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串风铃般的轻响,如同在死寂的湖面投下的一颗石子,涟漪迅速扩散,触及了这张无形之网的每一个节点。
晴川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她知道,这绝非偶然。
能在瞬息之间劫持东京都所有公共广播频道,哪怕只有短短一分钟,也绝不是普通黑客的技术所能企及。
这背后必然有一个潜伏在庞大市政系统深处,对线路了如指掌的“守夜人”。
晴川没有浪费时间去追查信号的来源,那无异于大海捞针,且极易暴露自己。
她转身返回室内,快步走向那张绘制着繁复星图的橡木长桌。
晴川没有碰触桌上那套传承百年的占星工具,而是从桌下暗格里取出一卷半旧的北海道详细地形图,在铜铃下方小心翼翼地铺展开。
地图上,函馆的灯塔、快斗失踪的雪林、附近的关键变电站,以及那座能被远程触发的古老钟楼,都被她用红点清晰标注。
晴川取来一根鲜红色的丝线,指尖灵巧地穿梭,将浅草的星之屋、函馆的灯塔、雪林旁的变电站与村落的钟楼四个点,精准地连接成一个稳固的菱形。
这不再是占卜命运的星盘,而是一张反击的战术网。
“如果这是一张网……”晴川对着地图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与其年龄不符的沉稳与决绝。
“那么现在,是时候收线了。”
晴川拿出手机,对着这张特殊的“阵列图”拍下照片,没有添加任何解释,只附上了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话:“今晚风向偏北,适合放风筝。”
信息被迅速发送给了函馆那三位青年志愿者。
这不是一道命令,而是一份提醒,一则共享的情报。
晴川相信,他们会明白“风筝”的含义,并自行判断是否要启动黑羽快斗用生命作为赌注留下的最后警报。
与此同时,在隆隆作响的货运列车上,刺骨的寒风从车厢缝隙里灌入。
降谷零身上的灰色夹克已经与周围的货物融为一体,仿佛一件被遗忘的行李。
他的手机屏幕亮起,一条伪装成垃圾广告的推送下,隐藏着一行加密字符:“星谣播放完毕,接收确认。”
是赤井秀一的回应。
他确认了东京的信号,也确认了那只升空的白色风筝。
降谷零没有回复。
他冷静地将手机调至彻底的物理静音模式,然后从随身的行李夹层中,取出了一套叠得整整齐齐的铁路工人制服。
深蓝色的工装,一顶印有JR标志的旧帽子,甚至还有一副沾着油污的手套。
他将在下一个非预定停靠的货点下车,以一名“临时调度员”的身份,悄无声息地混入地方交通枢纽中心。
那里有通往北海道全境的地下备用通讯线路,是战争时期遗留的产物,早已被现代光纤网络所取代,却也因此逃过了组织的监控。
他计划找到那台几乎已成古董的老式电报机,用最原始的方式,发送一段摩斯密码。
密码的内容不是情报,也不是指令,而是一段童谣的节奏节拍——正是星野晴川常常在占星馆里无意识哼唱的那首星谣的第三节。
它的旋律简单,节拍独特,只要函馆那边还有人在听着风,就一定能从杂乱的电流噪音中,辨认出这不是线路故障,而是来自盟友的、信号重启的回响。
雪林深处,黑羽快斗的意识在冰冷与剧痛的深渊中沉浮。
他斜靠在一棵粗糙的白桦树干上,左手依然死死攥着那张断裂的Joker牌,仿佛那是他与这个世界最后的联系。
他的右手指尖,则在身边的冻土上无意识地划动着,留下一串断断续续、无人能懂的符号。
就在他即将被黑暗完全吞噬的瞬间,远处村落的方向,突兀地传来了三声沉闷而清晰的钟响。
咚——咚——咚——
不是整点的报时,而是急促的、被强行敲响的警钟!
