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合伙人

    作为这些短片的导演,不适用.霍克并不知道自己的作品马上要被几个乐于分享的程序员们挂到他们的“管道”上去,就算知道了,他也不在乎。

    “即使你再不关心,麻烦也不要在推介会现场睡觉。”

    杰瑞米把他的脑袋从自己肩膀上推开,霍克给面子地自己撑了一会儿,五分钟后,他直截了当地倒向另一边,脑袋跟墙壁发生了一次亲密接触,就这都没把他磕醒。

    好在两个人只是猫在会议室最后面的角落里,杰瑞米没办法,干脆把他脑袋扳过来,让他靠着自己接着睡。

    霍克的处女作比他自己想象得更成功,感谢两位演员豁得出去的精彩表演,原本这些片子只是用来应付差事,可最终成品的效果比预计的要好得多,至少没有让他感觉太丢人。

    虽说直到现在他还觉得与天使和恶魔的会面只是场梦境,但话又说回来,他也不想在2004年元旦钟声敲响的那一刻发现自己忽然身处地狱。

    科林和杰瑞米的考量就要商业化得多。卖座是好莱坞的硬性指标,这些短片恰恰不缺用以卖座的噱头。科林拿着片子跑了几家制作公司,收到了不错的反馈,大家对于片子的票房前景都很乐观,狮门影业甚至开出百万美元的价格想要买断发行。

    要知道,今年上映的《指环王二:双塔奇兵》的制作成本约九千四百万美元,而这些短片的特效水平基本与之平齐,就算受限于片长只能小规模上映,票房上也是稳赚不赔。

    不过在场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霍克的能力一旦暴露,麻烦将会成倍而来。比起整片制作发行,把自己包装成一个特效团队再去和他人合作无疑是个更稳妥的选择。

    “让制作方把粗剪的片子给我,我们在梦境世界中把细节加上不就完了。”霍克打了个哈欠,“能有多难?”

    科林把脸砸在桌子上:“难点不在于制作效果,你到底能不能意识到没设备没技术甚至连人都只有三个的后期制作团队有多可疑?”

    “必须得签保密协议。”杰瑞米只感觉自己的太阳穴一跳一跳的疼。

    在经历了一个通宵的磋商后,除了每人有份的黑眼圈外,大家还达成了一个共识——干脆趁着幻象娱乐内部的推介会,把名声打出去。

    台上的科林举着光盘慷慨陈词,看上去跟一个小时前喝了三杯黑咖啡还困得要死的样子判若两人,让人不禁感叹什么叫演员的自我修养:“难道没人能看出这些短片的划时代意义吗?我敢肯定,没有一部电影的特效精细程度能够超过它们。如果这些短片能够公开发行,那双塔奇兵绝对与今年的任何技术类奖项无缘。”

    “而这位慷慨的技术总监——和导演。”他颇没底气地小声补充一句,旋即又恢复了自信,“把这些作品公布出来,只是为了寻求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完全保密的制作环境,自由决定的制作时间,只要有人能够同意他的条件,就等于白捡一个特效团队。”

    片子确实是霍克剪的,但也只限一些简单的拼接,连音乐都是公共素材库找的。这要能说是导演,科林就能试试竞争一下奥斯卡最佳演员奖。

    他强调道:“甚至不用支付任何工资。我们愿意免费制作三部电影作为宣传推广方式,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谁说的?”

    杰瑞米瞥了一眼,发现霍克终于醒过来坐直身体。他迷迷糊糊地嘟囔:“我什么时候说过不要工资?”

    “你的‘特效制作’完全就是没本儿的买卖。”杰瑞米不得不指出这点。

    “但工作不是为了被压榨剩余价值的。”霍克想要拍桌,顾及正在开会不得不又缩回去,“就算我没念过剑桥也知道这点。”

    就在推介会召开前,科林提出与其他影视公司合作拍片,霍克本不在乎这些破事,只要不暴露他的能力,怎么拍片对他来说都是一样的。可商业片就是另一回事了,他干嘛要免费给别人打工,还要冒着被当成超能力者被拉去研究的风险,谁会跟钱过不去?

    前排有个戴着棒球帽的脑袋听到声音转过身,他回以怒视,对方好脾气地笑笑,回过头去。

    还有人向台上的科林提出质疑:“如果真有这么一位天才特效总监,那他为什么不仅不收费,甚至不能出来见人?”

