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巷与河的双向奔赴 > 对接会上的硝烟

对接会上的硝烟

    市住建局项目办公室组织的第一次“青川河老巷段沿岸综合提升项目”协调会,在一间宽敞但布置简洁的会议室里举行。长条会议桌一侧,坐着顾芽芽和她的两位助理,面前摊开着厚厚的草图本、意向图片和居民调研报告;另一侧,是陆时衍和他的小团队,包括即将登场的数据分析师顾隋,他们的桌面上则是笔记本电脑、厚厚的水质监测报告和一叠叠数据图表。空气里弥漫着咖啡和复印纸的味道,却也隐隐流动着一种无形的、因不同专业背景和理念而带来的张力。

    项目负责人,住建局的李科长,一位略显富态但眼神精明的中年男人,简单开场后,便直接进入了正题。

    “……所以,我们这个项目,既要提升老巷的人居环境,保留城市记忆,也要切实改善青川河这段河道的水生态环境,两者必须同步推进,有机结合。希望规划设计方和生态修复方能紧密配合,每周像今天这样开对接会,及时沟通,优化方案。”李科长说完,目光投向顾芽芽,“顾设计师,你先介绍一下风貌改造这边的初步构想吧。”

    顾芽芽深吸一口气,压下几天前河边初遇的那点不愉快,站起身,将准备好的彩平图和效果图贴在白板上,笑容专业而富有感染力。

    “好的,李科,各位同事。我们前期的调研显示,沿岸居民最大的诉求是增加休憩娱乐空间,尤其是能更好地观赏河景、进行社交的场所。”她声音清亮,条理清晰,“因此,我们初步规划在几个关键节点,比如老槐树下、原码头旧址附近,设立三处木质观景平台。采用防腐木材质,设计上会融入传统民居的窗棂元素,既美观实用,也能与老巷风貌融合……”

    她讲述着如何通过增设便民窗台、优化步行路径、增加带有遮阳功能的休憩座椅、以及利用墙面进行社区记忆彩绘等方式,提升整个片区的活力。她的语言生动,时不时引用几句居民的原话,让方案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然而,当她重点介绍那几处“木质观景平台”时,陆时衍的眉头越皱越紧。

    顾芽芽话音刚落,他甚至没有等待李科长的点名,便直接开口,声音冷静得像冰镇的金属:“我反对修建木质观景平台,尤其是在靠近水体的区域。”

    会议室的空气瞬间一滞。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他身上。

    顾芽芽心里“咯噔”一下,一股火气悄悄窜起。果然来了。

    陆时衍站起身,甚至没有看顾芽芽,而是直接面向李科长和白板上的图纸,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性:“李科,这是我们团队近期对青川河该段水体的初步监测报告。”他示意身边的顾隋将一份报告分发给众人。

    顾隋,一个戴着金丝边眼镜、神情同样严谨认真的年轻男人,立刻一丝不苟地执行,将报告精准地放到每个人面前。他的动作规范得像经过测量。

    “数据显示,”陆时衍继续道,手指点着报告上的关键数据,“该河段目前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水体氮、磷含量本已接近临界值。木质结构,即便是经过防腐处理,在长期风吹日晒和雨水浸泡下,依旧会有木质纤维和化学处理剂缓慢析出、腐烂,成为水体新的有机污染源,加剧富营养化进程。其次,凸入河道的硬质平台会压缩水生植物的生存空间,破坏我们计划构建的生态缓冲带,影响其净水功能和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地的效果。”

    他的每一句话都像一颗冰冷的石子,砸在顾芽芽精心描绘的、充满温情的方案蓝图上。

    “陆工程师,”顾芽芽忍不住了,也站起身,努力保持语调的平稳,“您提到的风险,我们可以通过选用更高级别的环保防腐木、并加强底部密封隔离处理来解决。至于空间问题,我们可以优化平台大小和位置。居民对亲水观景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不能因为可能存在、且可以规避的风险就因噎废食。”

    “高级别防腐木意味着更高浓度的化学药剂。密封隔离层也存在老化破损的风险,维护成本高昂且不可控。”陆时衍立刻反驳,目光第一次锐利地看向顾芽芽,那眼神仿佛在审视一个不合格的实验变量,“生态修复追求的是确定性,是将人为干预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而不是用新的、潜在的风险去替代旧的问题。我认为,优先保障河道生态健康,比满足非必要的亲水观景需求更重要。”

    “非必要?”顾芽芽的声音提高了些许,脸上因激动泛起了微红,“对于住在拥挤老巷、缺乏公共活动空间的居民来说,一个能散步、能看景、能和邻居聊天的河边空间,就是他们的‘刚需’!城市更新不是做实验室项目,不能只盯着数据,不考虑人的感受!”

    “如果所谓的‘人的感受’是以牺牲环境健康为代价,那这种感受就需要引导和修正。”陆时衍毫不退让,他的逻辑链条极其坚固,“短期的满意度提升,如果换来的是长期的水质恶化,无疑是本末倒置。”

    会议室内鸦雀无声,只有两人之间无形的电光火石在噼啪作响。李科长看着眼前争执不下的两人,一个坚持“人文烟火”,一个死守“生态底线”,感到一阵头痛。

    “好了好了,两位,先别激动。”李科长不得不站出来打圆场,“你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为了项目能更好。这样,顾设计师,观景平台的材质和结构,你们再研究研究,看看有没有更环保、对水体影响更小的替代方案?比如仿木材料?或者调整一下形式?”

    他又看向陆时衍:“陆工,生态保护是重中之重,我们肯定支持。但居民的实际需求也要适当考虑,你看是不是也可以在生态缓冲带的设计上,稍微灵活一点,给居民留出一点活动的空间?哪怕几米呢?”

