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完美。我得重申一遍,非常完美。
这位新任死神的业务能力着实强,在这个世界的新身份和资产都完美契合我的欲求。即使我根本没有要求得那么详细。
村上安。21岁,男。大学毕业生。养父母双亡,无社会关系,无犯罪记录。继承了养父母留下来的一处房产,一处地产和一笔钱财。分别是靠近市中心的一栋“一户建”,远离市中心的一个小手工作坊,和两张银行卡,卡上共有约3600万日元(合约180万人民币)。
其中最重要的手工作坊已经被改建成了爬宠专卖店,店名还空着等我安排,店内的各式箱子抽屉已经在静候爬宠们入住了。
甚至在爬宠入住前,店里还分好了隔间和简单的厨卫,供我这个大活人入住。
很难描述我从这个隔间的小床上醒来后,一步步认清店内结构,接受脑内记忆和设定传输过程中的惊喜和满足感:
这个世界本来不存在村上安这么一个人。现在有了。而且是个非常“干净”的人。他,也即是在这里的我,有着相当清晰简洁的过去。
我得承认我存在过一段向往亲情的时间。但像现在这样,不需要处理凭空多出来的人际关系,既保持了我曾经努力追求良久的学历,又拥有开启一家小店的基础资产。并且在这个世界,不亏欠任何人任何事。
都不用跟我想象中的地狱相比,这里已经是天堂了。
我绕着小作坊----现在该称为我的小店了。我绕着店转了几圈,平复了内心的兴奋之后,回到店内关好门,门,窗,监控都检查了一遍之后,才放心地把随我一起穿越过来的团装物体从被子里摆出来。
虽然说是可以变成我想要的任何形态,实操起来却像是捏泥巴造小人儿,很考验手艺。最终我让它变成了我最熟悉的小伙伴:小海,我的宠物守宫。
在被白家夫妇收养时,他们鼓励我和白川一人挑一只宠物作见面礼。白川挑了一只鹦鹉,就在花鸟市场买了笼子和饲料,而我网购了一只守宫,顺便网购了箱子和面包虫。
提出请求时,没想过养父母能接受活体饲料。打算提完就换一个说辞,就当填志愿时多填一个心仪选项了。没想到他们接受度相当高……但这都是“上辈子”的事了。我得接受死掉的现实,迎接目前的新的工作。
这只目前保持小海外表的小守宫,或者说跟我一起穿过来的“任务助手”,经检查并没有语言模块,只有两个功能。
其一是像电子投屏般显示出我的任务列表。其二是从空气中掏出一些透明的针剂。我光顾着欣赏这小家伙从空气口袋中变魔术般的表演了,一个没拦着就让它凭空抓出来半桌的针剂,才想起来制止。
这些针剂在初始状态下会穿过我的手。当我集中注意力,心里希望能握住它们时才能握住。
通过电子屏上的任务简介我了解到,这些是信息记忆提取仪。
我穿越到的地方是《名侦探柯南》这部作品的衍生世界。任务是用这些仪器去提取其中主要角色的身体参数,短期记忆等信息。用法是将针剂扎进角色任意部位的皮下,等待十五分钟,再拔出来。
对于案件犯人,重要嫌疑人这类,通常只需要扎一次,提取的信息就足够了。但对于在原作中长期出场的主线角色,则需要按出场频率进行一年一次,一月一次类不均等的提取。
手动辅助提取过快会有痛感,留置体表太久会有负面效应……
刚看到任务时我的脑子尚且有空惊讶下这里居然是柯南的世界,二次元的世界。但看到后面我就沉迷起研究这些针剂了。在研究用法的路上还因为拿自己做实验而晕厥过去一遭。
醒来后琢磨了下,感觉应该是因为我的记忆还没有加载完全,加上手动助推的缘故。歇会儿后扎着等了十五分钟,发现针剂的尾端像萤火虫屁股那样亮了下,我再取下来,透明的针剂就变成了浅灰色的。接下来就自行碎裂消散了。
这之后电子屏闪了一下,似乎是在确定对应这段信息的任务。并没有后续的反应,看上去我并不在任务之内。
这下确定了任务方法,还得到了意外收获----生推进去能致晕,妥妥的防身武器。
就是可惜我没弄明白怎么随身携带这东西,总不能一直集中注意力维持它不掉落。但又学不会新的“小海”那招从空气中抓东西……
等等,小海?