    “你看,越是免费越是没人相信。”霍克凉凉地说,“就像是打折商品,人人都觉得是因为卖不出去才打折。”

    “我倒觉得是因为你不肯露脸。”杰瑞米沉思,“无中生有的谎话一点说服力也没有。”

    “那我该上去自豪地介绍自己,然后转天就被人发现其实是个三流影评家?或者干脆实话实说,说——”

    他把后半句话噎了回去,生无可恋地瘫在椅子里。

    整个会场里都是交头接耳的声音,童话系列是优秀的作品,可算不是顶出色。一个藏头露尾的特效团队,带着一份不甚完美的作品,怎么看都不像是就商业片进行合作的好对象。

    杰瑞米突然站起来,他走上台,接过科林的话筒。

    “因为他的邀请并不是发给投机者的。”他的声音温和而有力。“他所邀请的是那些愿意为艺术献身的人——当然女装也算献身的一种。”

    台下传来了友善的笑声。

    “为了那些仍有幻想、并愿其成真的人,为了那些尚在追梦,并为之努力的人。电影只是一种介质,是通往创作者们构筑的世界的桥梁。现在这里有一个机会,是给所有创作者的:无论你是什么人,演员也好、导演也好、制作人也好,甚至仅仅有个想法也好,只要你想亲眼目睹其成真,那他就是你最好的选择。”

    沉默良久后,第一个人鼓掌,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最终汇聚成雷鸣般的掌声。

    霍克:......我不是我没有。

    “他的邀请不是发给投机者的。”闹剧般的推介会结束后,一直没有发言机会的技术总监兼导演嗤笑道,“看样子会场里还是投机者多一点。”

    在经历了杰瑞米激动人心的发言后,大家表示深受感动,然后纷纷礼貌退场。只有WB电视台的一位制作人交换了名片,表示最近有个剧组准备开工,有兴趣的话可以接洽一下。

    WB电视台是华纳兄弟旗下的子公司之一,这家1995年正式开播的电视台整合了华纳兄弟旗下的优质资源,在建立之初本被寄予厚望,没成想在其运营的短短八年里,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收视率低迷、财务困窘的境地。最近更是有消息称华纳放弃了这个无底洞,WB马上就要停播,这个时候接下WB电视台的橄榄枝,怎么看都不能算是个好选择。

    霍克翻来覆去地看了看名片,最后还是把它收进怀里。

    “怎么,你还真的准备去给WB拍电视剧?”科林问。

    “不是你说的不要工资?”霍克慢条斯理地回答,“给谁拍片又有什么区别,反正都是没钱拿。”

    “这不一样!跟大型的制作公司合作,他们能给出别的更重要的东西!”科林气结,“渠道!你的电视剧能够在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台播放,你的电影能够铺到最广的院线!”

    “然后呢?”

    “然后你的知名度就会上升,到那时你就有了跟大公司谈判的资本,我们可以谈利润谈抽成谈分红,真正赚钱的时候还在后面!”

    “你把我直接卖给研究所来钱更快。”霍克面无表情,“我对资本增值不感兴趣,只想拿到应得的那部分。”

    科林快被这个康米主义者气疯了,他简直想把眼前这个人的脑袋撬开,看看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

    他们在街角公园里转了两圈,两人抱着手臂在一旁看着怒气冲天的科林把脑袋扎进喷泉,然后疯狂甩头,科林真心觉得自己答应帮这个忙纯粹是脑子进水。霍克则后退一步,避免这只湿漉漉的大型犬把水甩自己身上。

    “我已经冷静下来了,”科林瞪他,“不准备把你按进水池。”

    “……”

    霍克不着痕迹地又退一步。

    他琢磨着找点词儿安抚一下炸毛的科林,避免哪天自己真的死于暴力事件并登上小报头条,刚一抬头,就看到一个戴着棒球帽的人在向他招手。

    “那是谁?看起来有点眼熟。”

    “五分钟前他还坐在你前面开会,你还瞪了人家。”杰瑞米扶额,“你居然不知道那是谁?”

    霍克回想了半天也没想起这人是谁,等他回过神来,棒球帽已经站在了他面前。这人戴着道奇队的棒球帽,脸上却留着两撇八字胡,上身穿着一件白衬衫,袖口整整齐齐地挽了上去,左胸口袋还别了支钢笔。

    客观上说,这身打扮着实有些伤眼,好在对方的灰蓝色眼睛异常明亮,让人多少能忽略掉他穿衣审美的独特性。棒球帽向他伸出了手:“霍克先生,我猜?”

