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十一年烬春 > 微澜生(三)

微澜生(三)

    前院书房里,管事正在汇报这一天的行程。

    “……我们去了那座山,彭都尉找了好久,山上并无人居住,后来就回来了。”

    宋觉指尖点着桌案,顿了顿,问:“侍卫可一直驻守在那?”

    “已经多加了人手,各个要口都有人盯着。”

    宋觉提醒:“务必小心,不要让人看出来。”

    管事退下后,宋觉又展开一封信函,里面详细记录了彭屿祖籍,任职经历与其他交际关系。

    若换成望都其他在朝官员,这种行状必是满满几页纸,但眼下宋觉手中只有一张,还没有写满,下面空了一截。

    彭屿的经历十分简单,人际关系也很单纯,自调入鄯州后,他似乎总是独来独往,并无和什么人交好。

    宋觉揉了揉额,虽然帽儿岭那些尸骸的确很可疑,但也确实没必要杯弓蛇影。彭屿的话可能是真的,他或许真的有部下逃过那场清算,在帽儿岭避祸,只后来因为山中发生其他事而不得不去了别的地方。

    宋觉想了想,再等两日吧,若没其他事就把侍从撤了。毕竟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此怀疑他欣赏的下属本非他一贯所为。

    正待吩咐下去,有小侍走了进来,道:“郎君和女郎们已经到了松涛院,国公爷也唤您过去一听。”

    宋觉知晓父亲这是要考教几个孙子孙女,故略颔首,收好信函,起身出了书房。

    魏国公带兵行阵整肃,军法严明,对孙子孙女也格外严苛,整整一个下午,将五经典仪统统考了个遍,待各房出来时,均像霜打的茄子。

    便是宋时姿,也没心思玩耍了,又想着刚刚祖父交代下的功课,哀嚎一声,颤颤往自己院子走。

    宋时言人也紧绷着,但想起方才对答时竟意外得了祖父的夸赞,心中不高兴也是假的。当然她一贯沉稳,面上是不表露什么的,等回了院子又听闻阿娘唤她,才兀自换了身衣衫,径直去了阿娘那里。

    孟氏正忙着和管事敲定寿宴当天的人事安排。看到宋时言,便道:“郎君那边我交给你大哥,女郎们便由你带着,都是惯常来往的几家,人你也熟悉。”

    宋时言点点头,望都宴会不少,这些年,大大小小的都参加过,哪家府上什么喜好什么性子,她都一清二楚。

    孟氏倒不担心这些,和管事商量完毕后,母女俩暂得清闲,便叫来侍女送来茶点,两人靠在软榻上边吃点心边说话。

    “祖父看上去严厉,但我瞧妹妹们有背错的地方,他也并没有太过斥责,还是宽容的。”

    孟氏便只是笑笑。

    望都其他世族里也有给女郎单独开设西席的,但如宋氏一般请来郑蕴作女夫子的并不多。然孟氏知道,对一个世族来说,女子与男子的要求毕竟不一样。国公爷纵使看上去一视同仁,但他心中,儿郎们的学业成就如何才是一个家族能否绵延不败的关键,女郎们再优秀,不过锦上添花罢了。

    当然,这话她是不会对女儿说的。这孩子别看表面上随和娴静,心气且高着呢。

    说到学业,孟氏转而想起今日是竹苑新夫子第一天授课,便问:"今天的夫子如何,不比郑夫子差吧。"

    虽是问话,语气却是陈述。宋时言无奈道:“阿娘早知道是谁,为何偏不告诉我?”

    “告诉你,便没有惊喜了。当初,你不是还夸过他文章振衰起弊,字字珠玑吗?”

    院试结果公布后,潘公特意将薛雨生复默的策论给族学其他人赏鉴,听说当时所有人看完他的文章后都静默了一息,宋时言也是看过的。孟氏还能回想起当时她描述那篇文章时的表情。

    若非的确惊才绝世,像女儿这般眼界高的怎会再三赞叹,所以当宋觉提出让薛雨生暂代夫子时,孟氏第一反应是女儿该十分满意了。

    不过,她也不是没有过顾虑,毕竟夫子虽才学卓绝,到底是年轻男子,只女儿一向重规矩礼仪,心中更是有主意的,不像那些个只晓春花秋月的女郎。

    所以,当孟氏说完这一番话后,更是留意女儿的神色。宋时言只颔首:“夫子的才学,的确不负盛名。”

    眼中是诚挚的赞叹,却无对男子的私情。

    孟氏彻底放心了。只顾虑才消,心中不由又浮起一丝隐忧。

    女儿看不上一般世族子弟,亦对有才学的士人无特别感觉,那她究竟喜欢的是怎样的男子?孟氏想到前几日从宋觉口中探出来的消息,心中更是微微一顿。

    想了想,忽问道:“临川郡王来过府里几次,你觉得其人如何?“

    宋时言狐疑地望了孟氏一眼。好端端的,怎提起他?

    见阿娘似乎很好奇她的想法,只好如实回答道:“郡王龙章凤姿,气度不凡,且待人谦和,不过女儿未曾与之深交,不敢妄加评议。”

    这便是印象不坏?

