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阳郡另一头的小山村里,却是另一番光景。
之前破烂的在风中摇摇欲坠的茅草屋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三间崭新的青砖瓦房,旁边还连着一间宽敞的小厨房。
院子用篱笆围了起来,角落里还开垦出了一小片菜地,种上了青翠的菜苗。
“姐!你看我这马步扎得稳不稳!”
林赫光着膀子,晒得一身黝黑,正有模有样地蹲在院子中央,小脸憋得通红。
林幺幺端着一盆刚洗好的衣裳从屋里出来,看到他那滑稽的模样,噗嗤一声笑了。
“稳,稳得很。再稳一点,屁股都要坐到地上啦。”
“才没有!”
林赫不服气地嚷嚷,有些力竭的摔在了地上,旁边正在给菜浇水的林若见状不由得笑出声。
林幺幺将木盆放下,走过去把他拉起来,拍了拍他屁股上的土。
“想练武是好事,但得找对方法。等过几天去镇上,姐给你找个师傅教教或者买本练武的图册给你好不好。”
“好!谢谢姐!”林赫立刻欢呼起来。
看着弟弟妹妹脸上无忧无虑的笑容,林幺幺心里是满满暖和。
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
家人在侧,三餐温饱,平安喜乐。
她拥有了一间完全属于自己的屋子,不大,但很温馨。一张木床,一个梳妆台,还有个小衣柜。林若和林赫也都有了各自的房间。
午后的阳光暖洋洋,林幺幺在厨房里慢条斯理地洗着碗,心中一片宁静。
就在这时,一道机械音在她脑海中响起。
【叮——区域稳定任务(阶段一)已激活。】
林幺幺手上动作一顿,水珠顺着指尖滴落。
来了。
【任务名称:凛冬储备。】
【任务背景:大夏王朝内陆郡县,物产单一,粮食储备方式原始。一旦遭遇天灾,极易引发大规模饥荒与动乱。】
【任务目标:以南阳郡为试点,建立可再生的长效口粮储备体系。】
【初始建议:培育高产、耐储存的经济类作物。】
【任务奖励:高级土壤分析仪×1。】
林幺幺的唇角,慢慢向上扬起一个微小的弧度。
凛冬储备?种地?
这简直是刻在中国人基因里的天赋技能好吗!
哪个穿越的华夏人不得大肆摆弄一下花草或者是田地!
尤其是林幺幺本身还是农业专业的,系统之前给的灵田上已经种着高产的种子了,只需要再找到块好的地方。
将这些种子移植,之后的亩产将是不可估量的!
她脑中瞬间闪过土豆、红薯、玉米……这些在这个时代闻所未闻,却能养活亿万人口的神奇作物。
系统,你可算是把任务发到我专业领域了!
那股沉寂已久的、来自种花家的血脉,开始在她体内熊熊燃烧。
-----
她放下碗,擦干手,走到院子里。
“小赫,若若,过来。”
两个孩子立刻跑了过来,仰着小脸看她。
“姐要出门一趟。”
林幺幺蹲下来,视线与他们平齐,语气温和。
“去附近的县里转转,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地方,咱们开春了多种点粮食。这样以后不管年景好不好,我们都有吃不完的东西。”
林赫一听有吃不完的东西,眼睛都亮了:“好!姐要种那种甜甜的红薯吗?”
他只在姐姐的故事里听过这种东西。
“当然。”林幺幺笑着捏了捏他的脸,又转向林若。
妹妹的眼神里带着一丝忧虑:“姐,你一个人去吗?……会不会有危险?”
“放心。”
林幺幺从她鬓角摘下一片落叶。
“姐就是去看看,不往深处走。你们乖乖在家,等我回来。”
林赫和林若担忧的望着林幺幺的背影慢慢走远。
走出村子,林幺幺没有走村民们常走的大路,而是拐向了村子后方那片连绵的后山。
村民们对这片山敬而远之,传说里面有野兽,地也贫瘠,种不出什么好庄稼。
她一边走,一边仔细观察着。
路边田里的作物是稀疏的小麦和粟米,长势蔫蔫的,一看就是肥力不足,品种也落后。
她暗自摇头。
就这种产量,也难怪百姓一遇灾年就活不下去。
需要找一块地,既要满足几个苛刻的条件:水源充足、土壤合适、位置隐蔽。
林幺幺脚步不停,专门挑那些杂草丛生的荒僻小路走。
这块地向阳,但离水源太远。
那块地倒是靠着小溪,可惜是片坡地,土层太薄。
林幺幺时不时停下来,抓起一把土,放在鼻子下闻一闻,又用手指捻开,感受土壤的质地。
陆续走过好几处地方,但是这地方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不完美。
这地方虽然好,但是远离人烟,有些不太安全。
她需要一块能光明正大耕种,并且能快速产生效益的土地。
半个月后,南阳郡,西屯村。
尘土飞扬的官道上,粮车首尾相连,络绎不绝。押送粮草的兵士盔甲鲜明,脸上带着肃杀之气,与周围扛着锄头的农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林幺幺站在村口,看着眼前这片广袤而平坦的土地,眼中是藏不住的渴望。
这里的土地,肉眼可见的肥沃。
她找上了村里的地保,一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人。
“姑娘,你要买地?”
