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黎是这一次的带队弟子,望若絮站在她身边,等待传送。再次睁开眼已经到了城中。
道路干净整齐,百姓安居乐业,可那些被沙兵所伤的百姓在哪?
回头看众人,面上依旧带着出来历练的激动,但也有少数有经验的弟子略微凝重。纹黎凭着安阁弟子的传音带着身后弟子一起去了安阁安置弟子的地方。
“快看!娘!那些就是海潮天的弟子!”
“乖宝,我们不指人家好不好?”
“天星在哪里啊?妈妈你不是说……”
“嘘,天星有事,不会来这里的。”
……那对母女走远了。
前方带头的纹黎目光直视前方,手中拳头不免得攥了起来,心中五味杂陈。望若絮小心观察周围弟子的神情,想来他们都听到了。
没有一个人,对这对母女说的话表示厌恶,或者不耐烦,甚至嘲讽,大多是落寞的。
“纹黎!太好了,你们来了。”
一个弟子满脸血污的从一处府邸走了出来,浑身上下是遮掩不住的疲惫。双眼带着红血丝,手中还提着两个篮子,他看起来没有大碍,这些血污应该不是他的。
“嗯,州主命我们来帮忙,所有事情交给我们就好,安阁弟子好生去休息。”
望若絮透过这血污认出了这人,是当时海潮天天赋还不错的一个弟子,如今来安阁当了一名统领。
年少有为。
“休息不了,”弟子指了指安阁身后的一座大山,现在这个时辰还是雾蒙蒙的,“那座山翻过去,有个村庄的百姓还没有转移过来,我还得去帮忙。”纹黎看了眼那座山,转身对已经准备好的弟子吩咐道,“你,还有你,带着五个弟子,跟着师兄一起去带百姓回来。”
“你们几个,去海潮天名下的药房取药,务必要快。”
“余下的,跟我进去照顾百姓,脏乱是一时的,但百姓的性命是望州的根!”
“是!”
这次出来不过三十名弟子,望若絮跟着纹黎进去安阁照顾百姓。一进门,就闻到铺天盖地,迎面而来的药味,中间的空地上,三两名弟子守在大药炉旁边看着火候,左边是用来安置百姓的大堂,一字排开,一排十二个,一共四排,百姓盖着白被子已经染上了尘土和血迹,甚至是肉眼可见的腐朽之气,到处有人呻吟。
人数之多,是海川并蓄阵之后从未见过的。
这还仅仅只是刚转移过来的百姓。
好几名弟子忙的焦头烂额,衣服看起来也是好久没换过的了,双眼也和刚刚在门口的弟子一样有红血丝,在各个呻吟的百姓之间游走治疗。
纹黎不敢怠慢,立刻让身后的弟子拿着从海潮天带出来的药物上前去帮忙,自己则是去找领头弟子询问情况。
望若絮一手拿着布条,一手揭开一个小女孩的手臂,伤口化脓已经好几天了,血凝固在衣服上,还有残留着的腐朽之气,带着一阵腐臭的血味。想起自己身上有望千萧的咒术,双指掐诀将腐朽之气逼了出来,随后打了盆热水,帮她把血污擦洗干净,将手臂那里的衣物都剪掉了,再上止血愈合的药。
不只是手臂,许多地方,腹部,小腿,哪哪都是伤口。
小女孩已经气若游丝,再不抓紧真的就难办了。望若絮双手掐诀,一口气将所有的腐朽之气逼了出来,依旧没有好转。
上药,包扎,喂药,盖上白被子,折腾了很久,才算是稳定下来。可除了这个小女孩还有许许多多的百姓,转眼看大堂,又一批百姓来了。
就这样一直忙到了深夜,药炉的火没有停过,弟子们的身影也没有停过。等到最后一批丹药熄火,才算是将所有人安顿好,望若絮拖着疲惫的身子缓缓走回原先那个小女孩的地方,看着她呼吸均匀,已经睡着了,心中小小的松了口气。
纹黎让弟子们回房中休息片刻,留人守夜,明日还要接着照顾。望若絮自愿留下,坐在亮着烛火的大堂内,将帘子打了下来,留窗户通风,坐在小女孩旁边看着天边的星星。
大堂中久久不散的药味被晚风冲淡了一些,周围的百姓都安静的睡着,药炉底下还放着没烧完的柴火。望若絮身上酸痛,却觉得从暮疆出来以后一直不安的心,此时有了一些些平稳。
思及望千萧,便抬手给他传了音。
“城中百姓都安顿好了,夜已深你早些休息。”
不多时,那边就回了消息来。
“嗯,遇事找纹黎,预计两日就可回海潮天了。”
将传音收回,转头又看了看小女孩的状况,还好没有复发的迹象。
夜渐渐深了,晚风吹着,一同守夜的弟子也打起了瞌睡,望若絮也有些困意在身上。眼睛缓缓闭上,再睁开的时候已经天光大亮,她是被一阵吵嚷声喊醒的。
果真是没得休息。
“怎么了?是又有伤员送来了吗?”
望若絮问了一下身旁的弟子,他摇摇头,显然是也没有休息好,以手扶额,语气有些无奈还带着愠怒。
“城外三十里城郊处,之前我们一直要在那设个阵法保一方平安,那边的百姓怎么说都不同意,说这阵法会把沙兵引来,我们拗不过只能放弃。现如今那里起了沙兵祸乱,总在夜里出来,已经死了八九个人了。”
百姓不懂这些,但怎么样都不会拒绝设下这种阵法才对,难不成真是另有隐情?
“他们可有什么依据?”
“说是他们从别的地方逃难过来,一路上见到了这种阵法,总是会遇到沙兵,所以认为是阵法将沙兵引来的。你也知道,这阵法是上七州下令在各州设置的,怎么可能会把沙兵引来?”
