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

    23

    紧邻锦官城西南面的车官城,是季汉车官衙门和造车的工厂所在地,其生产的车辆,不仅要负责运输锦官城中的大量蜀锦,还要提供大量北伐所需的辎重车和战车。车官城的设立有明确的军事意义,所以筑城环之,四周有军营城垒驻扎,出入都有严格的审查标准。

    丞相府参军蒋琬依次向关卡士兵出示了印信和符楪,带着姜维才得以通过层层查验,进入车官城的核心中枢。

    姜维虽然初来乍到,但为人处事向来沉稳自持,喜怒不形于色。可到了车官城后,面对里面闻所未闻的各种精良设备和锻造工艺,还是忍不住叹为观止。

    蒋琬在一旁见怪不怪,轻笑道:“你的表情和我第一次来时一样,无妨,多来几次就习以为常了。”

    在参加朝会之前,诸葛亮曾向姜维提起过留府参军蒋琬,称他面相儒雅平和,内藏锦绣,是两川中不可多得的人杰。

    随后,蒋琬向姜维滔滔不绝的介绍起了一些北伐中需要用到的战争设备。如兼具蜀地多竹优势,物美价廉,装卸简便的长竹枪;还有丞相亲自发明的木牛流马,诸葛连弩,只是现在还在开发阶段,要投入使用还需一段时间。

    蒋琬将姜维带到一个赤膊打铁大汉面前,寒暄道:“蒲大师,今日不在斜谷,有空来成都了?”

    蒲元专注于锤炼手中的钢刀,面无表情的回道:“斜谷锻造兵器的材料产自江州,江州太守李严推迟原料运输近一个月之久,我便先回成都做这边的事情了。”

    姜维心想,不愧是有独门手艺在身的人,技艺高人一等,说话也才敢无所顾忌,口无遮拦。

    蒋琬讪笑几声,转移话题:“我看你身后悬挂的长矛和铠甲都是新式模样,能投入战场使用了吗?”

    蒲元回答:“现在还不行。筒袖铠要做五道工序,长矛要经过十道工序,这些精细打造的流程都是丞相一手操办的。”

    蒋琬转头对姜维说道:“兵器锻造过程虽然繁琐,但是从石室中定期选拔优秀人才,我国工匠队伍也在逐渐扩大,现在也能达到批量生产的规模了。我朝向来有教无类,任人唯贤,这都是丞相的恩泽。”

    丞相不仅用兵厉害,在外联合东吴,国内平定南越,立法施度,整顿军队,制作的军用机械都极其精巧,法规号令严明,赏罚一定兑现,没有罪恶不被惩处,没有好事不被表彰,至于官吏中不存在徇私舞弊的行为,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梦想奋发努力,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华肃然。至于能把曹魏吓得胆颤心惊的北伐,军事好像只是他所有优点中最不足为道的一处吧。

    著大义于四海,揽天下之弼士,诚如是,则汉室可兴。

    从姜维见到蒋参军开始,蒋琬对丞相的赞美之词溢于言表。面对蒋琬这样名副其实的亮吹,连姜维都要甘拜下风。

    姜维和柳浅棠的婚礼办的简单朴素,来的宾朋不多,都是丞相府的同僚。诸葛亮虽然公务繁多,日理万机,但也还是抽出时间来主持婚礼。

    待到宾朋全部走后,两人同饮了合卺酒。姜维耳尖微红,他看向柳浅棠,嘴角勾起浅浅的笑,不像骄阳热烈,也不似山泉清淡,暖暖的。月色如洗,岁月静好,足以温柔相待。

    柳浅棠回望着姜维,同样报以微笑。一愿夫君常似少年时,初心不忘乐相知。二愿夫君千山暮雪海棠依旧,不为岁月惊扰平添忧愁。三愿夫君千岁,年年相逢,岁岁相见。

    暗红的灯笼点亮昏暗的府邸,蓝到黑的天空挂着一轮弦月,平静无波的池塘里,一抹鱼尾划过,带起一圈涟漪。从此烟雨落金城,一人撑伞两人行。

    次日清晨,难得的休息,姜维一身褐色锦袍坐在食案前,等待柳浅棠来用早膳。

    柳浅棠姗姗来迟,她挽起姜维的手,似是欲言又止。姜维回握了握女子的手,安慰道:“如今你我已是夫妻,夫人有话不妨直说。”

    柳浅棠拿出一块小小的丝绢,“夫君,这是我今早在屋内烛台底座下发现的。应该是昨夜有人趁婚礼人多之时,有意将此物放置在那里,等我们发现。”

    现在能用得上丝绢的人非富即贵,而且昨晚婚礼上宾朋并不多,放置此物之人的范围也就随之缩小。姜维打开丝绢,上面用小小的字写着:建兴元年,李严部下常房被污蔑造反,丞相杀常房诸子,发配其弟至越巂。建兴元年,李严致信丞相诸葛亮,劝其进九锡。建兴四年,李严求分划五郡为巴州,丞相不允。同年,李严移屯江州,更筑大城,使城为州。

    信件内容戛然而止,字迹细小,无法辨别是何人所写。但毫无疑问,这上面所写的事情都是与托孤大臣,亦是如今的江州太守李严息息相关。

    姜维摇头暗叹:这是有人想拖他下水啊。随即将丝绢烧毁,并让柳浅棠别和任何人透露此事。

    没过一会,有下人来传报,说有一女子前来拜访,自称姜家小妹。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见到自己远在故乡的亲人,姜维开心不已,让人速去请女子进来。

    “哥,你想我了没?”果不其然,很快就传来一阵女声。

    姜维无奈笑道:“一个女孩子家,说话还是这么没分寸。多日不见,甚是思念,你和母亲安否?”

