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快穿之女配不善 > 真假嫡女文女配7

真假嫡女文女配7

    林茂南和盛夫人对视一眼,再多怒火,也只能先平复了出门领旨。金姨娘若有所思,瞥了眼林娴君,竟是轻笑起来。

    不怪丁管家慌乱,实在是此次来人非同一般,圣旨内容亦非同小可。

    丁管家得了提点已于正厅设下香案,宗人府现任宗令忠毅王与御前大伴申公公浩浩荡荡地领着一群人,捧着器饰抬着箱笼,于前院正堂中肃然而立。

    “忠勇伯府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惟乾坤定位,爰成覆载之能;日月俪躔,聿衍升恒之象。咨尔林氏娴君,忠勇伯之女,钟祥勋族,秉教名宗;柔嘉维则,淑慎其仪。德备椒庭,允协母仪之望;礼娴兰掖,克襄内治之隆。兹仰承圣命,俯顺群臣佥请,以金册金宝立尔为皇后,正位中宫。钦哉!”

    “臣,臣叩谢圣恩!圣上万岁,万万岁!”林茂南脑中嗡鸣,做梦一般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恍恍惚惚地重复着谢过来客道喜。

    什么嫡女庶女,什么镇国公府,都一边去。他如今可是国丈了,谁敢与他为难!

    盛夫人欣喜中带些忧虑,她早知永嘉帝待仙儿极好,可从没想过竟会有男女之情……转念一想,仙儿日后贵为皇后,又得圣上恩宠,如此算来,这却是世间再无可比拟的极好亲事。

    她露出个满意的笑容,朝旁边伸手想要牵住林娴君的手,却只看到了林婉萧沉郁的面色。她的笑容顿住,在这一刻真切地意识到,林娴君不再是她的女儿了,林婉萧才是。

    满府欢喜中,母女俩各有各的失落与不甘。

    林娴君除了宣旨那会儿跪下,早就被宫人们扶起了。

    她直愣愣地看着手中明黄的圣旨,只觉一阵不受控制的情绪在心中涌动。

    她不知道这叫做什么,但她此刻突然很想冲进宫里投入永嘉帝怀中。

    忠勇伯府沉浸在喜悦之中,卓渊廷却沉默地在养心殿里跪了一下午。

    他对永嘉帝的性子有一定了解,大祸尚未酿成,罪不及满门。可这毕竟是谋逆,还牵扯到先帝胞弟南王,他也没有把握永嘉帝会不会迁怒。

    卓惟与,杀妻弑子,勾结反王,你罪该万死!

    林婉萧告知卓渊廷已故恭王妃死因有异后,他立时遣人去查。虽被林婉萧提醒了心腹之一是恭王早年安插在他身边的暗桩,但错过了最佳动手时机,线索到侧妃身世上就断了。得了密信后,他想到了南王,预感此事非同寻常,可能会给王府上下招来大祸。

    果不其然,侧妃陈万贞根本不是所谓的乡野女子,而是岭南疍民后裔,如今的百色王之女与南王所生。南王将与外族通婚生下的女儿嫁给恭王,承诺拥两人的儿子为新帝。百色假装进攻,京畿又有卓渊廷身边的暗桩策应,只要在永嘉帝反应过来之前杀了他就算成事,,之后自有被收买的宗亲推动一切。

    为表诚意,恭王放任侧妃以百色特有的毒药毒杀了恭王妃。可怜恭王妃死时,腹中男胎已近三月。卓渊廷若非被永嘉帝派去战场,很有可能也会死在恭王和侧妃手中。

    其实第一周目里,卓渊廷后来还是死在了王府中,永嘉帝借题发挥,诛杀恭王满门,连带着拔除了南王所有势力。第二周目有林婉萧提醒,卓渊廷免于一死,并在收复南王旧部的过程中立下大功,成为了新的恭王,亲手将老恭王和侧妃送下去给母亲偿罪。

    今世林婉萧被伯府牵动太多心神,与卓渊廷相知相恋的进度被无限拉长,卓渊廷戴罪立功保全恭王府的想法也不那么强烈。他选择如实禀报,一切交由永嘉帝抉择。

    永嘉帝看完影卫呈上的密报,望向卓渊廷的目光里闪过一抹遗憾。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绍膺天命,统御万方,赏功罚罪,国之常典。恭王卓惟与、南王裴映南,世受国恩,位列藩屏,本宜竭忠报效,永固邦基。乃敢包藏祸心,阴结党援,谋危社稷,大逆无道。”

    “今着:逆王及同党即行赐死,褫夺封号,削爵问罪。恭王世子秉忠持正,首揭逆谋,功在社稷,加恩定远侯,赐金印紫绶,授“平南将军”,统领南军十万,即日南下,讨平岭南逆乱。钦此!”

