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闻津赶到淮州城时,天蒙蒙亮,昏暗的日光下,他策马而来风尘仆仆,一路上不知跑死多多少匹马,千里加急。
守城的侍卫见他一人,还以为是准备入城落脚的旅客,不耐烦地告诉他:“城中有疫病,现在不准人员随意出入……”
裴闻津举着腰牌,抹开挡脸的发丝,露出锋利的眉眼,他不多说,守城侍卫之前领教过他的高压,看见梦魇一般的脸直接就跪了。
裴闻津勒紧缰绳,语速飞快:“开城门,我要见知州。”
侍卫忙不迭地应了,拉开厚重的城门,给裴闻津放行。
他此行就是为萧谛听而来,在陛下跟前鬼扯了一通,老皇帝也知道淮州才遇天灾还在恢复期,准他带人奔赴淮州缓解疫病。
来的太医们年纪都大了,他嫌脚程太慢,自己一个人要了上好的马匹,日行千里,就为第一时间去见见那个惹是生非的人。
裴闻津来的总是不讨巧,踹开刘成的家门问清她去处后,茶也顾不上喝就来寻人。
来时的路上他就想好了,不管萧谛听乐不乐意,他都打算直接把人敲晕,然后捆了直接带回京城。
查什么案子?
心知肚明的东西非要弄到台面上来,成心不安生,诚心给自己找不痛快。
裴闻津就是这样想的,在他雄赳赳气昂昂地,掀开棚子时也是这么想的。
但真看到萧谛听脸找地直接扑地上 他恍惚了一瞬,在“装模作样角”和“袖手旁观”之间,他选择了格外狼狈的冲上前,把人捞起来。
要发的脾气,还有旁的,都在碰到怀里那个“小火人”的那一刻,一起烧成灰烬了。
萧谛听此刻身体滚烫,缺德一点的说,能直接捧出去,当个人形暖炉。
裴闻津心中五味杂陈,很想求她萧明昭别闹了,结果发现求也得排队。
毕竟这位三殿下偏爱生死一线,浑然不顾自己。
浓重的药味扑面而来,人被裴闻津一路抱回他休憩的客栈,安排人手看着就几个零零散散的亲卫时又是一肚子火。
“其余人呢?”裴闻津坐在她床榻边上,替她掖好被角,神色阴沉,让人不知道怎么回话。
几个人没想到裴闻津会来,懵了一阵子之后,几个人面面相觑,不敢接他的话茬。
裴闻津咽下火气,连连摆手:“算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对了,找些女眷来守着。”
亲卫不敢多言,见他松口,忙不迭的滚了。
京城多大部队是在三日之后抵达的,期间萧谛听高烧不退,裴闻津命人时刻守着,药喂了不少都不见好转。
房内炭火明明灭灭,药味浓得呛人。
萧谛听躺在塌上,脸色白得像纸,额前的碎发被冷汗濡湿,嘴唇泛着不正常的青紫色。
太医亲自坐诊,按着她的腕脉,眉头拧成个疙瘩,神色愈发凝重。
“怎么样?”裴闻津的声音放轻了些。
太医慌忙起身行礼:“回大人,殿下是劳累过度加上染了时疫,脉象虚浮得很……老朽已经开了方子,只是……”
“只是什么?”
“药材不够。”太医抹了把汗,“防治时疫的几味主药,城里的药房早就断货了。”
裴闻津掀开床帘的手顿了顿,目光落在萧谛听蹙着的眉头上。
她睡着时也不安稳,睫毛颤得像受惊的蝶翼,手紧紧攥着身下的床单,痛苦不堪。
“江州调的药材什么时候到?”他转头问亲卫。
“回大人,本该今早到的,可路上说是山体滑坡,只能改道而行,耽误了时辰,怕是要傍晚才能进城。”
裴闻津嗯了一声,转身往外走。
刘成还跪在客栈外,看见他出来,慌忙膝行几步:“大人,药材的事卑职已经派人去邻县采买了,只是……”
“你也要‘只是’什么?”裴闻津眸光冷冷地扫了过来,方才一直摁着脾气没有发作,眼下看见刘成这个晦气鬼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刘成那天大清早被裴闻津踹门,家丁在后头拦都拦不住,被拎着领子摇脑浆,问清那位姓肖的锦衣卫身在何处后,他就火急火燎地走了。
刘成不敢怠慢,也不敢触他霉头,窝窝囊囊地一块追了出去。
他裴闻津何许人也,能让锦衣卫指挥使如此着急,普天之下都难拎出个活人来。
刘成亲眼看着裴闻津水都没喝一口,就卷起披风,把人遮的严严实实带回客栈,在屋子里躺了三天,震惊之余脑瓜子终于转明白了。
放眼整个大靖,谁的身份地位对得上这个待遇呢?
