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他抢来的娘子 > 婚礼前一天,她却

婚礼前一天,她却

    婚期倒计时,一日。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老者瞳孔里翻涌着痛苦和悲伤,眸光里满是失望,远眺前方。

    “如今大辽虎视眈眈,幽云十六州至关重要,圣上却在此时推文抑武,一味的拆散军权,重老臣心中悲愤不满,纷纷罢官。若是老先生此时得以机会,领兵上阵,第一步想先夺回哪里?”

    老者语调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惊惶,“你怎敢?”又彷佛是听到了世界上最大的笑话,不屑的冷声哼笑起来,站起身,甩着衣袖,笑声三分滑稽,气氛嘲讽,“区区小儿也敢质疑圣上”

    阿榆也随着站起身,鸟瞰山下的景色,“易老先生当年一味坚定独行,毅然辞官,现在可知是谁顶替了你的军务?”

    老先生显然没想到阿榆话题跳的这样快,他鼻腔里哼出一声,“自是由我提携的部下,李石磊。”

    阿榆摇摇头,“李将军被革职,以通敌之罪名斩首,其余家眷流放。现下是由圣上钦点的傅将军任职。”见老先生疑惑,耐心解释着,“这傅将军是宸妃娘娘的侄子。”

    老先生不可置信,“李石磊为何会被扣上通敌的罪名,他为人正义磊落,怎么会通敌卖国!这绝不可能,其中必定是有所误会!”老先生情绪激动起来,胸腔因激烈的情绪一起一伏。

    阿榆见他情绪如此,便知老先生还是关心着这位曾经的部下,那么他就还有机会,我也就还有机会,“如今,娘娘已派人悉心照料远在边疆流放的李将军家属。”

    “哼!娘娘可真是善心仁义,既然如此,当初为何不及时为李石磊洗刷冤屈,阻止小人诬陷。”老先生对于娘娘的做法显然不甚满意。

    “娘娘当时也是泥菩萨过江,圣上早在十多年前暗中杀害原太子之时,就早已开始忌惮娘娘母家势力强大,娘娘为保下太子,一味的忍让,任由圣上拆散穆家军权,现在的穆太傅虽是枢密院事,掌管军国机务,但圣上自行设立翰林院参与决策,翰林院学士虽为三品,但有圣上在背后撑腰,谁人不得给翰林院一个面子,就连户部尚书江大人也数次委身屈尊降贵,亲自给陆大人提灯领路。

    在朝堂之上,翰林院学士陆大人更是直指娘娘母族穆氏权势滔天,危害皇权,数次上奏圣上收回穆太傅的军权,让穆太傅回乡养老。”阿榆娓娓道来。

    老先生显然没想到自己辞官不过十几年,朝堂之上竟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动,自己的部下被人陷害,穆太傅曾战功赫赫,如今被一个小小的翰林学士上奏弹劾,岂不是伤了穆太傅和众将士的心,众将士苦守战场,用血肉打来的城防边境,如今,既要受小人挑唆,老先生望向山下矮小的村庄,那里有他从小长大的邻居好友,也有他的家族兄弟,“你效力于娘娘还是太子殿下,如今我要问一问清楚。“

    “老先生效力于谁?”阿榆同样望向那村庄,山势不高但已看不清人影,只依稀可以看见房屋瓦舍,“老先生为天下苍生,黎民百姓,奉献牺牲,阿俞自也是如此。”

    “呵,好一个为天下苍生,你一个小丫头片子,口出狂言,也不怕闪了舌头。”老先生回头看向她,忍不住讥讽。

    她不紧不慢,轻轻一笑,“老先生可知我的身世?”

