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2)

    自从轩辕承稷得知有暗卫跟随他之后,出门直接跟侍卫长说一声,便由忠顺王府提供车马,即可出行了。轩辕承稷便再也不用扮成内侍了。

    他应了惠儿的约定,带她出门玩了几次。每次路过荣国府,他总是忍不住地往里看,忍不住想从出入的家仆口中听一些府里的消息。

    他确实是在担心黛玉。她此时只有六岁,比影视剧中的形象,要小太多太多。每每他想到此处,脑海中浮现的便是她那闪着点点泪光的双眼。

    他也记得原著中,黛玉去荣国府后,起初是养在贾母处的。她大一些的时候,才搬出贾母住的荣善堂,住进大观园。贾母疼黛玉跟疼宝玉是没有差别的。如此想来,轩辕承稷便也宽心了些。

    荣国府共有三四百丁,一丁便是一户,一户人家少说也有三四个人。也就是说,荣国府的下人,便有一两千人。轩辕承稷这几次路过荣国府,看到的都是不同的家仆,也没被人认出来。当然,他也未能如愿听到关于黛玉的消息。

    出入荣国府的人皆安安静静的,想是最近府里无大事发生,日子还平稳吧。

    轩辕承稷又在忠顺王府里小住半月,便有宫里人来接他回宫,说是有件事,得他亲自回去过目。

    轩辕承稷如今病愈,回到皇子所,便得知永正皇帝给自己分发了八个宫女。他便将其安置在外院,内院由随他去忠顺王府的八个内侍打理。

    次日天明,他便依照旧例,去给皇后请安。

    行到凤藻宫,将轩辕承稷领去见皇后的,便是贾元春。

    轩辕承稷教训荣国府家奴的事,已经不是秘密了。其实还在宫外的时候,暗卫长每天都会跟永正皇帝汇报轩辕承稷的行踪。

    永正皇帝有些好奇,便问那暗卫长,承稷替那位姑娘出头,她是不是生得极美。

    暗卫长说,那姑娘是个极好看的姑娘,不过只有六岁。

    永正皇帝大笑,又盛赞爱子仗义。

    永正皇帝又将这件事讲给了皇后听。毕竟皇后身边的女官贾元春,便是荣国府的姑娘。

    贾元春这才知道,姑母贾敏已经过世,林家幼女黛玉,如今已经来到了京都。

    贾元春心道,母亲因为跟姑母的陈年旧事,竟然想让热孝中林家表妹走角门。当今圣上提倡仁孝,又是新朝新气象。母亲真是糊涂。亏得是遇到五皇子,及时制了母亲荒唐的行径。

    宫人传五皇子来凤藻宫,给皇后娘娘请安。

    皇后便早早让贾元春出殿迎接。既然事情都解决了,彼此不留心结便是最好的。况贾元春一直身在宫里,家中发生之事,她本就不知。皇后是想保贾元春的,便想让皇上也知道贾元春跟五皇子之间,并未因此事生嫌隙。

    贾元春迎到轩辕承稷面前,请安道:“问五殿下安。家母年迈智迟,未管好下人,殿下恕罪。奴婢在此跟殿下赔礼了。”

    轩辕承稷让她免礼,道:“姑姑人在宫里,家中之事,姑姑本就不知,姑姑何罪之有?况经调解,林姑娘走的便是正门了。姑姑不必过于自责。”

    贾元春得了轩辕承稷这番话,如释重负。皇后娘娘前些时候还说她有得升,谁知马上就摊上家里捅篓子。如今当事人五皇子不跟她计较,母亲犯下的那桩未遂的糊涂事,想必也碍不了她往上升。

    “奴婢替家母,替全家谢过五殿下。”贾元春肺腑之言。

    轩辕承稷有些好奇。原著对林家的事,只了了几笔,一带而过。而林妹妹还未进门,就被人蓄意冷待,必跟她本人无关。轩辕承稷推测,可能是上一代种下的因果,便想跟贾元春求证一番。

    皇后居住的凤藻宫很大,从殿外到正殿,有一段白玉石铺的路。

    贾元春在前领路,轩辕承稷后一步跟着。因皇子在跟管事姑姑问话,余下众宫人皆落几步,跟在后面。

    轩辕承稷问:“请问令姑母出嫁时,姑姑已经入宫了吗?”

    贾元春答道:“姑母出嫁那会儿,奴婢还未曾入宫。”

    轩辕承稷道:“姑姑能跟我讲讲,令姑母那时候的事吗?”