这就更说不通了,虽然望若絮不知晓上七州下了什么阵法,但是她还是决定亲自去看看,那个老妇人还在念叨着什么沙兵杀人一类的事情,便三步并作两步来到纹黎身侧请命。
“师姐,我愿随婆婆去城外看看。”
“嗯,也好,带上药材。”
一旁的弟子将安阁外出治疗用的药箱交给望若絮,又听纹黎叮嘱三两句,两人就一同在阵法下消失了踪迹。
再看周围景象已经变成了稻草盖着房屋的城郊。
“婆婆,您家在哪?”
婆婆两只手抓着拐杖,浑浊的双眼向前仔细看了看,似乎是极力的辨认自己的家在哪。等到周围都看了一圈,才颤颤巍巍的指着不远处的一处小水塘,说道,“那,那儿……”
“好,我扶您过去。”
老人脚程不快,望若絮就扶着她一步步走过去,手还是冷的,等到了水塘附近,望若絮才知道这小水塘并不小,婆婆的小木屋就在离水塘最近的地方,其余人的屋子零星的绕着水塘建了半圈,大大小小有十几户人家。
“在这附近……”尚未说完,一阵强风袭来,望若絮下意识拿剑想要劈开强风,忽而意识到自己现如今的实力,转了个剑改用横剑挡在婆婆面前。
究竟是何人?化魂境上乘,此等修为在朝域当中也是极少数人能有的!
挡去风沙,望若絮只看到水塘一畔,一道蓝衣身影带着斗笠,身姿挺拔看不见面容,手中握着一柄白金色的剑,剑身微微流转着金光。只是一瞬,望若絮就认出来了,那柄剑是聚朝剑,剑的主人——
是初苍明。
他像是没有看到别人一般,负剑而立面对着平静无波的水塘,像是遗世独立的仙人。二人之间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让望若絮看得见故人的身影。一时间哑了声,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扶着婆婆,没有靠近那谪仙人。
“此地凶险,莫靠近。”留下一句话,再次绕着那蓝衣起了大风,人随风烟散,再看平静的水面泛起一道道涟漪,这才发觉初苍明入了水中。
当真是他。望若絮扶着婆婆快步离开了此地,来到婆婆的住处。
“婆婆,您能跟我说说,为何不想安阁在此处建阵法吗?如今沙兵横行,有阵法就多三分保障啊。”
婆婆坐在屋门口的一块石头上,望若絮蹲在她身前,抬着头看着她。婆婆摇摇头,像是又陷入了思索,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我……从丹州回来……是想找我孙女的,他们说我儿子儿媳都死了,我就一路找过来……一路上碰到了安阁说的阵法,那里一条一条的都是腐朽之气,肯定有沙兵啊!我留着命,要找孩子的……不能死啊……”
一条一条的腐朽之气?阵法若是没有猜错应当是驱散腐朽之气的东西,周围又怎么会有腐朽之气?腐朽之气除非化为实体,不然非修道人无法看见,这婆婆为何能瞧见这腐朽之气?
“婆婆,这附近已经死了七八人了,您可知都是哪户人家?”
皱巴巴的手指抬起来,茫然了一会儿,随后朝着木屋附近的几户人家点了点,都是在水塘附近的。望若絮观察了一番这附近人家的屋子,没什么特别的地方,随后又问了一下知不知道死的都是多大年纪的人。
得到的答案是男女老少都有,那这就说不通了。
若是杀得都是中少年人,便是这里的沙兵并不厉害,需要吸食生力旺盛的人才能最快提升自己的修为,那样就能解释为何婆婆住的离水塘最近,却不受牵连了。
可现在说男女老少都有,那是为何?
刚刚面对初苍明时那阵狂风应该是在试探水中是否有东西,他下了水塘当中,那便是探到了什么,现如今天色尚早,不妨去其他几家看看。
于是安顿好婆婆,察觉婆婆手凉,拿了些滋补身子的丹药交给她,又沏了壶茶放在了屋中。
去周围敲了一圈的门,得到的答案与婆婆所说的差不了多少,但问及婆婆之事,与她一同来望州的人只说:是个苦命人,一个人跋山涉水从丹州来到望州,但好在身子硬朗。
“多谢二位,这是些滋补的丹药,还请收下。”
谢过最后两位百姓之后一个人走在路上,看着水平如镜的荷塘,她想着要不要去荷塘边看看。清风徐来,落下几片落叶,这水干净,清澈见底,还有鱼儿在上面游着,却让人觉得不真实。
谁知道下一瞬,那水面突然爆发出三丈高的水花,直直的窜上天,溅得岸边都是,望若絮反应快拿剑挡了一阵才没有淋湿。
水面上,初苍明依旧带着斗笠,水纹青线皂靴轻点水面,手持的聚朝已经出鞘,左手拿着三枚混沌的黑墨色小球,浮在他手心,看样子就是抓到的沙兵。
望若絮不知道为什么,本能的后退,脸上犯僵,想要离开这里。不想让初苍明见到自己,就连她自己都不想见到初苍明,起码不是这个时候见,起码等她恢复灵力……
“海潮天弟子?”
他看到了望若絮,落在她不远处,欲将手中三枚混沌的沙兵交给她,谁知这弟子转头就跑了。
罢了,回海潮天给望澈吧。
望若絮跑了,转头拔腿就跑的那种,一路跑回了婆婆家。
婆婆依旧坐在门口的石头上,安安静静的看着不远处。看着那身影,望若絮好像脑中闪过一道光——村里人说她找孙女很勤快,而且身子硬朗,能一路从丹州跋山涉水来到望州海潮天附近的人,绝对不是身子弱的老人家。
但她手是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