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淮南客卿 > 第三十五章 宫城军乱惹圣怒

第三十五章 宫城军乱惹圣怒

    司马诩赶到宫中,但还没进殿,就听禁军侍卫们窃窃私语地说,洛阳的军队内乱起来,许多人已经将手中的田宅变卖,贮存钱粮以保住家中用度,侍卫们惶惶不安,蹲在墙角边你一言我一语,正计划趁夜色偷几家宅子趁洛阳没陷落逃走。

    司马诩在背后听得一清二楚,他大声呵斥:“都说什么!你们将军王庾就是这么管制宫墙的吗!”

    众人见是司马诩,吓得魂不附体,只说所有将军以及三部司马和郎官们都在议事,他们这才放荡起来,还求他不要告诉王庾。

    司马诩一听,膈应了一下,狠狠瞪了那两个侍卫,赶忙去殿中。

    此时已经是晌午,司马伦与孙秀一群人围着道士只顾着占卜,一直忘记了去追那让三公子回来的小兵,等到道长说是吉卦,司马伦才放松下来。

    还是禁军王庾提醒,司马伦想起叫人骑快马去追,又匆匆忙忙让传信的小黄门出去传旨,没想到那送信黄门迎面撞到了司马诩。

    司马伦一眼看到了憔悴的儿子,放下手中的符水:“司马诩?病不是才刚见好,怎么出来了,不好好在家中修养。”

    “回陛下,臣无大碍咳咳咳。”司马诩走上前,与刘舆点头示意。也不忘对孙秀狠狠挖了一眼:“此事臣会查清,定不会放过凶手,陛下不必挂心。既然战况卦象趋好,陛下稍安勿躁。吾等当务之急是赶紧加兵支援南线司马楙且补上北线的窟窿,千万不能让司马颖与司马囧大军会合。”

    司马伦连连点头:“寡人已经派司马虔火速增员南线。现在只有北线还未想出对策。”

    其实司马伦心里也知道,若是司马诩肯建言献策,并非是件坏事,只是上次来不及互相商讨。

    司马伦与孙秀和世子及众将士齐聚,四个公子与众武将都环视地图。

    司马诩见众人没有点到北疆王浚,便故意问:“齐王的檄文引起各地暴乱,不知咱国境北方可有无响应的能用之人?”

    众人面面相觑,孙秀掰着手指还在细细思索,司马馥轻声提醒:“回陛下,还有幽州王浚。”

    司马伦一时间没想起来,问:“王浚?”

    世子司马荂:“回陛下,就是,东中郎将王浚啊,他善用刀剑,之前匈奴来犯,朝廷还特嘉奖过他的,而且当初就是他派孙……”

    司马伦恍然大悟,赶紧瞥了一眼司马诩,看他好像没听懂这话的潜在意思。

    司马伦继续道:“啊对!朕差点忘了,是王浚将军!是啊,他忠心耿耿,一直镇守幽州,朕都忘了!快,拟旨,叫王浚带兵回京救驾。”

    司马诩:“若是整军来不及,可叫王将军带轻骑两万速来!”

    司马伦点头:“是啊,是啊!”

    北线失手之后,司马颖的军队已经布满了沿线,孙秀建议让司马馥去突围请王浚救京,众人无异议。

    司马馥担心司马诩的病情,不放心四弟的安危,特地讨了一道圣旨,让自己心腹的五百死士贴身保护司马诩。

    刘舆也与几个大臣道:“是啊,四公子受了毒竟然一直找不到真凶,可见敌人猖狂。”

    孙秀也只能装作与此事无关:“臣附议。”

    司马伦于是点头应允,司马馥这才放心地准备连夜带兵出城。

    临行,司马馥对司马诩道:“四弟,你务必要查清下毒之事,否则我总不安心。”

    “兄长,你放心,我知道的。”

    “好,四弟,我速去速回,无论何种境遇,你一定要等我,保护好自己,知道吗?”

    “兄长也是。穿越战区时候千万珍重!”

    二人惜别,司马馥甩身上马,带着兵符离开。

    隔日又是上朝时候。

    司马诩望向地图,指着长安城:“除了王浚,河间王司马颙手上也有兵马可调。”

    世子司马荂摆了摆手:“他?呵呵,四弟前几日病着,还不知道吧?原先的安西参军在始平聚合兵众,司马颙之前还派遣自己的得力战将讨伐,说是在长安腰斩了叛贼,但之后,陛下想要微调他的兵将,他却又迟迟不来,说是华阴道险,路遇山洪,还要几日,一拖就没了消息,我看啊,悬了。”

    司马诩一听,就知道这是缓兵之计:“司马颙胸无城府素来见风使舵,若是他反咬一口,我们得不偿失。陛下不如派人速去核查,若是河间王不肯前来,陛下应下旨将其手中的朝廷兵符收回,派人阻拦,万不能放虎归山让齐、成都、河间三王合谋!”

    司马伦坐在龙椅,也无话可说。

    若是之前,或许他会想是司马诩太过忧患,可事到如今,他知道司马囧绝非等闲,司马诩所言都是为了稳定大局,他虽不愿听这些丧气话,但也不得不照办。

    处理完了前线,司马诩又道:“陛下,除此之外,宫城的防卫也不得松懈。”

    司马诩将刚才进宫来看到的情状告诉司马伦,刘舆趁机也帮了几句腔:“若是洛阳禁军松懈,那岂不是不战自乱?”

