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三生万物 > 社会秩序

社会秩序

    社会秩序

    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又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每一种事物都在诱使她走容易走的路,她不是被要求发奋向上,走自己的路,而是听说只要滑下去,就可以到达极乐天堂。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波伏娃

    士之耽兮,犹可说(通“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同是沉溺于爱情,男子可以脱身而去,女子却无法从容脱离,这是女子比男子更为弱小吗?

    和男性相比,女性拥有的资源更少,遇到危险的可能性也就更高,即和男性相比,女性的1和0之间的距离更短,因此,和男性相比,女性有着更小的生存空间,比起弱小这个概念,生存空间才是真正让女性选择权少于男性选择权的概念。

    生命的生存区间就是1和0之间的距离,这是真正决定生命生和死之间距离的概念。对生命而言,拥有生存区间,强和弱都属于“有”,失去生存空间,强和弱都归于“无”,因此,生存空间,才是生命在强弱概念下应该注意的真正本质。

    无论是什么样的具体事物,只要它在这世上有了生存空间,那它就有机会在这世上一遍又一遍地出现,比如家暴出现了一次后,就可以继续出现无数次。

    通过生存区间,我们就可以再次对强者和弱者进行重新划分:在同一区域内,拥有大生存空间的生命是强者,拥有小生存空间的生命是弱者。

    为什么穷人比富人更在乎自尊?自尊的本质是自我保护,而穷人的生存空间小于富人的生存空间,穷人也就比富人更容易遇到危险,因此,穷人就需要更多的自尊来保护自己。

    生命的生存空间,它的边界来自于对生命1和0的锁定,而生命可以有很多个1和0,那我们要使用哪个1和0来界定生命的生存空间呢?

    生命的生存空间,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生命的可活动空间,其中1是生命在现实中对外探索的最大距离,0是生命在现实中需要维持自身的最低生存状态,1和0之间的就是生命活动的安全距离,生命身处于安全距离中的感觉就是安全感。

    注:安全感的大小由1和0之间的距离决定,但不由1和0所处的高度决定,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借款提高我们1的所在,与此同时,0也会靠近我们,这时我们的实际安全距离,就不会因为借款而导致的1的提高而得到增长。

    人类社会的建立,让生命对世界的探索打开了新篇章,我们既不需要知道粮食是怎么从地里长出来的,也不需要知道衣服是怎么被编织而成的,这都不会让我们缺衣少食。

    人类社会为我们提供了舒适而安逸的环境,现实中生命具体个体的生存极限,我们基本不用体会,没有到生死存亡的时刻,现实中的1和0,于我们而言是无需在意的。

    宽裕的生存环境,让我们人类可以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忽略现实中1和0,不过除了现实空间,我们还拥有思维空间,这里面同样有着我们认知中的1和0。

    由于我们认知中的1和0是我们对现实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结果,对我们的现实活动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因此,我们认知中的1和0构建的我们认知中的生存空间,对我们同样会具有实际影响。

    我们认知中1和0之间的距离,就是我们认知中的安全距离,我们认知中的安全感就来自于认知中的安全距离。同理,我们认知中的安全感大小也由认知中1和0之间的距离决定,但不由认知中1和0所处的高度决定。

    比如:在我们爬到比原本更高的位置后,不想自己回到原来的阶层,即此时我们认知中的0向我们同步靠近了一个阶层,而此时的我们保持现有的高位就已竭尽全力,无力再向上攀登,即此时我们认知中的1位置不变,因此,尽管此时的我们站在了更高的位置,但在0向我们靠近的同时,1的位置不变的情况下,1和0之间的安全距离就缩短了,我们心中的安全感也就下降了。

    由于世界是永恒运动的,生命要想在这个永恒运动的世界保持活着的状态,就要产生消耗,因此,在生命的生存区间内,这里面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生命以……为生?

    在同一区域中,生活着男人和女人,其中,男人是强者,女人是弱者。

    这个区域里的男人们靠什么生存呢?

