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姨娘和明月今日才回京,待席面结束,徐氏便让她们母女先回院子休息了。
因此明玉回来时,便看见席面上只剩下徐氏和被嬷嬷抱着的小侄子。
琉璃屏风的对面,也已经空了出来。
徐氏让嬷嬷把孩子先抱下去,拉着明玉坐到身边来,将柳姨娘的话带到,“三妹妹和欧阳公子的事情,父亲也是知道的,现在就是等着春闱了。”
明玉表示知道,刚刚明月都已经告诉她了。
徐氏看明玉神情自若,没什么不高兴的意思,便放心下来,又接着说,“三妹妹是个心里藏不住事的性子,柳姨娘也是担心她说话让你不痛快了,特意让我这个做嫂嫂的来你面前说说好话。”
明玉却是觉得没什么,“我看三妹妹对那欧阳是真的喜欢,既然爹爹也知晓了,自然是份好姻缘,我这个做姐姐的,哪里会因为这样的事情不痛快。”
这话说得洒脱,但徐氏却是听着有些不是滋味,不过还好,今日来看,那位三皇子温文尔雅,确实是比之前那两位皇子更像是良配。
只是身世不显,难怪从前低调了些。
说着,便看见有人过来。
“三皇子。”徐氏与明玉起身相迎。
“世子方才便去寻殿下了,想必是刚好错过,眼下父亲和几位大人都在书房呢,我这就让人带殿下过去。”徐氏招呼着下人给三皇子带路。
另一头,趁徐氏不注意,方才故意躲着世子的两个人此刻正静悄悄的交换着眼神。
待赵景允离开过后,徐氏便又兴致勃勃的坐下与明玉说着这位三皇子的事情。
话说这三皇子的生母,是陛下在一次醉酒后临幸的一个舞女。起初因为身份低微,并没有得到赐封,还是后来发现怀孕,才赐了个才人的封号。
只是可怜这舞女无福,生下三皇子便难产去世。那时二皇子才刚刚出生,陛下正是宠爱纯贵妃的时候,哪里有闲心关注这样一个出生不高的皇子。
便一直将其丢在皇子所不闻不问。
直到去年,三皇子到了及冠的年纪,才去陛下面前求了个翰林画院的闲职,连上朝的机会都没有。
且因为封太子的事情,陛下一直未曾让两位皇子出宫开府,所以也连累着三皇子也同两位哥哥一样,暂无封号继续留在了皇子所。
“你哥哥说了,三皇子往日低调,从未想过争什么,这次因着赈灾和雅集图的事情,被张相看中,也是难得的机会。”
明玉回想起方才自己看到的画,果然那守玉居士就是赵景允。
徐氏握着明玉的手,低声缓缓道,“这不但是三皇子的机会,也是二妹妹你的机会。今夜过后,父亲若是决定支持三皇子,他日三皇子登基,又何尝不是你的好日子?”
大皇子性格暴躁莽撞,二皇子又事事听从纯贵妃,两人都不是什么好的托付。如今平白跳出个三皇子,也算是柳暗花明了。
只是若真是如此,这京城的天,怕是又要变了。
***
到了第二日,三皇子受邀与张相和宁国公等几位大人一起赏画的事情便传得沸沸扬扬。
赵景瑞虽没有赵景璃那般多的心眼,但也不是个傻的。
回想从春耕礼开始,这一件一件的事情落在头上,哪里能看不出这老三是什么心思。
一大早就带着手下人进贡来的雪山狐王大氅,马不停蹄的去了坤宁宫。
谁料往日笑脸相迎的掌事姑姑,今日却将他拦在门外,还敷衍说着什么,皇后娘娘在为百姓们祈福,恕不见客。
可他分明看到三弟身边那个太监,这会儿就站在殿门口晃悠。
“趋炎附势的东西!”
赵景瑞从没被人这样下过脸,当即转身头也不回的走了。
而顺安在抬头确认大皇子已经离开后,才重新端着茶水进了殿内。
皇后此刻便宛如一位真正贤德的母亲一般,亲切的问候着孩子的衣食住行。
赵景允也是问什么回什么,说话滴水不漏,对这位母后面上表现得十分恭敬。
的确是一幅母慈子孝的场面。
只是话音一转,皇后便拿出一幅关心孩子终身大事的模样,拐弯抹角的询问着,
“听说允儿昨日去了宁国公府,本宫也是许久没见到兄长一家了,他们可都还好?”
赵景允点头:“都好,国公爷身体依旧健朗,晚间和张相聊起政事时也很有精神。”
皇后笑笑,继续问,“那玉儿如何?本宫向来最疼爱这个侄女,听说昨日你们还是一同回的国公府?”
