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章

    封之荔抬头,见谢清晏立在云端,白衣在月色里泛着光,明明隔着百丈远,却仿佛能看清他眸中那点极淡的波澜。

    “符画得不错。”他的声音随风吹来,“但煞气已渗土三寸,明日让陆青带‘清灵散’来。”

    话音未落,身影已隐入云层,只留归何剑插在地上,剑身上凝着层薄霜。

    苏杏晚这才敢喘气:“仙尊……他一直在看着?”

    封之荔望着剑穗轻晃的弧度,忽然笑了。

    应该是的吧。

    她好像……有种被人护着的感觉了。

    让她浅浅地,做个美梦吧。

    次日,陆青送来清灵散时,还带来个消息:“君漪长老说,下月的‘宗门小比’,允许外门弟子参加,优胜者能得长老指点。”

    苏杏晚眼睛一亮:“荔荔,咱们参加吧!让林浩那群人看看,没灵根也能闯出样子来!”

    封之荔轻轻点头:“好。”

    她知道,这场小比是她的试金石。谢清晏教她锋芒,不是让她恃强凌弱,而是要在不公面前站稳脚跟,林浩的轻视、旁人的偏见,都该用实力一一击碎。

    接下来的日子,封之荔几乎住在了听雪轩。谢清晏依旧很少开口,却总会在她画错符时,用指尖在纸上点出症结;在她因灵力不足难以为继时,扔来块蕴着微弱灵气的暖玉,让她借气凝神。

    “小比侧重实战,光会画符不够。”一日,谢清晏忽然扔给她柄木剑,“每日卯时,去后山练剑。”

    封之荔握着轻飘飘的木剑,愣住了:“弟子……不会剑法。”

    “不需要会。”他淡淡道,“记住挥剑时的力道,与画符时的‘意’是一样的,聚气于尖,凝势于锋。”

    于是,流云峰后山多了道身影。天不亮,封之荔就提着木剑练习挥砍,从生疏到熟练,从手臂酸麻到渐渐找到巧劲。有时练到正午,谢清晏会站在远处的青石上,看她笨拙却执着地重复同一个动作,眸光比北无峰的冰湖更静。

    小比前一日,林浩带着人堵住了去演武场的路,手里把玩着柄灵光闪闪的飞剑:“听说你要参加小比?别丢人现眼了,筑基期的灵力能震碎你十张符。”

    封之荔没理他,径直要走,却被他用飞剑拦住去路:“不如这样,你跪下来求我,我就让你安稳退场,怎么样?”

    苏杏晚气得发抖:“林浩你太过分了!”

    封之荔忽然停下脚步,转头看向林浩,眸中没有了往日的退让:“你以为筑基期很了不起?”她抬手画出张“缚灵符”,符纸化作金线,擦着飞剑飞过,缠住了旁边的树干,“小比场上,我会让你知道,无灵根者的‘意’,比你的灵力更硬。”

    林浩被她眼中的锋芒惊了瞬,随即恼羞成怒:“好!我倒要看看,你能嘴硬到几时!”

    小比当日,演武场人声鼎沸。封之荔穿着最普通的白衣,握着那柄练了许久的木剑,站在台上时,台下顿时响起片窃窃私语。

    “就是她?那个没灵根的凡人?”

    “林师兄可是筑基中期,她怕是撑不过一回合。”

    苏杏晚在台下攥紧了拳头,沈砚舟也放下手里的账簿,目光紧盯着台上,他虽忙于事务,却也听说了林浩的刁难,心里暗暗捏了把汗。

    林浩提着飞剑上台,灵力一散,就引得台下惊呼。他得意地看向封之荔:“现在认输,还来得及。”

    封之荔握紧木剑,指尖凝聚起暖意:“请指教。”

    飞剑带着凌厉的风袭来,封之荔侧身避开,同时甩出张“阻灵符”。符纸在林浩身前炸开,虽没伤到他,却让他的灵力滞了半息。

    “雕虫小技!”林浩怒吼着挥剑再刺,剑气几乎要割破她的衣袍。封之荔却不慌不忙,踩着练剑时的步法辗转腾挪,手里的符一张接一张甩出,“定身符”让他动作迟滞,“破甲符”震得他虎口发麻,“镇灵符”更是直接撞在飞剑上,让那灵光黯淡了几分。

