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长沙,天气有点闷,上午下雨,这会太阳一出来就成了蒸笼。
我不喜欢这种雨后天晴的闷热感,我喜欢烈日当空或者大雨倾盆,要像人生一样,要尽兴才好。
但处在这种闷热的雨季里,人很难不受到影响。再加上,离职又出了点意外,扰乱了我原本的规划,于是人也越加没精打采。
本身按原来的计划,昨天应该是是我最后一个工作日,但是与我交接的那个同事家里出了事,临时请了一段时间的假,我需要再顶一段时间。
我知道,我可以拒绝,但我没有,而这正是我今天需要反思的点。
这件事,在我领导跟我沟通的那个晚上,我其实自己捋了一下。我为什么没有拒绝?我承认我有被道德绑架,对方事出有因,属于突发的意外,而谁能保证自己的生活没有意外?再加上当时提出让我再顶一周,而这一周并没有影响到我其后的出行安排,最关键的是,我的领导是拉过我一把的人,我不愿意当一个忘恩负义的人。
以上三点是我最后应允点头的关键。
这两天陆续跟我的朋友们讲起这件事,我发现没有一个朋友赞成我的做法。
如果只是一两个不赞成,有那么一个两个能理解,那我其实不会再来复盘这件事,但是,当所有人都持与我相反的观点时,那就意味着在这件事情上面,我的思考被局限在一个怪圈里,以至于我做出了只有我认为所谓合理的判断。
先说意外。
意外说白了就是突发事件,没有办法规避。以上所说的那位同事,就是在临出门上班之前被通知家人出事。那既然没有办法规避,那就只能面对,只能解决。成年人,本身就应该要有承担突发意外并处理善后的能力。出了意外不能寄希望于别人为你善后。我如果选择拒绝帮助,于情不妥,但于理,我没有错。我没有义务要提别人收摊子。
而对于公司来说,员工未能到岗造成项目延期或损失,这本身就是企业管理需要承担的风险。如果公司没有在规划岗位的时候采取任何的规避措施,说难听点,造成了损失,那也是你企业管理不当该受的。
但从意外这个原因出发,都不应该是我一个已经订好离职日期的人来承担这份意外。我完全不需要被“理解一下”所挟持,因为本身,在过往的工作中,他们也没有给到我对应的理解。今天我即便是以牙还牙也毫不为过。
其次说感恩。
如果以上三点促使我答应留下的原因有轻重的话,这是其中最重的那一部分。
昨天下班路上,我突然想通了一点。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始终能保持融洽,要靠共性和吸引,而不是某一方的顺从或成全。
我感恩我的领导,但事实上,我答应留下来和我感恩她并没有直接的强硬的关联。我那天如果拒绝她我就是不感恩她吗?好像也不是。
回报一个人,是要用让回报者舒服的方式,而不是用让被回报者舒服的方式。如果对调了,这个行为不叫回报,叫做帮助。而如果是帮助,那我可以选择帮,也可以选择不帮。
当时其实就是被这两个原因给架住了,来不及思考就被催促着应下。
我自己有原因,而且绝大部分还都是我自己的原因。我的帮助,我的坚持,包括我自己的感受在这些情感面前总会被模糊边界。
我太柔和,太注重对自我的要求和修养,所以往往忽略了所处的环境。本身这些对我自己是有好处的,可是,如果我处在一个不真诚的环境里,或者是处在一个意外频发的环境里,这些东西就都是别人攻击我、拿捏我的一把武器,这对我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和消耗。
我以前总格外的注重我心灵的强大,总是觉得一颗强大的心才能面对生活,可是我现在发现,不仅要心里强大,外表也需要强大,要让人知道你光是看起来就很不好惹。因为,心脏那般重要的地方,不是什么事都有机会走进的。那些不重要的事,必须由我外在的那一部分强大去抗衡,它们没那个资格靠近我的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