    吓得禁军王庾赶紧跪倒求饶,原本司马诩是想借机敲打军纪,可司马伦却大手一挥,将王庾打了二十板子惩戒,宫城防卫的那几个侍卫所在编列共计五十人一并以“玩忽职守”“搅乱治安”为由就地处死,司马伦还扣除了王庾半年的俸禄,司马诩也拦不住。

    王庾算是吃了个哑巴亏,还搭上了二十个兄弟。

    事后,司马诩特地带着不少珠宝去拜见王庾,王庾心中气恼,但还装出一副慷慨模样,连连自责自己管教不力,司马诩只以为他当真宽宏大度,信以为真,他假意与王庾抱怨孙秀,没想到王庾也坦白自己“厌恶孙秀多时”。

    司马诩大喜,只以为得到了禁军将军助力,兴致勃勃与他交心,二人夜话了许多,司马诩才知王庾少年落魄,从前曾被军中老兵救起,于是对士兵十分仗义,军中无人不爱戴他,司马诩大赞王庾的为人,王庾也哈哈大笑,对自己管教不严的事懊悔不已。

    二人好是一顿亲如兄弟的推杯换盏。

    待司马诩走后,已是三更。

    王庾冷笑一声,摇摇晃晃满身酒气推开房中帷幕,却看那幕中端坐一位白须老将,不是旁人,正是……

    那日,王庾借整肃军务,大调宫门禁军和城墙防卫,趁机将那人送出洛阳。

    几日后,如众人所料,河间王司马颙听说二王取得胜势,便改了旗号,去响应司马冏、司马颖二王。司马伦再失一个助力。

    不仅如此,梁王之子司马歆也起兵跟随司马囧,一时间司马囧的后备兵力飙升到了真正十五万,浩浩荡荡的兵马与当地朝廷军队厮杀起来,朝廷兵又败。

    等到司马伦想要问罪梁王,王庾才姗姗来迟回报:“监视梁王府的那队兵马已被梁王全部杀死,其府邸早已被搬空,梁王也不知所踪,怕是已经趁乱,逃出洛阳。”

    司马伦这才彻底悔悟当初司马诩的话都是对的,可是为时已晚。

    刘舆已经倒戈了司马诩,于是顾忌孙秀,附在司马诩石青色的背影里,鬼鬼祟祟趁孙秀不注意小声对他补充提醒:“那日,我在公子桌上看到梁王拜帖,公子还是早些把那东西处理掉,以免被有心人抓住把柄做些文章。”

    刘舆是当真好良心,还想着给司马诩脱罪,可他是司马伦的儿子,即使是与梁王有联系,那也是为保江山,何罪之有?

    司马诩知道自己误了联络梁王的事,定是自己在病中错失了游说梁王让其倒戈去了司马囧之流,他惊诧之余,一把将刘舆推开,急火攻心,气得胸中一口闷血,差点晕倒在地。

    若不是自己中毒昏迷,他还能亲自接见梁王,说不准梁王叔还能劝回他不要谋乱,可惜现在,一切都迟了!!

    孙秀,孙会,这对父子,真是要葬送这王权基业!!

    梁王素来雅望,有他做榜样,那在洛阳的众老臣……司马诩不敢再想下去,从前的担心一一应验是多么可怕的后果,朝局,真岌岌可危矣。

    其实,不仅朝局,前线也是摇摇欲坠:

    先是说司马虔会带补给粮草和兵马,却迟迟未到,又说司马虔被山路阻隔,无法前行已经绕道不来,又说补给还在路上,又说三日会到。前线的将士纷纷开始疑心,各级军官也互相隔阂起来,有人怀疑被私吞,有人大骂司马伦言而无信,司马楙为虎作伥,被就地正法,一时间军中乱作一团,锐气内挫。

    司马楙知道军务不能继续如此颓唐,于是只得不顾旁支军队疲软,派出张泓带领所有兵士渡过颍水,釜底抽薪主攻司马冏兵营。可此时候,司马冏得到了一位小道士的秘密来信:朝廷补给短缺,军中必乱。司马虔几日后必到,望我主莫懈怠战机。

    司马囧读后,派出侦察兵一路探查是否属实。直到对面确实开始混乱后大笑孙秀无用,继续听从王豹的计策,一边拖住司马楙和张泓,一边趁机出五倍兵力进攻其余将士的旁支,没多久便全部攻破。

    司马囧的义军打败朝廷兵马大获全胜。

    那几日的颖水之畔,满是四散的朝廷士卒尸体血水,红色的腥臭味绵延数里不散,司马楙大营帐溃不成军,余下的士兵流散四处,有的逃回京城,有的则死在了山林野地。

    征虏将军张泓被司马囧毒箭所伤,重伤弃营,与司马楙一同投奔司马押北逃。

    司马囧占据堮坂关,朝着洛阳方向派出亲随走小道包抄司马虔军队。

    王豹提出歼灭司马虔,司马囧却制止:“不必。穷寇莫追,司马楙和司马雅众人已经狗入穷巷,我们只拖着便是,若此时歼灭,我军马必然太过疲累,得不偿失。”

    王豹点头,大赞司马囧治军高超,于是命令全军稍稍放过司马虔,让他率军一路拼杀穿过堮坂关,沿着司马楙逃亡的路子,赶去会合。

    话说前线将士如何处境,还需后文续上。

新书推荐: 妙善她开局死三次 点绛朱唇戏凤台 霜鱼 女官.天在水 招惹清冷皇叔后 我在古代开工厂当首富 貌美寡妇二嫁帝王 她的BUFF萌宠[星际] 恐怖游戏测评博主副本生存实况 千年侯爷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