    顾芽芽和陆时衍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里看到了明显的不赞同,但出于对项目负责人的尊重,都没有立刻反驳。

    僵持了几秒,陆时衍率先移开目光,沉声道:“如果非要设置,必须采用绝对环保 inert(惰性)材料,且必须离开岸线至少五米,并保证不对水下土壤结构造成破坏。生态缓冲带的宽度不能少于十五米,这是维持其功能的基本要求。”

    顾芽芽抿了抿唇,知道这已是对方在压力下的最大让步,尽管她觉得这个条件依旧苛刻。她深吸一口气:“我们会研究替代材料和新方案。但希望陆工程师的团队也能理解,城市空间是为人服务的,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最终,在李科长的调解下,双方达成了一个暂时的、都有些勉强的共识:顾芽芽团队回去重新调研和设计观景平台,寻找更环保的方案并优化位置;陆时衍团队则在保证生态缓冲带核心功能的前提下,重新核算,看是否能“挤”出约十米左右的长度,作为居民活动的妥协空间。

    会议在一种略显沉闷和尴尬的气氛中结束。

    散会后,顾芽芽憋着一肚子气,第一个冲出了会议室。她需要新鲜空气,更需要找闺蜜吐吐槽。

    她径直来到了青川河畔老巷里的“拾光书屋”。书店不大,但布置得极为温馨,原木色的书架顶天立地,上面塞满了各种书籍,空气中弥漫着旧书特有的墨香和淡淡的咖啡味。林瓷正踩着梯子,整理高处的书籍,听到风铃响,低头看见一脸郁卒的顾芽芽。

    “哟,这是怎么了?我们元气满满的顾大设计师,开个会开成霜打的茄子了?”林瓷笑着从梯子上下来,她穿着一条棉麻长裙,气质温婉宁静。

    “别提了,”顾芽芽一屁股瘫坐在窗边的软沙发里,抱起一个抱枕,“碰到个冰山加大魔王!就是那个搞生态修复的陆时衍!简直没法沟通!”

    她巴拉巴拉地把会议上关于观景台的争执倒豆子似的说给林瓷听,越说越激动:“……你说怎么会有这种人?满脑子只有数据数据数据!水里多了零点几的氮磷就好像世界末日了一样!一点都不考虑活生生的人需要什么!好像居民们想靠近河边坐一坐、看看风景就是罪大恶极!简直就是……就是生态原教旨主义!偏执狂!”

    林瓷给她倒了杯温水,耐心地听着,柔声道:“听起来是挺较真的。不过,注重生态环保也不是坏事嘛。也许他只是比较坚持原则?”

    “原则也得讲基本法吧?”顾芽芽咕咚喝了大半杯水,“完全没法变通!好像就他的河水重要,老巷居民的生活质量就不重要一样!气死我了!哎,我跟你说,你这边也注意点,他那个团队里还有个数据分析师,叫顾隋,看起来跟他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板一眼,估计也是个数据狂魔。到时候来监测水质,你别不小心‘污染’了人家的宝贝河水。”

    林瓷闻言,微微蹙了下秀气的眉:“我这书店能有什么污染?就是平时浇浇花,洗洗茶杯而已。”

    “反正你留个心,那帮人眼里,估计我们呼吸都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顾芽芽夸张地叹了口气,把脸埋进抱枕里。

    几乎在同一时间,项目指挥部外的临时办公点,陆时衍和顾隋正在核对会议纪要。

    “时衍,刚才会上,是否让步过多?预留十米活动空间,对缓冲带的完整性和功能效率会有明显折损。”顾隋推了推眼镜,语气平静地指出。

    “我知道。”陆时衍看着电脑屏幕上的河道剖面图,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但这是市政项目,需要考虑社会因素。我们的底线是缓冲带核心区不能动,水质净化目标必须达成。至于那十米……加强该区域的植被配置和管理,尽量弥补功能损失。”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重点监测那几个计划修建平台的点位,提供基线数据。一旦他们后续方案仍有风险,我们需要数据支持进行反驳。”

    “明白。”顾隋点头,随即像是想起什么,从文件夹里抽出一份数据表,“这是上周的各片区水质初步筛查结果。其中,老巷中段,编号GQ-HC-04区域,氨氮和磷含量有轻微异常波动,虽然还在标准范围内,但趋势值得关注。该区域附近……”他看了看地图,“有一家独立书店,疑似存在生活污水渗透可能。需要安排时间进行重点排查。”

    陆时衍接过数据表扫了一眼:“嗯,你跟进一下。直接与店主沟通,出示数据,要求对方配合检查并整改。这类分散源污染不容忽视。”

    “好的。”顾隋记下任务,语气一如既然地平稳公事化,“我会尽快处理。”

    顾隋离开后,陆时衍独自坐在电脑前,屏幕上还是那张河道剖面图。他揉了揉眉心,眼前却莫名闪过会议上顾芽芽据理力争时、因激动而显得格外明亮的眼睛,还有那句“不考虑人的感受”。

    他沉默片刻,打开一个新的文档,输入:“关于木质亲水平台替代材料的环保性能研究及评估建议……”

    会议上的交锋只是开始。青川河的项目,注定不会一帆风顺。而另一场由数据和生活常识引发的碰撞,也即将在“拾光书屋”悄然上演。

新书推荐: 请和这样的我写下日常 HP德拉科《心之归向 | 铂金与墨玉》 我居然见到了男神洛基 [金卡姆|尾女主]南春 女鬼携怂萌心魔,暴打天道后HE 轮回之境 故事结束后,我穿成了反派儿子的后妈 她又嫡又贤又长 人夫小叔爱上我 就当为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