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渐高,将琼浆里照得透亮,青石板上夜露早化了个干净,只余下些湿漉漉的水痕,映着各家酒铺陆续卸下的门板光。
早起的酒博士正拿着长柄笊篱,从店门口的大缸里捞昨夜沉淀的酒渣,沥干了水,预备着送去城外农户家喂猪。
这市井间的生计,就像这那长江水一样日夜流转,从不停歇。
桑梓别了张屠夫,心下还盘算着这个被细化好的计划,脚步轻快地往回走。
方才一番商议,心里那点关于攀附苏家的忐忑,被汉子一句“大不了换一家”的浑实话冲淡了不少。
说得是哩,活人哪能让门槛憋死?
要是旁个脚店听了她这迟疑的原因,非得冷笑三声以作不屑,只道她是雀儿揣着鹰的胆,尽想些云彩尖儿上的事。
但桑梓作为粗知历史的人,自然知道苏家后来从金陵合族避祸,远迁岭南的结局,她又不是只做一锤子买卖,当然得考虑到这一点。
如今新党得势,章惇为相,这等门第虽根基深厚,却也难保不给她拖后腿,与其将来被牵连,不若现下保持些距离,彼此面上好看,日后也好相见。
坚持一段时间,靖康也不过是几年后的事,就算一时耽误了,相较那时的动荡,眼下这点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心思正松快着,人已到了自家院门不远处,却忽听得门内传来一阵朗朗笑声,既不算陌生,又绝不该在此处响起。
说曹操曹操到?
桑梓脚步当即一顿,心下咯噔一声。
这声音不是隔壁那位苏家掌甑老师傅,又是哪个?
怎会在此?
还登堂入室,与祖母聊上了?
昨日在门前一番机锋,今日便直捣黄龙,看来这老师傅不仅手艺老道,这心思和脸皮也绝非寻常匠人可比。
是福是祸?是真心惜才,还是替东家作说客,来探虚实,甚至……想釜底抽薪?
这位老师傅,正是她与张屠夫商量的另一处关口,如果能把这老师傅折服,便是打通了通往苏家的一条内线。
届时莫说一个脚店,便是想借此为跳板,在苏家这棵大树上寻个更稳妥的枝桠栖身,也不过是老师傅一番转圈,几句美言的事。
如此一来,既全了与苏家结缘的初衷,借其势起步,又预先布下这步闲棋,将来大树倾倒时,自己这藤蔓也已寻好了新的依傍,不至一同摔个粉碎。
此计之关键,如今便全落在了门内那位老者的身上。
少女心头警铃大作,悄没声息地挪到门边,并不急着进去,只从虚掩的门缝里往里瞧。
但见院中那井栏旁,老师傅正与祖母对坐在小杌子上,中间还摆着个粗陶茶壶并两只茶碗。
祖母脸上带着温煦的笑意,手边还放着一小碟新炒的南瓜子,老师傅则捻着胡须,说得眉飞色舞,茶汤已去了半盏,可见已聊了些时候。
看那神情,竟不像什么初次登门的生客,倒是熟络的邻里闲话家常。
这架势…昨天碰了她一个软钉子,今天直接走家长路线了?
桑梓不由得抿了唇。
祖母心善,又念着苏家相助立户的情分,怕是容易被人拿软话套了去。
这老师傅若真存了心思,几句关乎“孙女前程”、“正统手艺”、“背靠大树好乘凉”的话哄下来,祖母难免不为之心动担忧。
想到这里,心里就不由得泛起一阵焦躁。
祖母啊,可莫要因一时人情软绊,轻易许了什么承诺出去啊!
正思忖着是此刻推门而入,截住话头,还是再听听这老师傅究竟意欲何为之际,里头陈德安的声音又高了几分,带着几分显而易见的得意,飘出门缝。
“……老嫂子,您放心!您家小娘子若点这个头,老夫保管倾囊相授,不出三年,准保叫她在这金陵酒行里,闯出个名号来!”
话音落进耳中,桑梓心下反倒定了几分。
这口气听来还是想收徒呢,而且感觉还挺不罢休的。
她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襟,脸上挂起一副恰到好处的笑意,伸手吱呀一声,推开了院门。
“阿奶,我回来了。”
少女声音清亮,先唤了祖母,这才转向陈德安,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
“老师傅也在?真真是贵客临门,桑梓有失远迎了。”
院中二人闻声皆转过头来。
祖母眼中是慈爱的笑意,陈德安则抚须眯眼,将桑梓上下一打量,那双矜持的老眼里,审视之余,更添了几分笃定。
想他陈德安一手绝活,在金陵酒行里也是叫得上名号的人物,平日多少人家想塞人进来学艺,他都懒得抬眼皮瞧上一瞧。
如今倒好,三番两次折节下交,这丫头还推三阻四,收徒收到他这份上也是没谁了,且看你这次如何推脱!
老头儿今日换了身体面些的衣裳,袖口挽起一截,露出筋骨虬结的手腕。
阳光打在红润的面皮上,连眼角深刻的皱纹都瞧着舒展了些,可那通身的架势,却比昨日更添了几分“地盘主人”的笃定。
桑梓进了门,心思飞快一转。
昨日欲擒故纵,今日若再顾左右而言他,只怕这老头儿真要恼了,是以面上便浮起个恰到好处的浅笑,朝着那两张小杌子走去。
“老丈安好,今日天光倒比昨日好。”
少女声音清朗,礼也行的稳稳当当,一点都没有放人鸽子的自觉。
陈德安眼皮子掀开一条缝,从鼻子里哼出一声,这就算是应了,然后抄起一边的水烟壶,刚想抽上一口,又想起在座都是女性,只得用指节敲了敲壶身,这才撩起眼皮,将桑梓上下一打量。
“哼,小丫头片子,昨日跑得倒快,怎的,家里的饭就那般香?香得连老夫的话都顾不上答?”