    耕种、捕鱼、打猎,在丰饶的土地上,男人们当然是依靠生产劳动来养活自己。那怎样生产劳作才是更快更好的行为呢?当然是遵循事物的规律行动才能做到效率啊。

    男人们的生存需要依循世间万物的运行的规律,事物的规律也就是事物的道理,那我们也可以说成,男人们依靠世间的道理而生存,因此,男人以道理而生,遇事也就更愿意讲道理。

    这个区域里的女人们靠什么生存呢?

    耕种、捕鱼、打猎,在这丰饶的土地上,收益大的生产活动已经被男人担任了,在这个区域的生产资料主要被男人掌控的情况下,女人就只能围绕着男人做一些辅助性劳动,而单靠这些辅助性的劳动,不能使女人得到生存所需,因此,女人得依靠男人才能生存。

    那女人怎么可以一直依靠男人呢?依靠女性的生育价值吗?女性的生育成本是巨大的,而且可生育年龄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生育价值并不能让男人一直成为女人的依靠。

    于生命而言,什么是无限的?生命由生命的渴望+生命的物质躯体组成,其中生命的物质躯体来自于客观的物质世界,注定属于有限的事物,唯有生命的渴望属于物质的范畴,即使只有一点,却是可以无穷无尽,而“想”与“不想”,这个问题除了能诞生无穷的欲望,还能诞生无尽的感情。

    无论什么样的感情,追根溯源,那都是一个关于想站在哪里的立场问题。男人的感情就代表着男人的立场,因此,感情就是女人依赖男人的关键,即女人以感情为生,遇事也就更愿意谈感情。

    有两个人离世后,来到了阎王的面前准备投胎。阎王问他们:“我这里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让一万个人来供养你,另一个是你去供养一万个人,你们想怎么选?”

    第一个人立刻说:“当然是要一万个人来供养我。”第二个人想了想,说:“我想选择供养一万个人。”于是,第一个人成了乞讨的乞丐,第二个人做了布施的富豪。

    供养他人,被人供养,很多人觉得后者轻松不费力,一定是个舒服的选择,可是被供养者可拥有的资源不会多于供养者拥有的资源,被供养者能达到的高度也难以超过供养者身处的高度。女人依靠男人生存,虽然不用直面这世间无情的道理,但也注定要遭受男性的桎梏。

    这种生存环境引发的桎梏,除了我们明面看到的那一部分,还有很多是潜移默化之中改变了我们的认知,比如:即使是成绩优异的女生,看见有王爷美滋滋地和有过婚姻关系的歌女谈恋爱时,也会下意识地评价一句,找个破鞋这么高兴,可这个歌女最终的成就是堪比吕雉、武则天的政治女强人;即使是凭实力进入了一流大学的女学生,在听见男人做家务时,也会下意识认为,这是个没用的男人,一点都不考虑那些做家务的女人该算什么。

    这世间的道理关乎着男人的收益与未来,男人不可能放弃,而女人没有上桌的资格,既然世界的道理与她无关,那她为何要讲理呢?依靠男人来维持生存的女人,就该以感情为重。

    在面对同一个事件时,男女双方各自从自身的角度发表见解,一个讲道理,一个谈感情,结果就会是鸡同鸭讲,弄出个鸡飞狗跳。尽管都身处同一生存区域,但站在了不同位置的男女双方,终究身处于不同的频道,无法交流,那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在这种频道不同的情况下,如果男女双方都坚持自我,那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如果不想依靠暴力去达成双方的同一,那双方就得跳出自我的限制,从更高的角度去看问题。

    男女双方生存区间不同,造成男女双方的分歧,如果男女双方的认知不再只局限于自身的生存区域,那男人就能看见女人的情感需求,女人也能知道男人讲道理的必要性。

    不被自身所束缚的男方和女方,视野就会得到提升,由看见一个只有自身的生存区域,转为看见一个男女双方共同生活的生存区域,在这个更大的生存区域内,大家就有共同语言了,也就可以进行沟通了。

    在这个更大的区域里,有一个点的存在就是男女双方交汇后的最大利益点,它可能不是男性的最大利益,可能也不是女性的最大利益,但在男女共同生活的区域内,这个点才是男女双方损耗最小,收获最大的最佳选择。

    为什么在我们的生存环境里,屠龙者最终都会成为恶龙?