    台下渐渐安静下来。谁也没想到,一个无灵根的凡人,竟能靠符箓与筑基期修士周旋这么久。

    林浩被激怒了,猛地将灵力提到极致,飞剑化作道流光直刺封之荔心口。苏杏晚吓得尖叫,沈砚舟也站了起来。

    就在这时,封之荔忽然将木剑横在胸前,同时捏碎了最后一张符,那是她昨夜在听雪轩画的“逆灵符”,以自身暖意引爆,竟硬生生将飞剑震得倒飞回去,擦着林浩的飞剑坠落在地,发出刺耳的嗡鸣。林浩捂着发麻的手腕,难以置信地瞪着封之荔,他竟输给了一个无灵根的凡人。

    封之荔站在台上,胸口剧烈起伏,指尖的暖意几乎耗尽,却挺直了脊背。台下先是死寂,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连沈砚舟都忍不住抚掌轻笑。

    小比结束后,封之荔抱着那柄木剑去了听雪轩。谢清晏正坐在窗边煮茶,白雾缭绕中,他的侧脸愈发显得不似凡尘之人。

    “仙尊。”她轻声开口,将木剑放在案上,“弟子还有一事不明。”

    谢清晏抬眸:“说。”

    “九窍玲珑境里,我指尖抚过‘符’字时,那道金光……究竟是怎么回事?”她犹豫了一下,补充道,“姜小棠说,那是您留下的印迹,可我无灵根,怎么会引动它?”

    谢清晏执壶的手顿了顿,茶汤注入杯中,泛起淡淡的涟漪。“那道符纹,是我早年悟道时所留,以‘天地念’为引。”他缓缓道,“灵根者靠灵力驱动,而你靠的是‘心印’。”

    “心印?”

    “你护苏杏晚时的决绝,对木麟兽的怜悯,甚至被周玉逢弃时的隐忍……”谢清晏的目光落在她脸上,带着种洞彻世事的清明,“这些藏在心底的念,比灵力更纯粹,恰好与符纹的‘护生’之意共鸣,才引动了金光。”

    封之荔愣住了,这些……仙尊居然都知道!

    这样看来,原来不是她有多特殊,而是那些看似软弱的“心性”,反倒成了最特别的钥匙。

    “仙尊早就知道?”

    “九窍玲珑境的影像,我看过。”谢清晏端起茶杯,雾气模糊了他的表情,“你画符时总想着‘护’,这正是符道最根本的意。”

    他没再说下去,可封之荔却忽然明白了,从玄境台的测灵阵,到听雪轩的批注,再到演武场的暗中观望,这位仙尊或许早就看透了她骨子里的东西。

    夜色渐深,封之荔走出听雪轩,北无峰的风带着寒意吹来,却让她心里一片清明。她抬头望向峰顶,那里云雾缭绕,仿佛藏着无数秘密。

    她或许明白了,他在看她能否在荆棘丛中长出锋芒,她在学如何在绝境里守住本心。

    归何剑的轻鸣隐约从峰顶传来,像是在回应着什么。封之荔握紧了袖中的符纸,脚步轻快地往流云峰走去。

    前路还长,但她不再怕了。

    自听雪轩解惑后,封之荔的符箓术突飞猛进。谢清晏教她以“心印”驭符,看似无形的意念,到了她手中竟能化作实实在在的威力,画“惊雷符”时,不必引天雷,仅凭一念之怒便能炸响平地惊雷;绘“甘霖符”时,指尖暖意流转,符纸飘落处竟能催出嫩芽。

    这日,外事长老楼肃带着位玄洲派使者来访,使者见封之荔是无灵根的凡人,言语间颇为轻蔑,甚至嘲讽苍梧宗“捡些凡夫俗子充门面”。楼肃正欲发作,封之荔却已取出符纸,指尖朱砂一点,一张“噤声符”便飞了过去,稳稳贴在使者唇上。

    使者惊怒交加,运起筑基期灵力去撕,那符纸却如生根般粘在唇上,任他如何催动灵力都纹丝不动。封之荔淡淡道:“玄洲派的待客之道,就是这般口无遮拦?”

