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进心

    顾文宁回家之前,林黛玉的两个伴读丫鬟,中夏和南枝正在屋里说悄悄话。

    中夏年纪大一点,又是这府里的家生子,她从小聪明,在下人们中间也是众星捧月。从小她的父母就跟她叨叨她以后的前程,不甘心她再一辈子只做个普通的伺候的下人。

    倒是南枝,虽然是外面买来的,到了林家也没有什么依靠,却笨笨的,也不去想那么多。主子们让她干什么她就干什么罢了。

    只听中夏对南枝说:“先前咱们是给大姑娘做伴读的。因为沾了读书人的边儿,比其他的丫鬟们还要尊贵些,手里领着是一两银子的例,跟太太身边的大丫鬟姐姐们是一样的。如今姑娘自己进宫去了,成了公主身边的伴读,在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少了,还需要咱们干什么呢?”

    南枝也不是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但她自觉又失不了业,不愁吃不愁穿的,怕什么?她便对中夏说:“横竖咱们还是伺候姑娘的丫鬟。难道你还怕被赶出去不成?”

    中夏一家子都是林府的下人,就是南枝被赶走,中夏也不可能被赶走的。

    中夏对着南枝也是恨铁不成钢:“你也不想想,先前咱们只伺候姑娘读书。其他贴身丫鬟要做的事情,咱们倒有一多半儿是不会的。雪雁就不说了,她年纪小,平常伺候姑娘也没有很殷勤。但是紫鹃本来是老太太给的人,在这府里上上下下的都熟,平常伺候姑娘又最是肯用心的,现在姑娘最倚重的就是她。”

    南枝也不理解中夏。难道非得做最拔尖儿的那一个才行吗?

    她对中夏说:“就让紫娟做了领头的,我们跟在她后头,也没什么大不了吧。我平常看紫鹃人是不错的,也不至于排挤我们。”

    中夏知道南枝是外头买来的,不了解这府里下人们晋升和去留的规矩,便对她讲:“以姑娘的年纪,最起码得六七年后才出嫁,到时候咱们差不多也到了嫁人的年纪。这姑娘出阁之前,要不要把我们嫁出去?要是嫁出去,嫁给谁,还能不能再进来伺候姑娘,跟着她到夫家去,这还是不一定的事呢。老爷和太太这样看重姑娘,以后她陪嫁的人肯定要细心挑选的。到那时候她也长大了,也用不到什么陪读丫鬟了,得是会帮着管事,会伺候人的才好。”

    南枝听了,倒也有些紧张起来:“那咱们得快点学着服侍姑娘才行,不能总偷懒了。”

    中夏知道这丫头单纯,只知道自己默默的努力。一时间她也不好说什么,只对她说:“好,咱们两个是一起的,咱们得一起努力才行。”

    南枝点头答应了,中夏便和她出去,先去姑娘房里转一圈,看看姑娘不在的时候,事情可都妥帖。

    紫鹃不在家,兴许又去跟这府里相熟的丫鬟们说话去了。只有一个雪雁守着屋子。

    雪雁见了她们两个,便也站起来,问一声姐姐们好。

    其实雪雁跟她们两个年纪是差不多的,不过既然中夏和南枝领着一等的份例。雪雁便也格外尊敬着她们。

    中夏把雪雁放在一旁的才绣了一点的手帕子拿起来,夸了两句,又说:“我们两个还不会刺绣呢,你有空的时候能不能教教我们?”

    雪雁便笑了,她完全是小孩子的心性,也只知道实话实说:“我自己绣的都歪七扭八的呢,还要教你们。”

    南枝说:“这有什么?我们两个完全是新手呢,正好跟着你学,省的让那些会刺绣的姐姐们看见了笑话。等你把我们两个教的入门了,咱们再去请教那些刺绣的高手。”

    雪雁便点头答应了。

    中夏在旁边看着,一时又是欣慰,一时又觉得她们两个都傻乎乎的。中夏拉了南枝来,当然不只是为了学什么刺绣。

    她们两个领了一等丫鬟分例的,再加上紫鹃和雪雁两个二等丫鬟,是现在姑娘屋里最排的上号的丫鬟。

    紫鹃最能干,又是贾府的人,跟她们不是一路的。她们三个最好抱团在一起,才好生存。

    但南枝和雪雁两个人都实在太单纯,中夏反而不好直接对她们讲了。

    她们在这里说着话,一面讲两句刺绣的事情,一面说些别的跟林黛玉有关的话。

    外头便传来丫鬟们通传的声音:“太太回来了。”又有许多的脚步声迎出去。

    雪雁是要在这里看屋子的,中夏和南枝便也跟着迎了出去。

    顾文宁累的腰酸背疼,歪倒在塌上,小桃她们给顾文宁捶着腿。中夏和南枝不是这屋里伺候的,她们也挤不上去,只在旁边看着这些大丫鬟们是怎么做事的。

    青梨捧了茶上来,琉璃杯里是一大朵清凌凌在水中绽开的白菊。这是为了不影响晚上的睡眠,过午之后顾文宁便不喝那些绿茶、红茶,最多泡一些花茶。

    顾文宁喝了一口,青梨接过来,搁在一边,也到顾文宁背后给她捏着肩膀。

    青杏上来说:“才刚二奶奶派人来了,说他们家大姐儿有些不好。太医院里最擅长看儿科的吕太医,平常三番四次的总请不到,总说去别人家了。二奶奶便问太太能不能帮个忙,要是咱们太太拿了帖子去,一定能请过来的。”

    顾文宁听了便问:“这府里老太太的面子难道还不够吗?”