    无论屠龙者还是恶龙,他们其实都是在限定生存区域内的强者,而由于事物之间会由规律而产生联系,那强者的生存空间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对弱者的生存空间造成影响,如果这个影响是消极的,那就是强者压迫弱者,那这个时候的强者就是弱者的恶龙。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由于恶龙的压迫,从弱者中诞生了一个同样掌握力量的勇士,屠杀了恶龙,成为屠龙者。可只要整体的生存环境没有发生变化,那对于强者来说,最好的位置,依旧会在恶龙那个位置上。

    那我们要怎样才能改变故事的结局呢?我们可以先重新梳理一下这个故事。

    在一个的生存空间中,会诞生出强者,在这个强者出现后,环顾四周,发现自己获得收益的最好方式,就是去压迫弱者,于是他成为了恶龙。

    一个恶龙般的强者,并不是这片生存空间力量汇聚的极限,于是另一个强者在恶龙的压迫下诞生了,而这一个强者想要更进一步的话,就必须先打倒压迫在他头上的恶龙,于是他成为了屠龙者。

    强者屠杀完恶龙后,发现恶龙就是这片生存空间的最佳收益点,于是在理性的选择下,他成为了新的恶龙。因此,我们要改变故事的结局,就要先将恶龙这个最佳收益点的属性移除,否则即使再次出现勇士,打倒恶龙,那结局也只是换了一个具体的恶龙而已。

    要想打败一个强者,那除了强者以外,我们就应该去找一个更强者。

    如果一个从弱者中诞生出来的勇士,就能打倒恶龙,那这个恶龙就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强大。如果这个空间的弱者能全部联合起来,他们集合产生的力量,是不是就是那一股更强的力量。

    无论是恶龙还是屠龙者,都是强大的个体,但并非是能对抗整个集体的个体,因此,只要弱者们联合起来,那这片生存空间内部,就会出现一个比恶龙和屠龙者更强的集体力量只要它愿意,就可以消灭恶龙或者屠龙者,甚至可以将原本会转化成恶龙的力量,转化为生产力,拿去种田开路什么的,岂不美哉,至此,恶龙就不再是强者的最佳位置。

    集体的力量,这样一股不同于个体的力量,应该是如何操控的呢?

    一般来说,弱者会在群体中,选举出最有威信的人作为领头人,来掌控这股力量,并在稳定的生活中,将这种集体力量规范化以及秩序化。

    当然,由人掌控权力,权力总会暴露起暴戾的一面,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我们逐渐发现,比起在上面放置一个掌权的君主,来规范我们的行为与秩序,我们也可以直接使用秩序来规范我们的行为,于是,在人们对社会秩序的认可中,规则逐渐变得比权力重要。

    在一个生存空间中,存在着强者和弱者,如果这两者不在是以一方吞噬另一方作为结局的话,那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建立一个容纳双方的秩序,往往就会让这片生存空间得到更好的发展,比如:家庭可以因为拥有了规范而变得更加和睦;行业可以因为拥有了规章而变得更加和气;国家可以因为有了法律而变得更加和谐。

新书推荐: 同班男朋友想和我网恋,而我只想逃?! 你是我黑暗中的白月光 深情男二上位前 星星不陨落[破镜重圆] 春色暗涌 我的反派是作者 万岁登封 女主一心赴死 《凶兽嗷呜叫,读心后发现他在撒娇!》 师妹她为何还不诈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