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里回荡着震耳欲聋的音乐声,舞者们正在舞台上排练《Dangerous》的开场。
林站在走廊里,抬手看了眼手表。
距离正式演出只剩不到二十四小时,而迈克尔坚持要在今晚的彩排中测试那个“从观众席登场”的疯狂计划。
“你确定这样可行?”她转头问身旁的德国安保主管汉斯。
汉斯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理论上可以,但我们需要增加至少二十名便衣安保混在观众区。”
“不行。”林秋摇头,“迈克尔说要保持自然感,太多安保会暴露他的位置。”
汉斯的表情像是被人掐住了脖子:“那至少让他戴个通讯耳机,万一出事……”
“他不会戴的。”林秋叹了口气,“他说耳机影响表演状态。”
舞台上的音乐突然停了。
迈克尔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来:“JoJo!过来一下!”
她快步走上舞台,发现迈克尔正蹲在舞台边缘,皱眉盯着观众席的某个位置。
“你看那边,”他指着左侧的通道,“灯光打过去的时候,观众席太暗了。如果我突然出现在那里,粉丝可能会因为拥挤发生踩踏。”
林秋愣了一下:“你刚才不是还说这个方案没问题?”
“我刚刚自己走了一遍路线。”迈克尔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有些角度在图纸上看不出来。”
舞者们三三两两地坐在地上休息,塔莎拧开一瓶水递给他:“所以,计划取消了?”
“不,改一下动线。”迈克尔接过水喝了一口,转向林秋,“如果我们把出场位置移到VIP区旁边的过道呢?那里有栏杆隔开,观众冲不上来。”
林秋快速翻看场地平面图:“VIP区有独立安保,但你要怎么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混进去?”
迈克尔咧嘴一笑:“这就是你的工作了。”
——
两小时后,林秋站在VIP入口处,手里拿着两套场馆工作人员的制服。
迈克尔从更衣室走出来,把鸭舌帽压得低低的,脖子上还挂着一张伪造的工作证。
“怎么样?”他转了个圈,“像不像电工?”
林秋忍不住笑了:“电工可不会戴着价值十万美金的手表。”
迈克尔立刻把手表摘下来塞进口袋:“现在呢?”
“勉强合格。”她递给他一个工具箱,“记住,你现在的名字是‘弗兰克’,负责检查VIP区的灯光线路。如果任何人问你问题,就假装听不懂英语。”
“那你呢?”
“我是你的翻译。”林秋戴上同款鸭舌帽,“根据德国劳动法,外籍工人必须有本地陪同。”
迈克尔眨了眨眼:“你连这个都研究过了?”
“不然你以为我这两小时在干什么?”她推着他往通道走,“快点,彩排要开始了。”
他们沿着员工通道一路向下,穿过昏暗的走廊,最终停在VIP区侧面的小门处。
林秋通过耳机确认:“塔莎,我们到位了。”
“音乐三十秒后开始。”塔莎的声音传来,“灯光组准备。”
迈克尔突然抓住林秋的手腕:“等等。”
“怎么了?”
“你确定这样真的安全?”他的声音低了下来,眼神里闪过一丝罕见的犹豫,“如果出了什么差错……”
林秋反手握住他的手,发现他的掌心微微发凉。她忽然意识到——这个在舞台上无所畏惧的人,此刻担心的根本不是自己。
“不会有事。”她用力捏了一下他的手指,“我保证。”
音乐骤然响起,整个场馆陷入黑暗。一束追光灯猛地打在VIP区过道,迈克尔瞬间松开她的手,帽子一摘,外套一甩,在观众爆发出的尖叫声中跃上栏杆。
林秋站在原地,看着那个身影在聚光灯下腾空而起,像一道劈开黑暗的闪电。
……
彩排结束后的后台乱成一团。
林秋刚推开化妆间的门,就被迎面飞来的毛巾砸中肩膀。
“完美!简直太完美了!”迈克尔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兴奋得像个刚拿到新玩具的孩子,“你看到观众的反应了吗?那个保安的表情——”
“你差点摔下栏杆。”林秋把毛巾扔回去,“如果我没记错,彩排前某人还担心安全问题。”
迈克尔接住毛巾,咧嘴一笑:“艺术需要冒险。”
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巡演经理汤姆脸色铁青地闯进来:“出事了。柏林市政厅刚刚发来通知,要求我们取消观众席出场的环节。”
迈克尔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为什么?”
