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蛋

    经菜籽油香煎的小河虾,外壳酥脆,不用去壳,连壳带肉都能嚼着吃。

    陶罐煨出来的食材,火力猛,小鱼小虾炖得烂乎,筷子轻轻一夹,鱼肉都快化掉,轻轻一嘬,鱼肉与鱼骨分离,能吃出一条干干净净的鱼刺。

    嘎嘎香。

    嗦完一条虾虎鱼,太过肥美,林芫花仍不满足,一连尝了好几条,这才雨露均沾地将筷子伸向另一盘清炒白菜苔。

    随着天气转暖,地里割完的白菜桩,冒出了新绿,几日不见,抽出嫩黄的菜苔。

    掐一把,剥去外皮,里头的嫩茎水分充足,脆生生,一点蒜末在热油里爆出香气,倒入白菜苔翻炒,变色后,添上点盐巴盛出。

    不需要太复杂的烹饪方式,简单的清炒,一点点盐巴,最能提现白菜苔原本的春鲜风味。

    掐成段的白菜嫩茎一入口,汁水甜津津,脆甜嫩,一口仿佛尝到了春天的味道!

    林芫花可太喜欢春天了。

    春随草色向南深,万物焕发生机。

    最近忙着本月中旬月考一事,董致远差点忘记,今日路过渔粉摊,想起上回吃渔粉,没给钱。

    上回现煮现做的渔粉滑嫩鲜香,今日他本想再来品尝,望着小摊前排起长龙的队伍,一面替摊主高兴,一面微微叹气,从钱袋子摸出五枚铜板,:“上次忘带钱袋子,还你。”

    林芫花接了铜板,笑眯眯:“夫子慢走。”

    许是渔粉摊便宜量大,用料扎实,味道好,口碑做出来了,近两日小摊前的食客络绎不绝,不少附近的住户过来光顾。

    早早收摊,林芫花琢磨着渔粉生意不错,自从添置了铁锅后,每日需要多用些柴火,现煮现做,渔粉味道更好,但成本增加了。

    以前一碗渔粉卖五文钱,能挣两文,现在利润只有一文七,外人瞧着多卖出去了几碗渔粉,小摊前每日红红火火,其实自己荷包里没比以前多挣银钱。

    趁着有客流量,或许可以增加其它小吃,一起搭着卖,毕竟谁会嫌赚的银钱多呢?

    开春后,天色黑得晚些。

    傍晚家家户户吃过晚饭,林家的篱笆小院迎来了位小客人。

    王茂探头探脑,见到林芫花在,有了靠山,大着胆子使唤林青叶:“喂,林青叶。”

    林青叶掏掏耳朵,不搭理他。

    王茂仗着林芫花狐假虎威:“怎么说大家都是竹溪书院的学子,按照辈分来说,你该尊称我一声师兄,过来给我开门。”

    竹溪书院有个不成文规定,不以年龄论辈分,以课业成绩论辈分,推崇实力为尊!

    林青叶初入书院,目前分配在最末等的丁字班,而王茂前不久通过刻苦努力,终于从丁字班的钉子户,晋升到丙字班。

    按理说,林青叶确实该唤王茂一声师兄。

    看到弟弟吃瘪,林芫花看热闹不嫌事大:“你这个做师弟的太不懂事,怎么能把书院的师兄关在门外?”

    “就是就是。”王茂附和。

    两人一唱一和,给林青叶气得面色又青又白,气鼓鼓开了院门。

    王茂语重心长:“虽然师弟比我年长几岁,我这个做师兄的心胸宽阔,不同你一般计较。”

    “来劲了是吧?”林青叶磨着牙,暗搓搓威胁:“本月中旬月考,夫子道我进步很快,希望下个月,王茂师兄还能这么硬气?”

    说得王茂面色一僵,很快想起前几日的月考,从丁字班师弟口中打听来的消息,林青叶进步神速,目前在丁字班的排名,从末等,跻身为中上等。

    大概过不了多久,林师弟就能名列前茅,离开丁字班,晋升丙字班,同自己平起平坐。。

    不止丁字班的师弟们好奇,林师弟是如何进步这么快?

