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玉容看了一眼舅母,没多思量:“这你得找我娘啊,长辈们都在,我们小辈,手里没钱。”
“这孩子,你怕什么,舅母还不知道你们家的事情,刚才你娘都说了,你们赚的钱都是分了的,你跟老三给舅母凑一凑,这钱是借的,不会不还的。”
玉容一叹。
“巧了不是,我的钱都存在县里钱庄。”
“明日取了就好,我到时候来拿。”
“我不借。”
玉容直说,倒也没不好意思,这人她觉得多少也有些不要脸,感觉是强借,开玩笑呢。
舅母一下站起,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玉容。
“玉容,我可是你亲舅母,你知道不,娘亲舅大,大姐,这就是你女儿,我的亲外甥女。”
“我不是,你以后别来我家了。”
玉容说完转身就走,萧老爹看着女儿,也没吭声,其实心里觉得,这闺女有时候还是比儿子顶用。
一旁被他瞪着的老三也不敢说话。
朱氏则是暗暗称快,这小姑子,越来越厉害,也好,这件事,怎么说呢,若是玉容借了,他们不借,到时候就是他们的不是。
眼见自家弟妹开始哭诉,玉容娘只能安慰她。
她余光看向萧老爹,希望他开口,外甥成婚也不是小事,可萧老爹本就是个抠门的,银钱在他这,只进不出。
就是他亲外甥,他都不愿意借。
多少年了,他手里有过钱,之前靠着种地,家里压根就没多少盈余,存款就几十个铜板。
眼下不一样,沉甸甸的银钱你让他收着,他压根舍不得掏,除非是没办法。
谁不知道借钱容易还钱难。
舅母走后,玉容娘一直叹气,又来找玉容。
玉容心智很坚定,说什么都不借,之后装作熟睡的样子。
夜里,玉容娘坐在炕上哭。
“你哭啥呢?”
“这自家还都没红火起来呢。”
“你听我跟你说,你娘家你不用想,又不是没儿子。”
“玉容是个没良心的,我都要不来她的钱,万一人又气走了,银钱你不要了。”
“别哭了,睡吧。”
萧老爹很困,迷迷糊糊说了几句,就这么睡了过去。
玉容娘躺在炕上,也顾不得难受太久,她一天下来,也没多松快。
翌日下午,唐之辉休沐回家,唐母看着儿子,乐呵呵的。
“娘,笔墨我已经买了,这钱您留着。”
这段时日,唐之辉下学之后,抽一个时辰,跟几个同窗一起去码头卸货,虽然又苦又累,但多少有点进项。
私下,他也接了几本抄书的活计,只要顺利完成,手里就会宽裕一些。
“娘要钱做什么,你争取早日当官,到时候什么都好了,今年可一定要好好考,娘看你比上回回来又瘦了一些,要好好吃饭。”
“娘,你放心吧,我没亏自己,天气热,有时候胃口不太好。”
“那就好,身子也重要。”
唐母对儿子期望很大,看向他的眼神更是不加掩饰。
唐之辉八岁那年开始读书,隔壁村开蒙,镇子上又读了几年,去年考中的童生。
眼下,他还不到十八。
他家里本就不富裕,可以说是贫穷,也没人资助他,前程如何还不好说。
先生私下跟他说过,他眼下学的不够扎实,今年胜算不大的。
他考量一番,下半年的院试就没报名,明年再看,这场考试要花不少钱,主要是要让人担保。
人有的是,先生都可以介绍,关键是人不可能白白给你担保的,银钱谢礼要自己准备好。
如果不能一次过,没这个把握,那就继续读,若是花了钱没考过,只怕家里更不得安宁。
“我儿大了,也该娶媳妇,娘回头去找媒婆,给你说个媳妇,等你有了孩子,娘也就对得起你们死去的爹。”
“娘,先不用了,过两年吧。”
“不能这么说,别耽误你,读书是一方面,生活也是一方面,娘年纪不小,总要有人照顾你,你大嫂,私心重,总是觉得我偏心。”
“可你爹早去,你娘不计划着,这个家能好吗?”
