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饭局的余波还没平息,表弟路小凯的高考成绩终于出来了——果然,成绩差到令人有些怀疑他是不是在考试时偷偷躲在厕所偷游戏机。家里气氛一时安静得像是突然断了电的电视机,谁也不敢先开口。
小姨齐琼琼穿着一条鲜艳的红色连衣裙,头发梳得精光利索,带着一副急匆匆的样子,一进门便扯着陈鱼不放:“陈鱼啊,赶紧给我点意见!我那路小凯成绩那么差,报什么学校能活下来?”
“咳,小姨,首先,这也不完全是我能解决的。”陈鱼拍拍胸口,心想这时候再不带点幽默感,岂不是要被这个问题问得鸡飞狗跳了?“如果路小凯要是还想继续升学,可能要先考虑下他最擅长的学科。”
“哎呀,谁管他学什么,反正我就想他有个出息!”齐琼琼随口抱怨着,忽然又转向陈鱼,“你看你现在多懂事,要不你再帮我想个专业,这样他也能有个方向。”
陈鱼差点笑出声来:“小姨,专业可不能瞎选,得看他兴趣和能力。”
此时,路小凯低头沉默,陈鱼知道他心里肯定是乱成一锅粥,毕竟高考成绩不理想的打击,谁都不好受。
“行了行了。”陈鱼实在懒得再和她聊,突然心生一计,“不如这么着,我去菜市场给你做点好吃的,给表弟补补脑。”
“哎,不行,别让我再等了!”齐琼琼一挥手,“走,我们去市场,今天我就亲自给路小凯做点补脑的菜,补补他脑袋,再找个有出息的专业!”
“好嘞,走!”陈鱼心里暗自窃笑,这个机会可得好好利用。
菜市场就在不远的街角,陈鱼想着给表弟做点汤,便决定去市场“血拼”一番。1998年广州的菜市场,还保留着一股浓郁的传统气息,老式的招牌灯光、挑担子的小贩们,熙熙攘攘的顾客,还有那股随着风飘来的腥臭味。
一进市场,陈鱼就被一位卖鱼的大妈拦住:“小姑娘,来看看这条黄鳝新鲜不新鲜,今天刚捞的!”
“嗯,阿姨,我不太会挑鱼。”陈鱼满脸无奈,“这鱼,今天买了就吃,明天肯定不会新鲜的。”
“哎呦,这孩子嘴真利索。你看这鱼,我保证新鲜。”大妈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拍着鱼缸,激起一阵水花。
陈鱼躲得远远的:“那算了,我还是去看看菜吧。”
她转身走开,恰好碰到了一位卖猪肉的大叔,嘴里叼着根烟,瞪着一双铜铃般的大眼睛看着她:“小姑娘,猪肉今天便宜,吃了有力气,明天还能跑得快,补脑补脑。”
陈鱼无奈地笑了笑,心想:这也能补脑?
“您看看,买点猪肉做个红烧肉,补脑又补气。”大叔显得特别热情,“保你家里男人补足了力气,做事都灵活!”
“对,对,听您的。”陈鱼敷衍地回应,眼睛却偷偷扫向菜摊。
过了片刻,陈鱼终于走到了一个新鲜蔬菜摊前,卖菜的阿姨拿着一把刀,利索地剁着切菜板。“小姑娘,要不要买点菜,补充一下营养啊?”阿姨一边说,一边递过一大把香菜。
“香菜?”陈鱼愣了一下,连忙接过,“我倒是喜欢吃,但补脑吗?”
“补脑呀!你看那大葱,补气,吃了让你更聪明!”卖菜的阿姨一本正经地说着,仿佛自己研究过什么营养学一样。
“那好吧,给我来点大葱。”陈鱼只好笑着拿了几根,“顺便再来点生姜吧,听说对消化有好处。”
忽然一声熟悉的呼喊传入耳中:“陈鱼!你怎么在这儿?!”
陈鱼愣了愣,回头一看——原来是初中同学文森利,那个曾经让全班女生又爱又恨的“大话王”,现在居然在菜市场开起了自己的糕饼店。文森利早年家里做老式糕饼的手艺,现在已经传承到他手里,而且做得相当有声有色。
“哇,文森利,你怎么在这儿?!”陈鱼赶紧走过去,眼前的糕饼店招牌闪亮得让人有点迷失方向。上面写着几个大字:“文森利糕饼,祖传手艺,回味无穷!”
“哦,别看了,你看这糕饼,简直能让你吃了就不想再回家!”文森利笑得一脸得意,“我这一手祖传的豆沙包、莲蓉饼,简直就是通往幸福的钥匙!”
“说得这么夸张?”陈鱼忍不住调侃。
“真不是夸张!你尝尝!”文森利拿起一个刚刚出炉的莲蓉饼递给陈鱼,外皮金黄松脆,内馅饱满香甜。
陈鱼咬了一口,顿时眼睛一亮:“哇,真好吃!”
“怎么样?我这手艺可是继承了我爷爷的绝技,祖传秘方啊。”文森利得意洋洋,趁机拉开了话匣子,“你看,旁边的豆沙包,皮软得跟云朵一样,豆沙的甜度刚好,吃了不腻。”
“说得这么神,给我来五个!”陈鱼一边打趣,一边拉着小姨齐琼琼掏钱包。
“等会儿,给我包十个豆沙包!外带,再来几个莲蓉饼。”小姨齐琼琼一听,嘴巴也不甘示弱,开始咕噜着点单,完全无视自己的“经济情况”。
“这生意做得真不错!”陈鱼忍不住感慨,“你这糕饼,简直是市场的明星!”
“嘿嘿,咱家的糕饼不光好吃,还能让人吃了不饿——就是这种亲民又美味的风格,才是正道!”文森利笑得像个大金牙。
“你也太会做生意了!”陈鱼真心佩服,“你现在就差去开个广告了!”
“广告?哎,真要做我就自己拍个电视广告,‘吃文森利糕饼,快乐加倍!’”
“哈哈,你就没少瞎说。”陈鱼忍不住笑出声来。
两人又聊了会儿,陈鱼提着一大袋糕饼和菜回家。
“嘿,文森利这手艺,真是想不火都难!”陈鱼心里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