“老丈说笑了,长者赐教,晚辈岂敢怠慢?只是昨日腹中饥馁,恐失礼于前,这才先顾了五脏庙。正想着今日得空,要好生向老丈请教呢。”
话里带着明显的揶揄,桑梓也不怯,反而迎上他的目光,唇角弯弯。
这么一个傲娇的老爷子,对付起来也不难,无非顺毛捋三字罢了。
陈德安闻言,眼底那丝不愉果然淡去几分,取而代之的是几分受用,老头子捻了捻胡须,身子在杌子上挪了挪,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复又开口。
“唔,还算知礼。也罢,看你是个伶俐的,老夫便点拨你一二……哎,我说丫头,你之前在家里都酿些什么酒?”
问题接连抛来,带着老师傅特有的犀利和直接,衬得这院内一隅,仿佛成了个临时的考校场。
桑梓心知,真正的过招此刻才刚开始。
她其实也不是不愿意拜师,不是就自顾自地觉得21世纪的技艺就比不上古人的智慧。
但这老师傅所授必是苏家法度,若入了他的门墙,我这一身超越时代的酿酒理念,将来还能施展几分?
所以,必须在这一次过招环节就把他压住,让这老人知道,她可不是寻常的酿酒师傅!
“家中多酿桑落酒,但旁的酒种,桑梓也自信不输金陵任何一家正店。”
这句话说得平静,却带着不输于任何人的自信,少女唇角仍噙着笑,没有迂回的谦辞,也没有故作低调。
就这么坦荡荡地将本领摆在明处,倒让原本准备听些谦逊话的老先生喉头一哽,将预备好的说教又咽了回去。
这么傲气?
陈德安一时间被这话一噎,可那眼底的精光却倏地一亮,捻着胡须的手指头也不自觉地停了。
这小娘子口气倒是狂得没边,可偏偏叫他心里头莫名舒坦了几分,仿佛瞧见了年轻时候自家那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浑劲儿。
他的徒弟,就得带点棱角,太顺溜的反倒没滋味!
“好!既如此,你且说说这桑落酒,曲用几何,水几沸,又窖藏几日方得真味?”
“曲料三斗五升,水取二沸即止,窖藏七七四十九日方得醇厚。”
这些基础知识就算是原本的桑梓也是烂熟于心,是以少女下一秒话锋一转,故意顿了顿,眼尾轻轻扫过陈德安微微前倾的身子,唇边就笑了起来。
“不过,我自己还琢磨出个小窍门来。”
“是何窍门?”
陈德安头刚点到一半,就被眼前的小姑娘卖了个关子,只好先收回捋胡子捋到一半的手,直接追问起来。
就连桑家祖母也好奇地睁大了眼,等着孙女的下文。
她往日帮着儿子媳妇酿酒时,也没见囡囡鼓捣出什么新花样,这丫头何时自个儿琢磨出了独门窍诀?
“控温!”
“把酒瓮放在热水池里,让温度稳住,这样不用酒窖也能发酵得透,出的酒照样醇。”
现代控温法。
这是北宋时期尚且没有人发现的窍门,得再等几百年才有人琢磨出恒温发酵的诀窍。
是以现在的酒匠酿酒,还是得全看老天爷脸色,酿出的酒时醇时酸,品控那是相当不稳定。
品控!品控是标准化生产的立足之本,而标准化生产,才是酿酒一行能够做大做强的基础!
陈德安闻言,那双老眼瞪得溜圆,心里翻江倒海似的,觉得手里那杆水烟袋都烫手起来。
不用地窖也能酿酒?
乖乖,这丫头说的什么话!
他酿了一辈子酒,这回可真是头一次听说这样邪门…不对,是独出心裁的法子,这哪是寻常小娘子的见识,分明是祖师爷赏饭啊!
虽然说也不是没有有心人发现,把酒置于地窖中酒味能稳当不少,出劣酒的几率会降低很多。
可谁都摸不清这里头的门道,谁也不像桑梓一样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掌握了一系列成体系的知识!
“可真是了不得……”
若真能说清这控温的门道,莫说是当徒弟,就是让他这老家伙倒盏拜师茶都成啊!
于是态度上立刻就是天翻地覆,先是腾地一下从杌子上弹起身来,又强自按捺着坐回去,赶紧咳嗽了两声,好掩住自己的失态。
话是这么说,但他这么大岁数了,还是做师傅比较好吧?
一边这样想着,一边神情上却是掩饰不住的一脸热盼,欲盖弥彰地端起茶碗,刚说小抿一口,就发现茶碗早就见了底。
于是面对这两双眼睛,就见这老头子煞有介事地把茶碗往手里一攥,咂了咂嘴,开始现场发挥。
“咳,说得不错,这法子为师也略知一二,不想你这孩子居然也发现了……”
为师?
桑梓撇了撇嘴,不想戳穿他一张死要面子的老脸,面上仍挂着乖巧的笑,好容易等老头不羞了,这才复又开口。
“老师傅,您说要我拜您为师,可是真心实意要传我衣钵?”
“自然是真心实意!”
她想要的可不只是尊重本身,你瞧,这不就上套了嘛?
于是少女先是端正地行了一个万福礼,然后利落地提裙起身,转守为攻,图穷匕见。
“那您又有什么本事,能让我心服口服地叫一声师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