唐母说到这,语气带着些许无奈。
唐之辉年纪不大,但也不傻。
“娘相信你,日后肯定让咱们家跟大柳村的闻家一样,你也迟早也去京城做官,到时候你大哥肯定也能沾光过好日子。”
唐之辉没说话,私心里,他真的想这样。
从他读书起,期盼的不就是这一日。
闻时闻大人,眼下县里读书人都知道,他是近些年来,他们县里最有出息的读书人,所有人都期盼着能成为他,带着全家过上好日子,风光无限。
可是,成为他,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娘,我回屋温书去了。”
“去吧。”
翌日下午,玉容刚到村口,便碰到了舅舅。
舅舅看着她的眼神十分不善,两个弟妹跟在她身后,开口叫人。
“回去再说。”
玉容倒也不怕。
到家后,萧老爹看了一眼来人,叫玉容娘过来招呼,起先,他还是乐呵呵的。
“姐夫,这都是一家人,大家互相帮忙也是应该的,眼下你家富了,怎么就看不起我们这些穷亲戚?”
玉容听到这话,心里直翻白眼。
“这是什么话?不过孩子大了,不由爹娘。“
“你们两口子手里也有钱,借我们用一段时间,怎么了?”
唐氏听到这话,下意识的咬了咬唇。
她没能从婆家借到钱,男人装死,自己没有,长辈们也不太乐意,她可是被娘家埋怨的。
玉容自然注意到这个弟妹,眼下,先不说这个。
她看着亲爹,亲爹一下站起,气呼呼的。
“我们这一家子也要吃要喝,我们这才赚钱多久,东西都是花钱买的,也不是凭空给的,又能剩多少?“
“我们生意是不错,可我们家要用钱的地方也不少呢,你家什么条件我还不清楚,不过是听说我家有了点钱来打秋风罢了,若是你嘴里没好话,给我滚,不行把你姐带回去,这媳妇,这门亲事,我不要了。”
萧老爹说完之后,玉容娘一下哭了,委屈不已。
玉容舅舅看着两人,脸色也很难看,他不可能带玉容娘回去的,即便就是置气,多个人,还要多碗饭呢。
“这么说?是要断亲?”
“我不信你没钱给儿子办婚事,当初我们也不宽裕,那几年,为了给我爹娘看病置办丧事,家里都要吃不上饭,要不是把大丫头给卖了,我们全家怕是早饿死了。”
“你姐姐没去你家借粮食吗?你们借了吗?你们若是帮忙,玉春怎么可能被卖到陈家?”
旧账翻一翻还是有不少的,有些事情萧老爹也没忘。
村里普遍重男轻女,可这都是背地里。
明面上,不少人都是张罗着要给女儿家说个差不多的亲事。
乡下人就是图富贵,没见识,也知道,把女儿送到有钱人家,地主家做妾,那是作践女儿,妾说到底,就跟那卖了身的奴婢一样。
这也说不上丧尽天良,可在玉春刚被卖的那段时候,萧老爹心里也不是滋味。
幸运的是,陈家比起别家好的是,子孙不多,家业大点,如果玉春进门到现在都没生养,说不定人都没了。
他们以前也是想占便宜,可陈夫人是什么人。
不过几次,萧老爹歇了心思,平日里不怎么提,有时候也羡慕别家,但说到底,这件事他觉得自己做的就不是对的。
玉春比玉容还勤快,也更听话,若不是当时为了全家生计,他怎么可能把女儿卖了。
“我们当时也难,而且,你自己卖了女儿?关我们什么事情,又不是我们让你卖的。”
玉容舅舅立马回话,说这话的时候,他多少有些心虚。
玉容爹一下火了。
“玉春在陈家,日子好坏我们也不知道,我们还想攒钱把她日后赎出来,再给她说个人家。”
萧老爹这话一出,玉容娘一愣,院子里所有人都惊讶不已。
玉容舅舅是气冲冲的走了,银钱是肯定借不到的。
他走后,玉容关上门,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亲爹。
“当年卖了你姐姐也是真的没办法。”
“大姐在陈家,肯定好吃好喝的,她可是帮陈家生了大孙子呢。”
萧老三这话一出,玉容瞪了他一眼。
“你想多了?大姐在陈家是要看人脸色的,你当陈家都是大善人,大姐若没有生养,或者生了女儿,说不定人早就没了。”
把女儿卖了,又赎回来,其实村里也不是没有人家这么做过。
早些年不得已,日子好了,还是挂念着女儿,赎回来再嫁,也可以,给人当正妻是最好的。
不过这样做的人家很少,赎回来不光要加价,还得主家同意才成。
人家不同意,你也没办法。
“陈夫人十分精明强干,陈老爷对大姐尔尔,若不是有孩子,老夫人呢,也只喜欢孙子。”
“如果不是陈夫人后来有了生养,外甥就是她的儿子,姐姐说不定坟头草已经几米高。”
玉容说完,玉容娘一下止住了泪。
陈家要是只有陈温一个,玉容可以断定,陈夫人肯定会去母留子。
陈老爷跟老夫人,也一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