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次日忠顺王府里的人,会来宫门口接轩辕承稷。当然一路还有宫里的侍卫护送。安排跟轩辕承稷同去的还有四个太监,四个宫女。
轩辕承稷作为一个觉醒了现代意识的穿越者,是不愿意异性“随身”“伺候”的。这太尴尬了。醒来后的这些天,因轩辕承稷不愿意,宫女都只在暖阁外侍奉,更不会带她们出宫了。
管事是夏太监。轩辕承稷便跟他说了,让留下宫女,他只带太监同去。
夏太监忙答应了,并说多挑几个得力的太监伺候。
于是,便有八个小太监来轩辕承稷这里报道了。
轩辕承稷想起从御膳房调出的小弦子。他煲的粥,还挺好喝的。
不过,守在暖阁内外的太监是轮班的,轩辕承稷有三两天没见到小弦子了,这会儿想起,便问:“怎么没看到小弦子了?他不一起去么?”
谁知,站在轩辕承稷面前报道的那八个小太监皆支支吾吾,没人回话。
这就奇了,说出小弦子的去向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吗?
对面没人回话,轩辕承稷也不翻篇,就这么僵持了片刻。他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劲儿。他记得刚醒那天,小弦子守夜打盹,被夏太监知道过。
这时,一个年纪最小的小太监,哭出声来,道:“殿下,小弦子去了掖庭。”
这个世界的掖庭,可都是犯了错的宫人才会去的地方。他们在里边都是干的脏活累活,吃不饱穿不暖,又缺医少药。去了掖庭,基本就等着自生自灭了。
轩辕承稷的皇子身份是有一定权限的,调个把合意的宫人在身边,是不成问题的。他道:“你们把小弦子带出来吧。”说着,他便把自己的行走令牌交给了刚刚哭出来的小太监。
那小太监接过令牌,却挂着眼泪人不动。
“怎么了?”轩辕承稷温言问着。
那小太监低着头道:“小弦子是夏总领罚去的。奴才……”
夏守忠是章政殿的总领太监,正好管着这些小太监。轩辕承稷明白了那小太监的踟躇,便道:“那本宫自己去接他。”
那小太监的泪眼顿时放光。
轩辕承稷笑着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那小太监忙擦了眼泪,道:“奴才叫小竹子。”
轩辕承稷又问:“你今年几岁了?”
小竹子道:“奴才今年十一了。”
轩辕承稷顿生怜悯,比他还小一岁呢,分明就是个孩子。
于是,轩辕承稷便亲自去掖庭提小弦子。
因轩辕承稷好转,又得了出宫静养的圣旨,宫人不再阻止他外出。一路畅行无阻,直到走到掖庭。
掖庭的守备太监道:“殿下,不是奴才不给您行方便,实在是关这里的,都是犯了错的。奴才担待不起。”
轩辕承稷其实可以通过上报皇上或者皇后,由他们下旨派人去提调小弦子。
但是,小弦子可是轩辕承稷当着诸人面恕他无罪的人,还是被罚入掖庭了。轩辕承稷目前对后宫中的执行者持保留态度。并且通过皇帝或者皇后下达旨意,中间平白多了很多步骤。万一哪一环出了一点问题,结局都是不可逆的。
于是,轩辕承稷便第一时间,自己来了。他对守备太监道:“有什么事本宫担着。”
守备太监道:“殿下,奴才是怕……”
轩辕承稷笑着道:“那守备是不怕本宫咯。”
守备太监忙请罪道:“殿下恕罪,奴才这就让人把小弦子带来。”他心想,夏统领虽然得罪不起,但是五皇子更得罪不起。再说,小弦子被罚这里,本就有些小题大作了。夏统领管着整个章政殿里里外外的内务,只要没人说,他不一定记得小弦子这么芝麻大的事儿。若是将来知道了,就说五皇子亲自来提人的,也跟自己没关系了。
此时,小弦子面前摆了好几大排等着他涮洗的恭桶。这些不洗完,他就不能吃饭,尽管那可能只是一碗发霉的黍米饭。
“小弦子,你出来。”
小弦子心头一紧,本以为被罚入掖庭已经是最糟糕的事了,这会儿怎么又来事了?
他麻木地跟着宫人走着。
走到路的尽头,他抬头看见站在梅树下的五皇子。他就那么静静地站在开满星星点点的黄色的梅花的枝下,目光慈悲而温柔,宛若天人。
小弦子腿下一绊,这几天也没有像样的饭菜可吃,便跌了下去,眼前的事物越来越模糊了。他只听见五皇子的声音,小弦子,你受苦了。
小弦子本想回答,殿下来了,奴才就不苦了,奴才头一回发现,黄梅花还怪好看哩。
然而,他却发不出音。再次醒来,便是在暖阁旁的抱厦的炕上。那是他这些天在章政殿值守时住的地方。
“弦哥,你醒了,实在是太好了。我还以为你醒不来了呢。”小弦子一睁眼就看到小竹子又哭又笑的。
小弦子指指干枯的嘴巴。
小竹子道:“弦哥,我给你找手帕。”
这个小呆瓜。小弦子两眼一翻,差点又晕过去。他攒足了劲儿,道了一声:“我饿。”
小竹子喜道:“哥,我留了馒头。”
小弦子:“……”在掖庭没饿死,回来要给噎死了。
小竹子自言自语又道:“馒头噎得慌。对,拿碗粥去。”
小弦子如释重负,这傻小子终于对了一回。
小弦子这才发现,原本住了十几个人的抱厦大通铺上,打了好多个包裹,他们像是要去什么地方。
一碗温热软糯的白米粥下肚,小弦子便恢复了些体力。他问小竹子:“他们这是要去哪里?”