    楼肃抚须大笑:“封小友这符,画得好!”

    使者被噎得面红耳赤,最终还是楼肃出面解了符,灰溜溜地带着人走了。此事很快传遍苍梧宗,再没人敢因“无灵根”轻视封之荔,连傅昭见了她,都忍不住多了几分忌惮。

    三个月后,秦鹤终于结束了思过。他一出关就听闻封之荔得了谢清晏指点,符箓术惊绝,顿时按捺不住,借着向沈砚舟请教的由头,溜到了流云峰。

    彼时封之荔正在院中晒符,一张张“镇灵符”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符纹流转间竟有细微的灵力波动,那是她以“心印”催出的势,比寻常修士的灵力更凝实。

    秦鹤看得眼睛发亮,折扇轻敲掌心:“封姑娘这符术,真是越发精进了。”

    封之荔瞥了他一眼,继续翻晒符纸:“秦公子有事?”

    “无事便不能来看看故人?”秦鹤凑近两步,目光贪婪地扫过符纸,“听闻仙尊常指点姑娘,不知姑娘可否……借我看看仙尊的批注?”

    封之荔将符纸收好,语气冷淡:“仙尊的批注,只传有缘人。”

    秦鹤碰了个软钉子,却不肯放弃。夜里,他趁着月色摸到听雪轩外,想偷抄几本典籍,刚翻上窗台,就见一道冰蓝色剑光擦着鼻尖飞过,钉在窗棂上,正是归何剑!

    谢清晏的声音从轩内传来,冷得像淬了冰:“苍梧宗的规矩,擅闯禁地者,废去修为。”

    秦鹤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地摔下窗台,连折扇掉了都没敢捡。他哪里知道,谢清晏早已在听雪轩布下结界,别说偷抄典籍,便是靠近三丈之内,都会被察觉。

    次日,封之荔去听雪轩时,见窗棂上插着归何剑,剑穗上的冰纹玉坠还在轻晃。谢清晏坐在案前,仿佛什么都没发生:“昨日画的‘缚灵阵’,摆来看看。”

    封之荔依言以符纸布阵,指尖暖意催动下,符阵亮起金光,竟将案上的砚台稳稳困住。

    “尚可。”谢清晏颔首,忽然递来一本蓝皮册子,“这是《阵符合璧》,你试试将符箓融入阵法。”

    册子上的字迹清瘦,正是谢清晏的批注。封之荔接过时,指尖微颤,这已是仙尊亲传的法门,比单纯画符更进一层。

    秦鹤偷师不成反吓破胆的事很快传开,成了苍梧宗的笑柄。而封之荔则借着《阵符合璧》的指点,将符箓与阵法结合,在一次抵御妖兽袭扰时,以一张“锁灵符”布下大阵,硬生生困住了三头筑基期妖兽,连君漪长老都赞不绝口:“此女虽无灵根,却已是符道奇才。”

    北无峰上,谢清晏望着流云峰方向的阵光,指尖摩挲着归何剑的剑柄,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他要教的,从来不是如何成为顶尖修士,而是如何让一颗凡心,在仙途上活得比谁都挺拔。

    石猛听说封之荔能常去听雪轩,每日天不亮就扛着裂云斧守在流云峰路口,见她出门就堵上来,嗓门比斧头还响:“荔荔师妹!你跟仙尊求求情,就说我这裂云斧总差最后一分力道,让仙尊点拨一句就行!”

    封之荔被他缠了三日,实在没法,只得在去听雪轩时硬着头皮开口:“仙尊,石猛石道友的斧法……”

    谢清晏正在批注《器道精要》,笔尖未停,就接了封之荔的话:“他斧法刚猛有余,却缺‘敛’字。让他每日劈三千次木桩,劈到斧刃不沾木屑为止。”

    封之荔将话传给石猛,石猛虽觉得枯燥,却还是咬着牙照做。半月后,他再挥斧时,斧风竟能绕着木桩打转,劈断的木屑整整齐齐落进竹筐,正是谢清晏说的“敛”字诀。他抱着斧头在演武场蹦了三圈,逢人就喊:“仙尊指点我了!我离仙尊又近一步了!”