是他设下的第三重陷阱,那埋在积雪下的震动触发机制被激活了。
有“不速之客”踏上了通往村落的必经之路。
快斗猛地睁开眼睛,涣散的瞳孔重新凝聚起一丝光亮。
他挣扎着抬头,恰好看到一只乌鸦从头顶的枯枝上飞过,黑色的鸟爪上,赫然抓着一个被咬破的护手霜瓶子。
瓶口挤出的膏体在月光下泛着奇异的银白微光,正是晴川寄来的“星尘粉”。
他的伙伴,收到了警告。
求生的意志瞬间压倒了身体的衰竭。
快斗用尽最后的力气,狠狠咬破自己的指尖,温热的血染红了苍白的嘴唇。
他掀开白色披风的内衬,用血指在上面飞快地写下一行字:“H.K.目标是钟楼仪式,阻止名单完成。”
字迹潦草,却触目惊心。
他撕下那块布料,从口袋里摸出一个空药管,将血书紧紧塞入其中。
然后,他吹出一声微弱却独特的口哨,一只正在不远处刨食雪下草根的雪兔猛地竖起了耳朵。
动物的本能让它循声而来,快斗将药管扔到它面前。
雪兔好奇地叼起这个奇怪的“果实”,一溜烟地钻进了密林深处,朝着村落的方向奔去。
动物,不会被任何追踪器锁定。
这是最原始,却也是此刻最安全的传递方式。
清晨的阳光照进帝丹小学的教室。
柯南一夜未眠,眼下带着淡淡的青黑。
他看似在和步美他们聊天,耳朵却捕捉着教职工办公室里的每一丝动静。
广播站的负责人果然在向校长报告,昨晚市级频道出现了不明信号插入的“技术异常”。
他不动声色地以整理图书角的借口,溜进了学校的档案室。
在弥漫着旧纸张气味的狭小空间里,他迅速翻找出近十年东京都的市政公共设施维修记录。
他没有去查网络日志,而是专挑那些手写的、关于老旧音频线路的检测报告。
一个惊人的规律浮现了。
每当民间传说有“星谣”响起的区域,总会有一名匿名的技术人员登记过“线路老化,音频信号检测”的记录。
此人使用的工号是虚构的,但在签名栏留下的潦草字迹,却与他记忆中某次案件里,一份伪造文件的签名特征完全吻合——典型的左撇子,习惯在第三笔画上加重力道。
一个早已退休,却从未真正离开过的老技师。
柯南几乎可以断定,这人或许就是林田由纪的旧识,一个沉默的守护者。
他没有声张,更没有向上报告。
他只是回到教室,在班级的公告栏上,贴出了一张自己用彩笔画的“民间音乐采集”海报,署名是虚构的“校外文化研究会”,邀请附近的居民分享自己记忆中的老歌曲或童谣录音。
函馆的灯塔阁楼内,林田由纪将那七盘录音带并排放在桌上,一遍又一遍地播放。
她听着自己沙哑的声音,念出那些尘封已久的名字和罪证,仿佛只有这样,才能确认这一切的真实性。
突然,她像被电击般浑身一震,按下了暂停键。
一个被她忽略的问题猛地刺入脑海:为什么是函馆?
H.K.——那个她既熟悉又陌生的白井浩介,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这里并非他们当年的核心实验室所在地。
她颤抖着翻出那本实验日志的残页,对照着一张老旧的日本地图,逐一核对当年的地理坐标。
终于,在一个被墨水轻微污染的角落,她发现了一处几乎无法辨认的隐蔽标注:“移植体观测点07β-函馆-低温适应性测试”。
真相如同一道惨白的闪电,劈开了她最后的侥幸。
“他们……他们把活体实验转移到了这些偏远的地区……”她失声喃喃,浑浊的眼中充满恐惧与痛苦,“而我是唯一……唯一还知道那些编号含义的人。”
她猛地站起身,眼中迸发出一种近乎疯狂的决绝。
她不能再等了,不能等到日出,更不能等组织找到她。
她要立刻启程,前往函馆市区。
“我不是去逃命,”她对空气,也对自己说,“我是去赴约。”
深夜,星之屋。
晴川正在逐一整理那些即将寄往各地的星象卡片,试图让自己保持专注。
忽然,一阵极轻微的摩擦声从屋顶传来,打破了深夜的寂静。
晴川立刻警觉,悄无声息地攀上通往阁楼的梯子,从天窗的缝隙向外望去。
月光下,那只本该被赤井秀一回收的白色风筝,竟诡异地再次出现在星之屋的屋顶上。
它没有升空,只是被风吹得轻轻摆动,而它的线尾,死死地缠着一枚微型指南针。
指针被某种力量固定着,始终指向东北偏东的方向。
更让晴川心头一沉的是,在那枚比指甲盖还小的指南针背面,用针尖刻着一行极其微小、几乎无法辨认的小字。
晴川用手机放大数倍,才看清了那句话:
“别信广播里的星谣。”
刹那间,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
如果刚才那场声势浩大的全城广播是假信号,是组织模仿他们的通讯方式设下的陷阱,那么……真正的信号是什么?
那只风筝,和降谷零的回应,又代表了什么?
晴川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行动起来。冲下楼,熄灭了星之屋所有的灯光,让整座建筑重新沉入黑暗。
然后她返回屋顶,将那张绘有菱形阵列的地图翻转过来,用其背面盖住了那串仍在轻响的铜铃,阻断了它的声音。
最后,她取出一整瓶“星尘粉”,沿着屋檐四周均匀地撒下。
夜风吹过,那些银白色的粉末在清冷的月光下,泛起一层肉眼可见的、如同水波般的微光涟漪,仿佛一道无声的、守护着整座星之屋的隐形结界。
而在百里之外的北海道雪原上,一个潜伏许久的黑影缓缓站直了身体。
他手中同样握着一台便携式收音机,但在他的屏幕上,跳动着的,却是与东京广播里那段星谣截然不同的旋律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