    众人也不知道答案。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小孩子生病是最要小心的,她便说:“那明天一早便拿了我的帖子去请吧。”

    她又对青杏说:“你现在就去二奶奶房里跑一趟,跟她说,我们明天一早就去请,再问问大姐现在怎么样了,要不要紧?我今天实在是跑不动了,歇一歇,明天就去看大姐儿。”

    青杏答应了还站着没走,又说了一件事:“二奶奶还说咱们这院儿里人多,就这两进院儿住着太窄了,不如请了工匠来,在后面再多加盖一进房子。还有这夏天也马上要来了,最好再搭个凉棚,也好避暑。”

    自从顾文宁封了贞穆夫人,这府里奉承她的人就络绎不绝。她现在听了荣国府还要为了她大动干戈,倒也不惊讶。

    不过这里面的麻烦事儿也挺多。首先就是她们在前头住着,后面工匠们要动工,人怎么避得开?还有干活儿的动静也小不了,只怕吵的要死,她们还怎么生活。

    再说这后头本来也是有屋子,是有人住着的。为了给她们盖屋子,难道要把原本贾家的人赶出去吗?

    她本来也不打算在这里常住的,最好什么时候能赶紧回自己家去。

    顾文宁想了一会,便对青杏说:“等我明日见了二奶奶,自己跟她说吧。”

    青杏听了,便跑到王熙凤屋里传话。贾琏正和王熙凤在屋里吃饭呢,见了青杏,他也很客气的招呼:“青杏姑娘吃了吗?不如在我们这里吃两口。”

    青杏一向知道贾琏在这府里的名声,最是好色的,因此也不愿意多与他说笑,随便答应两句,便对王熙凤说:“我们太太回来了,听见说大姐儿病了,太太就说今天她跑了一天了,实在走不动了,明天就过来看大姐儿。还有二奶奶说的请太医的事,太太说明天一早太医院开了门,便拿着帖子去请。”

    王熙凤听了自然是感激不尽。

    青杏又说:“还有二奶奶说的要动土的事情,太太说明天过来亲自跟二奶奶讲。”

    青杏说完了便要回家去,王熙凤亲自送了她出来。

    贾琏在屋里咯吱咯吱咬着炒花生米,又喝了两口酒,便对王熙凤打趣道:“这丫头怎么见了我倒像见了贼似的,跑的比兔子都快。”

    王熙凤凤目圆睁,瞪他一眼:“你还不知道为什么?”

    说话间,王熙凤也拾起筷子来,两口子继续吃饭。一面吃,贾琏一面说:“当初老太太非要接了她们两个来。对于林丫头,我倒没二话,毕竟是老太太的亲外孙女,也是我的亲表妹。可是顾太太一个外人,倒住到咱们府里来了。如今看还是老太太有眼光。先前还说薛妹妹选上了,要发达了,如今看还是顾太太更厉害些。”

    王熙凤倒也赞同贾琏说的话。不过她还是习惯性的怼他:“你还说呢,别管是薛妹妹,林妹妹,还是顾太太,这不都比我们府上厉害了。”

    他们贾王史薛四家,彼此关系是最亲密的,如今王家有王子腾,史家有新封的侯爷,就连薛家都有个做了郡主伴读的薛宝钗。林家就更不用说了。他们贾家怎么就一点运气都没有呢?这真是完全落在亲戚朋友们后面了。

    听了这话,贾琏也是叹气:“咱们家大姑娘怎么进了宫这些时候就没有动静了?”

    王熙凤瞥他一眼:“你这是想做国舅爷了?”

    贾琏如何不想?

    不过贾元春做女史做了这么久,连个品级都没升。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哪里还敢做国舅爷的梦?

    “我不过也是瞎说说罢了。”

    两口子又吃了一会儿饭,王熙凤也在那里想:“要说起来,顾太太这些日子常进宫去,皇后娘娘,皇太后都是见得着的,不知道能不能见到咱们家大姑娘。”

    贾琏也是心下一动:“你是说顾太太能帮帮咱们家大姑娘?”

    这话是王熙凤提起的,但她很快又把自己否决了:“不成。顾太太平常为人最谨慎的。这宫里的事,她除了跟老太太说两句,平常对我们都是不说的。让她帮这么大的忙,别说她能不能做得到,只怕从一开始她就不肯应承。”

    秦可卿父亲的事,她嘴上倒是答应了,可不什么也没做吗?

    贾琏听了也不由得有些失望,但他也不是一个特别有上进心的人,叹息两句也就罢了。

新书推荐: 心尖暖阳,蓄谋已久 纯不了一点的爱 身为c级向导也能拯救世界吗? 原来我拿的是师徒文剧本 魔尊的白月光死遁后 空空圆 女阎王 杀了老好人正道夫君后 穿成良褚太后后只想摆烂 嫁给科举文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