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会

    次日清晨,林绵从卧榻上睁眼的一瞬,还以为昨天的一切不过大梦一场。

    下一秒,脑子里响起的声音便把她拉回现实:

    “姐姐!你可算醒了,昨晚同二位兄长相约,今晨要一起去向母后请安的,可别误了时辰!”

    得,系统不是梦,在这大梁历经坎坷,也不是梦。

    想回去?这才是白日做梦。

    来不及多想,她要抓紧时间完成繁琐的梳洗换衣。

    昨天在李珩的引领之下,几人聊得也算渐入佳境,从幼时琐碎趣事,到如今天下大事,百无禁忌。

    林绵主要是听着,又在平康的指导下,不时回应几句。

    夜色越浓,谈话竟越发热火朝天。

    直到后来实在太晚,阿寿都报告提醒好几次,李珩才意犹未尽地“打板”,但又抓着顾回,让他就在东宫歇息,等着今日请安。

    虽说在大典之上,已经和皇后见过面说过话。

    但今天的场景毕竟又有不同,可不是那种排演般的流程。

    要在日常的见面聊天中,瞒过一位母亲,不让她发现女儿变了个人,林绵还是有些发怵。

    更何况小平康言语之间对她母后那般敬畏,更让她忧心忡忡。

    阿福和四个小宫女进屋后,对着林绵又是一通酣畅淋漓的穿衣妆扮。

    林绵思忖着她们的年纪无非也就平康一般大,稚气未脱,却能各显神通,不输任何妆造老师。

    阿福指着发饰的一处开口提意见:

    “阿月,公主昨日已过及笄礼,此后挽发样式也要有所变化了,你重新调整一下。”

    阿月也是乖巧应下,手脚麻利地做好改动。

    林绵已经认识了阿福阿月,另有几个小宫女,也趁此向平康一一打听。

    阿月和另三位忙活的女孩儿,是一同被派来长乐宫的,名为“风花雪月”,很是别致,来由还有一段故事。

    那时皇上皇后为公主精挑细选出四个小宫女,既是侍女,更是玩伴。

    她们四个皆是家世清白、品貌出色、聪慧伶俐的,又自幼各学了本领。

    有善于烹饪佳肴的,有一双巧手能挽发上妆的,有书画诗词俱通的,还有小小年纪便擅武义的。

    平康一见就很喜欢她们,皇上也欢喜,许平康自己给她们赐名。

    年少时李珩爱招惹妹妹,玩笑道平康该给她们赐名“琴棋书画”,以此自我激励。

    平康不服,说自己偏不爱琴棋书画,只想山珍海味、风花雪月,快活一生。

    因为自己生辰在冬天,也最喜欢冬天,就以“冬”为姓,给小宫女们赐名“风花雪月”。

    林绵也觉得算是个趣事,最后得的名字也好听。

    只是作为现代人,又想到圈内惯用艺名,又觉着少了点意思,多了点身不由己的味道。

    梳妆既毕,阿福陪着林绵前往皇后宫中。

    途中,林绵一面欣赏宫中景致,一面问平康:

    “按大梁国中宫规,公主是要自己独住吗?”

    平康笑嘻嘻解释:

    “自然不是!不论是公主还是皇子,幼时都是可以随生母同住的。

    几位皇兄也是长大成家后,父皇才赐下府邸的。

    我尚未成婚,自然没有公主府,原本无需别处另居。”

    说着说着又叹起气来:

    “还不是母后,前两年说我已渐渐大了,该学着适应自立,不能一直和她同住一宫,万事赖着她和云嬷嬷,才让父皇为我选定了这长乐宫,自己住着。

    姐姐你说,我住哪里每天不是乌泱泱一群人围着?况且此处离母后的坤宁殿如此近,根本没什么区别嘛!”

    林绵笑笑:“小公主,贪心不足蛇吞象哦!自己住着不也自在吗?”

    愿意事事为孩子操心,为其计深远,哪怕有时多余琐碎,何尝不是让人羡慕的舐犊之情呢?

    说话间,抬眼便已看见“坤宁殿”几个大字牌匾,两宫之间果然相距不远。

    出门的时候,林绵本还在想,这位公主殿下出行竟也不用坐步辇,不曾想就近在咫尺。

    不过后来林绵更知道了,平康性子本就不爱拘束,原本也是不喜欢大张旗鼓地“被人架着”出门去的。

    坤宁宫内,李珩与顾回已先一步到了。

    林绵先向皇后行礼问安,刚起身,还未落座,就听皇后急切关心到昨晚行刺一事:

    “暮儿,昨夜阿寿来报,说你和那位晋王在殿外叙话,险些遇到危险,手上也不慎擦伤,你可细细斟酌了此事?”

    林绵听她一番话,分明是关心,倒说得像是怪罪,暗叹平康对母后的敬畏心也是合理的。

    “母后,暮儿出去更衣,和晋王兄殿外谈话,只是偶遇,也未曾想竟有人暗夜行刺,也很后怕呢。”

    虽是假话,可皇后本意就不是要质问她,因此也并不抓她漏洞:

    “珩儿说带你回去妥善安置,也已清理用药了,可有好些?”