    “很高兴见到你……呃……爱德?爱德华?”霍克一脸茫然地回握。

    在后面以口型疯狂示意的科林捂住了脸。

    “爱德华诺顿。”杰瑞米出言提醒,“五月底上映的《偷天换日》。”

    明明之前在梦境世界里霍克还重建过《搏击俱乐部》诺顿和皮特打架的场景,这会儿加上小胡子人就认不出来了,脸盲真是没得救。

    霍克恍然大悟。

    《偷天换日》于五月底上映,是一部翻拍自1969年英国同名电影的冒险动作片,由马克.沃尔伯格、查理兹.塞隆、杰森.斯坦森主演,诺顿在其中饰演出卖了主角的反派史蒂芬。

    说实话,诺顿在这部电影中的表现并没有给他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电影就是普通的爆米花电影,诺顿的表演也只能说中规中矩,但这并不能抹杀诺顿自身的表演水平。他能够轻松驾驭角色内外反差带来的复杂感,同时在其之上表现出极强的爆发性,与这类演员搭戏时稍有不慎就会被对方的气场完全碾压。

    《一级恐惧》中的理查.基尔就不幸成为了倒霉蛋,戏里戏外都被耍得团团转。诺顿饰演的教堂少年杀人后假扮人格分裂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影片结尾处阴郁而张狂的狞笑不仅为他赢得了金球奖奖杯和奥斯卡提名,数年过去也仍是许多影迷心目中的经典。那年他才27岁,第一次出演电影。

    理查.基尔呢?没人记得他究竟演了个什么角色。

    “很高兴认识你。”他重新回握诺顿的手,“你在《一级恐惧》和《搏击俱乐部》中的表演非常精彩。”

    “我还以为你会称赞《偷天换日》这部新作。”诺顿眨眨眼。

    “派拉蒙又没有多余的经费来公关我这种小影评人。”霍克撇嘴,“除此之外,你在《偷天换日》中的表演根本不上心。”

    影片刚开场没多久就能看出来诺顿扮演的史蒂芬不是个好人,干完第一票大家分头离开的一场戏更是让后面的反水显得一点也不出乎意料,那根本不是暗示观众,简直是把“我是反派”几个字明晃晃地写在脸上。要是他敢用这种演技出演《一级恐惧》,早被来试镜的两千一百个人掩盖得严严实实,根本不可能得到角色,更别提这两千一百个人里还有马特.达蒙。

    派拉蒙对《偷天换日》的首轮票房不是很满意,所以八月份他们又重新上映了一轮,也就是说,诺顿现在还没出宣传期,这大概也是他仍然留着角色的两撇八字胡的原因,不过看这身跟八字胡完全不搭的着装,诺顿显然怨念已久。

    “我跟派拉蒙签了三部电影的合约,可能是因为之前推得太多,他们警告我说要么拍这部,要么赔违约金。”

    诺顿摇摇头,似乎完全不在乎这些破事:“不谈这个。我对你们的特效技术很感兴趣,能把你们的具体负责人介绍给我认识吗?”

    “站在你面前的就是。”

    “那你是否能介绍一下你们的技术?”

    “这涉及保密内容。”

    “至少带我去看看你们的工作室?”

    霍克沉默地注视着对方,脸上清楚地写着“保密内容”几个大字。

    “你们参加推介会难道不是为了投资吗?”

    诺顿看上去并不生气,他拿出一张光盘:“我看了你们的作品,非常不错,画面比那些只知道加光效的科幻片要细腻很多。我可以把你们介绍给派拉蒙高层,环球影业最近也接触过我,他们手下都有很多IP,正需要水平出色的特效制作团队。”

    “我们也说得很清楚,把拍摄好的素材交给我们,我们会做好特效,就这么简单。”

    霍克的回复已经非常不客气,表情也完全算不上友好:“我们没有义务对外公开工作相关内容,这是出于商业保密的考量。如果你确实有委托制作的意向,请联系我的秘书。”

    他一拍科林后背,正在看戏的科林差点一口气背过去,满脸不可置信地看着他。

    “无意冒犯。”诺顿举起手,示意自己并没有什么恶意,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本便笺,刷刷几笔写上了自己的电话,“如果我有其他的问题需要了解,可以联系哪位?”

    霍克瞥一眼科林,新上任的秘书憋屈地接过纸条:“欢迎致电咨询,电话刚刚会上我已经公开过了。”

    “没什么事情麻烦不要乱打电话。”霍克插嘴。

    诺顿礼貌地跟他们告别,整场对话中他没得到什么有用的情报。刚转过身,霍克就夺过科林手里的纸条,团了团扔进垃圾桶。

    秘书先生的脑袋上还有水珠在滴,但他看起来快着了:“你到底在发什么疯?”