他冒死前来确认,裴闻津嗤笑一声,听着她杜撰的便宜化名一乐,好心提点:“‘肖潇’可不就是一个‘萧’字嘛。”
哦,应该是“萧”。
刘成刚想熟练得捧场,结果发下自己膝盖一软,直接跪在客栈门前的地上了。
他带来的家丁见主子跪了,也自觉黑压压跪了一院子,整体看上去特别气派。
“唠唠?”裴闻津扯了块长板凳,大刀阔斧地坐上去,佩刀丢在一旁,“许久未见,刘大人当真是毫无建树呀。”
刘成冷汗涔涔,说话也开始哆嗦:“裴裴裴裴大人,下官这是…………”
“疫病闹成这个样子,你准备收拾收拾引咎辞职,我来了这里不是为了保你,是为为里头那位。”
刘成连连磕头:“疫病事发突然,下官罪该万死,眼下还请裴大人救救下官。”
起初是他不把疫病当一回事,只当是外来流民一路颠沛流离,发热咳嗽什么太正常不过了,可谁知道段时间内居然能闹成这样。
“哭丧些什么?”裴闻津打断他,把腰牌拆开丢给刘成,“持此牌去粮仓领米,再调五十个民夫来熬药。半个时辰后,我要看见每个棚子都有热粥和药汤。”
刘成捧着令牌的手直哆嗦,连声称是。等他带着家丁匆匆离开,裴闻津才转身对亲卫道:“去把杨府名下的药材库封了,所有药材全部运来”
“大人,那杨家……”
“就说是我的命令,抗旨不遵,就地正法。”裴闻津的声音没什么起伏,转身走进就近的一间草棚。
杨家欠过他一个天大的人情,他手中还有杨家的把柄,药材还是脑袋,想必杨家分的清。
安置民众的草棚又支了不少,那里挤满了咳嗽的孩童,最小的还在襁褓里,被瘦骨嶙峋的妇人紧紧抱着。
他蹲下身,摸了摸一个男孩滚烫的额头。那孩子睁着乌溜溜的眼睛看着他,突然伸出枯瘦的小手,抓住他的袍角。
“饿……”孩子的声音细若蚊蚋,他锦衣华服,一看就是有钱人家。
孩子母亲则惶恐地拽走孩子的手,连连道歉:“小孩子不知礼数——”
裴闻津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蛰了一下。他回头对亲卫道:"随行干粮还有多少,先拿来给妇女儿童分一分。"
他来时带了些别的东西。
那些用油纸包着的糕点,是出发前宫里的御厨特意准备的。此刻被他一块块分给棚子里幼小的孩子,油纸在粗糙的小手里簌簌作响。
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怯生生地把半块桂花糕递给他:"大人,你也吃。"
裴闻津喉结动了动,就着女孩的手,附身咬过糕点,甜腻的味道在舌尖化开,却压不住鼻腔里的药味和霉味。
“好吃吗?”
小女孩点点头,笑起来嘴角有一个酒窝,童音脆生生的:“好吃。”
这味道他熟悉,熟悉到有些腻味,但是对于这些孩子们而言,却是做梦都梦不出来的宝贝。
他心下一软。
傍晚时分,江州的药材终于运到了。
裴闻津指挥民夫在空地上支起十几口大锅,药材的苦涩味混着米粥的香气弥漫开来。
他站在锅边,看着太医们按方子配药,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轻微的咳嗽声。
萧谛听不知什么时候醒了,正扶着木柱站在棚门口,身上裹着他带来的貂裘,脸色依旧苍白,眼神却雪亮。
“你怎么起来了?”裴闻津快步走过去,伸手想扶她,却被她躲开了。
“小病死不了。”她咳了两声,目光扫过忙碌的人群,“药材到了就好,我让人去查过,杨家的药材库……”
“已经封了。”裴闻津打断她,从怀一旁端来个药碗,“太医说你得按时喝药。”
药汁黑漆漆的,冒着热气,显然是怕某位千金之躯找理由不肯喝,已经晾凉了些许。
萧谛闻着那股苦味就皱眉头,却还是接过来一饮而尽。
苦涩的味道从喉咙烧到胃里,她忍不住干呕。
“逞什么强。”裴闻津从袖中掏出颗蜜饯,塞到她嘴边,“含着。”
蜜饯的甜意冲淡了药味,萧谛听含着糖,含糊不清地说:“你喜欢吃甜的?”
“太医那里抓的,怕你不肯喝药。”裴闻津无奈地接过碗,和她站空地上分完小半包蜜饯。
公主怪不客气地直接拆穿他:“还吃,我是病人都分不到两块!”
裴闻津拉着她往回走:“只有两块是你的,别在这站着,回客栈休息去。"
萧谛听躲开他,觉得自己身体状态还行:“我案子还没查完呢!”
“什么时候差都来得及,现在这里我说了算!”裴闻津不同意。
“想得美!给你时间摸消罪证吗!”
“听话!”
裴闻津一嗓子吼完,才反应过来萧谛听说了什么,他松开拽着萧谛听胳膊的手,规矩地站到一边。
一时间两个人之间的氛围开始有些尴尬,萧谛听拢着貂裘冷冷地看着他,敛去先前嬉笑松快的神情。
裴闻津无奈地举手投降:“您好歹先把病养好了,再来找卑职算账吧。
萧谛听不答应:“我现在就想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