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林穗带着小石头前往妇孺棚排队,彼时的队伍排得很长。
不少妇人小孩已经吃完,有些空着手,有些拿着简易工具——一个自己编织的小背篓,准备向山里进发。
相比于乙等工的自由活动,甲等工则需要统筹安排,林穗看见一群壮年劳力正聚集在东侧空地上,在小吏的指挥下领取任务。
楚家军对流民营的管理是乱中有序的,他们不限制流民的活动范围,只需每日完成规定的工作量,便可换取少许口粮。
不做工?可以,但每日两次的“清粥”堪堪吊命,饥饿会强迫他们行动。
因此,除了实在动弹不了的老弱病残,营地里每个人都会干活,只为多挣一口吃食。
小石头见许多比他小的孩子都出动了,心里不免有些焦虑,害怕自己成为负担,不禁再次强调:“姐姐,我也可以去拾柴,你看,我这只手好好的,一点也不碍事。”
他努力地挥舞着没受伤的胳膊,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林穗抬手揉了揉他细软的头发,安抚道:“不用,你忘了昨日王大夫说的,你得静养。而且姐姐不是有特殊任务交给你?”
小石头眨巴着眼睛,努力回想。
昨晚在窝棚里,林穗嘱咐了他很多,他一字一句复述道:“我留在营地里,要多听多看少说话。谁家说了什么,谁和谁吵了架,军老爷们有什么新动静,都记在心里,等晚上回来告诉你。”
林穗:“没错,小石头是姐姐的监查队。”
得到林穗的肯定,小石头安心了许多,他用力点头,眼中满是认真:“姐姐放心,我一定把耳朵竖得高高的!”
“嗯,但也要量力而为,保护好自己,有什么事就去找穿黑色皮甲的军爷,知道吗?”林穗反复叮嘱。
经过她的观察,穿黑色皮甲的士兵皆是楚家军的人,而穿布衣的则是贺州城的官吏。
许是楚昭管理军队很有一套,楚家军的士兵行事更讲规矩,对待流民的困苦偶有恻隐之心,比贺州城的官吏要好上许多。
小石头乖巧应道:“好。”
待喝完粥,林穗仔细帮小石头换好药,这才从包袱里抽出几块破布绑成布袋子挂在腰间,随后径直朝东侧山林走去。
贺州城的东面紧邻骊山山脚,有一大片稀疏林地,拾柴队的流民大多聚集在此,或弯腰捡拾地上的枯枝,或仔细探查各处角落,寄希望于搜寻到能吃的野菜和野果。
然而,这片土地早已被来往的流民搜摸过无数遍,光秃秃的地面上连根粗壮些的草根都看不见。
当然,偶尔也有人运气好,在树根缝隙或石头缝里发现几根焉巴巴的小野菜,不由心中一喜,飞快将野菜摘下,藏进背篓或衣服里。
若是碰巧看见林穗望过去,他们便会用戒备的眼神盯着她,确定她没有恶意后,再警惕地环顾四周,若无其事的走开。
林穗对此并不在意,她脚步没有丝毫停顿,一个劲的朝骊山深处走去。
越往深处走,层层叠叠的树便越多,茂密的树枝遮蔽了天光,脚下的路也变得崎岖难行,同行的人就更少了。
许是此处距离贺州城有些远,来回并不方便,也有可能是害怕深山里有危险,不敢贸然闯入。大约走了半个多时辰,林穗身边已经看不见任何人影,只剩下风吹树叶的沙沙声。
这正合林穗心意,她进山的目的本就不是为了几捆交差的木柴,而是寻找适合种植的秘密基地。
她记得《基础种植手册》上说,种植作物一般分为两种:深耕细作与免耕点播。
深耕细作适用于长期耕耘,要开垦农田,精细管理。虽然产量较高,但需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
于林穗来说简直是痴人说梦,她孤身一人,连个像样的锄头都没有,更没有大把的时间待在此处。
而免耕点播则不同,它不需要对土壤有大范围的翻动,可以直接在覆盖物或浅层土壤上播种,这种办法省时省力,但对土地现状却有严格要求:
需要有良好的天然覆盖物,且土壤不能过于板结。
对林穗来说,后者明显会比前者更加适合。因此她需要在这座山上好好勘察,选择一个条件符合的地方将荞麦种起来。
隐蔽性是她考虑的第一点,种子成长至少需要六十天,深山里并非绝对安全,若被人发现,不仅粮食要充公,还会引得楚家军猜忌。
土壤环境她也要考虑,荞麦种虽是丰饶提供的良种,但也有水土不服的可能,倘若因地方选择失误,导致种子不发芽,耽误了时间不说,良种却不可再得!
林穗的目光仔细打量着每一寸土地,一旦有了足够隐蔽的位置,她便按手册上所说一一检验土壤情况。
只可惜,深山中大多都是高大粗壮的树木,根系盘结实在严重,根本没办法留出足够的空间给荞麦生存。
“可若是没有大型树木遮挡,就算土壤符合条件,我也不敢种啊!”林穗不由纠结挠头,这简直是个互斥条件。
搜寻了整整两个时辰,她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要么隐蔽性不足,要么土壤过于坚硬板结,要么落叶层太薄…
怎么就没有个两全其美的地方呢?!