    贾元春想了想,五殿下如此打破砂锅问到底,想必是想知道母亲为何为难林家表妹,便直言道:“回禀殿下。奴婢依稀记得,姑母出嫁去扬州那日,荣宁国府附近的几条街,皆万人空巷。人们争相来看,一是荣国公嫁嫡女,二是女婿乃新科探花郎,郎才女貌,堪称佳话。”

    轩辕承稷仿佛看到数年前,黛玉的母亲贾敏从荣国府出嫁,带着何等的憧憬,携手探花郎林如海。只如今,已是天人永隔,不觉一阵怅惘。仰望高墙外荣国府的方向,轩辕承稷不自觉,又一阵挂心。

    “姑母原来很爱读书,是一个蕙质兰心的女子。那时候奴婢的祖父还在世。姑妈又是奴婢父亲那辈唯一的女儿,在家中是娇养着的。”贾元春顿了顿,又道:“想是那时候,母亲跟姑母生下了不睦,以至母亲如今犯下糊涂。奴婢那会儿还少不更事,长辈间的事,奴婢也就知道这些。”

    轩辕承稷的推测得到了证实,便也不再问。到了凤藻宫,跟皇后请了安,皇后赐了他好些补品,又问他分发的宫女是否合意。

    昨日回宫后,轩辕承稷只略见过那八个宫女。她们被安置在外院。轩辕承稷身边侍奉的,是随他去了忠顺王府的八个内侍。

    皇后道:“这批宫女是内务府三年一次的选秀选出来的。皇上操劳前朝之事,无心后宫,便将这批秀女分发到了各宫。她们都是内务府挑选过的,资质都应是不差的。

    稷儿如今已年满十二岁。当年太上皇便是在十二岁时,娶了第一任皇后。若是有可心之人,可先立为庶妃,待诞下子嗣,再行册封。”

    轩辕承稷昨日回宫,在永正皇帝处听其讲了很久,皆是古代明君少年时的轶闻。他又在章政殿跟永正帝一同用了晚膳。回皇子所已经是很晚了。轩辕承稷只略看过那几个宫女,便让她们去了外院。没想到,皇帝跟皇后将她们安排过来,还是这般用意。

    轩辕承稷如今才十二岁,在后世的意识中,他还是个孩子。至于太上皇十二岁大婚,曾拥有百余佳丽,好几十个孩子,当皇帝六十年还不愿意退休,这般牛马人生,轩辕承稷一点都不愿意效仿。

    他道:“谢母后关爱,承稷只想在父皇母后跟前尽孝,还不想成亲。”

    皇后笑着道:“如今老三、老四虽有姬妾,却都还无所出,老六尚年幼。稷儿若早些诞下皇嗣,便是对本宫跟你父皇最大的孝顺了。”

    轩辕承稷敷衍地应了应。催生在他这里是无效的。他不愿意,谁都激不动他。

    皇后见轩辕承稷反应淡淡,料想是那八个宫女都没能入他的眼,便问:“稷儿若是瞧不上,当普通宫女使唤便罢了。稷儿喜欢怎样的女子,母后也好跟稷儿留个心。”

    轩辕承稷不愿皇后给他乱点鸳鸯谱。如今分发给他的是宫女,他不愿意便能安排在外宅。将来若是直接给他娶妃,就麻烦了。

    轩辕承稷道:“母后,稷儿若是将来要选妃,便要找一个貌若西子,才若易安,德若班婕妤那般的。”

    皇后闻此,凤目微启。承稷这小子,是当真不想娶亲。外貌要像西施那样倾国倾城,才华要像易安居士李清照那般能作传世诗词,还要有班婕妤的德行。这般女子,上哪里去找?

    皇后笑着道:“母后定跟稷儿留意。”

    轩辕承稷心满意足地离了凤藻宫。尤其是皇后听了他胡乱说的要求后,面露难色。轩辕承稷估摸着,皇后将来是不会再乱给他塞人了。

    这天是十五,永正皇帝夜里便依例来凤藻宫。皇后跟他谈到此事,永正皇帝被逗得大笑。永正皇帝其实春秋正盛,尚未立储,也不太着急皇孙。

    皇后又想起另一件事,便是轩辕承稷今日跟贾元春打探了半天她的姑母。

    永正皇帝奇了怪了,“贾元春的姑母?”

    皇后道:“便是承稷护着从正门入府的那位姑娘的母亲。”

    永正皇帝想起暗卫长的一番话,那姑娘也是生得极美的。

    永正皇帝道:“把贾元春传来,孤要问话。”

    贾元春已经退下,每月初一和十五是帝后相聚的日子。今日十五,圣驾到了,诸人皆退了。谁知,帝后此时传她晋见。

    贾元春忙整理妥当,去见帝后。

    永正皇帝详细地问过贾元春,她姑父姑母的情况。原来是探花郎林如海一家。

    永正皇帝又听贾元春说,那林家的姑舅表妹,小小年纪便能赋诗作词。林如海才华横溢,他的女儿跟稷儿就很般配。况稷儿三番两次地打听她的消息,对她的事又极上心。虽然她年龄小了些,那就先传来伴读吧。稷儿病后,永正皇帝也未管他学业,任他在外边野了这许久,也是该收收心了。

    于是,没过几天,一道圣旨便下到了荣国府,宣林氏女黛玉,入宫伴读。

新书推荐: 万人迷向导,但绑定RPG系统 为她虚构的往事 我说我不会死你信吗 女阎王 咸鱼情侣的 修仙旅游 一曲颂歌 九衢尘 罪女靠兽医技能征服草原 想见你只想见你 白色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