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王大拿的童年还是蛮幸福的,应该说整个80后小朋友的童年都挺幸福的,尽管物资条件匮乏,但是精神上却充盈而富足。
那时候没有做不完的作业,没有上不完的兴趣班,没有沉的可以压垮脊背的书包。放学后几乎全村的小朋友都会不约而同的集聚在大街上,玩石子,捉迷藏、跳房子、跳皮筋、玩机器砍菜刀、砸四角,摔泥巴。
那时候的游戏都是群体性游戏,需要多人共同参与才能完成,那种快乐是现在的深居城市的独生子女们所不能体会的。
那时候大街上行走的是路人、牛车或者自行车,只有少量的机动三轮车,因为机动车比较少,所以大人们完全不会为安全而担心。夕阳西下,暮色将至,家家户户的烟囱里炊烟升起,再过一会,就听见妈妈们呼唤自家孩子回家吃饭,寒来暑往,每天皆是如此。
王大拿至今记得她和小伙伴们在大街上疯跑的场景,她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为了不被找到一头扎进麦秸垛,全然不顾麦秸秆和麦穗的刺挠劲儿;在打麦用的麦场里面骑着凤凰牌自行车,因为有个横梁腿伸不上去,所以把腿伸在三角区区域骑行,还觉得自己帅到不行,结果又一头扎进了麦秸垛,小朋友们齐心协力的把她从麦秸垛薅了出来,结果头发成了鸟窝。
王大拿第一次看到彩虹就是在和小伙伴们疯玩被淋成落汤鸡的一个下午,雨来的很快,王大拿和小伙伴们在砖块堆上玩过家家,因为雨下的太急,几个人未找到躲雨的地方,只能挨淋。好在雨来的快,去的也快,就在她准备回家换衣服的时候,小伙伴们突然欢呼了起来,西面天空中出现了一条大大的彩虹,那是王大拿第一次、也是至今唯一一次看到彩虹。
王大拿村南头有条大河,应该属于京杭大运河的一段,那时候机械化太落后,所有的河全靠人工挖。每到挖河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不认识的人涌入到王大拿的村庄,因为工期较长,所以那些挖河工都会吃住在村里,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在街上摆摊,顾客就是那些挖河工。王大拿只记得不擅长做生意的段老师也加入其中,过了一把商人的瘾,她当时卖的应该是炒花生和炒豆子。
可是,这份回忆不知道是不是被篡改,或者王大拿都不确定街上摊位连着摊位的盛况是否出现过,她不确定那个盛况是梦境还是现实,可是如果是梦境为什么又那么真实,她至今还能想起来挖河工和段老师讨价还价的场景,也还记得挖河工开怀畅饮的场景,但是后来王大拿再也没见过挖河工,更没有见过谁家在街上摆摊,挖河这项工作后来渐渐被挖掘机所取代,再后来大家不再自由灌溉而是在自家地里打机井,所以河道的清理工作再也无人提及,小时候清澈而充满生机的大河,如今却满是淤泥,河内杂草丛生,着实苍凉了些。
现在的小朋友不知道村庄挨着河的好处,老师和家长们可谓“谈水色变”,三令五申不让小朋友靠近河边,仿佛靠近就会被吞噬。但是,王大拿那一代小时候却真切的感受到挨着河种种好处。对于大人来说,给庄稼浇水甚是方便,从河岸设置一个抽水机器,然后铺上管子,从河沿上面直接铺到田间地头。对于小朋友来说,那条大河相当于现在小朋友所说的“水上乐园”。
王大拿和小朋友经常去河沿玩,河沿上种了参天的大树,能看到野鸡和各种叫不上来的鸟,树下还有一堆堆的蘑菇,有的圆圆的像个鸡蛋,有的则像小伞,非常漂亮。
玩累了,小朋友们就跑到河里游泳,他们中间比较胆大的如王大拿的斯洛哥哥会从桥上直接往下跳,而且他还带领那群男孩子去桥墩下面的深水区。对于水里的嬉戏,王大拿却只有艳羡的份,连她的“受气包”二姐都能下水,她只能在岸上坐着看。各位读者朋友是不是觉得因为王大拿不会游泳,当然这是其中一个原因,最大阻力还是段老师。