    就连王茂与陶祥也好奇,所以才有了今日来林家一探究竟这遭。

    本以为会见到林师弟挑灯夜读,或是头悬梁锥刺股的勤奋好学情景,如果是这样,王茂心里会舒服点。

    哪知既不见林师弟手不离书的诵读,更无半点读书的刻苦样子,王茂来时,看见林师弟竟是帮阿姐敲煮鸡蛋壳。

    十几颗煮鸡蛋敲碎了,浸泡在酱色的汤水里,空气中幽香浮动,清新淡雅,似乎是茶香。

    茶叶蛋?

    从林家出来,夜读至深夜,王茂从半敞的窗子缝隙望向林家院子的方向,早早熄了灯。

    以林家的境遇,恐怕没条件供着林师弟日日燃油灯读书。

    林师弟这般天赋异禀,要是再加上刻苦用功,哪里还有他们这帮普通人一条活路?

    王茂虽艳羡林师弟的天赋,想着自家家境优渥对方,好歹能弥补一二,不该一味抱怨老天不公,于是埋首案桌,奋笔疾书。

    一早,阿爷与父母天不亮下地耕田,随便应付几口,没功夫给他准备朝食,递来几枚铜板,让到镇上买吃食。

    王茂想起昨日在林家看到的茶叶蛋,最下等的粗劣茶叶,添了些佐料,闻着可香了。

    沐着晨风,捏着铜板,来到渔粉摊前,果然瞧见了木桶里装着的茶叶蛋,排队买渔粉的食客多,听得林芫花让后面买渔粉的别排了,王茂弱弱问了声:“茶叶蛋还有吗?”

    林芫花听声音耳熟,伸长了脖子往后望一眼:“茶叶蛋还有,稍等。”

    等排到王茂,看到木牌用炭笔写了,茶叶蛋三文钱一个,倒是不便宜。

    去年冬日时,母鸡不下蛋,鸡蛋能卖到三文钱一个。

    眼下柔风甘雨,万象回春后,家里的母鸡每日下一颗蛋,听母亲说当下好像两个鸡蛋能卖三文钱。

    转念一想,茶叶蛋要柴火煮熟,还得香料来配,这些都得花银子,摊贩为了讨生活摆摊,不是做大善人,不赚钱,谁愿意干?

    林芫花的茶叶蛋,还真不赚钱。

    昨日想要增加点别的小吃,思来想去,做杂粮煎饼吧,得额外购买工具,不值当。

    有什么不用买工具,不费事,可以搭着一起卖的呢?

    绞尽脑汁,最后想到了茶叶蛋。

    做茶叶蛋需要用到八角、花椒、香叶和桂皮等香料,八角与香叶为海外传来的香料,打从前朝开始种植,两者价格还算亲民,从宫廷宴会到民间日常烹饪,都能瞧见它们的身影。

    因八角与香叶用料少,煮茶叶蛋的话,放一粒八角,两片香叶足够,林芫花能负担得起。

    今早自己家里吃掉四个茶叶蛋,剩下的十一个,按照三文钱一个卖,算下来,竟是一文不挣。

    不过茶汤可以重复多次利用,明天卖的茶叶蛋,便可以实现盈利,每卖掉一个茶叶蛋,能对半挣!

    王茂拿着茶叶蛋,到隔壁菜饺子摊要来半笼,蘸着香醋吃完饺子,茶叶蛋放温了些。

    蛋壳被提前敲碎过,茶汤的味道浸泡进入,剥开壳,蛋白表面有着蛛网一样的纹路,雪白蛋皮染上了棕黄茶色。

    清新甘洌的茶香,如雨后芳草泥土的芳香,直往人的鼻子里钻,催促着食客迫不及待享用美食。

    经过一夜浸泡,一口咬下,蛋白紧致软弹,吸收了茶汤与香料的味道,咸卤香、茶香,十分入味。蛋黄又是另一种绵绵沙沙的口感,干香干香的。

新书推荐: 别觊觎我的怪谈书 梦境侦探 炮灰反派改走美强惨人设 瑾色若嘉 哭唧唧白月光,抬手送替身祭天 这苦情剧长姐我不做了 九十年代高嫁后的幸福生活 灵魂“拌”侣 虐文女主她手撕剧本 拯救美强惨男配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