    “臣,叩谢圣恩。圣上万岁,万万岁。”

    卓渊廷掀开帘子回首看去,暮色中华灯初上的宫城渐渐远去,一如年少时某个风和日丽的午后。

    忠勇伯府又出了一桩混淆嫡庶的丑事,京中却无人说嘴。圣上和娘娘虽一副全然不在乎的模样,识趣的却该撇过此事不提。

    林婉萧如今恢复了忠勇伯府嫡女的身份,却并未得偿所愿。

    一来金姨娘虽犯下恶事,却身为皇后生母不好轻易处死,只扭送到了庄子上让她了却残生。其所出两子皆承诺此生不入仕途以偿母过,以儆世人。

    二来虽与盛夫人相认,相处起来却少了亲昵,盛夫人总在不经意间将她当初林娴君。便是镇国公府,尽管众人都在努力弥补她,可似乎就是无法摆脱林娴君的身影。

    明明她才是盛夫人亲女,她才是忠勇伯嫡女。

    每每思及林娴君成了皇后,永嘉帝为她遣散后宫,林婉萧的心就如同浸在黄泉之中,时刻品尝着怨愤与不甘。

    所以卓渊廷平南凯旋后,请旨重回西境戍边时,她主动找上门,希望能与他一起离开。再待在京城,她怕自己会发狂。

    卓渊廷没有拒绝。两人的婚事办得并不盛大隆重,婚后第二个月,便启程往边关行去。

    盛夫人知道林婉萧的心结,虽不舍,却没有脸面多加挽留。

    金姨娘不知从何得知了林婉萧的婚事,托人送来了一只罕见的宝石手镯。这手镯是她最贵重的嫁妆,本该是一对,另一只,林婉萧在林娴君手上见到过。

    林娴君自进宫以后,就不再过多理会宫外的事。

    于她而言,诸事已了。往后余生就是与永嘉帝的朝朝暮暮,岁岁年年。

    某日,林娴君不见了一枚很喜爱的戒指,她细细回忆,觉得应该是在养心殿里胡闹那回掉的。

    噔噔噔跑进养心殿里,那个本该在这里批奏折的人不知所踪,可能又去看小皇子了。直到林娴君诞下皇子,各家才明白永嘉帝非是喜爱皇子或公主,而是喜爱林娴君和她诞下的子嗣。

    无人可使唤,她便自己开始到处乱翻。

    她找到了许多首饰,有在养心殿胡闹弄掉的,也有她随手搁在某处的。直到看见一只金丝蝴蝶。

    蝴蝶栩栩如生,振翅欲飞。过了许多年,上面嵌的宝珠仍旧光彩夺目。

    她被人从身后拢进怀里,那人气息如松柏,似乌木,多年未变。

    她得意地笑:“好呀,你竟从那时起便私藏了本宫的物件。好在本宫心中有你,否则你定是在宫中夜夜垂泪至天明。”

    永嘉帝当真顺着她的话想了想,便是一阵心有余悸。他想,若那时林娴君出宫后自此不再相见,他无非是极偶然的时候,或会忆起那个让他无端心软的小童。可待他明了自己的心意后,若她执意不肯,恐怕当真如此。夜夜垂泪不至于,枯坐到天明却是必然。

    永嘉帝自觉不是个心慈手软之辈。

    若果真如此,不等先帝为他荡平登基的阻碍,他可能早已薨逝。

    他也不觉得自己是个冷血寡情的人。

    先帝想他放南王一条生路,若非南王执意寻死,他大抵会睁只眼闭只眼,放任其在岭南做个土皇帝终老一生。

    可无论如何,他都从没想过自己会是个善哄孩童的仁长。从前哄林娴君,后来哄林娴君和他的小皇子。

    将林娴君抱上膝头那刻,永嘉帝就觉得事情开始不受控制。他对宫妃诞下的皇子没什么感觉,却对外臣之女如此心软迁就。他一度认为如盛昭仪揣测的那般,自己就是喜爱公主多过皇子。

    可后宫其他高位妃嫔随即也接了晚辈进宫,比林娴君乖巧机灵的不是没有,他不仅不想搭理,甚至厌烦得直接将妃嫔赐死,才用鲜血平了这不正之风。

    他是帝王,许多事情不必探个究竟,索性将林娴君养在了跟前。时日久了,愈发舍不得,愈发觉得这便该是他的人。

    他没有细想过林娴君到底是他的什么人。太傅曾言他是天生的帝王,唯独人性有损,他不置可否。有了林娴君后,他才隐约发觉太傅所言果真中肯。林娴君便是他的圆满。

    直到林娴君同他商量想嫁给大皇子。或许用知会来形容更贴切些。那小精怪已称得上无法无天,龙椅坐了,龙床睡了,玉玺随手把玩,兴起龙袍作画卷。

    他毋须思索当即回绝,她便怒气冲冲地跑了。她一跑,他便明白过来自己的心思。

    不是不羞怯的,但亦是坦荡的。

    他很肯定,他的小精怪早与他心意相通。庆幸的是,他的小精怪没有否认这一点。

    林娴君生的小皇子不像她,反而像极了幼时的他。永嘉帝对此没什么感触,毕竟林娴君就是在他跟前长大的。

    小皇子性子不知像谁,既不如永嘉帝聪慧果决颇具帝王之风,也不似林娴君狡黠坦率天生讨人喜欢。他是个敏感细腻的孩子,动不动就哭。

    哭着要林娴君抱,哭着要永嘉帝抱。

    如果不是有次被永嘉帝看见他小小一只,一剑将个背主的奴才扎了个对穿,或许真要忧心祖宗江山。

    扎完那奴才,他拖着尚在滴血的宝剑,哭着爬到了永嘉帝肩上。

    还能如何,自是继续哄爱哭的小皇子。

新书推荐: 我在地府干掉BOSS上位了 不是凑数?我怎么成幕后黑手了 引我入深冬 我真不想当皇帝啊! 东方蛟也会被认为西幻龙吗? 入梦三醒 藏娇:将军夫人她善谋 本想趁人之危,死对头说他婚约对象是我? 白云无尽时 亲爱的一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