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依旧是王嬷嬷带着人进来,身后跟着林安一家,两个厨娘,以及贾敏以前调教好的立春、小满,四个刚留头的小丫头和四个小厮。
再加上黛玉之前从林家大厨房要的小丫头也带了来,因着她脸蛋冻得红扑扑的像苹果一样,黛玉给取了名字叫苹果,正跟着三等丫鬟学着打扫卫生做针线。
十来个人跪成一片磕了头,贾母仔细看了看,向黛玉点头道:“也还罢了,以前你母亲未出阁时身边也有十来个丫鬟跟着伺候,元春丫头那时候进进出出的也有八个丫鬟跟着,后来一时比不得一时,还是你父亲想得周到。”
这边探春三姐妹听说黛玉回来,也结伴过来找黛玉顽,见地上乌压压跪了一片,问了方知是林家姑父给黛玉挑的下人,特特跟来京城伺候黛玉的,一时都羡慕黛玉有父亲宠爱,感怀身世不再说话。
黛玉自打进了贾府,明面上的丫鬟配置、领的月钱、做的衣裳等都是跟府里正经小姐探春迎春一样,私底下因贾母疼爱,还会再给黛玉添些零花钱,衣裳也比迎探惜三春的多。
虽说贾府已经不再是鼎盛时期,不过家里上上下下的主子下人加一起也有四五百人,外边等着进府伺候主子的家生子更是不少。
别人不说,仅宝玉一人,住进大观园后,里里外外服侍他的就有几十人之多,身边配置有一等丫鬟袭人,二等丫鬟晴雯、麝月等八个,三等及粗使丫鬟十来个,再加上奶嬷嬷、教引嬷嬷、浆洗婆子等不计数,因他是爷们儿,又有四个长随并小厮十来个。
贾母自己也说过,以前无论是贾敏还是元春,丫鬟配置并没有现在这么少,元春那时也有二等丫鬟八个,到了迎春探春,因是庶出,又无人为她们主张,王夫人一句节省开支便将姑娘们身边的二等丫鬟从八人降到了两人。
到了黛玉进府,纵然她出身高贵,父亲也位高权重,家中并不缺银钱,也只能客随主便,除了带来的雪雁便只配了二等丫鬟紫鹃和春纤两人。
所以当年六岁的小黛玉进了贾府,生活水准是下降了一大截的,不过林如海翩翩君子有涵养,教育出的女儿素养也高,知道去亲戚家不能给亲戚添麻烦,也只能忍了。
如今林如海父女俩换了芯子,自然是不管那一套,我们林家的姑娘该享受的,我们自己花钱享受,又不花你贾府的钱。
黛玉便一一介绍道:“林管事是专门来照管铺子里生意的,不在府里住。这四个小厮是为着我以后外出走动预备跟着的,不拘在哪给他们找个地方住就成。两位厨娘是从扬州雇来的,手艺极好,若是大厨房待不下,便在我院儿里砌个灶。这些人一应月钱由我们林家出,他们日常所费粮米等也会交到公中去,外祖母看怎么样?”
贾母见黛玉见事明白、说话利落,虽比宝玉还小了一岁,却仿佛一下子懂了许多人情世故似的,又见她落落大方对着自己微笑,双眼清澈如泉,神采奕奕,心中不由感叹孩子长大了,道:“哪里就少了这几个人的粮米,不必分得这么清,一概从我账上出就是了。”
黛玉笑道:“外祖母疼我,我是深知的,不过老话都说了,不患寡而患不均,咱们一大家子人,都看着外祖母行事呢,虽是小钱,却关乎深远,外祖母就别跟我客气了。”
贾母也知府里乱象频出,有的主子私下里不和,搅得下人也跟着斗,有的下人享受惯了,倒反天罡觉着自己也成了主子了。再加上府里进项少,花用却多,两个儿子都盯着她的私库生怕自己吃了亏。
见贾母点了头,黛玉高兴起来,教王嬷嬷带着人去小院儿收拾东西去,又吩咐林安把林家在京城老宅收拾收拾,毕竟快要过年了,红灯笼要挂上,对联门神也要贴上的。
林安等人应下,便告退出去了。
探春三人围上来同黛玉叙旧,因着林如海身体大好了,探春等也为黛玉高兴,说起路上见闻,几人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宝玉都插不上话。
黛玉想起带来的东西,便笑道:“我给你们准备了许多好玩意儿呢,明儿个我教人收拾出来,一样一样给你们送去。”
正说着,宝钗笑着进来了,一进门便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黛玉,瞥了一眼宝玉笑道:“颦丫头可算是回来了,你回扬州这些日子,有的人急得饭都吃不下,也不出来找人顽了,自己一个人闷闷的,好可怜见儿的。”
宝玉见宝钗打趣他,也不好意思起来。
黛玉笑道:“宝玉不去找宝姐姐顽,宝姐姐要是觉着他可怜,大可来找宝玉顽嘛。古语有云,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你好好参一参这里头的深意。”
宝钗听黛玉说话软中带刺,又看她一举一动松弛而舒展,竟带着些回扬州前没有的洒脱旷达,虽然看上去还是有些病气,却总觉着这个黛玉不像是梦里面那个最终凄凄惨惨孤身一人病死在潇湘馆的黛玉了。
前些日子她刚做过那个古怪而恐怖的梦,还没从梦中回过神,就听说扬州的林如海竟治好了病,让她一时之间搞不清楚到底梦是假的还是现实是假的。要说梦是假的,可是秦可卿突然死去,凤姐儿协理宁国府都同梦中一样,连从没见过的秦钟长什么模样都跟梦里一模一样,可是林如海父女却与梦中不同,到底是哪里不对呢?
因怕黛玉那张利嘴说出不好听的,宝钗忙转移话题道:“我刚进来时听你们说什么好玩意儿呢,有没有我的份啊?”
探春便道:“哪里能少了宝姐姐的份,不如我们明儿个约齐了去林姐姐院儿里顽,也算给她暖居了。”
迎春惜春都赞成,宝钗笑道:“颦儿的新院子就在梨香院西边不远,我以后去得多了你可不许嫌我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