家教甚严的段老师,因为担心不会游泳的王大拿溺水,三令五申不允许王大拿下水。她不让王大拿靠近水,所以王大拿没有机会学游泳,因为王大拿不会游泳,所以段老师坚决不让王大拿靠近水,这就好像是蛋生鸡和鸡生蛋的问题一样无解。而且后来有了王小样之后,岸边坐着的小人由一个变成了两个。王大拿、王小样可怜巴巴的看着小伙伴们在河里你泼我,我追你,玩的不亦乐乎。
终于,这俩娃实在忍受不了水的诱惑了,他俩眼神一碰,不约而同的开始向水面走去,他们互相扶持着走到水边,先是把脚伸了进去,碰到水的那一刹那俩人同时打了个激灵。炎热的夏天,水面温温的,水面以下却是冰冰凉凉的,舒服极了。
此刻的王小样和王大拿早已经把段老师的叮嘱抛到九霄云外了,两个人终于走到了河中心,身体变得轻盈起来,他们终于融入到小朋友中,嬉戏打闹,虽然偶尔会被水迷了眼睛、灌了耳朵,但是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快乐。直到夕阳西下,王小样和王大拿才开始恋恋不舍的上了岸,上岸之后他俩才开始后怕起来,要是被段老师发现他俩下河玩耍了,估计要家法伺候了。
王小样小朋友说:“姐姐,咱们先在岸边坐会,把衣服和头发都晾干了再回去,妈妈就不会知道我们游泳了。”
然后小朋友们都陪着王大拿、王小样安静的坐在岸边晾衣服,他们整整齐齐的坐了一排。王大拿特别叮嘱了一下“大家都不要说我和小样今天游泳了,千万不能让段老师知道”,众小孩信誓旦旦的表示一定会保守秘密。
终于晾干了衣服,王大拿和王小样忐忑不安的回到家中,装作淡定的问:“妈妈,饭做好了吗?”
段老师看了看他俩,问道:“今天是去河沿那边玩了吗,那么晚才回来”。
王大拿说:“是的,村里的小朋友今天都一起去了,我们在河沿上玩捉迷藏了”。
王老师走过来说:“你俩今天是不是去河里游泳了”?
王大拿和王小样异口同声的说“没有啊”。
王老师说:“小样,你过来,让我看看”。
小样心想“反正衣服和头发都干了,爸爸也看不出来“,然后大大方方的走到了王老师面前。
王老师抓过小样的胳膊,在小样胳膊上用指甲轻轻划了一道,出现了一条白色的痕迹。他又抓过王大拿的胳膊,同样的操作,出现了同样的痕迹。
王老师说:“洗完澡就会有痕迹的,你俩去河里了居然还撒谎”。吓得王大拿和王小样大气不敢出一声。
这个时候,段老师走了过了说道:“爸爸带着你们的时候,你们可以去河里玩,妈妈是担心你们自己去会被淹到,因为你们不会游泳,真出事了没人能救得了你们。”可想而知,这顿揍又少不了了,不过这次王小样也并没有幸免,姐弟俩的屁股上的红手印还挺对称。
这次以后,王大拿和王小样果真再也没有去过河边,直至今天,童年的那条河终于还是被定格在了童年的美好时光里。
不得不说,王大拿的生活中自从加入了王小样,挨揍的次数呈直线上升。
但是不得不说,因为有了王小样,王大拿的生活也变得多姿多彩。
比如,在这个异常闷热的夏季,窗外知了叫的王大拿异常烦躁,王大拿她妈去镇上开会了。王大拿和王小样悠闲自在的躺在凉席上,看着电视里的《西游记》,风扇吱吱嘎嘎的摆着头吹风,但是王大拿并没有感觉到多凉快。王大拿她爸此刻在院子里修着农具。
年岁渐长的王大拿小朋友也是个爱美的小女生了,段老师给王大拿添置了几件裙子,有粉色的蛋糕裙、粉白相间的格子裙、雪白雪白的公主裙,每次王大拿穿上,都仿佛是被施了魔法一样,走路都变得淑女起来。这些美丽的小裙子可是王大拿童年里的唯一财富,她每次从外面回到家都先把裙子换下来折好,放入衣柜。
这天,也许是天热的让人无法入睡,也许是《西游记》的剧情已经能够倒背如流,反正王大拿也没被电视吸引,也没有成功进入梦乡。
王大拿呆呆的看着躺在旁边全神贯注看着电视的王小样,心想:“这小子咋皮肤那么白,嘴唇还那么红,比村东头承仁大爷家那个涂口红的姐姐都红,他咋长的?”这是王大拿第一次对长相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对王小样表达了最深切的羡慕之情。“这么好看的长相,是不是穿上我的花裙子会更好看”?