地保捏着胡须,一双小眼睛将林幺幺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
“咱们西屯村的地,可金贵着呢!你一个外乡来的小姑娘,买得起吗?”
“价钱好商量。”林幺幺不动声色,从袖子里摸出一小块碎银,悄悄塞了过去。
地保的脸色立刻缓和下来,掂了掂银子,脸笑成了一朵菊花。
“好说,好说。不过姑娘,不是我为难你,咱们村上好的水浇田,那都是有主的,没人舍得卖。也就村西头有那么几亩旱地,主人家要搬去郡城,急着出手,就是价钱……”
林幺幺跟着地保转了半天,心一点点沉了下去。
西屯村是她辗转这么久以来碰到的最好的地界了。
不光地好,而且傍水人又集结。
地保嘴里的“旱地”,根本就是一片无人问津的盐碱坡地,白花花的碱霜结了一层,别说种粮食,连草都长得稀稀拉拉。
当她是傻子吗。
“就没有别的地了吗?”她皱着眉问。
“没了,真没了!”地保把手一摊,“姑娘,就这,你再犹豫,可就让别人抢走喽!”
林幺幺知道,他这是在欺负自己是外乡人。
她没有再纠缠,只说要考虑一下,便转身离开了。
一连几日,她走遍了南阳郡好几个以产粮闻名的村子,结果都大同小异。
最好的土地,都牢牢掌握在当地的士绅大户手里,根本不会流到市面上来。
这天下午,她在郡城最大的一家茶楼里歇脚,心里盘算着下一步该怎么办。
周围的茶客高谈阔论,话题无外乎北境的战事和飞涨的粮价。
“听说了吗?朝廷又下征粮令了,这次要的更急!”
“再征下去,咱们自家的粮食都不够吃了!”
“嘘!小声点,想掉脑袋啊?没看见那些兵爷的刀有多快吗?”那人比划了一下脖颈,警告说道。
林幺幺端着茶碗,将这些议论一字不落地听进耳朵里。
粮食,就是命脉。
她正出神,邻桌一个穿着锦缎衣衫的年轻公子忽然开口了。
“掌柜的,把你们这最好的碧螺春,给这位姑娘送一壶过去。算我的。”他的声音清朗温和,像春风拂过玉石。
林幺幺抬起头,视线循着声音落在男人身上。
对面的男人约莫二十出头的年纪,眉眼俊秀,气质斐然。
他穿着一身月白色的锦袍,腰间系着一块成色极佳的玉佩,一看便知出身富贵。
但他身上没有寻常纨绔子弟的浮夸之气,眼神清澈,举止从容。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林幺幺心里暗道。
“无功不受禄,公子的好意我心领了。”她语气疏离,带着明显的戒备。
那公子似乎一点也不意外她的冷淡,只是笑了笑。
“在下宁聿。”他自我介绍道。
“方才听姑娘与茶楼伙计打听买地的事,似乎遇到了些难处?”
林幺幺的眼神更冷了。
他偷听她说话。
“与你何干?”林幺幺毫不留情回嘴。
宁聿也不恼,亲自提着一壶新茶走了过来,在她对面的空位上坐下,十分自然地为她添了杯茶。
“姑娘别误会。”他温声解释。
“家父也做些田产买卖,在南阳郡有几处庄子。我听姑娘谈吐,对农事颇有见地,与那些只想囤地居奇的商人不同,所以才冒昧打扰。”
他的姿态放得很低,言辞也恳切。
林幺幺垂下眼帘,看着杯中清亮碧绿的茶汤。
他说他是富商之子,南阳郡的富商,大多与粮食脱不开干系。
这人,是敌是友?
“我只是想找块地,安身立命罢了。”她轻声说,话里半真半假。
“安身立命,自然要找块好地。”
宁聿仿佛没听出她话里的敷衍,顺着她的话往下说。
“西屯村的地,确实是南阳郡最好的。只可惜,都被几家大户把持着。外人想插手,难。”
他一语道破了林幺幺面临的困境。
林幺幺抬眼看他:“宁公子有办法?”
“办法谈不上。”宁聿谦虚地摆摆手。
“恰好,家父在西屯村东面,也有一片地。不大,百十来亩,靠着沁河,是上好的水浇田。只是家里人手不足,一直疏于打理,有些荒废了。若是姑娘不嫌弃,我倒是可以做主,转卖给姑娘。”
上好的水浇田?百十来亩?
还主动要卖给她这个来路不明的女人?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这个人要不是傻子,要不然定是针对她的杀猪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