    孟氏脸上便浮出笑意,又想起前些日子远儿跟她提过的一事,遂道:“等你祖父寿宴完毕后,临川郡王便准备回去了,不过这之前他还想购置一些茶叶,正好听说我们庄上也有种茶,就想过去看看。远儿对茶叶一窍不通,庄上不能没有一个主事的,不若你也同他们一道去,顺便看看新茶,若好,便送些予郡王。”

    宋氏名下产业不少,除了茶园,还有专门炒茶制茶的商铺,之前宋时言接手的部分庶务里,就有茶铺。因此,她虽对阿娘的提议感到一点不对劲,却也没想出到底哪不对劲。

    犹豫半晌,只点头道:“那好,我先知会庄子那边,好提前做准备。”

    茶叶一事交给宋时言,孟氏是一百个放心,不过此行本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眼下孟氏也不说破,只等着看看经过茶庄一行,女儿是否会生出不一样的想法。

    毕竟人与人之间是需要相处才能了解的。

    不过,按宋觉的意思,这桩婚事亦有犹豫之处,确实也不适合现在就对女儿明说。

    孟氏心中百转千回,宋时言自是不知。她陪母亲闲聊了一会,便起身回了自己院子。

    孟氏叫来侍女收拾桌案,再一扭头,透过半开的菱格窗望出去。屋外春意融融,阳光洒下来,正照在女儿渐行渐远的身影上。十六岁的少女,正是花一般的年纪,何况女儿还生了一副好相貌。

    孟氏嘴角便弯起来,恍惚中又想起十六年前女儿刚刚出生的那夜,小小的人儿,不哭不闹,被她抱在怀中,还抿嘴偷笑。那么乖觉的孩子,一转眼就这么大了,已经到嫁人的年纪。

    看着看着,孟氏心中忽而又涌起一抹感伤来。若是真与宁王结亲,女儿就要嫁去甘州。甘州多远呐,怕是几年也见不到一回了。

    唉。

    *

    宋时言回到闺房,先让侍女拿来前次管事送来的账簿,从里面挑出涉及西郊庄子的部分,细细看了一遍。

    西郊庄子旁有一座小山,上面种有宋氏专门选育的茶树,是雨前茶,采摘时节约莫就在此月末。

    查对一遍,宋时言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其实西郊庄子的茶园已经运作多年,茶农也是选的当地佃户,都是经验丰富的,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不会有问题。

    宋时言合上账簿,侍女端来点心果茶。

    桌案上有一份折好的纸笺,方才她一心审查账册,倒没留意,眼下便指了指,问了声。

    侍女答道:“是女郎的功课,方才竹苑那边送来的。”

    宋时言的心莫名一跳。

    她也搞不清自己为何心慌,只顿了顿,挥退侍女后,才自桌案上小心拿起那份纸笺。

    的确是自己上交的那份,不过如今纸笺上除了她写的文字外,最底下一行多了一段批文。

    宋时言咬了咬唇,凝眸看去。

    首先注意到的是笔锋,果然同上次见过的一样,隽永而不失力道,这手字,不花费十年的功夫是难以练成的。

    宋时言垂下眸,又不禁想到他的身份。听说六年前他正式脱除奴籍时,还是三哥身边的一个书童,三哥如何待他的,她大致已经了解了。那种环境下,他是如何坚持每日练字,又哪来的钱买纸墨呢?

    必然又是一段心酸的过往。

    宋时言轻轻一叹。

    过了片刻,消化完心中情绪后她才重新抬起目光,往那批文处看去。

    “儒者之学,非专为男子设,天下学问,女子亦可习之。只女子规训日久,设障繁多,如能静心潜学,必能有所获。虽不能封侯拜相,但足可拓宽眼界启发明智,岂以功用论之!”

    这是答复她在文中提出的疑问,也是她特意问出的读书以来一直困惑她的问题。

    她跟随郑夫子读书已有多年,可是书读得越多,她的疑虑也越多。在她眼中,女子读书成就最高的也就是郑夫子那般了,可即便是郑夫子,最终也不过是入了别府当西席,背地里一样也挡不住旁人的闲言碎语。

    那么既如此,何必要花费极大气力读书呢,学习掌家能够处理中馈不是于她们这样的女子更为实际而有用?

    这个问题她曾经问过郑夫子,博学如她,回答也充满了无奈。郑夫子告诉她,她之所以用尽心力读书,不过是因她只有这一条路可走。

    而如今,却有人告诉自己,读书并不能以有用与否对待。开卷有益,即便是女子,也要多读书。

    宋时言用手指摩挲着那些文字。

    原来他是这样想的。

    这人的想法,果然与大多数人不一样呐。

新书推荐: 【原神乙女】疯子自白 [娱乐圈]爱意收集 如何在野心家中脱颖而出 大佬她只想送渣渣HE 贝器时代 午夜登录:怪谈玩家[无限] 病娇反派假装我夫君后 无情剑修vs.娇气包 急!被男鬼缠上怎么办 耽美文女配竟成万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