    “不就是战场之上贪生怕死又贪污军饷的逃兵之女。”哼出一声,显得无尽的鄙夷。

    “我父亲是沈贺沈大将军,母亲是大晟国的尔昭公主,我是二女沈时期,娘娘为救我性命,向圣上请旨遣我去往昌宁长公主同去道馆修行,为此我才捡回一命,假借身份来此。”阿俞坦白,不管老先生惊讶的神情,接着说,“老先生知不知道是谁要害我性命?又知不知道母亲是被谁所害?父亲为何被调去守卫边疆?想必之前的传闻老先生也是听过的,”

    “公主自出生备受圣上偏爱,谁人敢害她性命,沈将军更是自幼跟随穆大将军,也是经历过数次战场历练之人,军功在身,怎会,”老先生只觉得她是在胡说,满不想搭腔,但,

    “想必老先生心中也是有所怀疑吧”

    “我没有,我对圣上忠诚之心天地可鉴。”老先生急忙表态。

    阿俞浅笑不语,老先生倏的发现自己好像中了圈套,怒极“你这小儿,敢设计我。”转身要走,阿俞慢慢道来,“母亲之死是为着一道圣旨,一份还未盖上玉玺还未现世的圣旨。”

    只这一句,老先生不敢再走,他快步来到阿榆身边,抬起手指向她,不可置信,“这等天大的秘密,你又怎么知晓,不要再诓骗老夫。”

    “因为我幼时见过,我见过那圣旨,上面的云卷龙纹,还有先皇亲笔隽写,”阿俞转过身盯着老先生,逼迫他与自己对视,老先生听闻,如同遭遇天雷,几尽承受不住,“这不可能,圣上备受先皇喜爱,先皇也曾多次委以圣上重任,派圣上亲去西夏和大理,圣上不会,”说话间似是想动了什么,表情顿住,不再开口了。

    阿俞也猜到他定是想到了什么,“老先生忠贞爱国,若是国不在了还谈何忠贞?此时外有敌国虎视眈眈,内有小人挑唆迷惑,圣上一味的推文抑武,为的什么?为的是他自己的权利,他怕,怕将军们勇猛精进上阵杀敌功高盖主,又怕敌国再犯恐抵挡不住,会沦为敌国俘虏任人欺辱,怕自己从至高无上的权柄跌落泥潭,所以他不敢直面敌国的数次挑衅!所以他分散众人的权利!所以他任由小人诬陷忠贞爱国的忠臣!”

    山顶的风呼啸着擦过耳畔,一老一少的身影随着时间渐渐被拉长。

    路上,阿榆总觉得有人注视着她,在茶馆歇脚时,白雪也在紧绷着神经,“白雪姐姐,你觉得觉得有人一路跟着我们?”

    白雪压低声音,“从下山便开始了,我们虽人多,但对面几个身手敏捷,若是一拼也不是毫无胜算,只是担心老先生的安危,我交给你的袖箭,用的怎么样了?”

    阿榆回道,“前些日子日日都练,不能说百发百中,十之八九总是有的。”

    白雪点点头,娘娘派给我的一队精卫还未露过面,若是不能将敌人全部击中,只怕会走漏风声,需得小心谨慎着。

    是夜,风声呼啸,月光冰凉而冷默,几个黑衣人趁机劫持住几辆马车。

    几人迅速将他们包围了起来,黑衣人意料到中计了,硬着头皮,将匕首向马车用力刺下去,借着微弱的月光,几人迅速点燃火把,一瞬间照亮,数十个黑衣人,十分警惕着背靠背进入备战状态,手拿匕首和大刀,企图杀出重围,阿榆和白雪从人群中站出来,阿榆率先开口,“是谁派你们来的,是顺亲王还是永王?”

    几名黑衣人对视后,皆顺势向阿榆杀去,精卫保护着阿榆,将阿榆团团护住,“留活口”

    黑衣人虽功力高强但寡不敌众,终于败下阵来,精卫将刀架在脖子上,又踹向腿弯处让他们不得不跪下,几名黑衣人因伤势严重大口的吐血,快要昏死过去。

    阿榆看着还算衷心的黑衣人,不由得冷笑,“你们可真是衷心啊,他派你们来刺杀我,又暗中给我递出消息,想要卖我人情,若是你们成了,那自然喜上加喜,若是你们不成,也可倒打一耙,将事情全部推给顺亲王一人。”

    黑衣人显然没想到,她竟然开始给他们谈起心来,对视几眼后还是没有人开口,几人做势要吞药自尽,精卫急忙制止住吞药的动作,“你们如此为永王卖命,他可有善待你们的父母妻儿。”

    黑衣人终于忍不住反驳,“若不是永王相救,我们几人早就见了阎王,哪还来的父母妻儿,若不是你们沈家依附于皇后那老妇人,又怎么会听从那老妇的妇人之仁,使我们李家军全军覆没!”

