情的寒光,照得秦笙头皮发麻。

    关羽注视着秦笙,“秦笙,你先坐下。”

    顿了顿,他继续缓缓开口:“兵士发现你时,你晕倒在后山崖下,当时伤势不重,只是摔晕过去。军医说你不出一日便会苏醒,现在可好些?”

    惊讶于堂堂关云长将军竟会记得自己一个无名小卒的名字,还派军医照顾有加,秦笙内心涌上一股暖意。但顾不上解读这种对自己来说奇怪的感觉,秦笙面露惭愧,苦笑说道:“有劳君侯挂念,小人已无大碍。”

    秦笙本想以军职自称,但自己早已藐视军规逃离军营,如今哪里还有资格以军职自称。

    关羽闻言皱了皱眉,随即从案下拿出一个布袋放在一边,语调平稳,“这个袋子是你昏迷时在你身旁发现的,你有什么想说的?”

    秦笙虽然自知能力不济,但还是想再拖一下时间,他疑惑的问关羽:“将军,我已私自逃离军营,应直接按军法处置。将军何需多问?”

    关羽明白秦笙的意思,还是解释道:“虽有军法,但关家军从不滥杀无辜。我怕你另有隐情,故来询问。”

    终于到了清算这一步,秦笙心想,前面又是看病又是关怀,把他感动的不知所云,不就是为了最后让他这个小侍卫死的毫无怨言一点吗?这样一来,既可以堵住下面士兵对君侯自家儿子亲兵犯法一视同仁的悠悠众口,又让秦笙自愿表演一出在临刑时高呼自己死得其所不知皇恩浩荡悔不当初的戏码,赚足了下面将士的忠心和眼泪。

    以一人之死,换得牢不可破的军心,之前听说曹操好像也这么做过,杀了管粮官王垕,以此平息骚乱稳定军心。

    秦笙心中暗叹,只是这出戏真是费时,关将军也是时间多,花了几天时间陪着他一个小卒在这里玩过家家。

    思索至此,秦笙心知沦为政治的棋子,但已无能为力。便面色平静的回答:“回君侯,小人承蒙关小将军厚爱,调拨为亲兵侍卫,奈何贪念难抑,遂行此偷盗之事。”

    无论如何,当时关平对秦笙亦有恩情,不如顺水推舟,就陪他们父子两把戏演完。

    秦笙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错觉,他感觉关羽看向他竟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只见关羽缓缓开口,“敢作敢当,倒是条汉子。”

    “你把钱拿去吧,做个好人,过你想过的生活。此事就当没有发生。”

    秦笙瞠目结舌,表情愕然。

    立于一旁的军官忍不住开口提醒:“君侯,秦笙做的可是偷窃军饷和擅自逃离军营之事,按军法其罪当斩。君侯为何要放此人回去?”

    关羽低吟一会,语调平缓却深刻,“生逢乱世,民不聊生,乃关某之罪。我本解良一介武夫,早年也常行劫富济贫,杀人偷盗之事,后来遇到大哥,才走上正道。”

    “人可以犯错,但要有承担后果的骨气。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关羽起身背对秦笙,摆了摆手,“你回去吧。”

    秦笙早已惊讶的不知所言,他唾弃自己肮脏的思想,无论何事只看利弊的惯性思维,就在前一刻他还在想关羽这样做所谋为何。

    秦笙狠狠抽了自己一巴掌,想打醒这具早已腐朽不堪的灵魂。以前他的人生,充斥着阴暗,排挤,睚眦必报,但现在,他的面前出现了一道光,他想要抓住,想要改变,也许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救赎,他不想放弃。

    泪水源源不断从秦笙眼中涌出,他在渴望,在乞求命运对他的垂怜。以前他如过街老鼠一般躲在阴暗潮湿的角落,接触到的只有周围的恶意,而他也不属于任何地方。但自从加入关家军,他感受到了融融暖意,在心底悄然生长,可他还浑然不知。如今他已铸成大错,但他还是恬不知耻的央求君侯能对他回心转意,重新收留他,他发誓,若再给他一此机会,他一定改过自新。

    ……

    ……

    一旁的军官在亲眼目睹这一切后,微笑着点头,小声感慨:“也好,浪子回头金不换。”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从盛夏到深秋,再走进潮湿阴冷的冬天,对秦笙来说,这已经是自己重新加入荆州军的第三个年头了。

    那天后,关羽同意秦笙重新加入军队的请求,并根据他的身体比其他人轻巧灵活,派他去当斥候。三年的历练使秦笙的眉目多了沉稳和内敛,只是他有时候看向敌人时,别人还是会被他阴恻恻的眼神吓到。

    但现在,秦笙正在军营外来回徘徊,军营内此时正在商议军机大事,是他这种等级的士兵无法靠近的地方。秦笙面露焦急之色,却隐隐含有一丝期待,算到现在,他也是足足有三年没见关将军了,不知他的身体是否还好。

