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子

    沈听雪的马车后跟着一辆牛车,牛车周围还有几个家丁。

    自打上次沈听雪遇到二赖子之后,她每每出门都会带足了人手。

    牛车上放着约摸海碗粗的枇杷树,树叶被打落了不少,依稀能看到树梢间还有几个绿色的果子。

    看着苏知棠走出来了,沈听雪拍了拍树得意道:“这是我那继母最喜欢的树,可巧昨儿下了一场雨,倒是方便了我让人偷偷把它挖出来。”

    话音一落,沈听雪自知失言,连忙找补道:“许是家里种的树太多了,这棵枇杷树今年没怎么结果子,我想着正好栽到你院里,你家这地方大,想来明年它能结不少果子呢。”

    虽说有些不安好心,可好歹是人家费尽心思弄来的,苏知棠自然不会拒了她的好意,当即便找了铁锹来。

    沈听雪一摆手,她带来的家丁立刻接过苏知棠手里的铁锹挖坑种树。

    “天色不早了,怎么这个时候把树送来了?”苏知棠一边给她倒水,一边问道。

    沈听雪微微一笑,“原本想着早上来的,只是昨儿夜里下了雨,我怕路不好走,便往后推了推,这才晚了些,不过也不打紧,没了这枇杷树,回去的时候自然也会快些。”

    说完,沈听雪又笑道:“说起来我们真是有缘,我刚进书铺便听到你家想种棵树,我家又恰好多了这么一棵。”

    苏知棠也不拆穿她,想着谢淮平日里抄书,沈听雪兴许还能买到谢淮亲手抄的书,便问道:“你都去书铺买些什么书?”

    说到这个,沈听雪立刻来了兴趣,兴致勃勃道:“都是些话本子,读起来有意思的紧。”

    说着,沈听雪环视一圈,又问:“谢公子不在家吗?”

    苏知棠顿时明白过来,“他昨夜里着了凉,这会儿正在屋里,你要过去看看他吗?”

    沈听雪摆了摆手,笑道:“我这两日都没什么事情,不如我明日再过来,届时我把话本子也带来,再和你好好说会儿话。”

    刚走到堂屋的谢淮顿时两眼一黑,这个沈听雪怎么阴魂不散的?

    还不等他走出去,沈听雪已经带着人呼啦啦地走了。

    苏知棠掀开帘子,正看到穿戴整齐的谢淮,她略一沉吟,出声安慰道:“沈姑娘明天还过来,你不必着急。”

    谢淮急促的咳嗽起来,苏知棠连忙把他扶回屋子。

    谢淮心里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偏苏知棠还一副“我都懂”的样子,谢淮只觉心里更生气了。

    天气愈发暖和起来。

    秀秀一大早又去河边摸鱼。

    苏知棠原本也想跟去,只是谢淮的病还没好,沈听雪也说今天要过来,苏知棠只得望“鱼”兴叹。

    简单收拾了收拾院子,苏知棠提前备好了茶水点心,哪知一抬头就看到谢淮略带哀怨的目光。

    苏知棠沉吟片刻,把茶水点心放进谢淮屋里,试探着问道:“等沈姑娘来了,我让她来你这里歇着?”

    谢淮闭了闭眼睛,只长叹了一口气,摆了摆手道:“不必。”

    定是不想让沈听雪看到他这副憔悴的模样,苏知棠了然地笑了笑。

    看到苏知棠这幅样子,谢淮就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心情顿时复杂起来,迟疑了一会儿还是解释道:“我并不心仪沈……”

    偏巧这时门外传来了马蹄声,苏知棠向外张望了一下,又问谢淮:“你刚刚说什么?”

    不等谢淮说话,苏知棠又道:“一会儿再同你说,沈姑娘来了。”

    看着苏知棠端着茶水点心往外走,谢淮又头疼起来,县里只有小树苗卖,沈听雪说她家里有棵不要的参天大树,谢淮这才应了下来,只是苏知棠好像因此误会了他们的关系。

    沈听雪果然说到做到,跟在她身后的小翠抱了一沓话本子。

    把东西都放在木桌上,沈听雪纤细的手指点了点放在最下面的书册,有些得意道:“这是最新一话,我可是第一个拿到的。”

    苏知棠拿起最上面的那本,翻了几页,立刻皱起了眉头。

    沈听雪忍不住笑道:“怎么样?好看吧,这可是无暇子写的话本子,供不应求,可惜还没写完。不过我这里还有他旁的话本子,你若是喜欢,下次我一并带给你。”

    苏知棠一脸郑重地把书放了回去,在沈听雪诧异的目光下,幽幽道:“我看见字便觉得头晕。”

    沈听雪:“……”

    “这讲的是什么?”苏知棠不忍心坏了沈听雪的兴致,便出声询问。

    沈听雪轻咳一声,声音带了几分激动,“这讲的是一个农女和一个书生的故事,可好看了。”

    说完,沈听雪又试探道:“不如我讲给你听?”

    “好啊。”苏知棠欣然道。

    沈听雪又轻咳一声,“这个话本子叫玉如意。”

    苏知棠点点头,这名字听着有点一般啊。

    “讲得是一个名叫如意的农女……”

    如意?苏知棠暗自诧异,不过转念一想,这个名字倒也常见。

    “她与一个名叫李玉的书生有婚约……”

    李玉?苏知棠又一琢磨,赵如意的未婚夫叫李子瑜,这天底下居然有这么巧的事情吗?