    “小伤而已,今日都见好了,母后不必担忧。”林绵乖巧应答。

    皇后点点头:“晋王昨夜住在宫中,今日,他与禁卫军霍统领也要去英昭殿,一会你们也可去听听,看刺客抓捕可有眉目。”

    几人都应了,便算告一段落。

    她刚坐下,就听李珩使眼色笑道:

    “暮儿,你与你回哥哥已许久未见了吧,还不快问好?”

    林绵懵了一瞬,一眼瞥见,高坐主位的皇后娘娘虽神色淡然,无甚表情,但眼睛里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分明看透一切,了然于胸的样子。

    李珩并未留意,见林绵没反应,有些着急,更明显地挤眉弄眼起来。

    平康也催促起来:“姐姐,你快理皇兄呀!昨夜私下相聚时天色已晚,可不能让母后知道,我们得装作刚刚碰面的样子才行。”

    林绵心下想着,还真是亲兄妹,看皇后的表情,昨天的事哪能瞒得住她。

    不过还是得好好打配合,于是顺着李珩的话和顾回问好:

    “回哥哥,许久不见,别来无恙。”

    顾回竟也憋着笑意,回礼问安,接着又互相寒暄了几句,相对无言。

    皇后看着台下几人一来一回,终于停下,方才开口接着道:

    “阿回,平康过来前,你说北境现下状况一切安定,本宫心下稍安。顾帅为国戍边,近年来在风雪之地久居,身体可还安好?”

    顾回恭敬道:“多谢娘娘关怀,父帅常说这一生沙场驰骋,对军旅生活竟比平常日子更为熟悉,早习惯了,身体自然无恙。”

    皇后点头:“那便好。你母亲虽离世多年,可本宫与她的情谊不会减退,知道你们都平安顺意,才不辜负她在天之灵。”

    说到此处,停顿一瞬,像是组织好语言又像是下定决心:

    “阿回,虽时隔已久,又是伤心事,可你明白,本宫终究还是要问的,那一年在北境,究竟是发生了什么?”

    另一侧,英昭殿内,皇上面色凝重,正审视着台下一袭淡粉长袍的男子。

    “晋王,你北代遣使臣来我大梁,先是在小女及笄礼上当众提亲,又殿外私谈,招致刺客行凶,小女亦有受伤。

    今日本是你与霍统领同来此处,看能否提供些线索,尽早抓到刺客,还大梁宫中安宁。

    你却突然告诉朕,当年北境兖州潼关一战另有隐情。

    你让朕如何相信你,相信贵国的诚心呢?”

    萧归猛然跪下,一改往常不羁姿态,极诚恳地回话:

    “陛下,臣幼年在大梁多得您与娘娘照拂,与平康公主亦算得上兄妹情深,怎可能不以诚相待呢?”

    皇上思忖良久:“终究行刺之事还未解决,你提起潼关一战,太过突兀。”

    “陛下!刺客冲我而来,公主不过被殃及才受伤,好在并无大碍。可陛下当昨日,为何会有人在大梁宫内不顾危险也要行刺我呢?”

    “为何?”

    “北代二党争斗已久,这在大梁宫内想必也不是秘密了。”

    皇上点了点头:“昨日平康笄礼,你北代宁津侯的态度,想不知道也难。”

    “此前虽说有所冲突,可也不至于派刺客下杀手,我昨夜思来想去,只能是因为一件事,他们觉得对付我,已迫在眉睫!”

    “结亲。”皇上淡淡接话。

    “陛下圣明!”

    皇上质疑道:“若是想阻止你与平康结亲,徒增筹码,那何必要等到你来大梁才对你下杀手?”

    “何况,阻止和亲这事,冲暮儿动手,不比冲你来得更容易吗?你常年警惕戒备,暮儿身边可是缺少信息,疏于防备。”

    萧归闻言一愣,眼睛快速转了一圈,心下了然,并不出言揭发反驳。

    “陛下,父皇属意臣与大梁结亲,即便不是平康公主,想来也会择选其他贵女。想来他们也是明白,冲臣下手,才是一劳永逸。”

    皇上并未怀疑他的说法:

    “那就当你所言属实吧。可你又为何要重提兖州潼关一战呢?”

    “我虽相信陛下娘娘重情重义,若我诚恳求助,也不会对我的处境不管不问。

    可两国之间今时不同往昔,我若两手空空,也实在无颜求大梁庇护。”

    皇上思索许久,终于开口道:

    “所以晋王,是想告诉朕,北境兖州潼关战事中另有隐情,以换取什么庇佑,何种帮助呢?”

    萧归重重磕头:“我恳请陛下,调查刺客身份,暗中抓捕。”

    “之后——”

    “以大梁名义,将行刺一事归于宁津侯,并处置他,及使臣团中他的亲随。”

    皇上猛地从龙椅上站起,不敢置信地看着萧归。

    后者却起身跪坐,语气归于平静:

    “至于结亲一事,等此事平息,自然可以再议。”

    随后,殿内鸦雀无声,唯响起重重的磕头回音。

新书推荐: 从兼职杀手开始的恋爱游戏 冰花2 病弱男顶流 和民宿老板假结婚后 在贵族学院里当学神 低空醉氧 鲸向晏清 短篇gb全肯定 我本人间仙 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