听皇后这般说,赵景允立时表现出很紧张的样子,甚至腾的站起来同皇后开始解释,
“儿臣与宁二姑娘只是恰好在开宝寺遇上,二姑娘心善,见雨势渐大,这才让儿臣搭了她的马车。”
赵景允一片赤诚的向皇后解释,似乎深怕被人误会,坏了姑娘家的名声,“母后明鉴,宁二姑娘与儿臣绝没有做任何逾矩之事。”
他的一番反应,皇后都看在眼里,心里是十分的满意。
有脑子,不冲动,对她和对宁家都足够恭顺,除开身世低了些外,比起另外两个不省心的皇子,的确是好上太多,难怪会被张相看上,特意举荐到陛下面前。
不过身世低也无妨,左右之后记在坤宁宫名下,有宁家撑腰。
也因着如此,皇后看向赵景允的眼神便越发柔和了,打趣似的语气,“你的两个哥哥都唤玉儿叫做明玉妹妹,怎么到了你这里就这般见外,是不喜欢我们家明玉吗?”
“没有!”赵景允抬头立马否认,又反应过来什么,垂眸轻声说着,“明玉妹妹金枝玉叶,儿臣只是怕唐突了。”
这反应在皇后瞧来,就是妥妥的情窦初开少年郎,顿时便对这三皇子更加满意了。
“都是一家人,哪有什么唐突不唐突的。可怜本宫膝下无子,如今看着你在跟前,便更是生出了一副做母亲的心,往后得空,便多来坤宁宫坐一坐,陪母后说说话也好。”
赵景允自然是表现出一副求之不得的样子,连声说好。
只是待出了坤宁宫,回到皇子所,赵景允身上伪装出的那副温和模样顿时消失殆尽。
取而代之的,是他面色冷峻的淡薄。
顺安在一旁瞧着,倒是第一次知道自家主子这演戏的功夫这样厉害,他身为主子身边的亲信,看来也要好好练一练才是,今日光是在大皇子眼皮子底下晃悠那几圈,他都表现得不是很自然。
这样想着想着,就一不小心走了神,等再回过神来,便看见主子又换上了普通文人穿的衣裳。
“主子,您这是又要出宫?”
赵景允点头,却并未多交代什么,只吩咐顺安不必同他一起去。
“若是有急事,依旧让人到崇文画楼传话便可。”
***
东门街,远兴书局外,这已经是宁家姐妹今日来的不知道第多少家书局了。
明玉将方才买来的栗子糕递给兴致缺缺的三妹妹。
热乎乎的栗子糕香甜可口,是从前明月最喜欢的糕点,可这会儿对方却只是咬了一小口。
“放心,我特意让店家拿的不加糖的那种。”明玉将栗子糕往前递了递,“不长胖。”
听此,明月这才多吃了几个。
只是明月看着妹妹身后小厮两手空空的样子,便知道这家书局里也没有买到她想要东西。
“你若是要买什么书,大可以去爹爹和哥哥的书房里找找。”
明玉出言安慰着,“快要春闱了,许多家境稍好些的考生,都会提前入京看看形势,像是这各个书局里有什么好东西,定然早就是被人排队一抢而空了。”
明月却是不相信,“姐姐陪我再找找,我就不信这诺大个京城还买不到一锭好墨了?”
“你要买墨?”
明玉听着将信将疑,她的妹妹她自然是了解,坐下抄一篇诗经都能叫唤好久,今日倒是太阳打西边出来,竟然还要主动买墨。
恍然想起什么,明玉反问,“你不会是要买给欧阳迟的吧?”
被姐姐猜中心思,明月不好意思的笑笑,
“好姐姐,你就帮我想想哪里还能买到吧!欧阳哥哥科举在即,我想为他做些什么。听说最近京城的墨锭格外抢手,我想要为他买些。”
瞧着妹妹一副春心荡漾的模样,明月都不好意思说个“不”字。
在脑中想了一圈,倒还是真想到一个地方。
一刻钟后。
明月看着牌匾上“崇文画楼”几个字,顿时恍然大悟,“还是姐姐聪明,我只想着考生们都去书局买墨,都忘了画楼也是有墨卖的。”
“走吧,我陪你一起去看看。”不知怀着什么心思,明玉跟着妹妹一起下了马车。
一旁的青兰看着,心思便活络起来,方才路上经过了那么多家画楼,姑娘却偏偏来了这儿,还一反常态的跟着一起进去,明明之前都是一个人在马车里等三小姐出来的。
她抬头看着这熟悉的牌匾,总觉得自家姑娘是为了某个人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