    太阳慢慢升到最高处,温暖的阳光洒在众人身上。

    “……就在这时,如意家的隔壁搬来了一个样貌才情与李玉不相上下的病秧子秀才,此人名叫赵二牛。”

    苏知棠终于噗的一声笑了出来。

    沈听雪意犹未尽地合上话本子,奇怪地看了苏知棠一眼,“这有什么好笑的?可惜故事卡在了这里,也不知这下一话什么时候才能写出来。”

    苏知棠努力压着唇边的笑意,“这当真是个极好的故事,若是有了下一话,你可要记得讲给我听。”

    沈听雪立刻应下来,县里的姑娘都喜欢读这话本子,她就知道苏知棠一定也喜欢。

    眼见到了用午饭的时候,沈听雪使了个眼色,小翠立刻向外走去,没一会儿又提着一个食盒走了进来。

    小翠一边往外拿,沈听雪一边挨个介绍道:“这些都是千膳楼的招牌菜,尤其是这道糖醋鱼,每天只有二十条,你快尝尝。”

    果然是招牌菜,只闻着这味道便让人垂涎三尺。

    “我去喊秀秀回来,劳烦你去屋里喊谢……大牛出来。”苏知棠说完,便向外去。

    刚一出门,便看到秀秀正在往家走。

    看到苏知棠出来迎接她,秀秀喜不自胜,“知知姐,这次的鱼肥的很,我把它们都留给你做饭用。”

    另外一边的沈听雪挑眉道:“谢公子,我只不过是想来拜师学艺罢了,你何必对我如此提防?”

    “你若想学,县里多的是武馆,何须非要来这大河村?”谢淮淡淡道。

    沈听雪叹了口气,“武馆虽多,却没有女子,我一个女儿家怎好与一群陌生男子同处一室?”

    说完,沈听雪又微微一笑,“不如谢公子帮我从中说和说和?我瞧谢公子身子似乎不大好,事成以后,我必有重谢。”

    谢淮连眼皮都没抬,“我家家中大小事务皆是由知知做主,此事我帮不了你。”

    苏知棠和秀秀进院子时便看到了这么一幅画面。

    桌子前面的谢淮和沈听雪皆是正襟危坐,沈听雪身后的小翠和院子里的一众家丁也是一脸严肃。

    苏知棠和秀秀的脚步不约而同地迟疑起来。

    秀秀低声道:“知知姐,我最近没犯什么错吧?”

    苏知棠摇了摇头,也低声道:“我最近也没犯错吧?”

    等苏知棠和秀秀坐下后,院子里的气氛总算和缓了些。

    千膳楼的菜色香味俱全,苏知棠和秀秀倒是吃得很开心,谁也没注意到沈听雪和谢淮之间的刀光剑影。

    沈听雪瞥了一眼木桶里的鱼,脸上笑意更甚,昨儿下午她来的时候就看到灶房边上有鱼骨头,想着许是谁喜欢吃鱼,所以她今日特意带了鱼来,今日一瞧,应该是苏知棠和秀秀喜欢吃鱼。

    自觉拿捏了苏知棠和秀秀喜好的沈听雪心中有些得意,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苏知棠迟早得答应教她学武。

    华灯初上。

    沈府的书房里,沈县令的继室李氏泫然若泣道:“老爷,妾身自知一直不得大姑娘喜欢,只是如今大姑娘愈发无法无天,竟把老爷和妾身一同亲手种下的枇杷树给挖了。”

    沈县令皱了皱眉头,“不过就是一棵树罢了,挖了就挖了,你再种一棵就是。”

    李氏被噎了一下,叹气道:“妾身并非因为枇杷树责怪大姑娘,只是大姑娘已经到了议亲的年纪,可因着大姑娘的名声在外,竟然没有媒婆上门。”

    连带着她的女儿也受了影响!

    沈县令放下手中的笔,沉吟片刻道:“今年乡试你且仔细打听着些,咱们县里也有不少秀才,若是有好人家,家境贫寒些也没什么,便给听雪定下来。”

    只记得沈听雪这一个女儿,那她的女儿怎么办?

    李氏眼珠一转,“大姑娘的表姐前些年不是嫁去了京城,最近来了书信,说让大姑娘去小住几日呢,不若让大姑娘和二姑娘一同去京城,京城的人不知道大姑娘的名声,兴许还能相看到更好的人家呢?”

    沈县令皱了皱眉头,他的女儿什么脾性他是最了解的,若是去了京城,岂不是四处闯祸?

    李氏似乎看出了他的想法,捏着他的肩膀笑道:“便是不相看,去学学规矩也是好的。老爷你是知道的,妾身处处依着大姑娘,哪里敢教导她?”

    这话倒是有几分道理,沈县令点了点头,嘱咐道:“那此事你就去安排吧。”

新书推荐: [柯南]种花醒酒茶,一百八一杯 烬里蔷薇 恶女苟命手札 吃掉那个纯白恶女 此心生魔亦生仙 炮灰装白莲花把男主掉成翘嘴啦! 不谋仙 山与溪 亲了发小后我跑路了 夏天蒙太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