    派拉蒙和环球都是老牌企业,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形成好莱坞八大影业时就名列其中的顶级电影公司。按照科林的规划,他们至少得在制作两三部作品打出名气后才有可能接触到这些人,现在一步登天的机会唾手可得,霍克居然还在闹脾气。

    扔纸条的时候没干的钢笔墨水蹭了霍克一手,他沉着脸,盯着这片形状不规则的后现代作品。

    “我不知道,我觉得他很危险。”

    “危险?”

    “大概……野心勃勃,另有所图?”

    “你是不是刚看完《偷天换日》?”科林现在连气都不想生了,“这证明那个片子他演得还不错。”

    诺顿给人的感觉跟他模式化演出的史蒂芬根本不一样,霍克尝试解释,但理智告诉他现在最好选择闭嘴。他只能也去喷泉那边洗把脸,顺便把手上的墨水也洗了。

    “如果你不想直接服务于这些制作人或者制作公司,或者我们可以自己开个公司。”回来之后,许久不作声的杰瑞米突然说,“就像联美。”

    联美电影公司,曾经的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之一,由四位著名导演和演员卓别林、范朋克、毕克馥和格里菲斯于1919年成立,主要业务是资助独立制片人拍片和发行他们的影片。之所以说是曾经的八大电影公司之一,是因为早在1981年联美就被米高梅并购,现在改叫米高梅-联美娱乐公司。

    “联美之所以能成立是因为他的创始人都有独立制片的能力,我们有什么?”

    “我们有超能力。”

    秘书先生目瞪口呆:“我们不是刚决定了霍克的能力要保密吗?”

    “我刚也说过,我们邀请的是那些愿意为艺术献身的人。”杰瑞米一脸平淡:“各种意义上的献身。”

    “…是说泄露了就灭口吗?”

    科林看向杰瑞米,对方的表情不像是在开玩笑,他又转过头看向霍克,超能力者给了他一个无奈的眼神让他自己体会。

    于是一个新的电影公司就在三个年轻人的街边闲聊中诞生了,公司的全部资产包括男性演员两名、超能力影评人一个,还有三个人掏遍口袋凑出的一千三百五十八美元。

    “这点儿家底还不如那些初创的科技公司。”科林手里捏着一把零钱加上两张信用卡,他又数了一遍,只觉前途一片黯淡,“他们至少还有个车库。”

    时至今日,车库创业可以说是美国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惠普、苹果、谷歌这些科技公司,很少有人知道迪士尼的第一家工作室也设立在车库里。华特.迪士尼和他的哥哥罗伊.迪士尼在他们舅舅的车库里录制了《爱丽丝在卡通国》,八十年后,迪士尼不仅业务遍及动画制作、真人电影和广播电视,还有闲钱在全世界到处圈地开迪士尼乐园。

    不过霍克也不至于对一个车库羡慕嫉妒恨,比起其他公司必须要有场地作为工作地点,霍克的能力决定了他们的公司对工作地点没什么要求,只需一张床,方便快捷,随时开工。

    就是听起来不像什么正经营生。

    在不顾霍克本人的反对敲定了霍克家的卧室作为营业地点后,下一个问题显得更为重要:公司名称叫什么?

    “就叫N.A.”科林一锤定音,“没有比这名义更有意思...有意义的名字了。N.A.不仅指代公司创始人中最重要的那个,还深刻地表明了我们公司的本质。”

    啥本质?不适用于正常影视公司?

    这是好莱坞影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天,日后神出鬼没仿佛都市传说一般的N.A.影视公司自今日起正式成立。许多年后,每一位满怀热忱想要为艺术献身的新晋影视从业者都会收到来自前辈们的亲切问候:“你加入那个组织了吗?”

    “什么组织?”

    “哦,以后你会知道我在说什么的。”

    场面一度非常吓人。

    鉴于这一千三百五十八美元中的大部分都是科林的出资,他顺理成章地成为了N.A.公司的CEO。从私人秘书火箭升职的新任CEO意气风发地公布了公司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搞钱。

    “虽然公司的注册资本与实缴资本不需要一致,但这不是我们停滞不前的理由!”科林振臂高呼,“我们的目标是年内达到盈利,两年认缴注册资本,五年内正式上市!”

    霍克皱眉:“我们的注册资本是多少?”

    “一千万。”

    霍克:…两年内认缴一千万跟下地狱比哪个更恐怖一点?

新书推荐: 七零年代的美好生活 巷引 停春相续 心安何处 烬欢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漂亮少爷瞎了后 和嫡妹换亲三年后 我在丧尸江湖当剑仙 [剑网3同人]勿相见