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年轻化支线的策划会,开成了林骁和沈砚的“对峙现场”。
林骁把国潮跨界方案拍在桌上,PPT第17页的街头涂鸦与鎏金腕表并置,视觉冲击力极强:“Z世代就吃这一套,锋芒要够野,才能破圈。”
沈砚推了推眼镜,指尖点在投影幕布上的涂鸦处:“野不等于潦草。鎏金的‘锋’是精准的克制,不是泼墨式的宣泄——这组设计会模糊品牌调性。”
“模糊?”林骁挑眉,调出后台数据,“上周我们做的用户调研,87%的95后觉得‘高级感’等于‘老气’。沈砚,你太保守了!”
“我是在守住底线。”沈砚的声音冷了几分,“你所谓的‘野’,本质是用讨好换流量,这不是鎏金需要的。”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低着头,没人敢插话。谁都知道这两人私下甜得发腻,可一旦涉及工作,吵起来比谁都凶。
“底线?”林骁气笑了,“三年前你为了改一个logo的弧度,熬了七个通宵,怎么不说那是‘讨好’?”
沈砚的脸色沉了沉,没接话。他起身拿起马克笔,在白板上画了条折线:“可以跨界,但要保留腕表的金属切割元素——用街头艺术的色彩包裹锋芒,而不是覆盖。”
“包裹?说得轻巧……”林骁刚想反驳,手机突然震动,是妈妈发来的消息:“你爸早上遛弯摔了一跤,现在在医院拍片子。”
她的声音猛地顿住,指尖瞬间冰凉。沈砚察觉到她的不对劲,皱眉看过来:“怎么了?”
“我爸……”林骁的声音有点抖,抓起包就往外走,“我去趟医院。”
“等等。”沈砚快步追上她,在走廊拉住她的手腕,“方案的事先放放,我送你去。”
“不用,你忙……”
“我不忙。”他打断她,语气不容置疑,“现在最重要的是叔叔。”他转头对助理交代,“把我下午的会推了,方案下午再议。”
医院里,林骁的爸爸刚拍完CT,坐在长椅上揉着膝盖。林骁冲过去扶住他:“爸,怎么样?疼不疼?”
“没事没事,老骨头了,摔一下不碍事。”林父摆摆手,看见沈砚跟在后面,笑着打招呼,“小沈也来了?”
“叔叔好,我来看看您。”沈砚拎起刚在医院门口买的水果篮,语气自然,“医生怎么说?”
“说是有点骨裂,得养一阵子。”林母叹了口气,“你说他逞什么能,非要跳广场舞里的高难度动作……”
林骁听得心揪紧,眼眶有点红。沈砚悄悄碰了碰她的胳膊,递过来一张纸巾,眼神里带着安抚。他转身对林父说:“叔叔,我认识一个康复科的医生,技术很好,我帮您约个专家号?”
“不用麻烦……”
“不麻烦。”沈砚拿出手机,手指飞快地打字,“已经约好了,明天上午的。您安心养着,公司那边我跟林骁说好了,她这阵子可以晚点去。”
林骁愣住了。她从没跟他说过想请事假,可他好像总能提前猜到她的心思。
陪林父做完检查,沈砚又去药房取了药,仔细看了说明书,在药盒上标好“早中晚”的剂量。林母看着他忙碌的样子,悄悄对林骁说:“这孩子,看着冷,心细得很。”
林骁没说话,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
下午回到公司,林骁刚坐下,沈砚就把一份修改后的方案放在她桌上。她翻开一看,瞳孔猛地收缩——方案里保留了她想要的街头艺术元素,却用鎏金腕表的金属线条做了边框,色彩碰撞里透着利落的高级感,正好中和了她之前担心的“野”与“俗”。
最后一页的备注栏里,他用小字写着:“街头艺术的‘破’,需要金属锋芒的‘立’来平衡——你要的流量,我守住的底线,不冲突。”
林骁抬头看向沈砚的工位,他正低头画设计图,阳光落在他的侧脸上,轮廓分明。她突然想起早上的争吵,想起他说“我是在守住底线”时的认真,原来他的“保守”里,藏着对她方案的尊重——不是否定,而是帮她找到更稳妥的出口。
她拿起方案,走到他面前,把一杯热可可放在他桌上:“加了双倍奶。”
沈砚抬头,眼里闪过一丝笑意:“不骂我保守了?”
“骂。”林骁哼了一声,嘴角却忍不住上扬,“但这次算你厉害。”
他接过热可可,指尖碰到她的手,顺势握住:“晚上去看叔叔?”
“嗯。”林骁点点头,“我买了排骨,去你家做排骨汤?”
“好。”沈砚笑了,“我买了玉米和山药,你上次说这样炖更鲜。”
夕阳透过百叶窗,在方案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骁看着他低头喝咖啡的样子,突然觉得,他们的争吵从来都不是对立——就像他画的那条折线,她的“破”与他的“立”,最终总会在某个点交汇,变成更完整的风景。
而这个看似冷冰冰的男人,总能在争执的尽头,递过来一份藏着私心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