差点忘了还能指挥它跟上我。
我找到卫生间的镜子,指挥这个小海跳上我的肩头,在镜子里我看不到它。当我心里想着让它显现时,它才显现出来,但依旧可以穿透我,只是悬浮在我肩头的位置。至于真正让他实体化,我还没尝试过,毕竟一天只有一次的机会不想滥用。
我“驮”着它绕屋几圈,心情说不出的轻快,感觉童年时的一份幻想被实现了。
不知是小孩子都有很多幻想,还是当初的死神加深了我的幻想,我曾经很想得到一只介于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宠物,或者动物朋友。在大部分时间,它是鲜活的一条生命。在遇到危险时,它能有非凡的隐匿能力,比如遁入虚空。
这样的想法随着时间的流逝改变着。我越是觉得这世界危险,就越希望这个宠物,或者动物朋友隐匿于虚幻的时间长一点,再长在一点……现在看来,这个小心愿也顺带被实现了。
这里就是天堂。
.
等到探索新世界的兴奋劲儿过了,我翻出冰箱里才采购的菜。有什么算什么地准备起午饭。感觉像是继承了一个人的生活,但这个人又是因我的欲求诞生的,连我爱吃的芹菜都采买了不少。很奇妙的感觉。
我一边备菜一边梳理着接下来的计划。
开店的计划自不必提,这在我对寿命不抱希望的时候就偷摸幻想过了,主要还是看怎么完成手头的任务。
在一个阵线拉得很长的作品里,时间,尤其是年份,是以主角的经历为尺度的----我也是刚刚才认识到这一点。
根据任务所示,很容易推断出现在是工藤新一变成江户川柯南那一年,往前数7年。因为优先级最高的任务目标是“萩原研二”,连他将于今年11月7日离世都标注清楚了。
刚才绕着店外转时,有看到不远处的山上已变红的枫叶,这时节说不定都入秋有一阵子了。
菜备好,饭煮上,捞出刚煮好的清水芹菜,我先端到店门口的收银台对付了两口。
收银台里摆放的电脑还摆维持在监控界面,显示今天是9月27日。距离我完成第一个任务的时间的确不远。
这具身体上载的记忆让我能理解日语和基础的电脑操作,但还是需要实践来熟悉。我谨慎地确定再三才退出监控系统,然后开始比对放在床头柜上的地契显示的此处位置和任务中东京警视厅的位置。万幸这个时代已经有谷歌和网络地图,查起资料来并不算麻烦。
边翻找电脑我还边从抽屉中翻出了笔记本和黑色签字笔。一切顺遂得不可思议。所有的排布都像是比着我的习惯和喜好来的。不得不承认,在这样的安排下,我适应起新身份新生活的速度很快。在我反应过来后才发现,我已经很快地用日文做了半页的笔记。
先买好去东京的车票,把第一个任务解决了。有机会遇见其他几位重要人物的话试试顺便提取。
接下来就可以调研市场,联系商家,把店做起来了。在“江户川柯南”出场前,硬性要求的(标银色框的)任务目标并不多。
再往后是网络电商市场……
就这么林林总总写了几页生意经下来,我才捎带着查了附近车站的位置,出于现代人的习惯优先带上了手机,又出于个人的习惯没忘记带现金。
等到了车站才想起该吃完饭再出门的。
原来这就是出社会的感觉吗?没有学校和兼职岗位的约束,我散漫得简直不像话。车票也是想当然地定了明天一早的。
然后就像循着大概方向找到车站那样,我的方向感和我的腿脚结合着送我回到店里。店门一关,又是格外清静的空间。
直到烹饪时,油炸声,火声,炒菜声和碟碗碰撞声才让这里起了烟火气。
我正式开始午餐。但怎么咀嚼都会幻视自己是贪恋人间不去的孤魂野鬼一只。还不是飘荡在“家”附近。而是流浪在异国他乡一个小乡镇的一角。
有很多个瞬间我觉得我完全适应此处的生活。又有不多但存在感很强的一些瞬间,我感到彻骨的孤独与诡异。就像顶替了一个原本生活不错,前程光明的大学生的一切。
即使他是因我而被塑造出来的。就像作者在作品中随意加进一个无关紧要的无足轻重的小角色,然后随意地给他换了个芯子,不会影响任何剧情发展,甚至不会影响该角色的意志与心情。
.
不过,这样悲哀与压抑的感情只持续到吃完饭洗完碗。
我推开店门,看到午饭后周边的几家小店也陆续开张了。我整理了下衣领,向我新的社交关系走去。
毕竟事已至此了。
现在村上安就是我,我就是村上安。因为我需要,所以现在这个“我”存在。这逻辑通顺得要命。
所以我甚至无法理解五分钟前那种强烈得有点莫名其妙的低落情绪。
不过我还没有无聊到嘲讽自己的地步。我只是快速收拾好表情,去跟刚刚回到便利店的老板打招呼,顺便习惯下日语的口语。肢体放松,表情自然带笑:
“下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