    “就是,永王救我们性命,我们自愿为永王卖命!”

    “你还假借明家小娘子身份欺瞒我们,简直厚颜无耻!”

    她心中了然,原来这几人都是李jin家军的旧部,也难怪会注意着易老先生,“我确实是假借明家小娘子的身份来接近易老先生,但我也是为了李家军,你们知道李家冤屈难伸,我也知晓,此次来扬州就是皇后娘娘的指示,娘娘命我来寻易老先生回东京,为李家平怨明反,到时你们李家军也可重见天日。”

    “哼,满口谎话,皇后娘娘害了李将军,如今又要给李家军洗刷冤屈,昨唱一出,今又唱一出,谁会信!”

    阿榆知道他们误会很深,“当时娘娘远在千里之外,收到消息后就立即派人送去军饷粮草,明将军运送粮草先行,但明将军途中被人暗算,导致身受重伤,昏迷数日,醒来后粮草也被劫走不见踪影,这才导致了李将军一战全军覆灭,损失惨重。”

    “后来李将军被扣以通敌的罪名,全族男丁流放,女犯寄押,是娘娘暗中救下李将军的唯一血脉,明将军也同样被扣上私吞粮草军饷的罪名流放。”

    黑衣人听着李将军蒙受冤屈,忍不住热泪盈眶,“你又怎知不是皇后先暗算,再施手相救,救下二女企图利用从中做梗。”

    白雪开口,“我就是李将军之女李韵,当时父亲被斩首,全家抄家流放,是娘娘亲自派来的女官将我和另一人调换身份,才保住我一命,我和阿榆从小一起长大,沈三娘子所说句句是真,你们都是被永王利用了。”白雪拿出当年爹爹亲笔书信,打开给他们几人。

    信上确实是李将军亲笔,阿俞见他们几人表情似有松动,“你们说我父亲不该依附于娘娘,那他该依附于谁呢?”

    “自然是要衷心于圣上!”

    “可是依附于圣上的明将军和李将军最终惨死,一心为大晟国效力的易老先生心干力竭,辞官回乡,就连老太傅也是失望累累,自请罢官,依附于圣上能换来什么呢?等死吗?”

    “自古以来就是,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那若是还要你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呢?”阿俞紧接着发问,这群榆木脑袋,迂腐之极。

    众人皆沉默不语,“圣上流放几位将军,不单单是要拆散兵权,限制一方独大,更重要的是皇后娘娘一方势力一直主张以武力取得幽云十六州,而我们的圣上,从来都是反对,他妄图用金帛赎回,一边推文抑武,一边害怕娘娘势力过大,于是才有了许知府揭发明将军独吞军饷粮草一事,如今你们还要继续听信永王的谎言为他做事吗?”阿俞继续劝道,“不如我们一起上京,日前我已说服褚知府为明将军和李将军二人翻案鸣冤,再有易老先生佐证,此事交由褚知府和大理寺卿一同办理,想必不久就会有结果。”

    众人听说有希望翻案,皆眼前一亮,不光是为自己更多的是为了李将军,李将军勇猛善战,对待下属也是关怀备至,军中有将军一口肉就不会少了将士们一口,李将军对待所有将士一视同仁,不会对待是高官子弟的亲属就另眼相看,如此难得的好将军确实值得褚知府为他的事搏一搏。

新书推荐: 江同学的日常 穿书炮灰,女主气运被男二拿走了!? 救命!我不要做炮灰了 魔王的解药 媒人也要有职业素养 小野猫 喀布尔的石榴花 景觉山明 拉住我 风雨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