小竹子道:“是我们要跟五殿下去忠顺王府小住一阵。弦哥,你不知道,五殿下可稀罕你了,寻你不到,就挨个儿地问我们。然后亲自去掖庭接你出来。往后若是能一直跟着五殿下就好了。这样下半辈子,就不用担心受怕了。”
小弦子自觉心里有愧,守夜还睡着了,五殿下不但不计较,还亲自要救他远离水火。将来若能侍奉殿下左右,定结草衔环,来报答殿下的救命之恩。
小弦子吃过粥后,迟些又吃了小竹子留的馒头,安睡一夜,便到了次日。
轩辕承稷一大早就跟皇后请安告别。
皇后叮嘱让他听皇叔父的话,又让带话跟老太妃问好。
轩辕承稷一一应下。
皇后见那枚双鱼玉佩已经挂在了他身上,十分满意。她再观其已经长得身体欣长,出类拔萃了,心神一阵恍惚,想起亡故的爱子承晖。她想着若是承晖能活着,也会是这般挺拔、英姿飒爽。
皇后又叮嘱轩辕承稷注意休息,一番唠叨后,便让人送他回章政殿。
送轩辕承稷的人,正是贾元春。
就在数天前,永正皇帝当众让皇后给贾元春升官。不知是还没有走完升官流程,还是皇后在憋大招,贾元春还穿着五品的女官服。
轩辕承稷手持剧透,觉得皇后有更深的用意。毕竟在原著中,贾元春可是贤德妃呐。
不过,此时的贾元春姑姑一如既往地沉稳。她迈着端庄的步伐,领着轩辕承稷离开凤藻宫。
轩辕承稷当然不能错过此难得的八卦机会,他问贾元春:“姑姑,你那个衔玉而生的弟弟,今年几岁了?”
贾元春道:“禀殿下,奴婢的弟弟今年七岁了。”
打随皇后给五皇子送野山参跟黄玉的那天后,宫里几乎人人都知道宝玉的传闻了。因好奇来跟贾元春唠两句的人不在少数。贾元春对轩辕承稷的发问并不以为意。
轩辕承稷掐指一算。贾宝玉现在都七岁了,他大林妹妹一岁。而原著中,林妹妹是六岁来荣国府的。轩辕承稷有些好奇,国民女神现在在京都吗?
他问贾元春:“姑姑,您家里是不是还有个跟弟弟差不多大的小表妹啊?”
贾元春就有些困惑了,殿下怎么知道我有表妹的?但她没有明说,只道:“我家有几个妹妹,不知道殿下问的哪个?”
轩辕承稷笑着道:“我慕巡盐御史林探花之名,问的是林家的表妹。”
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是贾元春的姑父,为人以高雅著称,在朝中素有贤名。五皇子知道他,对他的事感兴趣并不为奇。
贾元春温婉地道:“林家的小表妹一直养在扬州,并不在京都。”她又好奇地补了一句:“奴婢都没有见过她,五殿下是怎么知道她的?”
轩辕承稷被问个猝不及防,跟聪明人打交道是得费些脑筋。他快速搜寻记忆,很快眼前一亮,道:“前年十三皇叔跟太上皇南巡回来曾说,巡盐御史家林如海家的幼女,惊现易安、文君之才。我那会儿便听说了。就想来问问了。”
两年前,忠顺王跟随还是皇帝的太上皇南巡,是真人真事。至于忠顺王有没有去过林如海家里,是否见过林妹妹,轩辕承稷就当他见过了。
贾元春听罢,便觉得不奇怪了。虽然她进宫多年,未曾见过林家小表妹。但是林姑父当年高中探花,林家的祖上即是侯门世家,如今又是书香门第,小表妹才名远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皇后远远望见轩辕承稷跟贾元春讲了一路的话,有些好奇。皇后待贾元春回来后,便问了问她,五皇子临走前都跟她说了些什么?
贾元春道:“五皇子就是好奇奴婢弟弟的事。”
皇后笑了笑,如今好奇贾元春弟弟之事的人多了。
笑罢,皇后又问:“他可还说了些什么?”
贾元春思索片刻,又补了一句,“殿下倒是问起我姑父家的小表妹了。旁的就没说了。”
“哦?”皇后颇有兴致,重复着“你姑父家的小表妹?”
贾元春解释道:“就是巡盐御史林如海家的嫡女。”
皇后恍然大悟:“噢!林探花呀!”
贾元春道:“娘娘,林探花正是奴婢的姑父。”
乌氏皇后是去年太上皇逊位,才由潜邸入主后宫的。贾元春提为凤藻宫女史,也是今年的事。乌氏皇后对贾元春的亲眷关系,不多不少了解一部分。但林如海的贤名,皇后是知道的。
皇后笑道:“林探花的闺女,定是个才女了。”难怪稷儿跟元春问了老半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