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泽裳一直陪伴在魏姿欢身侧,直至夜幕降临才不舍得离去。面对魏姿欢的挽留他虽心动却也知道女子清誉何其重要,他与魏姿欢尚未成亲,留宿于礼不合。
魏姿欢思索再三还是踏进了苏卿语的院落,明日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她要知道苏卿语到底是怎么想的。
高一贤被高夫人抱走接连几天任凭他如何哭闹都没见到自己的母亲,好不容易回到母亲的怀抱,黏着苏卿语一刻也不离开。
苏卿语陪着高一贤吃了饭便哄着他睡着了。听着孩子轻缓的呼吸,苏卿语踏出房门,煮了一壶茶水静候魏姿欢的到来。
面对已经等在此处的苏卿语,魏姿欢勾了勾唇,道:“让你久等了。”
苏卿语疲惫的摇摇头道:“谢谢你,姿欢。”
魏姿欢坐到桌前:“你知道的,你我之间永远不用说这个。现在你打算怎么办?”
苏卿语顿了顿道:“这些年来在高家受尽了委屈,我虽并未提及,但父亲母亲不可能完全不知晓。他们为了与高家联手,葬送了我的一切,把我推进这个火坑,不管不顾。”
魏姿欢沉默了,这些她一样知晓,可是能怎么办呢?高家乃朝廷清流,高相极受文人追捧,苏家却在一直在朝中摇摆不定,为了拉拢苏家,也为了稳固高家,两家定下这门婚事。
苏卿语的声音带了些哽咽:“他流连花丛并非一两日,怎会为了一位拉拢关系的妻子回心转意。但他对我好的时候,我是真心想把我们的日子好好过下去的。只是……”
魏姿欢终于是忍不住了,她轻拍着苏卿语的肩膀:“我会为你做主的,别怕,你现在想怎么办?”
苏卿语抹去眼角降落未落的泪水,道:“我还有一贤要照顾,高崇山如此这般不给我们留活路,我也不必顾及他了,我要和离,我要做第一个休夫的人。”
魏姿欢点点头,道:“你想好了就是,放心去做吧,总会变好的。”
周泽裳一路飞檐走壁赶在城门关闭前出了城,远远的篝火点亮,劳累一天的战士正坐在一起吃饭,将士从羊腿上撕咬下一大块肉大口咀嚼着。
蒋煜明看到失踪一天的主帅回来了,乐呵的从墙上跳下来道:“你回来啦!我今天去城里买了几坛好酒,你可要尝尝?”
周泽裳瞪了对方一眼道:“不可多饮,我还有事,先走了。”
蒋煜明看周泽裳这冷漠的态度不干了,往前晃悠了两步拦住了对方的脚步:“怎么?和你的公主殿下吵架了?”
周泽裳对于蒋煜明胡闹的性格已经习以为常,道:“没有,她很好,是苏家和高家的事。”
蒋煜明连着啧了三声,一把勾住周泽裳的肩膀道:“这城里谁人不知高家公子贪图美色,他家后院早晚会起火,你看我是不是早就喻言过这事!”
周泽裳一把甩掉挂在身上的蒋煜明道:“你到底有没有正事要说,我真有事。”
蒋煜明退后两部一手捂住自己的胸口往后一倒:“真是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哟!”
周泽裳无奈的前往自己的营帐,环顾四周东西并没有被翻动的痕迹,他走到后方,吹了声口哨,一直鸽子落在桌案,粘着墨水在纸张上留下几枚脚印。
第二日清晨,魏姿欢依旧早早醒来,苏卿语正端着碗给高一贤喂粥,见魏姿欢进来高一贤挥舞着小手喃喃着:“章……公主。”
魏姿欢走过去摸了摸孩子的小脸,苏卿语将剩下的粥喂完,缓缓站起身,妍心抱起高一贤退了下去。
苏卿语向前一步,拿着一个盒子道:“是时候该做个了断了。”
马车缓缓停在丞相府门前,苏卿语走在前面,眼看对面的车架缓缓停下,苏卿语低头行礼,尊敬的叫了一声:“父亲母亲。”
苏母看着憔悴了那么多的女儿,说不心疼是假的,她抬起手刚想拉过女儿好好看一番,就被苏卿语躲了过去。
苏父皱起眉头,有些责怪的道:“你怎么这么不懂事。”说罢甩袖离开。
苏母眼眶一点点变红,看着原地不为所动的女儿,伤心的踏过门槛,跟上苏父的脚步。
魏姿欢叹口气道:“走吧,该来的总会来的。”
满满当当的大厅里坐满了人,苏家和高家德高望重的人都聚在一起,很是隆重。
魏姿欢走到堂前,听着众人从原本的议论纷纷到规矩行礼,点了点头走到主位坐下了,一旁的冰心和兰心侍立在侧。
苏父率先打开话头道:“苏家和高家世代交好,如今喜结连理却因一些小事闹起来,恐怕伤了两家和气,今日就来分说明白。”
高夫人身上隐隐散发出颓唐之气,似是一个绝境之人最后的倚仗:“这明辨是非的证人大多是德行出众的诰命夫人,可这长公主并未成婚,怎懂得婚姻之事,且她又是苏卿语的闺中好友,判断难免有失偏颇。”
大堂没有人开口附和,魏姿欢轻笑一声道:“那依夫人所看,谁才能做这见证?”
“让我来吧。”众人转头看去,身形单薄而瘦弱的高厌正站在门口。
大家刚知道高家有一位病弱的小姐一直在外面疗养,今日一见果然病的不轻,竟然妄想和摄政的长公主平起平坐,恐怕是失心疯了。
高相连忙道:“你不好好呆在后院跑来这里胡闹什么!带小姐下去!”
高厌向前一步道:“父亲,我虽未婚配却是大哥的亲妹妹,眼下议事要紧,来不及再去请别家夫人,不如就让我同长公主一起做个见证。”
魏姿欢眯了眯眼睛,与那副羸弱的身体不同,一双灵动而坚定的眼睛正定定的望着自己。
魏姿欢退了一步道:“如此夫人还有何不满?”高夫人不再说话,高厌行了一礼规矩的站在冰心旁边,并未逾矩。
魏姿欢端起茶杯轻抿一口道:“那现在开始,两家分说明白,从今日起,再无翻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