    正这么想着,就见到军帐门被侍卫掀起,关平率先走出,看来是议事结束了。关平侧身听了侍卫的汇报,略微点头。

    不一会,秦笙被带到关平面前,见关平还是向以前一样亲切友好的称呼他,秦笙不禁面上一热。随即,他向关平说明来意。

    作为一个只有侦查职能的斥候,秦笙还是毫无保留的说出了自己的计策:

    通过自己秦笙这段时间的观察,如今征南将军曹仁镇守荆州,大肆征调徭役,荆州境内军民苦不堪言。现下宛城最深受其害,可趁此联合宛城守将侯音,卫开,里应外合,共同反曹。

    关平听后,眼中是忍不住对秦笙的赞许,随即他带着秦笙去见关羽,筹划细节。

    就这样,依靠秦笙的计策,关羽势如破竹,顺利攻破宛城。在关羽横刀跃马进入宛城的时候,宛城百姓挤在路的两旁竞相欢呼,箪食相迎,他们奔走相告,蜂拥而至,只为一睹汉家军威和关云长将军的风采。

    在庆功宴上,自然少不了秦笙这个主角,他坐在关羽身旁,将士们都依次来他面前敬酒祝福。

    秦笙心中高兴,忍不住多饮了几杯。他撇了一眼离他不远的关羽,看他似是有些惆怅,便不顾礼节,上前询问。关羽踌躇了许久,才不自然的开口,说这么多年怎么就没看出秦笙还有这方面的才华呢,那这样在他手下要有多少人才被埋没?

    秦笙听后哭笑不得,内心却是感动不已。心想关羽威风凛凛,不怒自威,竟还有如此铁汉柔情的一面。

    庆功宴后的不久,宛城再度被曹仁夺回,但这无伤大雅。次年刘备自封汉中王,关羽也在荆州遥领前将军,一时风光无两。秦笙也在此后顺理成章被提拔为军司马,归属关平帐下。

    这一次,一切是真的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只要攻破樊城曹仁的铁桶阵,下一步就可直捣长安,光复汉室指日可待。

    整个关家军都沉浸在天下舍我其谁的自满和骄傲中。秦笙也不例外,甚至他和手下聊天时,手下人满不在乎的说道,看来曹魏精锐和东吴鼠辈一样,也不过尔尔。

    秦笙听后报以微笑默认。

    但是,上天又给了秦笙致命一击。

    他记得是在八月份,天空连下了十余日的霖雨,秦笙遵循军令留在驻地。那天乌云低垂,山风啸肃,密集的闪电将云层照得透亮,轰鸣声仿佛鬼哭神嚎,豆大的雨滴砸在脸上冰凉刺骨。

    一个传令兵像丢了魂一样闯入军营,见到秦笙时嚎啕大哭,几乎站立不稳,嘴里不断重复着“完了,完了!糜芳傅士仁背主投敌,东吴吕蒙背刺南郡,关将军腹背受敌,他……”

    秦笙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是关将军最后一道军令,”传令兵递上印信完整的文书,上面明确写着要求各部在一夜之间主动解散军队。

    “我们明明还有军队,可以重振旗鼓,为何要我们放弃武装?”秦笙揪着驿卒的衣服大声咆哮。

    那传令兵早已泣不成声,断断续续说道:“如今大势已去,有如强弩之末,将军不愿再造杀孽……”

    打击来得太过突然,秦笙满脸难以置信。他无往不胜傲世天下的主帅,仅用一个背影就能给人满满安全感的人,将他从污浊泥泞中捞起的人,他信仰的光……

    怎么能说没就没了呢?

    瞬间整个营帐都笼罩在悲痛的气氛中,秦笙更是悲不自胜。

    半晌,秦笙稳了稳心神,睁开猩红双目,眼中满是不甘心。他将手下召集在一起,先是表态将军虽然要求解散军队,但他秦笙绝不肯轻易投降。

    此话一出,下面人纷纷云集响应,有人高喊“关将军仁义无双,为其效死,我等心甘情愿!”

    然后秦笙继续说,现在兵力不足以与东吴正面对抗。但可以发挥本军亲善绿林草莽的习性,潜伏于山野,待到时机成熟,辅有群盗豪侠的响应,再伺机向东吴报仇雪恨。

    旁边有声音问起:“那我们现在可以去哪里呢?”

    秦笙幽幽说道:“我们要回荆州,诸位的家眷也在那里。而只有一个地方,那里匪盗猖獗,进可掣肘曹魏,退可袭扰孙权,成其心腹之患。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哎呀,你可别跟兄弟们卖关子了,到底是哪里?”

    “对啊,你说,我们跟着你去就成!”

    沉重的打击让秦笙此时仿佛形销骨立,摇摇欲坠,他不再言语,只是定定望向鄱阳的方向。

    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新书推荐: 热搜 火影前传之宇智波葵的战国日志 综 第一人称‘我’视角的东京日常叙事 震惊!赛博废柴儿子变成了正道魁首 仙尊在下 宠姬她一心要考公 穿书后,大佬让我打他 隐隅 crush是我初恋哥哥 撩完宿敌她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