    北无峰的云雾里,顾临渊看着远处流云峰方向石猛练斧的身影,笑得像只老狐狸:“你不是说要闭关冲渡劫期?怎么天天围着个小丫头指点来指点去,连石猛那憨货都沾了光?”

    谢清晏立在崖边,归何剑斜插在石缝里,剑穗随山风轻晃:“你上月不是说,苍梧宗该培养个能镇住场面的接班人?”

    顾临渊一愣,随即眼睛瞪得像铜铃:“你这是……打算收徒了?”他一把抓住谢清晏的胳膊,声音都发颤,“五百年了!你终于肯收徒了?!”

    想当年多少天才挤破头想拜入谢清晏门下,他都眼皮不抬,如今竟主动提“接班人”?顾临渊差点喜极而泣,抹了把不存在的眼泪:“我就知道!那丫头心性是真好,配得上你!”

    他忽然想起什么,又问:“说起来,沈砚舟心性也极佳,当年你还夸过他‘通透’,怎么没收他?”

    谢清晏瞥了他一眼:“君漪师妹早已将他收为亲传,我总不能跟师妹抢人。”

    顾临渊这才想起,沈砚舟如今已是君漪座下最得意的弟子,掌管流云峰事务井井有条,确实是块好料子。他望着谢清晏侧脸,忽然明白过来,这位师弟哪里是在找接班人,分明是在等一个“恰好”的人。

    消息不知怎么传到了封之荔耳中,她握着《阵符合璧》的手微微发颤。谢清晏要收徒?是说她吗?

    去听雪轩时,她忍不住偷瞄谢清晏,见他依旧是那副清冷模样,批注符理时一丝不苟,仿佛顾临渊的话只是空谈。

    直到那日她布阵困住一头逃窜的三阶妖兽,谢清晏忽然出现在阵外,看着符阵中流转的金光,淡淡道:“明日起,来北无峰学剑。”

    封之荔猛地抬头。

    “光会符箓不够。”他转身往峰顶走,声音随风吹来,“体剑器丹阵符,一样都不能少。”

    体剑器丹阵符?这可是仙尊的全部本事,都要教她吗?

    封之荔有种不可置信的感觉。

    阳光穿透云层,照在归何剑的剑身上,折射出一道耀眼的光,正好落在封之荔脚下。

    她望着谢清晏白衣胜雪的背影,不敢多问,握紧了拳头,快步跟了上去。

    北无峰的雪又开始下了,封之荔握着木剑的手冻得发红,却不敢停下。谢清晏就站在不远处的廊下,白衣与落雪几乎融为一体,目光落在她的剑招上,不发一语。

    这已经是她来北无峰学剑的第三十日。符箓术日渐精进,剑法学得却磕磕绊绊,有时一个简单的起势都要练上百遍。

    这样倾心教授,这样的日夜苦练,封之荔好像明白了什么。

    她知道谢清晏在等,可那句“师尊”堵在喉咙里,怎么也喊不出口,万一只是自己会错了意呢?

    “剑招散了。”谢清晏忽然开口,声音穿透风雪,“心不定,剑就不稳。”

    封之荔收剑站稳,鼻尖冻得通红:“弟子……愚钝。”

    谢清晏缓步走过来,归何剑的剑鞘轻轻敲了敲她的手腕:“我教你符箓,教你阵法,教你剑术,到现在,连声师尊都不喊?”

新书推荐: (综漫)小智与小刚 【原神】提心吊胆的春天 [哑舍]浮生记 [综恐]在恐怖电影里当万人迷 十七年冬夏[破镜重圆] 失落雪山 离宫后,陛下表弟后悔了 炮灰女配误拿万人迷剧本 满级驭兽师穿进兽人学院后 被迫穿书考科举,我买下了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