    姜若柠俏皮笑着,似火焰般热烈,“母亲一切安好,她在冀县住惯了,离不开那里。还叫我给你送来一封书信,你快看看吧!”

    姜维将书信打开,信中母亲表达了对他的思念,并写道如今冀县已被魏将曹真重新收复,希望他能回冀县,继续为国效忠。

    面对母亲柴氏的恳切,说放不下是假的,可如今两边都有他所割舍不下的人。姜维思忖片刻,艰难抉择后对姜若柠说道:“若柠,兄长恐怕要辜负母亲她老人家的期许了。丞相厚恩,维早已立志要为光复汉室效劳,虽前路艰险,亦万死不辞。所以只好把孝顺化为忠诚,不能听从母亲的话了。”

    姜若柠却出乎意料激动的拍了一下姜维的肩膀,朗声道:“嗨呀,果然是知子莫若母啊!兄长你猜,母亲为什么让你亲妹妹我来专程给你送这封书信?”

    姜维嘴角几不可察的抽动了一下,姜若柠自顾自模仿柴氏的口气说道:“母亲说了,我儿最是固执,认定的事情必然坚持到底。若儿,你除了将书信带给伯约后,还有为娘的一句话,‘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心之所向,无问西东’。”

    柴氏的体贴和关怀使姜维感触万千,姜若柠在一旁提醒:“哥哥,还愣着干什么?快给母亲回封书信啊。”

    “嗯,好。”姜维点头道,随即提笔写下回信。

    良田百顷,不在一亩;心有远志,不在当归。

    “哎呀,差点搞忘了。”姜若柠一拍脑门,“哥哥,如今你也入朝为官了,母亲一直在问你可有心仪的姑娘,毕竟你也知道,她老人家最关心这事儿了。”

    姜维目光看向站在一旁的柳浅棠,默不作声。

    刚刚一直手忙脚乱,现在姜若柠才注意到兄长身旁一直站着一个温婉的女子。见此情景,她立马意会,可转瞬一想,又指着姜维说道:“哥哥,母亲刚刚还夸你执着专一来着。可你倒好,这才离开天水多久,不到三个月吧,就把人家黄花大闺女给拐跑了。你怎是如此轻浮随意之人?”

    姜维直接白了姜若柠一眼,懒得说话。一旁的柳浅棠“扑哧”一笑,上前解释道:“小妹误会了,我与夫君早在四年前就已相识,苍天怜悯,历经波折,得以重逢。”

    “哦,我就说嘛,嫂子真是娴静端庄,秀外慧中,以后和我一起可有得聊了。我刚来成都,很多地方都不熟,嫂嫂可带我多去逛逛,你可别嫌我烦。”姜若柠贪玩,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出去。

    柳浅棠温柔一笑,“妹妹说笑了,这几天闲来无事,我带你多去外面走走,两人正好结伴,小妹也可了解成都的风土人情。妹妹秀气英拔,颇有男儿气概,让人羡慕。”

    ……

    建兴七年春,汉丞相诸葛亮三伐中原,遣陈式进攻阴平,武都。曹魏大将郭淮领兵来救,诸葛亮率军驻扎建威,牵制郭淮。魏军知道汉军主力来临,便紧急撤退,汉军顺利占领二郡。

    “伯约,此次我军三出祁山,攻占阴平,武都二郡,你觉得接下来需要做什么?”诸葛亮轻摇羽扇,泰然自若的向对面的姜维问道。

    姜维向诸葛亮行礼拜道:“我军势如破竹,连克二郡,魏军只是暂时防守力量不够,才仓皇逃离。待魏军养精蓄锐,重整旗鼓,不出一年,便会转守为攻,再度从汉中杀来。而我军在这一年时间内要做的,不仅是设置关卡,修筑城防,防守来势汹汹的魏军;还有安抚两郡中北边的胡族和羌族,使其为我军所用,二郡才能长治久安。”

    诸葛亮点头赞许:“伯约所言,甚合我意,自古攻城易守城难,安抚异族需要一个熟知西北风土人情和异族文化的将领。这便是我今日叫你来的目的,若是派你安抚羌胡,你会怎么做?”

    姜维沉思片刻,回答:“上战伐谋,下战伐兵;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可以恩威并施,利益拉拢,对于不服者,再武力镇压。”

    诸葛亮轻声道:“再加一条,擒贼先擒王,辅之內迁和分化。我接下来要率军回汉中,加强防守。两郡北边的安稳,就交给你了。”

    “遵命。”姜维郑重答应。

新书推荐: 皇后弃朕 所以和死对头结婚了 【jojo 】关于便宜表哥是大漫画家这件事 裂缝遗光 破产后只好成为厨神了 斩秋灯 緘默史官被養成小奶狗 待风归 常青树 天才的养成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