林穗嘟囔着。
好在这才第一天,她抬眼望天,时间已经不早,是时候返程了。
林穗决定从另一侧下山,观察一下周边地形,为明天探索做准备。
下山的路轻松不少,她脚步缓慢,沿着山路捡拾干柴,深山里没什么人,不到一会儿便捡了满满一大摞。
再随手扯过路边的藤蔓,将枯枝扎紧,然后继续往下走。
突然,头顶传来一阵急促的破空之声!
林穗顿时警铃大作,根本来不及往上细看,只凭直觉往身后一撤。
“碰!”
一颗比拳头还大的红棕色未知物划过她的视线,啪嗒一声掉落在地。
林穗谨慎探出头:“这是个啥?”
本着好奇的心态,在排除掉身边危险后,她弯腰捡起脚边的椭球型大壳。
一道熟悉的光幕在眼前展开:
【果实名称:橡子(栎树的果实)
核心价值:富含淀粉 ,种仁单宁含量过高,直接食用极苦涩,易刺激消化道,有害健康,需严格脱涩后方可食用。
处理方法:方法一 (推荐):冷水浸泡法,将橡仁碎块清水浸泡,每日换水3-5次,持续5-10天,至水清无涩味。
方法二 (应急):煮沸换水法,橡仁碎块反复煮沸后清洗,重复5-8次,至基本无涩味。
食用形式:将脱涩后的橡仁晒干储存、磨粉 ,可用于煮粥或掺入少量谷物制饼。】
林穗:“!!!”
真·大自然的馈赠?!
还来不及惊讶丰饶竟有作物识别功能,林穗就被光幕上“可食用”三个字闪瞎了眼。
她抬头望天,头顶是一个近十米高的大树。
这树枝干遒劲,树叶黄绿参半,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摆动,锯齿状的叶片下夹杂着好些个拳头大的果实,有的呈绿色,有的呈棕色,还有几个与她手中类似,是红棕色的,挂在枝头摇摇欲坠。
林穗有些不可置信,她放下抱着的枯枝,几步走到大树旁,试探性的将手触摸树干,并在心中默念“这是什么,这是什么?”
眨眼间,光幕的字体再次更新:
【作物名称:栎树
生物周期:多年生大型乔木,生长缓慢,从种子萌发到首次结果需 15-30年。
适应性:极强!耐寒耐旱耐瘠薄土壤。
光照需求:喜光,稍耐阴,充足光照有利于生长和结实。
产量潜力:单株成年大树产量可观,但受气候影响较大,不适用常规农作物标准。
最佳种植区域:适宜山地、丘陵等生态脆弱区,可用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林穗:“!!!”
丰饶真的具备植物识别功能,这简直是野外求生神技啊!
她按捺住激动的心情,飞快地在周围几棵形态各异的树上识别起来。
可惜,结果并不如人意,周围的大树多半是普通杂木,少数具备药用价值,可处理起来十分麻烦,不能直接食用,剩余可食用的几棵,要么是幼树,要么离挂果遥遥无期。
不过,这点小小的失望很快被林穗抛过脑后。这次进山虽然没有找到理想的种植基地,但意外解锁了丰饶的作物识别功能,还找到了眼前这颗能填饱肚子的栎树!
怎么不算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既然是上天的馈赠,林穗不再犹豫,她回到那棵高大的栎树下,抬起脚往树干上用力一踹。
“嘭!嘭!”
树冠猛烈摇晃,几颗熟透的红棕色橡子应声而落,“噗噗”地掉在地上。
林穗弯腰,手脚麻利地将它们一一捡起,又抽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小心翼翼地撬开外壳,取出里面浅褐色的橡仁。
一颗,两颗…
她将这些珍贵的“淀粉块”仔细收好,准备回到营地后再做后续处理。
做完这些,她又环顾四周,找到两根结实的长树枝,用匕首削去枝丫,在两端挖出凹陷,然后将之前捡到的那一大摞干柴紧紧捆在两根树枝的一头,随后两边肩膀一挑,轻松抬起。
林穗:“哇!”
不错诶,这样扛着倒是不费手!
于是,当小石头伸长脖子,不时朝营外张望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画面:
一座木头山里埋着一个人,她左右两肩各扛着一根粗壮的树枝,前后挑着两捆高耸如山的柴捆,步履稳健地穿行在归营的人流中,一步一步朝着窝棚走来。
“这是…我姐姐?!”
小石头瞪大了眼睛。
众人也纷纷惊呼,不仅惊讶于这别具一格的装扮,更惊讶于这惊人的火柴量!
“老天爷…这女娃子是谁啊?”
“她…她扛了多少?!”
“少说有百来斤了吧?”
“乖乖,她上哪找到这么多木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