想到这里,王大拿突然推了推王小样,王小样看的太过全神贯注完全没有反应。王大拿又推了王小样一下,说:“小样,你不是一直喜欢姐姐的裙子吗?给你穿一次好不好?”
王小样:“这是真的吗”?
王大拿:“当然了,我把你打扮的漂亮一点,一会咱爸爸就认不出来你了,吓他一跳好不好?”
王小样:“这个听上去挺好玩的,行呀。”
说干就干,王大拿拿出了她那件粉色格子的裙子,开始往王小样的身上套。小样开开心心的穿上了,对着镜子转了一圈,自我感觉良好。
王大拿上下打量了一下小样,心想:“美是美了点,但是好像缺了点什么。哦,对了,是头发。”王小样的发型是小男孩们都留的短寸头,尽管他长相俊美,但是因为头发太短,很是违和。王大拿想起来她有个帽子,上面带着假的麻花辫,于是找出帽子给王小样戴上。然后王大拿又把她自己收藏的小发卡,还有门帘上面的水晶链子全都给王小样头上招呼上,看完觉得真的是太漂亮了。
王小样本来是对姐姐的裙子有向往的,但是真要把他打扮成这样,他反而开始有些抗拒了,动手就要拿掉帽子。王大拿感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可能会被破坏,及时的出手制止。但是王小样坚决要拆掉,王大拿开始“威逼利诱”。她先是说“弟啊,你就这样穿着吧,一会咱可以看看爸爸的表情,看完咱就拆了好不好”?
王小样不吃这一套,坚决地说不行:“我就要脱掉。”
王大拿:“要不我把我的零花钱分出来给你买雪糕呢。”
王小样有些犹豫,王大拿趁热打铁说:“咱一会就去买,花生味的奶块,你去,我掏钱,顺便咱俩还可以买两包干脆面,咱俩吃着面和雪糕想想美不美?”
王小样彻底被说服了,也就别别扭扭的继续穿着了。
刚打扮完王小样,王大拿突然听见街上传来了“换西瓜”的叫卖声,那时候农村大街上经常有开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卖西瓜的,买西瓜不是用钱,而且用麦子换,所以喇叭里才会传来“换西瓜”的叫卖声。王大拿对“换西瓜”的声音异常敏感,小时候北冰洋汽水和西瓜是王大拿的最爱。此刻听到卖西瓜的来了,王大拿顾不上其他,撒丫子向外跑,跑到街上先是追上西瓜车,喊停西瓜车,然后撒丫子跑回来,扯着王老师去买西瓜。
据王大拿奶奶回忆,王大拿和王小样绝对是西瓜的“忠实粉丝”,吃起西瓜不吃到肚皮圆滚滚的是决不罢休的。就因为这,王大拿和王小样亲切的被奶奶称为“瓜欢”“瓜迷”,意思是看见西瓜欢喜的不得了,痴迷的不得了。每次看到王大拿和王小样吃起西瓜那个猴急样,段老师和王老师觉得这名字起的贴切急了。记得有一次,邻居家一个哥哥来串门,看到桌上摆了一排西瓜,刚想拿起来吃,王小样冲上去挨个咬了一口,那个哥哥看的直瞪眼,就因为这个,王小样被段老师以“无理、没家教”狠狠地教训了一顿,但是王小样很开心,因为他保住了属于自己的西瓜。因为家里有两个“小瓜迷”,所以隔三差五有来卖西瓜的,王老师都会光顾,每次都买六七个西瓜回来。
这次也是一样,王老师听从了王大拿的“召唤”,装好了半袋麦子就和王大拿去街上买西瓜了,王小样听到了动静也赶忙追了出去,王大拿和王老师前脚刚走到西瓜车旁边,王小样也跟着跑到了。王老师扭头看了他一眼,“噗呲”笑出了声。西瓜摊主看见王小样忍不住的夸赞了一句“你家这二闺女长得真好看啊”。
王老师边笑边说:“我们这不是二丫头,是个小子”。
西瓜摊主也笑了,边笑边说:“谁家好人家把小子打扮成这样。”
听到这里王小样并不恼,反正爸爸已经给他买了他最爱吃的西瓜。
王大拿也很开心,因为她发现自从有了个王小样作伴,她不仅不孤独了,生活好像变得越来越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