“安全评估没通过。”汤姆把文件递给林秋,“他们说这种出场方式违反了什么……人群管理法规。”
林秋快速浏览文件:“这是临时追加的规定,昨天还没有。”
“一定是那些赞助商搞的鬼。”迈克尔抓起水瓶狠狠砸在沙发上,“他们就想看我像商品一样从升降台蹦出来!”
化妆师丽莎怯生生地探头:“迈克尔,该卸妆了……”
“现在没空!”他猛地转身,脸上的舞台妆被汗水晕开,在灯光下显得格外狰狞。
林秋对其他人使了个眼色。
等房间里只剩他们两人,她才开口:“你吼错人了。”
“我知道。”迈克尔抓了抓头发,声音低了下来,“我只是……这个设计对我很重要。”
“因为你想打破常规?”
“因为我想让他们看到真实的我。”他走到镜子前,盯着自己斑驳的妆容,“不是从天而降的‘流行之王’,而是从人群中走出来的普通人。”
林秋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合上文件:“给我两小时。”
“你要去哪?”
“市政厅。”她抓起外套,“既然他们讲法规,我们就用法规说话。”
——
市政厅的走廊冷得像个冰窖。
林秋坐在长椅上,看着对面墙上的时钟一分一秒地走动。
“林小姐?”一位西装笔挺的中年男人终于推开门,“我是克劳斯议员。听说你为了一个出场环节特意跑来?”
林秋站起身:“是为了三千名观众的安全。”
克劳斯挑了挑眉:“有意思的说法。请进。”
办公室里,林秋直接打开平板电脑:“这是我们修改后的安全方案。增加十二个紧急出口标识,调整灯光追踪系统,还有——”她调出一段视频,“这是迈克尔亲自测试的动线,全程不超过九十秒。”
克劳斯戴上眼镜仔细查看:“准备得很充分。但规定就是规定……”
“1991年柏林音乐节,披头士乐队主唱在观众区停留了整整六分钟。”林秋调出另一份文件,“当时的安全预案还不如我们现在的周全。”
“那是特殊情况……”
“还有去年滚石乐队的演出,米克·贾格尔直接从观众席跑上舞台。”她又翻出一张照片,“据我所知,贵部门当时还称赞这是‘亲民的典范’。”
克劳斯的额头开始冒汗:“林小姐,你这是在……”
“我只是不明白,”林秋直视他的眼睛,“为什么同样的行为,换成迈克尔·杰克逊就变成安全隐患?”
办公室陷入沉默。
克劳斯摘下眼镜擦了擦:“你知道有多少人是为了看他才买票的吗?如果发生骚动……”
“所以我们应该保护观众,而不是限制艺人。”林秋放软语气,“克劳斯先生,柏林以包容和创新闻名。这场演出可以成为又一个典范。”
墙上的时钟指向五点。克劳斯长叹一口气,拿起钢笔:“我需要你们再增加二十名安保人员。”
“十五名。”林秋说,“再多会影响观众体验。”
“十八名,这是我的底线。”
林秋伸出手:“成交。”
回到酒店时,迈克尔正在钢琴前写歌。听到开门声,他头也不回:“怎么样?”
“明晚七点,你可以从观众席出场。”林秋把批准文件放在琴盖上,“条件是前两排必须坐安保人员。”
迈克尔猛地转身:“你怎么办到的?”
“讲道理。”林秋耸耸肩,“顺便提了下柏林市长是你歌迷的事。”
迈克尔大笑起来,突然弹了一段欢快的旋律:“我该奖励你什么?柏林最好的巧克力?新出的法律丛书?”
“好好休息。”林秋指了指他发红的眼睛,“明天还有正式演出,记得冰敷一下。”
“等等。”迈克尔叫住准备离开的她,“谢谢你……不只是为了今晚的事。”
林秋站在门口,走廊的灯光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